避免供货危机:替代料选型与供应商变更的实战经验

0 评论 1084 浏览 1 收藏 16 分钟

当前整个局势变幻不定,供应商、材料商等也会出现更换、调整的情况。这时候,如何做好替代,保证供应链的顺畅?这篇文章,作者总结了自己的经验,供大家参考。

最近几年,全球供应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经济下行、产业转移让工厂停工,物流受阻,原材料短缺,很多企业都在艰难度日。与此同时,地缘政治冲突和贸易战让一些关键零部件的供应变得不再可靠。

这些问题导致了供货延迟、库存不足,甚至一些生产线被迫停工。对于硬件制造行业来说,这种不确定性和中断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交付时间和市场竞争力。客户可能会因为拿不到货而转向竞争对手,订单延误还会损害企业的信誉,影响长期的市场表现。

面对这样的供货危机,企业需要快速应对,调整供应链策略,确保生产不停顿,产品按时交付。而替代料选型与供应商变更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措施之一。通过找到合适的替代零部件和可靠的新供应商,企业可以保持供应链的稳定,避免因供货问题而导致的生产停滞。

当某家供应商出现产品无法满足需求的迹象,明智的产品经理会早早物色合适的替代料。经过一系列慎重的测试与评估,最终完成替代料定型和供应商变更。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实际操作经验,告诉你如何在面对供货危机,帮助你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保持产品的活力和市场地位。

一、在什么时候需要考虑替换供应商

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很多刚入行的朋友,没有这个敏锐的洞察能力,不能识别出供应商不靠谱的苗头。最后被供应商坑死,导致产品失败,甚至公司倒闭的事情并非罕见。如何培养这种敏锐洞察力,其实就是多看多听,多一些“被坑”的经历。

我捡几个曾经碰到的“坑货”给你们说说。

第一种情况,最常见也最容易被忽略,即供应商交货不及时。产品交付的速度,其实隐含了许多信息,这家公司的生产制程管理能力、供应商管理能力、生产人力、研发能力等等。但很多供应商在推迟送货后,常常找一些“不可抗力”的因素作为借口。你如果总被这些借口搪塞过去,往往就会忽略这家供应商本身能力不足的问题,丢失及时替换供应商的机会。

第二种情况,供应商提供的零部件质量不稳定,导致产品返工率高、客户投诉增多。这种一般遇到后就会要求整改,且可一不可二。之前我有一款产品需要用到WiFi摄像头,其模组是直接采购的,经常遇到固件问题,导致WiFi断联,产品使用体验极差。

第三种情况,是供应商成本上涨或不再具备价格竞争力。若是合作多年的供应商,彼此之间比较熟悉,可能会斟酌一番,考量切换供应商之后振荡期的损失,再决定是否切换;若是刚建立合作的厂家,大概率会立刻更换。毕竟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会直接影响产品的利润和成本。

第四种情况,技术升级需要。就是进行新产品开发或现有产品升级时,可能需要更高技术规格的零部件,而现有供应商无法满足需求。比如说我之前一款移动终端产品,CPU算力不足,但原厂家又提供不了具备相同数量接口的更高算力产品,无奈更换。

第五种情况,供应商倒闭或产品停产。这种就很无助,往往只能在收到消息后屯一批货,确保现有产品生产不受影响,然后抓紧更换。

二、如何寻找替代料和供应商

首先,明确对于零部件的需求。包含几个方面:

  • 明确技术规格:明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规格。如LED屏幕的亮度、色调、异常点个数等;
  • 明确质量要求:明确质量标准和测试方法。如要求屏幕满足GB/T 25392关于ESD、随机振动、温度突变、恒定湿热等的要求;
  • 明确供应需求:主要关注是否有MOQ,交付周期,问题件处理方式,付款方式等

其次,进行市场调研和供应商筛选。替代料的筛选是一个长期工作,有经验的产品经理会长线布局。我接触潜在供应商的方式有几种。

  • 网络搜索:利用行业网站和商业数据库搜索潜在供应商。例如,阿里巴巴、贸泽等平台可以提供大量供应商信息;另外也会访问供应商的官方网站,了解其产品、技术能力和客户案例;
  • 参加行业展会:参加相关行业的展会,可以直接接触到众多潜在供应商,实地了解他们的产品和技术;收集展会期间的供应商资料,进行后续筛选和评估;
  • 借助第三方评估报告:购买或从“重磅报告”等免费平台上获取行业分析报告,了解市场上的领先供应商及其技术和服务水平(可以参考《B端硬件产品如何做行业分析&竞品分析》

广撒网的方式会特别消耗精力,效率也不高。潜在供应商的池子往往要进行一轮初步筛选,再考虑重点对接其中几个更为正规、规模大的。我一般会在企查查、天眼查等平台查看供应商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等合法经营证明,确认供应商是否通过了ISO等行业标准认证。另外,会通过社交媒体、行业论坛等渠道,了解其他客户对该供应商的评价和反馈。

三、如何评估供应商

就像挑选对象时,口口声声“不要车、不要房、不要长得好看,只要一颗真心对我好”的往往是最挑剔的人。挑选供应商时,一定要量化细化标准,从多个维度评估,并规避现有供应商的坑。

1. 实地考察和技术交流

一般经过初步筛选的供应商,就可以搭上线了。我会让供应链的同事和厂家业务联系,预约安排实地考察,简称“审厂”。在审厂之前,会明确目的,要重点关注哪些东西。到了现场才能有的放矢,而不是走个过场。

就我而言,审厂的关注点有这些:

  1. 公司规模:占地面积、产线数量、员工数量;业务方向
  2. 人员分布:生产/研发/质量/售后人员占比;
  3. 制造模式:核心器件如PCBA、壳体、系统软件的是否由公司自研;生产组装由厂家自身负责还是外发代工厂;
  4. 产品质量管控:自身有无高低温箱等检测仪器;有无明确可靠性测试清单;有无产品经过完整可靠性测试
  5. 认证:厂家本身的认证;产品自身的认证;
  6. 售后:质保期、售后处理方式(按比例赠送备件 或 提供维修)

此外,在审厂过程中,除了参观供应商的生产设施,了解其生产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之外,我还会和厂家确认他们的上下游合作伙伴,及了解供应商的成功案例。尤其是与大客户的合作项目,从中获取对其技术和服务能力的直观认识。

2. 样品测试

一般样品价值不高的话,供应商是可以免费赠送一些样品的;如果测试所需样品较多,推荐自己采购。

在采购样品之前,一定要确定样品的技术规格和性能符合要求。我的经验,需要将需求文档打印出来,和供应商逐条确认。核心指标必须满足,非核心指标可以允许样品不匹配(在后续批量供货时达成)。样品的数量,需要根据涉及到的研发测试环节和人员分布决定,一般研发和测试各需要2套,涉及到可靠性测试的还需要额外3套以上。

拿到样品后,会先进行实验室测试,在实验室环境下对样品进行功能、性能和可靠性测试,验证其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实验室测试表现良好的,还需要进一步在实际应用环境中对样品进行测试,评估其在真实使用场景下的表现。

测试过程中,分析测试数据,评估样品的性能和质量。遇到问题,要及时反馈给供应商,要求其进行改进和优化。

具体如何进行测试,进行哪些测试,以及最后如何确定一款替代料符合要求?这些不是本文的重点,略过不表。

在样品测试的过程中,也可以感受到厂家的技术储备和售后能力,这也将成为后续定下供应商的重要参照。

3. 综合评分

我会综合DQE、研发、采购等的意见,对各个供应商进行加权评分,根据综合评分对供应商进行排序,选择得分最高的供应商进行合作。

评分标准可以参照:

  • 生产能力:供应商的产能、生产效率和设备设施
  • 技术水平:供应商的技术能力、研发水平和技术支持
  • 质量控制: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认证和样品测试结果
  • 成本:供应商的报价、成本结构和价格竞争力
  • 交货能力:供应商的交货周期、物流能力和交货准时率

四、如何实现替代料和供应商的切换

供应商变更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过程,需要企业在变更管理中采取系统化的方法,以确保平稳过渡和持续供货。

1. 制定变更计划

对于核心零部件,在进行替代料切换时,需要慎之又慎。我会在选到较为合适的替代料后导入变更需求,详细分析供应商变更的原因和必要性,如供应商无法按时交货、质量问题频发等;以及确定变更的目标和预期效果,确保变更能够解决现有问题,提升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效率。

变更需求会邀请项目相关方评审,评审通过后会制定变更时间表。列出各项变更工作的具体时间节点和完成期限,确保变更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有明确的时间安排,避免因时间管理不当导致的延误和混乱。

另外,替代料选型和供应商替换是一个跨部门的工作,供应链、研发、生产、质量等部门均会涉及。需要拉通这些部门紧密协作,共同推进变更工作。因此我会安排定期的变更管理会议,通报变更进展,协调解决变更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供应商逐步切换

在实际操作中,供应商的切换是逐步进行的,避免一次性全部切换可能带来的风险。我一般是采取并行测试和小批量生产的方式,在新旧供应商同时供货的情况下,逐步提高新供应商的供货比例,确保其稳定性。

此外,针对变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如供货延迟、质量问题等,会制定应急预案,确保产品生产不断档。

在新供应商小批量供货过程中,我会进行持续监控,跟踪新供应商的供货情况、产品质量和交货周期;会收集方面的反馈意见,分析变更是否达到预期。

回顾整个流程,从市场调研到供应商审核,再到变更管理,每一步都是为了确保最终选择的供应商能够提供稳定、优质的零部件。通过详细的市场调研,我们能够找到更多潜在的优质供应商;通过严格的审核,我们能够筛选出最符合要求的供应商;通过科学的变更管理,我们能够顺利完成供应商切换,保障供货的连续性和产品的高质量。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让大家在面对供应链挑战时,能够从容应对,找到最佳解决方案。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意识到,供应链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不断优化和改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变化莫测的市场环境中,保持供应链的稳定性和产品的高质量,赢得客户的信任和市场的认可。

专栏作家

Smile,微信公众号:明日编年史,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专注智能硬件产品,现负责年销1w台以上汽车辅助驾驶产品。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 ,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