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流量时代:互联网保险的增长逻辑

3 评论 10340 浏览 72 收藏 18 分钟

互联网流量见顶,互联网保险就再无发展机会?互联网保险如何突出重围,关键就要看行业如何顺势创新,开拓下半场红利。

3月18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中保协”)对外发布《2018年度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运行情况分析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共有62家人身险公司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相比2017年底增加1家,占保险业协会人身保险会员公司总数的七成,其中中资公司38家,外资公司24家。

继2017年互联网人身保险规模保费首次出现负增长,2018年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规模发展势头持续放缓,全年累计实现规模保费1193.2亿元,同比下降13.7%。

数据来源:《2018年度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运行情况分析报告》

在经历前几年的高速增长后,互联网人身保险整体规模保费出现“刹车”。那么,在互联网流量见顶的环境下,如何突出重围,为保险业增长拓出创新之路来?

互联网保险现状分析:保民趋于年轻化

这届年轻人着实厉害,自保意识杠杠的。

根据《90后保险大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显示:从2013年起连续5年,90后保民的投保件数和保费贡献量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2015-2017年增长最为迅速,人均客单价增幅高达4倍。90后保民中一半以上集中在26-28岁。

数据来源:泰康在线&新周刊《90后保险态度报道》

在互联网陪伴中成长的90后逐渐成为互联网保险的消费主力军。一方面,他们习惯在互联网上进行各类消费,包括金融类;另一方面,90后受教育程度较高、自主判断力也很强,应该说是比较优质保险潜在用户。

90后对保险的超前认知,给予了保险整个保险行业更多可以结合、可以探讨的空间。因此,对于整个互联网保险行业来说,在流量红利见顶的互联网下半场,将注意力放到年轻群体身上,不失为保险公司的另一种尝试。

如何抓住年轻群体:场景化、定制化、创新化

那么,如何吸引互联网保险公司要怎么抓住这一优质消费群体呢?

1. 场景开发是创新内核

谈及互联网保险,场景化是不得不提的关键词——从目前来看,互联网保险场景包含:出行、健康、养老、电商、物流等。

随着互联网越来越深入到人们生活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用户的很多消费习惯已经改变,多元化的场景需求将会出现。保险公司应根据互联网渠道平台属性与目标客群特点,将各类保险产品嵌入客户的生活场景,丰富的场景不仅带动新保险种类的诞生,也能够在更多维度更广阔的空间里服务更多用户,满足不同的需求。

从刚开始的退货运费险、航班延误险(flight-delay insurance)再到“网红”百万医疗险,每一个爆款产品的身上都带有互联网的基因。得益于这类场景保险的兴起,消费者的保险需求被激活,主动投保意识正在开启。

当然,场景化也存在使产品过度碎片化的风险,恰恰因为这样,如何将保险产品与互联网进行更适度的融合,是所有场景化开发的核心所在,也是各家公司的角力点。

2. 提供定制化产品

互联网保险年轻一代用户较为注重产品的品质及个性化服务,希望能通过定制化的产品方案提高身份认同感,同时获取更有特色的增值服务。

顺应这一潮流,各保险公司应在产品需求和产品特性上积极与合作平台沟通交流,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技术优势,采用“千人千面,千人千险”的模式,推出各类专属保障产品。

以实际操作而言,实现“千人千面,千人千险”的首要条件就是基于用户数据的采集。通过大数据技术掌握用户属性和产品诉求,从而针对不同的人群打造定制化产品,这是传统保险所不能企及的。

轻松筹就在这个基础上就推出了年轻保,从名字就能看出,年轻保的目标用户是年轻群体。

在互联网发展到目前这一阶段后,新产品都在寻找垂直领域和细分人群,或是五环外、或是中老年,或是下沉市场、或是新中产……

大家都知道,大而全的玩法行不通了,需要抓住小而美。而年轻保瞄准的,是对互联网熟悉且敏锐、线上付款意愿强的年轻人群体。

3. 新型保险发展较好

在前文提及的《90后保险大数据报告》中还显示:无论从人均客单价格还是从人均持有保单数量都有了大幅提升,且投保的种类也更加明确。同时,二三线区域90后保民的增长速度比80后保民快35%,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保民增速的1.7倍。

一时间为了更好的迎合90后消费行为,各类奇葩“险”就诞生了,什么“恋爱险”、“扶老人险”、“忘穿秋裤险”、“吃货险”等保险层出不穷,而90后购买起来也乐此不疲。

平安产险就围绕都市年轻人日常生活中隐藏的风险,专门为年轻人打造了宠物责任险、一年个人综合意外伤害险、996奋斗无忧险三种保险。从工作、生活、不可知的意外三个维度为年轻人增加“自保”能力。

以宠物责任险为例,根据《2018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宠物(犬、猫)消费市场规模达到1708亿,比2017年(1340亿元)同比增长27%。

数据来源:《2018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

可见,这类新型保险的潜力很大,因为主人对宠物的疼爱就像对孩子一样。

年轻化道路上面临的障碍 流量、风控、盈利

目前,互联网保险走向年轻化的进程中也存在三大困境。

1. 流量不是万能

流量几乎是所有互联网产品的命脉,因为有流量才有办法做获客,但互联网保险很大程度上并不适用这套逻辑。

例如:“流量三保”(即支付宝、微保、水滴保)这样的大流量平台,也没能实现爆炸式的流量转化,顶多能卖一些客单价几百元钱的短期医疗险。可见,保险产品用纯流量模式销售,转化效率是很低的。没有流量一定没有业务,但有流量也不一定能把业务做大。

假设有流量就能做好互联网保险,那市场上早就变成支付宝和微保的“二分天下”的局面了。但事实不是这样的,从流量到转化,互联网保险还需经过一个很长的过程。像客单价数千元的长期险,几乎无法通过简单的流量模式实现转化,这也是多年来互联网保险无法侵入主流保险市场的原因。

2. 互联网保险平台的风控缺失

互联网保险风控的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恶意欺诈:一些高频的互动保险产品,发现大量刷单情况,只要有红包就有各种各样的工具来刷单。恶意投保和虚假投保以及合同欺诈。
  2. 高额风险:投保高额保险出现的道德风险。对于正常高额客户,由于风控缺失,缺乏好的互联网核保交互体验。
  3. 健康风险:患病后进行逆选择投保。
  4. 续期风险:这是很多寿险的痛,第一年买了保险,第二年不买了,续期有问题,同时存在虚假刷单的风险。

在金融生态的布局中,风控是保险生态的命。目前市场有一些第三方数据挖掘和风控的平台,对于金融领域客户的恶意用户识别,还是比较精准的。

3. 互联网保险盈利路漫漫

随着各家保险公司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发布,四家互联网保险公司的一季度经营数据业相继出炉。

2019年一季度,众安保险、泰康在线、安心保险、易安保险四家互联网保险企业总体呈现“三亏一盈”状态。

根据四家公司所披露的数据显示:一季度,众安保险、泰康在线、安心保险、易安财险四家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26.21亿元、8.43亿元、4.15亿元、4.34亿元,四家一季度净利润分别对应为2.83亿元、-1.63亿元、-0.014亿元、-1.64亿元。

导致互联网保险公司亏损现状:一方面,因风控不足而致使部分险种面临高赔付;另一方面,科技方面的持续投入,面临固定成本难以有效分摊的困境。双面夹击下,造成互联网保险公司眼下越亏越多的局面。但从长期看,互联网保险公司通过发挥科技和用户体验的优势,以及积极探索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未来也是可期的。

消除互联网保险年轻化路障,保险科技开启下半场

虽然互联网保险公司在追求年轻化的道路上,都会面对上述压力,但是挑战越大,机会也越大。互联网保险可采用哪些有效手段应对呢?

1. 科技助力互联网保险

2017年被誉为保险科技元年,各种创新科技在保险领域的应用层出不穷,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更深入渗透到保险业务流程中,从底层逻辑重塑保险生态价值链。

保险、科技双向布局之路渐趋宽阔,保险业与科技产业在股权、业务层面相互渗透趋势明显, 让曾经的保险产品更有针对性、定制化和动态化。

当前,互联网保险公司更是利用数据分析来满足投保人在不同生态系统中出现的保险需求,尤其是消费金融、电子商务、航旅及健康等生态系统的产品开发日趋激烈。

根据韦莱韬悦的数据:2017年全球保险科技公司的融资金额达到了23亿美元(145.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达35.3%。

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带来的新的市场业态,也催生了以保险行业为核心的科技应用。保险科技突破了互联网技术的范畴,将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应用于行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推动创新不断深入,为行业发展带来更多真正的价值。

2. 形成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据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副教授陈华分析:虽然我国医保目录在抗癌药方面不断扩大保障程度与范围,但仍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例如:很难第一时间将最先进的特药纳入医保目录,目录扩容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新药研发和推向市场的速度。这时就需要商业保险在这过程中提前布局,提供相应的产品,来服务患者,进行更好的补充保障。

针对这一现状,商业保险也在尝试发挥其补充保障效用: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开始研究如何让更多“救命药”以普惠的商业保险产品方式满足患者需求,进一步缓解患者“治病贵”、“治病难”等问题。

4月25日,腾讯旗下保险平台微保宣布,联合泰康在线、上药集团旗下镁信健康,推出“药神保·抗癌特药保障计划”(以下简称“药神保”)。

“药神保”基础版每月保费一元,覆盖目前社保目录外的全部12种高价抗癌特药,为用户提供确诊癌症后两年的抗癌特药供药保障和服务。

“药神保”由泰康在线承保,最高可提供150万元的抗癌特药保障,旨在解决癌症患者获得抗癌特药的难题,从而成为社保的补充和延伸。

“药神保”的落地,不是一个简单的新险种。从保险范围来看,这是弥补从前传统保险公司遗漏的市场,触达增量需求,让互联网保险的保障边界进一步拓宽。但是从社会价值来看,神药险弥补了社保、保险的缺口,可以说是社保“+1”,也可以说是保险“+1”,建立起了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将是未来“新保险”的终极发展方向。

3. 创新技术,推动普惠保险

什么叫普惠,就是让更多的消费者受益。

中国金融行业欣欣向荣,普惠金融是大势所趋。2016年国务院发布《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强调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提高普惠金融的广度和深度。

从广度来说,目前中国保险市场集中在较富庶省份/地区。比如:北京、上海、江苏及广东(包括深圳)人口大约占全国17%,但寿险保费却占全国三分之一,全民社会保障有待扩展。

从深度来说,中国总体人均保费为2200元人民币左右,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

根据瑞士再保的数据(按人民币计),2015年美国的人均保费达28000元,德国达17000元,日本达24000元。可见保险深度提升前景也很广阔。

对于保险机构来说,实现保险“普惠”需要从广度上扩大覆盖人群,让消费者获得更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更好的服务,而想更快更好实现这个目标则必须借助互联网和科技的力量。

总而言之,在保险原住民们加速转型,互联网保险新生代们异军突起的当下,中国保险万亿市场前景可期。未来会有更多互联网保险以各种方式“飞入寻常百姓家”,人们的生活还会有更多变化。

好了,由于笔者对互联网保险的了解有限,今天就写到这了。文章若有不足之处,还请指正。

 

作者:盒子菌,微信公众号:活动盒子运营社(huodongheziyys)

本文由 @活动盒子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讲的很泛,大概念居多,实际上不是这样

    来自广东 回复
  2. 政策看了么?

    回复
  3. 受教了,感谢分享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