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玩不起来,可能仅仅就是因为相互不认识

2 评论 9511 浏览 198 收藏 11 分钟

本文适读人群:

  1. 时间就是金钱,追求效率的人
  2. 对互联网学习型社群感兴趣的人
  3. 对我感兴趣的人(虽然我知道没多少)
  4. 对什么都感兴趣的人

不适合的人群:

  1. 搞不清楚自己做任何事情目的的人
  2. 没有效率观念的人

关于社群的各种体系文章真的已经泛滥成灾,真正缺的最缺的其实就是对于建立社群社交习惯的理论体系,因为我们现在的微信社交习惯有确实有点不合理。我今天的文章只想强调三点:

  1. 请主动自我介绍
  2. 请主动自我介绍
  3. 请主动自我介绍

一下请大家先打开自己的微信通讯录,数数有多少好友是你知道的名字的,有多少人是你知道他具体做什么的。然后再请大家仔细回忆一下,以前加别人好友你有没有主动给别人介绍自己,别人介绍自己之后你有没有进行备注?

我想很多人可能并不了解自己的朋友圈好友。很多人刚进了一个群之后打了鸡血一样拼命的加人,加了之后连个招呼也不打,更有甚者别人主动给他打招呼了还不回复。我一直很好奇,你们这样做的目的是啥,是不是天要下雨了,你在抢着收麦子嘛?我想问一下,通过这种方式加人或者被加的,有几个是你成为好友之后还能继续说话的?

大家会好奇,我说这些跟社群有毛线关系!好吧,那么来梳理梳理其中的逻辑。社群是什么,就是一群人团在那里,别跟我扯那么多无聊的概念和专业术语。想象一下,平时我们组织个什么聚会,大家都会轮流的自我介绍,介绍完了之后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很多的话题。为什么我们在一个充满陌生人的地方只顾着玩手机,不爱去交流,因为周围的人我们都不熟悉,我们也没有足够的动力去了解对方,所以自然而然的也不会有任何互动。

大家可以做这样的一个尝试,坐火车回家的时候,把手机放下,跟周围的人相互自我介绍一下,自我介绍之后跟以往做个比较,看看这种举动所带来的变化。

社群在线上与线下本质上其实都是一样的,我们只有在相互了解之后才能产生更多的话题。回到刚才的那三大问,你总结一下自己的行为,回过头来去翻翻自己的通讯录看看你究竟熟悉里面多少人?你跟自己通讯录里面多少人会产生互动?你连你自己通讯录里面的好友都很少产生互动,那凭什么一帮这样的人群聚集在一个微信群里面就能够产生高效的互动?

我们做一个事情都是在追求价值,我们加别人好友也是希望对自己有所收获。价值分为两种:

  1. 有价值的内容输出;
  2. 提高沟通效率就是在创造价值。

如果你非要抱着一个追求情感联系的目的去加别人,好吧,这种人求你别加我。因为情感永远都是有限的,我更愿意跟我的父母、亲戚、同学、校友、邻居以情感切入去产生联系,这些都做好就已经让我精力不够用。那些天天没事跑外面跟陌生人寻求建立情感联系的,我觉得基本上都是不靠谱的。

任何深度的沟通都是基于相互了解,所以想要有实质性的交谈,相互自我介绍是永远跳不过的一个环节。那我们很多人在加了别人之后连个招呼都不打,打了招呼之后也不让别人了解自己,这样你觉得后续会有什么实质的价值回报吗?如果你觉得后面好像真的没有什么回报,那你不觉得之前到处加人的行为就是在浪费时间么?所以为何我们不在一开始把这个事情给顺手做了呢,节省别人了解你的时间就是在创造价值。

我觉得大家先别急着去玩社群,先去整理整理自己的微信通讯录。那些加了之后从来没有说过话,你主动打招呼都不回话的人就删掉吧。把自己的微信先瘦瘦身。把之前不熟悉的人也打打招呼,互相介绍一下。以后谁再加你好友,或者主动加别人,做一个深入的自我介绍。可以把这个自我介绍写成模板直接转发就好了。看看这个行为到底可以给你带来多少改变。

所以我在想,为什么现在几乎所有的社群都玩不起来,可能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建立一个很好的微信聊天习惯,相互之间不能快速主动的建立认识。我最反感的就是那些空洞的概念以及天马行空的理论,搞社群最重要的就是操作。所以今天我就着重在这个点上破社群的局,跟大家讲讲如何运营好一个社群。

群主在推动大家自我介绍习惯上一定要重运营

一个社群如果里面的人相互不了解,我可以100%肯定,这个社群一定玩不起来。所以社群建立的时候所有人都必须要做有效的自我介绍。自我介绍的信息一定要切中要点,可抓取利用,让别人一看就知道你擅长什么,以后有这块需求立马就可以找到你。

这里面就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99%的人都没这样的一个习惯,但是我们必须要相信,学习型社群要想建立深度沟通,相互了解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前期,社群发起人一定要重运营,跟进来的前50个人(数字只是参照)打个电话,深入了解一下对方情况,引导他去做一个详实方便利用的自我介绍,去影响他的微信社交习惯。任何好的idea没有强大的执行那毫无意义。

很多社群也做这样的事就是建立群通讯录,如此好的功能但是还是没有活跃起来,具体的原因很多,今天我就针对建立认识这点分析原因:

  1. 功能基于公众号, 入口太深操作很不方便
  2. 别人引导别人提供有效的自我介绍
  3. 功能放出来并没有得到强有力的落实,用户习惯没有得到养成
  4. 基于微信的学习型社群核心就是以价值导向为切入的社交,而基于公众号的这种方式不便于互加好友建立联系

信息一定要保存好并共享

很多人这么说了,你说的我们都做到了呀,我们进群的时候都做了自我介绍,但是后面发现还是没有效果呀!那我就请问一下,如果500个人给你做自我介绍,请问你最后能记住几个?微信聊天最大的一个缺点就是信息会被覆盖无法留存。所以作为群主你就需要让大家养成一个习惯,把自我介绍写在word里面发送给你,然后你把这些资料进行保存并跟群员共享。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很多人担心自己的隐私问题,觉得泄露自己的信息或者电话号码很不安全。这里我想说的就是,其实我们每天都在裸奔,你的电话号码早已经被卖过多少遍了。你在招聘网站上的信息也被卖过多少轮了,但是你却没有得到任何好处。所以为什么不主动把自己信息放在对自己最有利的地方呢。

群内通讯录一定要可以对外开放

对外公开可以把姓名、联系方式、公司信息略去。把信息公开有几个好处:

  • 降低外面人观望的决策成本,吸引别人加入(具体原因你想想就懂了)
  • 减少管理成本,后面进来的人提供自我介绍的时候有个参照
  • 根本无需担心别人窃取你的资源,因为别人没有联系方式
  • 社群只有开放,才能做大,对于一些本身资源就有限的人更是如此

当然社群的成功肯定有很多因素,今天我就只重点强调这一点,因为这一点做不好后面所有关于社群的理论都是毫无意义的。大方向人人都知道,社群类的文章泛滥成灾,其实这个社会不缺乏各种关于社群体系的理论,最缺的其实就是对于建立微信社交习惯的理论体系。想要决胜千里,我们先得学会正常走路。

万众创业让很多人打满了鸡血,我们每天都高度亢奋,都在幻想着成功之后那美妙的瞬间。我们每天拼命的挤进各种圈子去寻找各种所谓的人脉。我们跟很多人炫耀,你看我又加了哪个大神为好友,感觉自己风光的不行。但是每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翻遍了朋友圈我们都不知道该去找谁,拼命的到处发求助帖子。世界上最要命的距离就是你所需要的人就在你的通讯录里,但是你却不认识他。

 

作者:冯健(微信号:753007292),喜欢研究社群的可以跟我交流呦

本文由 @冯健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来自福建 回复
    1. 😐

      来自北京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