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豆瓣果壳看新产品是如何成功运营的

2 评论 5531 浏览 7 收藏 12 分钟

豆瓣刚建出来,阿北是怎样解决冷启动的?怎样找第一批用户?怎样和第一批用户交流?怎样解决一开始内容少的问题?怎样引导用户?

  Evan-王彦之:

冷启动几个关键因素:

1、必须先找好最最早的种子用户(有影响力、且是典型用户)

不要问怎么找,如果你都不认识一些典型用户,就说明你还没验证过产品的可行性。

2、内容分享和邀请机制(让种子用户在其他SNS平台扩散,通过关系链导入他们的朋友,循环)

3、初期的内容先自己人工摘录,不用多,但要精准,符合典型用户的口味(对编辑能力有要求)

4、怎么引导用户?引导就是交换,你给予他某种好处(必须他认为对他有好处),以此换取他完成一个行为。必须是交换。

5、一个人怎样运营?你如果顺利地解决了邀请机制,那么推广的事情你暂时可以不费心,运营的工作也就只有引导用户和改进体验上了。一个人精力有限,所以一个时间段内只能抓一个重点,要学会容忍许多地方不完美,要放一放,先攻最重要的。

  王天:

这个问题很值得探讨,一个产品总是三分设计七分运营,冷启动是考验运营的基本功。

第一步:搞清楚你的目标用户,千万别铺大平台,现在不缺平台,缺的是扎实解决小量用户垂直需求的精品,听人说过一句话:只做一厘米宽,100米深的事情,这时候搞清楚你所服务的那一小撮人是谁;

如果一旦不幸,你做了个平台,恭喜你,你得想清楚你的运营策略,先抓住某类用户,比如C2C你先服务好商家还是用户?这时候听听有经验的人怎么说吧,答案很简单——商家;

第二步:用最土的办法低成本获得用户,搞清楚目标用户后,80%的情境就是你知道去那里找用户了,比如你就为中学生服务,去中学生扎堆的地方吧,发传单,设咨询台,找校方做赞助,做宣讲,总之别再家里呆着。

第三步:让第一批用户用的爽,我们只讨论运营层面,所以假定你产品设计和体验是OK的,这时候爽不爽全在用户的心理感受,不同产品G点不同,社交产品得“热闹”,工具产品得“高效”,内容产品得“有料”,如果没有咋办?好吧,社交产品你自己每天穿50个马甲不断激励你的种子用户,工具类产品不行就“人工智能”,内容产品你每天熬到深夜精选内容传上来再P个图发布;

第四步:持续1~3步,运营就好比夏天吹空调,你面对的永远是个老旧空调,热的要死的时候打开空调没啥感觉,耐心等待,慢慢的温度就降下来了,爽点要在很久以后。而那些一开空调就冷气十足的永远是别人家产品,所以坚持,等待,你会让你的产品不再冷的~

  骆驰:

果壳的做法似乎不是得票最高所说的。:)

把豆瓣官方Blog都看了一遍,发现他们的做法也不是得票最高所说的。:)

我去果壳之前,几乎把知乎的「运营」和「产品」话题下的所有精彩回答都看了。去果壳后,“当时”认为较好的方法也都尝试了一遍,走了不少弯路,也真的看出哪些知乎用户是真懂运营,哪些是纸上谈兵。其中,尤其要提到“种子用户”理论。

1、既然要运用种子用户理论,肯定要问:什么样的人是种子用户。但是,我们尝试了一轮又一轮之后,真的难以给出清晰的定义。难道果壳的员工都太笨?呵呵,不是,是我们发现,人是多面的,而且是变化的,用标签化的定义来衡量人是一种极其愚蠢的做法。

2、我们尝试放大了分享图标,增加了分享按钮,但收效甚微。最终不得不回归到本质问题:用户不欠你钱、人情!凭什么分享你的内容?凭什么帮你扩散产品?

3、人工摘录内容看似简单,但是有一个问题,用户既然能在别的地方看到好内容,为什么要来你这里?另外,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怎样知道自己推荐的内容足够精准?

4、引导用户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光注册流程,据我所知,果壳、知乎、Quora都改了很多版。

5、一个人运营不了一个社区,需要一个团队。所以,如果真的下定决心做一个社区,做好招聘的准备。

“种子用户理论”是我见过最害人不浅的运营理论!为什么这么说呢,请想象一下下面的场景:

你去一家新开的饭店吃饭,刚坐下拿起菜单准备点菜,这时服务员过来对你说:对不起,你不是我们的种子消费者,请走吧。你会怎样想?

肯定会觉得对方瞧不起人!

当你做出了一款好产品,理所当然的希望所有人都喜欢用他。用的人越多,你的市场就越大,投资人也越喜欢。

回归问题:

昨天正好离职一个月,果壳的Leader发来一条消息,让我感动半天,也让我有十足的信心回答这个问题。她说:

我有句话老想要对你说,老忘,现在终于想起来,得赶紧说:

你存在的价值在你离开之后才深深地体现了出来!你在的时候做的好多事情都看起来很普通,但你走了以后才发现难以复制!

如何运营一个冷启动的产品?

离职前,果壳的一个新同事也问过我这个问题。方法其实一点都不神秘:

不断与各种用户勾搭,让他们来玩产品;

不断咨询各种用户“我们的产品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不断的解决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比如:这个那个功能没搞懂,谁谁在评论里骂人了,有人发小广告,有人抄袭我,你这字体太小,你这搜索不好使,你这怎么还不出收藏功能;等等。

难么?一点都不难!容易做到么?容易做,不容易坚持做。呵呵,跟减肥差不多。

当然,运营产品需要依靠团队,而团队的水准也决定了

你能勾搭上多高质量、多大数量的用户;

你对用户、产品、反馈的理解有多深入;

你改进产品的速度有多快、质量有多好。

如果是我来运营一个刚出生的产品,会怎么做?

阿北的签名里有很朴实也很有趣的一句话:现在多数时间在忙忙碌碌地为豆瓣添砖加瓦。

豆瓣、果壳、知乎都不是一天有这样的身量的,是一块砖、一块砖码起来的。我没有比阿北、姬十三、周源掌握更多的秘诀,如果是我来运营一个刚出生的产品,自然而然只能用上面的笨方法,慢慢提升自己,提升团队,提升产品。时候到了就有收成。

  陈伟:

解决冷启动问题:1:明确网站是靠内容来吸引用户的还是靠用户之间SNS来维持的。靠内容吸引用户的网站,运营人员找准目标用户,编辑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后期注重维护。靠用户之间的社交互动建立的网站,本身搭建成为一个平台,放权让用户作为内容创造者来制造、分享内容。2:运营人员利用互联网现有的资源,例如贴吧,微博,投放广告,病毒式营销,扩大网站的影响力。3:网站在解决冷启动这个问题时,可以跟产品的迭代开发一起,用户反馈问题的过程就是产品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一批忠诚用户。回答有些凌乱,嘻嘻。

  左克鹏:

万事开头难,关键还是认清自己的用户是谁,集中在哪里,用户的习惯是什么,同行中有没有比较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等。

冷启动的项目,第一步当然是积累用户。这一批用户里最终留下来的,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你的核心用户。积累的方式,有友好的方式,也有不友好的方式,甚至可以通过QQ群发,EDM邮件来达到效果(很简单,用内容+链接的形式来吸引用户。只要内容符合用户的口味,用户就会转化成你的第一批用户。如果第一批用户里有不少用户认可了产品,就会成为运营团队的动力。)比较暴力的运营手段在前期也是未尝不可的。

对运营团队来说,持续的拉新(不同的产品的拉新的概念不一样。社交产品可能只是注册,上传头像,完善资料等;电商产品会考虑到首次成交)是必须的。新用户对产品的体验、需求,都需要采集起来,提供给产品团队,按照优先级对产品进行优化,团队协作,才能将项目做起来。持续的拉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产品的活跃,也就是俗称的开源。

运营到中期之后基本上就不用说太多了,提升用户的活跃度,挽会流失用户(节流),通过一些SMO手段来提升品牌效应等。这些就略过了。有兴趣可以私信交流。

VIA:zhihu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海报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mrgreen: 我觉得很不错,很独特,网站应该也是运营了不久的…

    来自广东 回复
  2. 围观 357 次 无一人点评 ❗ 各位产品经理 运营们怎么不好好运营一下自家网站。

    不断与各种用户勾搭,让他们来玩产品;
    不断咨询各种用户“我们的产品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不断的解决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难么?一点都不难!
    容易做到么?容易做,不容易坚持做。
    呵呵,跟减肥差不多。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