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魔咒:建立竞争优势的4种策略

1 评论 11457 浏览 54 收藏 24 分钟

在竞技比赛中经常会出现“无法战胜魔咒”。

魔咒1 (1)

比较著名的例子有

“恐瑞证:英格兰男足42年不胜瑞典”

“恐韩症:中国男足44年不胜韩国”

英格兰 (1)

这种超出常理太多的“一边倒”现象,让所谓宿命论甚嚣尘上。

“这肯定是中了魔咒” 。

明明是水平相当的两只球队,却为什么有着悬殊的胜负关系?为什么这种一边倒的竞争关系竟会维持多年?

其实是因为绝大多数的心理层面决定的。

仔细想一想是在学校、职场、商业竞争等领域,你是不是也有一些宿命式的无法打破的魔咒?明明自己一直很努力,却始终无法超越的某个人,无法扭转的某种劣势的局面呢?

比短暂的劣势更糟糕的是:一旦占据主动的一方确立优势,就会形成“跷跷板效应”【马太效应】。

双方的差距会加速拉大,让被动的一方来不及反应。两平行作用力分化,并逐渐加剧。

一旦倾斜开始,倾斜的速度会越来越快。

跷跷板 (1)
面对被动局面,我们通常会这样激励自己或者团队

“只要我们比他们更勤奋,就能超过对手”。

但回过头来想想,某人成为旗帜性人物;某些团队占据行业领先地位,往往并不是他们是最勤奋的,而是他们总能在竞争中占据心理优势。

这样简单粗暴的激励,往往会让挑战者显得更勤奋,却更像loser。

失败 (1)

当我们尝试了很多办法,依然不能根本改变局面的时候。多数人只能无奈的归因于宿命:“这是命中注定的”。

其实,难以超越,很大程度的原因是:

优势者没有把挑战者当对手!

面对多年不胜的对手,我们往往会牢牢记在心上。

相比之下,我们很难记起,我已经多年没有输给过谁了。

回想一下,那些年我们一直想挑战的学霸;

公司里总是显得比我们优秀的同事;

屹立不倒的行业龙头。

在我们一直把他们作为最大竞争对手的时候,他们是否真的能感受到我们挑战的存在?

既然优势者不可能把每个挑战者都放在心上,那么作为挑战的一方也就自然无法应招了。

你在按照别人的方式存活,而别人却在按照其他方式发展,当你完全模仿了他的方式,他的方式已经变了。所以只能一直追赶,却没法超越。

心理劣势原罪导致心理劣势的一方越来越被动的原罪:

1.不敢冒险

处于劣势的一方,更喜欢偏向保守

2.敏感

社会基层的人们往往比社会上层要敏感

3.井底视野

观察角度受限

4.更相信直觉

没有太多理性分析的时间

保守

保守的心态会让人们失去抢占心理优势的最佳时机

A.用人上

更喜欢用攻防兼备,稳健型的人才。而不是在某一方面很突出的。

B. 战略上

更在乎一时一地,而不是全局。

C.决策上

更依赖参考历史数据。

有历史参考只能说明彼时,彼地。不是证明现在同样可行的条件。这也就是为什么,NBA选秀上状元一般很出色,但很少有能成为当界最伟大的球员。而很多划时代的球员选秀顺位并不高。球队依据从前的数据判断当前球员未来能取得的成就,通常不会精确。

伊卜生在《创业公司,怎么被头脑风暴误导》(回复091阅读)一文提到,饿了么经常是客观数据和主观判断结合指导决策。如果只倚赖数据作为决策基础,未免过于教条。

很多公司喜欢讲所谓大数据,经常会说“2015整个市场规模是多少多少亿”;“2015年90后的男性用户偏好某某”等。

其实,当一些事成为历史,典故越是经典。也就意味越多的人能掌握学习,它的价值也就越来越微小。更难以说明未来趋势。

数据的意义在于,它构成了我们分析事物的元素。具备价值的是数据分析,而不是数据本身

敏感

敏感1 (1)
对于局势的细微变化,总会比优势者更敏感。这种心理敏感导致精力分散,让劣势者很难集中在最关键的事情上。

比如:同样是自媒体,一些把伊卜生作为目标的运营人,总会死盯着我的阅读量、用户增长不放,花太多的时间去做数据上的对比。却忘记了深耕内容才是获取用户的王道。

还比如:对于平台的一些新规则,公司的一些新章程,有些人总是觉得那都是针对自己的。把太多的精力用在了怎么跟规则抗衡上,而不是怎样做好自己上。

对于自认为任何可能造成影响的细节都去关注,势必分散在主干工作上的精力。也会导致本来就处于被动的处境,对自己更不利。

井底视野

让我们回想那些人和组织是我们想要超越的竞争对手很容易。但如果被问,谁把我们当作竞争对手,恐怕就没那么容易回答了。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卞之琳

我们每个人都是处于井底的人,只不过有的井开口小些,有的大些。没有任何人能看满整片天空。

井底 (1)
你有没有想过,给我们设立目标的人,或许终有一天恰恰是限制我们视野、格局的人?

你盯着你的目标看,你的目标盯着他的目标看,当你有一天赶上了曾经的他,却发现他早已走远。

特定的目标正是决定井口大小的主因。

更相信直觉由于意识到的距离与力量差距,进而意识到“时间紧迫”。处于竞争劣势的一方更难花时间理性分析。更多依靠直觉和本能对现状做出反应。

盲人摸象

比如:当你在朋友圈看到《10种让你产品爆火的奇招》,《关于XXX,你不知道的8大良方》《不花钱推广产品的6大杀器》毫不犹豫的点进去。依靠直觉,你会被看起来有用的信息吸引,在那些列举出,却无法落地的方法上执着。无谓地消耗时间和精力。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贫苦出身的人,急于改变自己的处境。却发现那些出身富贵的人轻易就能做成的事,自己终其一生都没法赶超。正是这种急迫的心态,让自己没有太多的时间理性分析就已经做出了决策。

那么,已经领先的一方占据的优势就真的就固若金汤吗?

处于劣势的一方就真的没办法打破对方建立的优势吗?

打破优势者心理优势、建立自己优势的策略有哪些?

波波维奇的策略打破优势者心理优势的策略

迈克尔.乔丹第二次退役之后,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NBA有一只球队一直不是联盟最强队,但又几乎每年都是争夺总冠军的热门。

它就是圣安东尼奥马刺队。

他们的成功就在于无论多么强大的对手,在他们面前都没法建立绝对的心理优势。

不得不说,之所以能达成这一点,很大程度上是主教练波波维奇的优异策略所主导的。

波波维奇 (1)
那么,波波维奇采用了哪些超乎寻常的战术,从而打破优势方的心理优势呢?

1、捕捉规则盲点,颠峰时期“鲨鱼”奥尼尔被称为“史上最强,没有之一”。2米16的身高、320磅的体重、加之超级灵活的动作,让奥尼尔在篮下所向披靡,无人能挡。当时的NBA,其他球队只要一碰上奥尼尔所在的球队,还没开打,心理就输了半截。

但奥尼尔的弱点也很明显,罚球命中率极低。波波维奇抓住这一弱点,同时利用规则盲点大做文章。在对阵奥尼尔的比赛中,采取无球状态下的犯规战术,送奥尼尔上罚球线,不给他在篮下施展的机会。

奥尼尔罚球 (1)

正是运用这样的战术,马刺队多次击败了奥尼尔的球队。并在乔丹退役的第一年,即1999年就拿到了NBA总冠军。

最近几年,“砍鲨”战术得到发扬,针对那些罚球命中率不高的球员。马刺队是随时随地砍,不一定非得是最后一节的决胜时刻。有时,甚至比赛刚刚开始就砍上了。快船的小乔丹、火箭的霍华德都曾遭遇此节,甚至连命中率不算低的伊戈达拉也被砍过。

面对频繁的被砍,即便是那些平时命中率还不错的球员,心理也会发虚。(“我要是罚不进就中招了”,越是这样想就越可能罚不进。)

2、盘外招奥尼尔这类球员虽然天赋出众,但有弱点明显。相比之下,像詹姆斯这样,身高、力量、速度、技术、意识都足够出色的球员,就不太好找到弱点了。

但波波维奇一样有招数应对,

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2014年总决赛,马刺vs热火第一场。马刺主场AT&T中心居然停电了,球员们不得不在大约32摄氏度的高温下进行比赛,热火队超级巨星勒布朗-詹姆斯因此抽筋被迫提前退场。结果是马刺取得了当场比赛的胜利。

詹姆斯抽筋 (1)

很多人会说这只是一次意外嘛。为什么只有詹姆斯抽筋,别的队员没事?

伊卜生解析一下说它是盘外招,而不是意外的几点理由:

A.设施完备,技术领先,不可能停电。

NBA是全世界最具影响力,也是科技含量最高体育赛事。计时精确到百分之一秒,同一镜头至少五个角度回放。发生大型设备故障的概率几乎为0。

B.准备工作科学详细,不会没有备案措施。

每场比赛之前,准备工作事无巨细。科学严谨。空调会在比赛开始前至少24小时就调试完毕。况且这还是总决赛,重要性不言而喻。开打之前AT&T中心已经7天没有举行正式比赛了,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工作人员有时间也有能力制定备选措施,应对突发事件。

C.大数据的支持

在这种条件下,詹姆斯为什么是最容易疲劳的球员?

【背景】

体重最大:詹姆斯体重280多磅两只球队体重数一数二的。

年龄:30岁

时间最长:当赛季48分钟的体重常规时间里他平均上场时间超过40分钟,在两只球队所有球员中排名首位

跑动最多:主要控球球员,支配球,要掌控局势。

身体接触最多:重要的进攻终结点,经常要杀向内线。

综上,消耗卡路里最多。所以最容易疲劳。

D.因为是波波维奇制下的比赛。

最后一点,正是因为是波波维奇制下的比赛,才让人有充分的理由怀疑,因为他太善于使用盘外招让自己占据心理优势了。

波波维奇关空调 (1)

近20年里,没有一直球队敢不把马刺放在眼里,就是因为无论自己球队阵容多么强大,天赋多出众。波波维奇都能找到弱点,利用规则内和盘外招数,让对手基于实力更强的心理优势,荡然无存。

心理优势策略打破优势者心理优势的手段和心态

1、创造性在某些人的思想中,“创造性”意味着风险。

但很多事实证明,结果正相反:

具有创造性的策略,可以规避很多竞争风险。

在追求身体、速度、力量等美国篮球文化的NBA。没有人会对欧洲篮球看上眼。

但波波维奇认为,

美籍球员缺团队意识,个人主义凌驾于团队之上。

1988年起赴欧学习。采用欧洲篮球的理念,启用更多国际球员,在当时看来是一种冒险。

但在不愿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的大环境下,主动求变成就了马刺后来的辉煌。

类似的事例还有:足球领域,在速度致胜大行其道的世界足坛,教父约翰.克鲁伊夫制下的巴塞罗那扛起团队至上,精细化技术、慢节奏足球的大旗。为巴萨称霸欧洲奠定了夯实基础。

克鲁伊夫

2、规避弱点强点即弱点,波波维奇很清楚这个哲理。

纵观马刺全队,即便再大牌也很少有单场上场时间超过30分钟的,无最强点就意味着规避了弱点。

马刺全队,罚球命中率没有太低的(即使是邓肯,职业生涯罚球命中每年都在提升)。这样让对手无法,其人之道还之我身。

3、挪动支点当人们想获取优势地位时,最直觉的判断是增加自己一方的作用力;也就是增加已端的砝码,让天平向自己这方倾斜。但往往事与愿违,有时付出几倍于对手的努力仍改变不了被动趋势。要想既省力又能扭转乾坤,就得学会挪动支点。

支点

挪动支点的两种策略:

(1)捕捉规则盲点

神州专车:

神州专车
在专车市场还没有统一标准和规则的节骨眼上,抓住规则盲点(专车不安全)攻击竞争对手,也算是挪动支点的有效策略。

(2)使用盘外招

加多宝:

加多宝 (1)

博取了同情:草根出身、打官司外行

声明了地位:买凉茶可以(份额领先)

表明了态度: 自立的决心、凉茶要卖好、官司不能输

让竞争对手无力还招,加多宝可称得上是盘外招策略大师。

4、井口延伸,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上,都会有被自己视为标杆,偶像,想要超越的人。却从没想过其实他们也有自己的标杆,也有自己想超越的人。

也许,让我们设立成目标的人,恰恰是限制我们视野的人。让我们坚定追随的事,正是让我们陷入井底视野的原罪。

所以,与其盯着自己目之所及的局部天空,不如学会用预测和推理的方式,判断目所不及的地方。

井底3
举例:

很多人看到其他人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会坐立不安,急于求成又患得患失。其实大可不必。

曾经有人对伊卜生说:你写这么多文章费力又不讨好,大家没有耐心看。你看看那些火起来的自媒体,很多定位都是娱乐搞笑,不强迫用户思考的。为什么不学一学?

伊卜生的逻辑:

  • 判断:轻阅读市场潜力大
  • 现状:碎片化信息是主流
  • 条件:人们的阅读喜好正在改变
  • 验证:用户反馈
  • 结论:轻阅读市场可期,可以坚持。

虽然现在是碎片化阅读的时代。互联网上满是撕逼、明星轶事、新编历史、二次元等读物。创业圈的文章讲故事的成为主流。时间长了会让一些人,形成心理茧子,甚至会可以排斥此类内容。

而轻阅读【定义:介乎书和文化快餐之间的存在形式】正是适合这一类人,他们愿意像正在阅读此篇文章的你一样,深度思考,找寻普遍规律。

况且,这个时代,很多人会感到彷徨。不知道自己坚持的是否值得,更不明确自己放弃的是否可惜。人们需要被认可,需要新方法论指导创新实践。

所以,伊卜生的结论是:未来轻阅读市场可期。

为此,伊卜生收集大量用户反馈。结果也验证了此前的结论。

结语:

Q:抢占心理优势是单纯的利己行为吗?

A:合理利用经济学法则,占据心理优势是最好的公益行为。

有竞争才有进步,有人领先,才有人追逐。

改革,让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在某些方面占据了实力和心理上的优势,更多的人才会参与进来。有的人想办法守住优势,有的人想法设法打破优势。有了竞争社会才会进步。

只有少部分人建立了优势,其他人才会意识到价值。整个社会才会发展。试想如果我们还活在大学教授和普通工人同酬的年代,该是多么无趣啊。

有哪些产品的抢占心理优势行为让你印象深刻?欢迎举例并给我留言。

本周公号内回复“内功”两字附赠上周文章的思维导图。

PS:

有人说,“伊卜生的理论无非是一些常识,你不说我也知道”。问题的关键恰恰是,人们每天都在重复犯着简单的错误,却总安慰自己那只是一时疏忽。为了证明在有提示和没有提示的情况下,做事情的效率是不一样的。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实验参与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大家同时关注一张图片,在某一时间图片上迅速闪过一张带着笑脸的猴子。

停止关注后,实验者分别与每位交谈,并暗示有没有发现那只猴子。但93%的参与者根本没有在他们的回答中提及任何关于猴子的信息。

接着,操作者问其中一组参与者,是否注意到有一只微笑的猴子。82%的参与者回答,是的我好像有印象。当重新给他们看刚才的图片时,他们也更坚定了:“没错,我当时的确注意到了,只是忘了说”。

由于结果看起来似乎具有预见性,所以我们更倾向于为那些事后看起来“显而易见”的道理忽视别人的努力,却并不因那些同样“显而易见”的道理褒奖他人。

人们重构自己的记忆,喜欢事后说:“如果当时能选择另外一条路就好了”。问题是用现在的记忆,重构之前的认知很多时候是经过事后加工的。在当时的场景下,貌似没有别条路可选。

本文引用的心理学理论:

[1]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

Robert K. Merton.《科学社会学》.(1973)

[2]事后聪明式偏见:indsight bias

David G.Myers《Exploring Psychology in Modules》.(1981)

 

请勿抄袭,盗版必究

作者:伊卜生,微信号:kangjian0705。微信公众号:Ibsen2020。

本文由 @伊卜生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这是阅读作者的第四篇文章

    来自北京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