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打车软件生存样本调查

0 评论 4907 浏览 1 收藏 18 分钟

7月1日,随着《北京市出租车手机电召服务管理实施细则》的发布,此前随着市场自然生长、竞争的手机叫车软件有了清晰的、必须遵守的准入条件。接入指定的电召平台,到主管部门备案,遵守电召服务收费标准,统一命名软件……这些规则,构成了手机叫车软件活下去的新门槛。

据了解,嘀嘀打车、摇摇招车等几家手机叫车软件与北京市交通委合作的统一叫车平台在7月初会正式上线。

手机叫车软件是如何诞生的?它们又是如何相互竞争的?它们的未来在哪里?

“老板去市里开会去了。”昨日,多家手机叫车软件公司的相关人员都对记者表示,相关主管部门昨日就有关统一叫车平台等问题,召集行业内各有关公司负责人开会。

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约有30款手机叫车软件。2013年4月份,仅Android(安卓)平台上,手机叫车类应用(打车APP)累计下载量超过百万。

移动互联网与打车需求的结合掀起了一轮热潮,打车APP迎来“疯狂”增长。

不过行业生长不足一年的时间,已触动政策神经,多地“叫停”打车APP或将其纳入“统一管理”。打车APP今后将要思考的不仅是用户增量和盈利手段,还有政府监管、信用度等问题。

 来自阿里、百度的80后

这些做出了500万用户级APP的80后们,绝大多数来自阿里巴巴、百度。

由于常在各个城市间飞来飞去调研情况(近期因为政策收紧原因,他出差也变得更加密集),小桔科技CEO程维的时间非常紧张。

目前,小桔科技开发的“嘀嘀打车”,是打车APP中最知名的之一。

到小桔科技位于中关村E世界总部采访那天,正碰巧嘀嘀打车的2.0版本第二天要赶着上线。因为通宵赶工的缘故,员工们带着疲态。让这群80后年轻人拼忙的APP产品,背后已拥有近500万用户。

包括程维在内的这些80后,绝大多数来自阿里巴巴、百度,今天的小桔科技也是上述两大互联网巨头的“杂交”品种。

在透明玻璃门办公室里、座位对着全体员工的程维是嘀嘀打车创始人。他创业前有8年时间都在阿里巴巴。

嘀嘀打车最初的团队基本上是程维从阿里带出来的,全部是BD(商务拓展)人才。

另一“脉”以产品技术副总裁张博为代表,他来到嘀嘀打车前在百度任职。采访程维那日,张博没有出现,他被前一晚的赶工累病后回家休息去了。

嘀嘀打车产品研发队伍目前有30人左右,超过6成来自百度。

除了基因来自阿里、百度,年轻也是这家创业公司显著的标签——两个头儿程维、张博都是1983年生人。整个小桔科技的员工主体也是80后年轻人。

 出于理性判断的创业

谈起创业想法,程维说,“真的没有特别的故事,完全出于理性判断。”

谈起创业时的想法,程维耸耸肩,“真的没有特别的故事,完全出于理性判断。”

看着互联网走过最近10年,置身阿里巴巴8年,程维说,QQ对通信方式的改变,包括阿里扎根传统外贸领域创造信息平台等等这些给了他极大触动。“不创业是最大的风险。”

初创团队的四五个兄弟一共计划了6个项目,前5个最后都没有成形。电商家居、教育培训等已有前人验明可行性的项目一个一个被PASS掉。

最后剩下的一个,听起来最不靠谱。“叫出租车司机装一个软件,手机按两下,车来接你?朋友都劝脑子不要发热。理由很多,比如,很难想象司机会先进到日常工作中习惯使用移动互联网。而且,诚信是个大问题,乘客约了车以后先从路边打车走掉怎么办,司机也极有可能为了一个机场的单子爽约不干。”

虽然耳边有着太多的劝告,但程维还是决定放手一试。“当年淘宝做起来的时候,也没有相应诚信体系,没有支付系统,依然能做大。我们觉得这些都不是问题。”

 出租车公司的不解

北京当时189家出租车公司,他们跑了一百家。大家都问:有没有政府的红头文件?

打定主意要做打车软件后,明摆着的问题是,司机在哪?

出租车公司不愿意与小桔科技合作,前两个月没有签下来一家公司。程维说,北京当时189家出租车公司,他们跑了一百家。大家都问:有没有政府的红头文件?市场化打车软件怎么可以来做调度的事情?

程维记得第一家签下来的是昌平一家叫银山出租的小公司,有百八十辆出租车,老板很开明。2012年9月9日,嘀嘀打车正式上线,后台亮起了16个小光点,就是说,有16位出租车司机将信将疑地打开了软件。

下一步,乘客呢?抱着怀疑心态试用嘀嘀打车的司机发现,这软件没招揽来什么生意,还费电、空跑流量。有的司机师傅亲自找来小桔科技甩脸子,手机摔在桌上,大骂“骗子!”

程维一面忙于安抚司机,一面也是心急如焚。大冬天十月、十一月,他们披着军大衣跑到火车站司机聚集点,趁着司机排队等客以及上厕所的时间,塞上一份传单简单介绍两句。

那一冬过去,15000位司机装上了嘀嘀打车。

2012年11月3日,北京下了第一场雪,程维在后台激动地发现,嘀嘀打车呼叫人数突然过千。当天,许多首次使用的人到微博上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打车神器”开始在白领人群中慢慢流传开。

 打车APP下载量集体超10万

打车软件的爆发速度令人惊叹。嘀嘀打车、摇摇招车、易打车、打车小秘、快的打车客户端4月份的下载量均已超过10万。

“10万注册司机,15个城市,我们已经是全国最大的调度平台,每天服务于四五万个用户。北京的叫车成功率高达80%-90%。”程维快速地把这些数字一股脑吐出。

现在,嘀嘀打车有350多万用户,每天平均7万单以上,北京占3万单。北京从0单到1万单,用了5个月,上海只用了3个月。武汉、南京等城市也发展很快。“上海世博会时强生公司每天2万单已经是历史上的峰值,被我们几个月时间就超过了。”程维说。

打车软件的爆发速度令人惊叹。游戏、视频、电商等其他互联网行业曾经的飞速发展相形见绌。正如程维所说,打车软件在中国崛起速度,是因为恰逢剧烈变革产生了需求。

易观国际一份关于打车软件的行业报告指出,用智能手机实现招车的服务逐渐在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从最开始的将服务应用于私家车,到后来逐渐扩大到城市的公共出租车,这类应用越来越有效地解决人们在高峰时段打车难的问题,尤其在交通问题较为严重的大城市。

从打车软件用户来看,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其中,嘀嘀打车、摇摇招车用户群主要集中在北方城市,快的打车主要集中在杭州,上海等南方城市。

根据易观国际分析报告数据,2013年4月份,Android平台中国11家主流应用商店的监测数据显示,在打车类应用细分领域,从累计下载量数据看,总体下载量超过百万。

嘀嘀打车、摇摇招车、易打车、打车小秘、快的打车客户端4月份的下载量均已超过10万。嘀嘀打车客户端的下载总量达43万,摇摇招车下载量为24.6万。

 部分公司月投入百万推广

有的公司选择“砸钱”试图突围。某些公司在推广营销方面每个月的投入金额在百万级别。

创业至今,打车软件行业急剧扩张的同时却也伴随着“烧钱”二字。

“融资不容易。”提到这件事,被问烦了的程维回答得很简短。“电话叫车都没有发展起来,怎么发展智能叫车?很长、很模糊的路要走,没有办法跟投资人解释。”

今年三、四月份,外界有风声说嘀嘀打车获得了来自腾讯的千万级美元融资。尽管这一信息至今未得到官方承认,但在此期间,确实有来自百度等公司的外部人才涌入嘀嘀打车,包括多位此后核心产品开发者。

除了嘀嘀打车,其他几家大的打车平台也先后传出得到资金“输血”的好消息。摇摇招车获得红杉数百万美元投资,快的打车获得了阿里巴巴数百万资金,易到用车累计获得2500万美元的融资……

包括三巨头(腾讯、百度、阿里)在内,互联网业界也在合作层面表达出了“善意”。支付宝、去哪儿网、百度地图、高德地图、携程、汉庭等企业纷纷伸出橄榄枝针对打车软件接入各种服务尝试。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相比游戏、视频、团购,打车软件行业竞争并不激烈,全国目前总的数目在30家左右。

不过,随着用户数增长,这个行业对于后来者的门槛越来越高。

于是,有的公司选择“砸钱”试图突围。比如,向出租车司机赠送品牌手机、平板电脑,甚至直接给予资金补贴。某些公司在推广营销方面每个月的投入金额在百万级别。

“5月初到成都去拓展市场的‘e达招车’,当月底就解散了队伍。这只是个开始,洗牌已经在进行,到年底活得好的打车软件可能只会剩三四家。”这位业内人士说。

而根据北京市出台的《细则》,此前一些打车APP所尝试的加价模式、广告模式均被否定。

“《细则》规定‘禁止嵌入广告’。广告不是打车软件行业唯一的盈利模式。广告不是我们最关键的盈利点。”打车小秘相关负责人表示。

对于加价,该人士表示,“加价功能对打车软件来讲,不是核心,所占日订单的比例不超过7%-8%。”

但除了加价和广告,打车APP将以何种模式盈利目前尚无清晰路线。

 “我们和政府的目的一致”

摇摇招车创始人兼CEO王炜建说,“最初考虑了如何做好产品,考虑了服务客户,考虑了市场,唯一没考虑到的是政策上会有问题。”

对于已拥有先发优势的几家,始料未及的政策风险正在考验他们。

5月22日,深圳市交委客运管理局表示,由于市面上的手机叫车软件存在“安全隐患、不规范”等问题,主管部门依法进行了监管。深圳地区的出租车司机已接到要求卸载软件的通知。

据公开信息显示,各地政府对打车软件的态度不尽相同,目前明确“叫停”的是深圳,北京、广州等地,表现出对于“加价”叫车比较敏感,中西部地区则是热切期待与各软件公司的合作。

“嘀嘀打车在干的是一件民生的事情,必须接受政府监管、舆论监督,必须在还一岁不到的时候,照顾到公平、信用度。”程维说。

摇摇招车创始人兼CEO王炜建对记者表示,“最初考虑了如何做好产品,考虑了服务客户,考虑了市场,唯一没考虑到的是政策上会有问题。”

王炜建表示,相信深圳的“禁令”只是暂时的。

据了解,嘀嘀打车、摇摇招车等几家打车软件与北京市交通委合作的统一叫车平台在7月初上线。

“其实我们的意图和政府是一致的,都是想要解决‘打车难’问题。”程维说。

 “加价5元全归司机”

多家叫车软件厂商表示正积极配合“新政”

7月1日起,手机叫车软件全部纳入北京市统一电召平台管理,乘客用手机叫车,也将按照北京市电召服务收费标准支付费用,即时叫车每单5元、预约叫车6元。

对于每单的“加价”,手机叫车软件厂商、电召平台、出租车司机如何分账?

昨日晚间,摇摇招车副总裁张琦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加价的5元钱将全部都给司机,电话台和打车软件不会得到分成。”

张琦说,此后统一电召平台的形式大致为,乘客可以使用电话或APP叫车,两种叫车的指令将通过电台虚拟中心进行转化,出租车司机再以电话的方式最终接收。

“不会强制要求司机师傅舍弃所安装的免费APP软件。”张琦表示,政府启动统一电召平台,一部分的原因是出于安全性考虑,不鼓励司机以“用手点击APP”的方式接单,更提倡电话接单。

对于主管部门日前发布的管理办法(《北京市出租汽车手机电召服务管理实施细则》),摇摇招车、打车小秘等打车软件均表示将积极配合。

“怎么要求都会积极配合。”某打车APP创始人此前对新京报记者表示。

张琦昨日也表示,新的政策出台后,摇摇招车正从系统上积极配合升级,并提升服务质量以适应电召平台的要求。

打车小秘相关负责人昨日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会全力支持政府的政策,“不认为政府的政策会给打车软件的前景画下句号,相反这是对整个行业一次规范性的升级”。

“只要开发了适合的接口就可以实现业务的对接,技术上不是难题。”上述人士表示,在技术上各家软件接入统一电召平台不难。

 

FROM 新浪科技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