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工具产品,如何做好冷启动?

谢瘦瘦
5 评论 14485 浏览 107 收藏 10 分钟
🔗 产品经理在不同的职业阶段,需要侧重不同的方面,从基础技能、业务深度、专业领域到战略规划和管理能力。

编辑导读:作为低频工具产品,用户粘性低、留存也不高,冷启动是一个难题。本文作者依据产品冷启动过程中的具体实践和思考,对低频工具产品冷启动背后的运营策略和具体步骤展开了梳理分析,供大家参考学习。

前几天有小伙伴说想找我聊聊关于项目冷启动的事情。

说起来,新项目正式上线已经4个月了,虽然目前我个人觉得我们仍在冷启动阶段,但是也算初步步入正轨了。有一些小经验可以分享一下。

01 产品背景

这个产品是一款工具型产品,有些工具型产品的特点是DAU不高,留存也不高,好巧不巧,我们要做的刚好又是一款相对低频的工具型产品,所以我们前期的北极星数据,不是DAU,也不是留存,是功能的使用率,最终目的是收入。

为了保密,我暂时将这款产品取名为「Q产品」。

02 产品定位

「Q产品」是一款工具类产品,主要解决工作党和学生党没有扫描仪、经常需要处理各种格式文件的痛点,帮助他们提升效率。

有了简单的了解后,接下来介绍下我们为冷启动做的一系列事情。

03 梳理合适的渠道

冷启动最重要的元素就是用户,所以前期一定要找到合适的渠道,在渠道里去寻找一些用户。那么怎么梳理渠道呢。

因为我的工作主要是增长相关的,所以我的梳理,主要是从不同角度的增长去执行。主要分为内容增长、付费购买增长、扩大品牌曝光量、产品内活动拉新、用户传播推荐等。

下面每一个增长方向,我都举个例子~

1. 内容增长

即靠纯内容吸引用户,让用户来使用你的产品。考虑到目标群体的匹配度,我选择在知乎上进行内容的搭建。

知乎上的内容搭建不仅仅只是建立一个官方号然后发发文章,在知乎上的主要目的还是提升内容的曝光量,那么除了发文,还需要在相关的问题中进行回答。搜索到那个相关问题的,一定有需求,这就等于你已经在接触一部分的潜在用户。

下图是我在操作前期,搜索记录下的一小部分相关问题(其实除了App类的,还有很多和我们产品功能相关的问题):

在上表中,大家而已看到,这些问题的关注者有多少万了,只要你进行了回答,问题的关注者都能收到知乎的站内信,虽然不保证人人都能看到你回答,但是我自己的操作来看,每天几千的曝光量还是有的。

对于一个全新的app来说,这几千的曝光量还是非常重要的。

2. 付费购买增长

非常简单,就是应用商店花点钱买CPD,可以找代理,也自己操作。我们都是直接找代理操作的,让代理帮进行账号的建立,但是实际账号建立之后,关键词的选择,账号后期的维护,大多还是我们自己在操作了。算下来一个激活大概在1-3元左右,大多数时候主要在1块多。

最开始我们投放CPD的时候,先将关键词进行了一定的选择,包含基础词、产品功能词、竞品词等等。

对出价也是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摸索,最开始将出价定在了我们可接受的范围内,比如1.5元。但是发现跑不出量,于是又在这个基础上慢慢增加。

系统也会根据关键词和出价,给一定的系统匹配词,这些词不一定是合适的,所以要定期对这些词进行去除。oppo渠道需要发邮件申请去掉,华为渠道可以添加否词进行屏蔽。

总体来讲,结合投放消耗、展示、下载、激活、付费等一系类的漏斗数据及激活成本和ROI等数据,在应用商店渠道,我们也仅选择了几个作为主要投放渠道。同时我们还发现,投放一段时间后,渠道的自然量也开始慢慢增加了。这应该也得益于关键词的上升。

3. 扩大品牌曝光量

就是借力,借第三方的力,来达到自己曝光的目的。我们的操作是在各平台进行上线,不仅是每一个手机应用市场,还有百度市场,360市场,酷安等应用市场。并且在这些市场上都找到了免费的,曝光方式。

比如在手机应用市场,申请首发、做礼包活动,都能获得应用市场的资源位置支持。在酷安,则可创建应用集、发帖、参加话题等等,都能获得曝光。

产品内活动拉新:

增长黑客中有很多让我印象深刻的内容,其中有一句话就是“最有可能成功的增长策略不是只关注用户群的扩大,也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用户的价值”。当用户进入你的产品,成为你的用户后,一定要可能的留住用户,在产品层面包括留存、活跃、功能使用率等等,在运营层面,则可发挥出运营的价值,做做活动策略等等。

比如我们就结合了我们的会员系统,做了免费送会员活动,让用户通过邀请好友来获得免费享受高级功能的权益。

当然,产品内的分享,一般是基于微信生态环境,而用户的传播当然是范围越广最好。

所以,引导用户在不同平台进行推荐,也是一种运营手段。比如让用户带产品名在微博、朋友圈、知乎等各种平台进行安利,截图发给工作人员可获得XX奖励。每一个人发的内容,最少可以让7个人看到,而引导用户传播则是用较小的成本在全平台进行持久的铺路曝光。

附上下载趋势图

04 一些经验

1. 关于付费

其实很多产品都将“变现”放在有一定的用户基础之后,而我们是在第一期MVP版本就已经上线了会员体系,开始寻求变现。并且,在整个变现过程中为提高客单价,不断的调整价格。导致的结果是各大应用市场的差评,90%以上来自于要付费。

但也有一点好处,好处是更加明确了用户的付费点(我们有研究用户的使用路径-付费路径),及心理预期价格。

所以在变现时,一定要考虑到用户是否真的愿意为目前这个产品去付费,你的价格是否在同类产品中具备优势,或者在高价格下,是否有与价格匹配的产品亮点。

2. 关于增长

我们在各个渠道都有做相应的增长策略,研究好每一个渠道的规则,研究好 用户路径,跟踪用户漏斗数据,分析数据并进行相应调整,这些听上去很简单,实际操作起来也需要花费心思。

比如我们做SEM推广时,相应的关键词匹配了相应的落地页和安装包,每天对数据进行分析复盘,包括落地页的形式、点击率、甚至是用户点击下载时,页面弹出来的包体名称使用中文还是原始包体名称、已经进入产品后,用户的功能使用情况。

经过不下10次的大大小小调整,终于找到了合适的落地页模板,将点击率比最开始的落地页提高了10%以上,同时当用户进入产品后,根据安装包的不同,给出对应的功能使用提示。

总而言之,多尝试,花小成本试错,找到合适的渠道,利用免费的渠道。

 

本文由 @谢瘦瘦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知乎的话题关注和浏览量数据是怎么统计的

    来自广东 回复
    1. PC端,进入问题,可直接看到

      来自广东 回复
    2. 谢谢

      来自广东 回复
  2. 写的很实在,留个微信交流?

    来自湖南 回复
    1. jxting66

      来自广东 回复
专题
97240人已学习11篇文章
不管你是产品、运营、设计、还是技术,流程图都是基础技能。
专题
14553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数据库对于产品经理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虽然产品设计中的数据基本都要与数据库交互,但平时的工作中也很少接触到数据库的具体操作和细节。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数据库的基础知识。
专题
13594人已学习13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关于教育+AI的思考。
专题
91471人已学习30篇文章
想要脱围而出,你必须升级你的技能和思维。
专题
12677人已学习14篇文章
数字营销有着精准度高、成本较低、效果可量化等优点,很多企业都尝试了数字营销。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数字营销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