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两个实际案例,分享自己2020年运营的一些心得

0 评论 7475 浏览 6 收藏 12 分钟

编辑导语:做运营的同学们经常会发现流量一般般,这么努力的创作都办法突破,除了平台定位、内容输出等基本的操作以外,其实平台的优秀程度也很关键;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运营两个案例的心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经历了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的轮番洗礼收割,作为自媒体或者运营同学,早已对如何搭建自己的运营体系有了深刻认知。

比如说:

明确账号定位——确立账号输出的内容调性——编辑输出内容——实现阅读引流转化等诸多目的。

但我们也晓得,运营的实际操作过程,远非这样几个简单词语即可概括的!

明确账号定位,要从多少个维度切入,要调研多少真正的需求进而对帐号定位做出正确的决策;确认内容的调性虽然不难,但能拥有强烈风格色彩的文笔又是无数人面前的一个大的门槛,也包括企业。

所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我们朋友圈不再有那些n天让你成为写作/文案高手的课程,也不再有企业像当年追逐公众号那样,去追逐抖音快手了。

但遗憾的是,即便如此,我们只知道视频创作门槛高、没有明确定位、输出能力不强等诸多因素,造成运营或者自媒体同学举步维艰。

而却忽略了,更多数的时候,我们自身很难给自己找到一个持续的正向反馈,以至于我们的创作热情只停留一少部分时间便灰飞烟灭。

是的,写公众号的时候,文字的阅读量、留言、粉丝数是最正向的反馈,可是如果长达一个月;虽然你笔耕不缀,但粉丝不增反降,阅读不过几十,留言寥寥无几,那么此刻你的反馈是负的。

其他渠道及平台同样如此,只是关注的数据不尽相同;也就是说——平台是否优秀,要看他是否有对创作者激励的完善闭环。

恰好今年以来自己运营了两个平台,知乎和大众点评,在半年左右时间后,随着两个平台机制的大改动,实际的体验真是大相径庭,下面我以运营人的视角分享下自己的直观感受。

一、首先聊聊知乎

我目前是知乎咖啡话题下活跃度第一的答主,创作者等级V7,目前已开通知乎live和圆桌权限。

在知乎真正的运营投入不足三个月,而我实际使用知乎已经超过五年;三个月之前我还在V5的级别徘徊,也就是说不到三个月等级即飞升到V7,速度还是蛮快的。

知乎的等级标准V1-V6需要20000成长分,V6-V7需要20000成长分,所以说还是需要付出不少精力维护的。

而知乎下半年最大的两个调整,则是促使我专注运营个人知乎号的最大动力。

  • 其一是,一键回答转成视频功能,大幅度降低了知乎内容创作成本;
  • 其二是,知乎创作者的等级成长机制规则和积分更新细则及周期。

知乎这一功能的推出是背后知乎的危机感体现,短视频、长视频等内容形式正在瓜分图文内容的市场占有量,想必知乎在大的趋势上已然预见,所以推出这一功能。

而这项举措有多么提效,现在你同样花一个小时时间认真创作回答一篇文字后,可以在10分钟内一键转成视频,一键配图、配音,然后发布即可。

同样的精力,可以收获两份内容,同时知乎对于创作者等级的细则更加详实,由过往每周更新成长积分改为每天更新,让创作者更好的了解自己的成长历程;也更有助于明确每一篇内容的数据,从而更好的迭代。

那么如此下来,每天即时关注自己的创作数据,关注与目标等级的差距,可以为自己轻松设立阶段性目标。

而这个过程,每天的积分成长都让自己获得成就感,这是一项很好的正向反馈,相较于一周的积分更新,这种高频的刺激激励方式,无疑更有效。

推荐想要运营知乎账号的朋友,借助此时的机会,全力提升自己的等级和话题下的影响力,在知乎完成视频内容创作的闭环后,或者说放弃视频领域后,这样的机会或许很难再有。

当然,知乎的内容创作,尤其在垂直内容领域的创作,很多人担忧自己持续输出优质内容的能力不足,但实际上,个人感觉舍本逐末了。

优质内容的输出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练成,也不是坐那想就能够实现的;从增长的视角来分析,我们需要明确自身的阶段性目标,一切行为为达成目标而努力。

就比如我的知乎账号,定位咖啡知识分享,设定的目标是3个月达到V7,获得live、圆桌权限;所以创作的内容质量会比较低,只是偶尔灵感来了付出大笔时间完成一篇优秀的内容创作。

这个过程,是自己写作能力提升很好的锻炼,能有等级明确提升的正向反馈,而自己只需要努力就好了,这种机会着实难得~

建议知乎运营人或自媒体每天花1小时创作,周末双休即可基本在个月内达到V7级别,寻求更多的变现可能;不要过多关注内容质量和用户数据反馈,行胜于言,先做就好。更优质的内容输出技巧,交给自己努力练习~

数据上,一天1小时2篇回答(200积分)+2段视频(400积分)即可,也就是600积分保底,达到V7级别40000积分要求,也不过是60多个工作日即三个月左右时间就可达到,所以这对任何人而言都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

以上是关于知乎运营的一些理解。

二、下面说说大众点评

大众点评不一定所有人都在用,其实我运营大众点评个人号,无非是想白嫖一些美食或者其他的体验。

但很明显,大众点评对于平台的运营感觉有些管控不利,究其根本其实是背负了太多KPI的压力,导致对商家的压榨太过,所以需求应运而生。

举例说明:

大众点评如果想做“霸王餐”推广,需要付费给平台,大概一场3000块钱的平台服务费,然后还需要提供至少20-30份的套餐供大V免费体验,综合下来活动成本甚至万元,这对于很多商家来讲是个不小的压力。

而大家又不能离开大众点评这个流量池,因为相较于美团,大众点评就是本地生活领域的小红书,有很多消费者会基于大家的评价选择去谁家消费;“霸王餐”从引流的角度来讲适用于新店开业,然后快速引流转化一批顾客,最主要的是撰写点评提升店铺评分。

本质上与电商运营一致。

而不同的是大众点评无需真实消费即可给商户做出评价。

所以更多的商户会去想,我为啥不自己联系大V,何必花大几千元的平台服务费?

这是在商户侧,而在内容创作者的视角来看,大众点评的等级提升机制改变,虽然是为了打击平台数据刷量的行为,但也打消了一众内容创作者的创作激情。

大众点评是如何操作的呢?

首先是由原有的每写完一篇点评即可获得固定积分、等级积分可见且等级积分要求固定的机制,改为平台不定期更新创作等级,而所有等级积分、创作积分都不可见;也就是说——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是无法获得即时的正向反馈的,久而久之,会大幅降低创作热情。然后等级是升是降似乎也只能看平台脸色。

所以对于大众点评,我的创作热情从上半年,月均10篇以上的创作频次降到现在月均5篇以下,变化之大,让人唏嘘啊~

而压垮创作者热情的最后一根稻草在于,“霸王餐”的中奖率随着等级提升直线下降,直到最后归于0,是的,最高V8级别的大V已经不能指望平台给到大家“霸王餐”福利了。

所以一顿神操作之后,大众点评的内容创作愈发混乱,删帖、刷量层出不穷,相较于小红书,同样是好物分享,大众点评却雷声渐小,日渐式微。

其实对于创作者而言,往往要求不高,有明确的激励反馈,有着清晰的成长空间,参与度一般就都不会太差。

三、最后

其实今年在平台的运营受益颇多,而对于很多运营或者自媒体同学,最难的是缺乏有说服力的案例,而此时个人是非常建议大家在知乎平台深耕的。

既有明确的目标又有显著的激励,何乐而不为呢?

总结下来,运营的核心在于:一是内容(产品)的内容、价值输出,尤其是持续输出的能力,或者团队支撑;二是选择适合的平台,让自己以最小的投入成本获得最大限度地收益。

最后在不断锤炼过程中,完成自己在技术能力和分析能力两方面的同步提升。

#专栏作家#

连长,微信公众号:九零后的观,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关注领域新媒体运营和产品运营,擅长对新媒体和产品运营内在逻辑的挖掘。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 ,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