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社交产品:需求、困境与破局之道

1 评论 5408 浏览 21 收藏 11 分钟

编辑导语: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以及如今的人们对于社交的需求,市面上的陌生人社交平台也慢慢的成熟起来,并且分为很多类型,比如兴趣类、颜值类、声音类等等;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陌生人社交产品困境的一些思考,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陌生人社交的机会与困境几乎都是显而易见的,要理清楚其中的逻辑并不容易,本文旨在分享作者对陌生人社交产品困境的一些思考。”

一、陌生人社交产品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我的答案是解决情绪饥饿。除实用价值外,互联网产品也应当考虑如何提供用户需要的情绪价值。

互联网产品带给人们的不仅是生活上的便捷,更能满足人们不可或缺的社交需求;否则,社交属性也不会成为一切平台化产品都需要具备的核心属性。

在庞大的需求背景下,专门的陌生人社交产品也就应运而生。

陌生人社交相比于熟人社交关系链更弱,相比于强关系链沉淀、腾讯一家独大的熟人社交平台,陌生人社交平台则拥有更多可展开的维度;而陌生人社交的目标用户需求,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 需要弱关系满足强关系无法满足的社交需求;
  2. 认识志同道合的陌生人,获取平时在熟人关系中无法获取的情感共鸣;
  3. 食色性也,最为原始的婚恋、性需求;

当然,用户更多的需求远不止这些,但最核心的便是如上三条:想聊天,想交朋友,想谈恋爱;无论是选择做哪种陌生人社交平台,都要扪心自问有没有满足以上三点需求。

二、当下的陌生人社交产品如何分类?

按照目标用户的不同与核心服务的差异,可分为几个大类:

  1. 看脸聊:代表产品如探探、陌陌,简单直给地通过“颜值社交”的方式,大大提高用户筛选目标对象的效率;如今也有类似于积目、Slow、过电等更贴近年轻人交友文化的产品出现。
  2. 语音聊:Soul是这一类当之无愧的头部产品,关于Soul是如何在一众传统陌生人社交产品中脱颖而出这一过程此处暂且不表,但它带来的这种”不看脸“交友方式无疑给了广大长相普通、对自己的颜值没自信的用户一个很好的交友空间;新产品例如赫兹、克拉克拉也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3. 匿名聊:较为出色的如纯银老师做的一罐;这类产品目前尚未出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头部产品,这与匿名产品的低可控性分不开,风险与机会并存。
  4. 创新聊:最难以划分的一类,此类产品能够给用户提供除社交外的一些其他功能,或是特殊的目标用户群体,例如微光(社交+音频)、即刻(社交+内容),Blued(同性恋群体)等,这类产品的特点是核心用户粘性较高。

以上分类仅是做粗分类,社交产品永远是一个无底洞,等待后来者做进一步的挖掘,当然也有可能掉进坑里摔死。

三、陌生人社交困境

貌似一片蓝海的陌生人社交,底下却暗礁丛生;而之所以出现当前的困境,我认为有如下几点原因:

1.“看”而不是“说”

随着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起势,社交产品的日活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享受别人精心准备好的内容比自己花时间精力在社交上更加轻松。

既然有现成的符合自身需求的内容可提供情绪、内容价值,何必浪费时间在大多数徒劳无功的陌生人社交上?

在世纪初,QQ、人人网等中国最初一代社交产品萌芽时,上网可浏览的信息也十分匮乏,那时人们在QQ群、论坛、博客里交流的活跃程度都十分之高;但现在在闲暇时打开手机,微博抖音综艺朋友圈根本刷不完,自然不会优先考虑费时费力的陌生人社交。

2. 快节奏的时代背景

上文已经提到内容平台对陌生人社交产品的打击,其实这也是时代的一种趋势:快节奏的工作学习之下,社交功能与欲望的降低。

上文也提到,社交属性已经成为平台化产品的必备属性,这其实也隐性满足了人们的社交需求;在快节奏的时代背景下,情绪价值不再由慢热的社交产品提供,而是由平台的一个功能模块提供:网易云音乐的评论区,视频网站的弹幕、支付宝基金的评论区……这些都是隐性的,能提供给用户情绪价值的功能模块,这也使得用户在不知不觉中对平台的依赖进一步提升。

高效率、简单直给,这类平台的社交属性所具有的优势是社交产品无论怎么优化快速匹配功能都无法企及的。

3. 监管力度的不断增强

2019年伊始,网信办约谈了微信、聊天宝、马桶MT和多闪等四款社交类新功能新应用企业负责人,责成有关企业履行和完善安全机制程序,依法开展安全评估工作;随后探探、Soul、即刻等社交产品因监管不力而被迫下架,甚至网易云音乐这类具有社交属性的产品也难逃一劫,这使得陌生人社交这个百花齐放的赛道一度回到几年前的寂静。

其实从监管整治的角度来说,陌生人社交跟直播行业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软色情、违规成本低、难以界定内容尺度……蛋糕做大就意味着更强的监管力度。

对大平台来说一次整治都要脱层皮,何况尚未成型的小微平台?即便是后来者,在做陌生人社交时也不得不考虑内容审核、青少年用户等等难以处理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所需的成本也不容小觑,这也使得这类产品门槛进一步提高。

四、破局之道?

从产品角度上来说,陌生人社交产品中的每一个用户都不是一个自然人;而是由标签、用户行为等数据堆叠而成的用户画像,而用户之间互相留下的印象则是彼此之间的社交画像。

我们经常有这样一种感觉:很多人网络和现实中给我们的印象往往大相迳庭;其实网络上的“他”不是真实的他,换言之,只是他在网络上诸多社交画像中的一面。

是的,社交画像当然是能够在不同的产品中快速转变的。在一个全新的场景,或者用户所扮演的全新角色下,用户所输出的社交画像往往是不一样的。

最简单的例子,我们自己在微信朋友圈与个人微博上所扮演的是同一个人吗?对大多数人来说显然不是的。

Soul为什么能够实现短时间内的快速裂变?不是多么别出心裁的匹配模式,也不仅仅是出色的热启动与运营,而是精准的用户画像与针对目标用户的独特设计;头像不可设置自选图片、丰富多样的个人标签、高效平等的的社交匹配……

Soul的目标用户一开始就很明确——16到22岁的年轻人,而它的设计也是以满足这类人群的需求而做的;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社交阈值低,相比于成年人更不在乎社交的质量;同时,大多数年轻人在这个阶段的情况是:没钱、没有社交吸引力,外型和爱好也不突出;这类人群无法在探探这类“看脸聊”的社交产品上拥有足够的竞争力,Soul能够很好的满足他们由孤独感所驱动的社交本能。

匹配不是陌生人社交的核心,画像才是;无论是在何种互联网社交场景下,能够输出更鲜明社交画像的用户似乎都有更大的吸引力。

但问题是绝大多数用户并没有输出强画像的能力或精力,那作为社交产品,我们是否能够更好的帮助、甚至代替用户找到他们自己在互联网上的某一个画像?

我想,陌生人社交的终极形态,可能是一种社交画像之间的相见恨晚。

 

本文由@Composer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赞成最后一句话,陌生人社交就是找志同道合的人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