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公众号100W+的一年里,我有6点思考

2 评论 9602 浏览 37 收藏 13 分钟

编辑导语:对于公众号的内容创作者来说,如何提高常读用户数?如何提高常读用户数?是他们总是要考虑到的问题,公众号没有推荐算法,全靠内容输出的一个板块,怎么样才能获取流量?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公众号的六点思考,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去年2月,疫情肆虐,我了一篇声援山西援鄂医疗队的公众号文章,没想到,承山西父老和全国人民的抬爱;文章发出后,短短几小时,阅读量就迅速突破10W+,数据依然在快速增长,直到定格在125万阅读量上。

(本文章下称《援鄂》)

对于一个当时只有 3000 粉丝的个人自媒体来说,100W+ 是想都不敢想的数据,但它就这么发生了;得益于这个契机和难得的体验,我开始从一个产品的角度,思量一个内容创作者所具备的能量,这个过程,持续了很久。

时隔一年,回看总结当时的复盘,再加上这一年中对于内容本身和创作者个体的观察,我想,我可以向大家分享一些思考了。

01 这篇文章,为何会火?

尽管是事后诸葛亮强行归因,但我还是在文章破百万阅读后,进行了一次复盘,想要总结一些规律,再不济,也得出一些心得体会。

一篇文章能否能否产生价值,在于内容,而一篇文章能否被广泛传播,在于是否有共情。《援鄂》一文,恰恰好的占住了这两点。

叙事结构上,从陈述新闻,发出“意料之外”的惊呼,再层层递进,叙说过往案例,最终证明山西担此重担是“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碰撞,本身就能很大程度地抓住读者,再之后,通过山西援鄂医疗队两位医生的真实事迹,给文字增添了血肉,用身边故事拉近同读者的距离,整个叙事就鲜活了起来;最后,点明外界对山西的误解,追忆山西历史上的光辉岁月,展望当下和未来的奋斗努力,本地人民的共情的彻底爆发,完成了全文的升华。

一篇文,讲事迹,谈历史,说委屈,表信心,从叙事的结构来看,各个部分相互结合,层层递进,既产生了本省人民的自豪感,又让外省人民认识到一个更全面的山西。

内容上,一方面保证了全文不出现特别生僻的字词和难以理解的概念,满足了受众群体的普适性;另一方面,穿插金句和排比对仗句,提升文章艺术性,毕竟,即使当下低俗内容横行其道,但大部分读者还是更喜欢有文采的内容。

例如这几句金句,穿插文中,就有画龙点睛之用。

山西之内,奋勇救援;山西之外,精诚奉献。

数字冰冷,却全是白衣战士的勇猛,他们毅然逆行,背影伟岸,但他们也是丈夫、妻子、父母和子女。

从前用煤炭照暖中国,如今在能源转型形势下,山西依然甘愿奉献。

山西人从不小气,而且,还很敞亮。

论景,五千年地上文明看山西;论人,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秀水青山,逸康乐才情;奇栋文传,树皇廷风景。

山西人就像拓荒牛一样,闷声努力,踏实,奉献。

山西并不强大,但山西正在变好。

但也有不足,首先是结尾仓促,升华不足,虽然做了内容的升华,但整体气势有所断层,没能连贯的一气呵成;然后是配图,因为创作时并未预料到文章可以有如此的传播,选取配图时,就选了手机中一张太原景色,但没有隐去景色中的品牌名称,虽然无心,但也为一些读者带来了困扰。

所以总结来看,《援鄂》一文,内容本身保证了文笔质量,叙事结构上引发了共鸣,再加上天时地利的一些巧合,促成了一篇 100W+ 的文章。

02 爆款内容的4个逻辑

看了很多爆款,研读过很多刷屏的 10W+ ,直到亲自写出一篇 100W+ ,我对“爆款内容”,有了新的理解。

但这里要提前说明一点,“爆款内容”和“优质内容”两个概念本身,其实是没什么关系的,爆款内容未必优质,优质内容也有很多是只在小而美的圈子传播;但不可否认,两者都有可取之处,都应当以谦卑的态度取其所长。

仅从爆款角度来看,有很多营销号一年可以产出很多10W+,这类内容不在讨论之类,我们讨论的,其实是“优质内容”成为爆款的4个逻辑。

1)共鸣

情感的共鸣,其实就是“讲用户所想”,对于内容作品来说,共鸣是传播的必要条件。内容能否让用户产生推荐的行为(点赞、转发、分享),基本上都是源于两个原因:信息的增量满足和内心情感的共鸣。而在微信生态中,用户的推荐,是一篇文章能否产生强势能的重要影响因子。

2)内容质量

即使现在的大环境下,内容几乎已经完全成了生意,但我自己,还是对“创作”这件事充满敬畏。内容质量应当是一篇文章的基石,那如何对“内容质量”定义?

我认为应当以是否真的分享思考,是否能够为读者带来价值,来作为界定的标准;为读者带来价值,其实也对应着让用户产生推荐行为中的“信息增量满足”,足够好的质量,自然不缺乏读者真心的回报。

质量决定后劲,用心方能共鸣,相辅相成。

3)普适

能够成为爆款的内容,一定是普适的。这种普适是指,各个行业、各种知识水平的读者,都能够从中得到自己的理解,例如历史、社会、情感,是所有人都能够在其中发表看法的领域;而相对晦涩和垂直的内容,则很难大范围破圈传播,比如这篇复盘分析文章,就肯定不会 10W+ 。

但这并不意味着专业内容不能广泛传播,何同学的5G视频、回形针的新冠肺炎科普,都是专业性很强的内容,依然引发了现象级的传播;但专业内容的现象级传播,是科普性质的,在内容创作中,本质上就是为了让各类观众理解,因此,这是“普适”的“专业内容”。

另外还有很多专业内容,阅读量不高,但质量足够好,有着非常忠实的读者圈子;比如深度的行业分析、专业的学术观点,这些内容,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它只是不“爆”,但足够“优”。

4)热点

时也运也,所谓时势造英雄,一篇广泛传播的内容,也一定是符合当下时代的热门之音。

雷军说过,顺势而为,对于内容作品来说,广泛讨论的热点,便正是这个“势”;我们常鄙夷“追热点”的行为,但实质上是鄙视为了流量一味消费热点的行为,结合热点,创作有共鸣、质量高、能普适的优质内容,不仅能够产生正向的反馈,还能有更好的数据。

03 内容生态与创作者

即使是在互联网还不发达的时代,内容也是有生态的。魏晋名士曲水流觞,唐宋大家诗文颂扬,许多文人通过内容进行连接,形成生态,这个时候,主要是创作者之间的关联;后来有了出版行业,纸质书出版、音像制品、粉丝营销的签售活动等等,内容的生态开始由“人”延展到营销。

而互联网时代,则是把内容的价值发挥到极致,各种媒介相辅相成,平台孕育的创作者头角峥嵘,营销和商业做到极致,内容的生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和丰富。

但在这个生态下,看似欣欣向荣,但也暗流涌动。

最明显的是,现在的信息足够多,但优质内容依然匮乏。充分冗杂的信息,导致用户检索信息的效率降低,反而增加了用户的负担;因此,也导致了现在常常被提到的“公众号打开率下降”等问题。

平台其实也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微信给出的解决思路是,强化内容推荐,盘活内容。最近,微信开始在公众号信息流中夹杂“推荐内容”,样式和已关注的公众号推送卡片基本一致;同时,微信也在公众号文章底部增加了内容推荐,只要用户做出点赞或在看动作,就会出现基于当前文章和该读者阅读偏好推荐的其他内容。

公众号多,新用户少,微信生态内,其实是一个存量博弈。在社交关系之外,微信也在逐渐尝试算法对于内容的助推。

内容业态确实越来越内卷,独立作者希望渺茫,但不管怎么说,内容创作依然是普通个体ROI最高的机会。

在产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其他行业的门槛越来越高,几乎没有普通人入场的机会,内容行业虽然竞争激烈,但至少,普通人还能拿得到入场券。

即使不能在行业中获得效益,创作和输出本身,也是对于自身的淬炼,是对自己成长的总结,也是向外界传递思想的媒介。

我对于创作的一贯认知是,不应该把收益寄希望于内容本身,而应该把内容当作触点,在其他领域获得效益;通过输出,可以有效链接行业的专家和同行,沟通是进步的重要推手;进而,会在这个过程中获得额外机会,有机会,就有想象空间。

其实这篇本来是一次内容的复盘,没想到写了这么多。期待和大家共同努力,创作更多优质的内容。感谢大家。

 

作者:亨哼,95后互联网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产品变量(ID:hengpaper)纵观TMT风云,解构产品思维。

本文由 @亨哼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海报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95后思考的这么深入而具体,真让人觉得惭愧

    回复
  2. 厉害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