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 产品精气神:理念与价值传递

6 评论 6490 浏览 11 收藏 10 分钟
🔗 产品经理的职业发展路径主要有四个方向:专业线、管理线、项目线和自主创业。管理线是指转向管理岗位,带一个团队..

编辑导语:产品价值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如何做好产品的理念和价值传递呢?本篇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与思考,与你分享如何勾勒出产品的核心价值,以及怎么把产品的价值传递到位,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这篇听起来有些务虚,但我认为这是不能再实的、企业发展的基础。这个话题被经常性忽略,也是我专门和大家分享的原因。

在浪潮沉浮中,特别是在企业软件行业中,我们被日常工作牵扯过多。在各产品线、各行业线、各大客户之间的日常决策中分散精力,容易迷失。

若领导丢了方向,企业从上到下也必然均是如此。方向不清晰,做出来的东西也就没有【精气神】、没有【灵魂】。

我是个谨慎的理想主义者,只做我认可理念的事情。事情没想明白,我做不了;而一旦把事情想明白了,就能清晰地将理念和愿景传递出去,肉眼可见,对团队和业绩都会产生很积极的影响。亲测有奇效,还不用花钱。

今天把部分经验分享给大家。

一、勾勒出产品的核心价值

产品缺乏灵魂,往往是因为负责人自己也没系统思考过价值都有哪些。各种材料往往都是在点上进行形容,对整个面上的情况不甚了了。

所以我们先从价值定义开始。

下图是我能找到的最系统的阐述 2B 产品价值的图,哈佛商业评论杂志的,一共 40 个价值点,我翻译后分享在这:

这图要从下往上看。下面是客观的经营基石,越往上就越主观、个人。

  1. 最底层,【基本经营要求】:企业必须合乎道德、满足基本合规安全要求、用合理的定价,提供达到行业基本要求的产品服务。
  2. 再上一层,【功能性价值】:包含了企业的基本经济和发展需求。很多传统制造、餐饮行业的主要关注点都在这一层。
  3. 中间一层,【商业经营价值】:这一层在某些点面上帮企业更好地经营,无论是对内管理、还是对外触达。SaaS 的多样性在这一层面展开。
  4. 再往上,【个人价值】:帮助采购方的特定职能人员满足一些个人诉求,比如降低事故率,让人不再焦虑。
  5. 最高层,【驱动力】:帮企业或个人表达清楚愿景和目标。

同一篇报告中还提到,经过调研,在上图中做到越多的价值点, NPS 和客户回购比率就越高。可以把 6 个价值点当做优秀 SaaS 的目标。让 6 个价值点在绝大多数客户中产生强烈的认同,产品必然会出众。

当一家企业定义清楚价值,内部认可,并前后一以贯之提供服务时,产品也就拥有了鲜明的性格和灵魂,即可以底下三层价值为基础,打穿上层价值,获取客户对品牌的长期信任。

提炼一句话说清楚定位,总结一段话让客户听明白服务目标、价值、差异竞争点。两段小材料随着对目标认识的不断深入而迭代,至少要有改一百遍的觉悟

而当价值定义清晰之后,后面就只剩下了反复说、来回说、变着法重复说,直到企业内外都铭刻在一言一行之中了。

二、价值传递:动车的加速度

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个现象:很多 ToB 企业在单产品管理规模是有个上限的。单产品在年营收过亿元左右、团队规模三百人以内时,企业的进一步扩大会导致内部管理效率急剧降低,从而抵消增长趋势,达到【伪】天花板。这时企业往往以为达到了营收瓶颈,所以会横向扩展新的产品线,寻找质量更低一级的渠道以期下沉售卖,但这会进一步削弱凝聚力,让团队逐步丧失披荆斩棘的锋锐,没有走上良好循环。

企业运转效能的降低与管理方式的不可扩展性有直接关系,累死老板累垮团队,也不一定能打出胜仗。

与此相对,动车的动能来自于各节车厢,而不依赖于火车头拉着跑,所以能跑得快。

同理,我一直认为,最好的团队是不需要细节管理的。当你成功地让员工们清晰地认识到产品价值、认可企业的愿景后,大概率员工已经开始构想在各自领域中如何改进,以向该愿景靠拢。一家良好文化的企业内会充满着自驱的领袖,一家没文化的企业却会剥夺团队独立思考的能力,把领队打压成大头兵。

当然,我们不指望全公司所有人都会企业的愿景有非常深刻的理解,但至少要确保中层管理团队可以延续并传递良好的理念。和打仗一样,行军靠的是中下层指挥官接受指令、灵活变通,中层管理团队是企业最宝贵的人力财富,每一个角色的挑选和留存都至关重要。

能否吸引、留存中层管理人才,应当是企业从小迈向大的最关键一步。很多企业在不自知的情况下折戟沉沙,不是业务问题,而是内管问题,是信息没传递到位的问题。

如果领导团队没有时间不断地宣贯理念,那么至少每天都和关键员工聊一聊。等出问题后再聊,就为时已晚。

可以说,价值的定义和传递,是内部增效和外部建立品牌信任的基础和杀手锏。建议从以下方面着手构建从始至终、由内到外的价值传递链路,当个参考:

1. 定义

定位:市场、价值定位与企业价值观应联通为一体,互为犄角。

2. 内部宣贯

1)招聘:只招聘对细分领域感兴趣的长期主义者。

2)产研:迭代节奏放缓,别着急做。产品清晰传递每个功能设计背景和目标,以及预期达到的影响和效果。

3)测试:真正站在用户的角度进行可用性测试。

4)发版:描述清楚版本对哪些用户有什么价值。

3. 外部宣贯

1)营销:将价值观、理念和愿景对外输出,建立品牌信任,吸引目标客户。

2)服务:不以组织结构、部门来提供服务,而以客户使用旅程为中心设计整套服务点,进行客户需求【会诊】。

3)反馈:每年至少进行一典型客户回访,确保能听到客户的声音。

未来若有机会,可以逐点讲讲实操。

三、总结

有些员工更关注自身的成长,有些更关注社会问题的解决和企业整体的理念,这都没问题。实现企业希望传递的价值,本就应该能够让不同类型的参与者的预期都得到满足,才能兼容并蓄、海纳百川。

不同的经营理念的管理者,都不在一个世界里,互相也看不到对方,无法理解有其他方式。有一些创业者似乎没有天时、不占地利,但仍在一团乱象中站稳脚本、有个出路。有的管理者却在顺风顺水中中徘徊不前。这里固然有市场的差异,但更多的是管理理念缺乏弹性,导致价值定义不清,传递不通的问题。

得道多助,一个清晰有力的理念,一个明确光明的愿景,是一家企业最重要的软资产。明确、清晰、反复地表达,优质资本、优秀人才、合作者、客户都会看到你的诚意、慕名前来。

本文既希望提供参考,又留作自勉,望自己不要迷失方向。

 

作者:老麦,十年耕耘 ToB 市场,经历创业并购,2B 商业化产品专家

本文由 @老麦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得道多助,一个清晰有力的理念,一个明确光明的愿景,是一家企业最重要的软资产。

    来自广东 回复
    1. 鼓掌

      来自浙江 回复
  2.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忽略企业的价值观和发展理念,但从一些商品的售后保修方面往往能看出其价值观

    来自四川 回复
    1. 很同意。我个人介绍里有公众号和微信,欢迎关注和转发。

      来自浙江 回复
  3. 确实,用户从商品提供的服务中就能看出该企业的价值观,而这点极大程度影响了用户后续是否会后购

    来自四川 回复
    1. 感谢讨论。我个人介绍里有公众号和微信,欢迎关注和转发。

      来自浙江 回复
专题
19843人已学习18篇文章
物流仓储系统是实现物流高效运转的基础。本专题的文章提供了物流仓储系统设计指南。
专题
12996人已学习15篇文章
该如何有效推广?有效推广的策略有哪些呢?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产品推广策略。
专题
52419人已学习14篇文章
现在业内很多人都强调产品思维,但它到底是什么?又有何用武之地呢?
专题
88194人已学习12篇文章
世间万物皆有套路,面试更是如此,多拿几个靠谱offer。
专题
14780人已学习13篇文章
在产品的运营过程中,无论是产品、运营还是市场团队,都希望能清晰地了解用户的行为路径,通过用户行为分析,优化用户体验,实现更精准的运营和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