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观望下的P2P:狂欢进入倒计时

0 评论 1717 浏览 0 收藏 8 分钟

导读:现在的P2P市场,就像是一场草根的狂欢。然而,这并不仅仅是草根的游戏,近来,各大银行以及互联网巨头都在觊觎这块市场。

到今天,全国范围内的P2P平台超过500家,并以雨后春笋般的速度仍在持续发酵,预计今年年底将达到800家。这其中大部分并未获得投资支持,几个合伙人凑钱搭台,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家庭作坊式的P2P平台不在少数。现在的P2P市场,就像是一场草根的狂欢。

然而,这并不仅仅是草根的游戏,近来,各大银行以及互联网巨头都在觊觎这块市场。现有的P2P市场,也在10月迎来倒闭高潮,大浪淘沙刚刚开始,1个月内关门的P2P平就将近40家。

内外变局,这场跌跌撞撞的狂欢还能继续吗?

银行玩票

近几月来,多家银行开始进入P2P领域,招商银行9月率先推出针对小微企业贷款的“小企业e家”投融资业务,此后,浦发、农行、中国银行等相继试水。银行入局的初衷是,满足银行小微企业客户的融资需求,也不消耗银行资本金,同时也可以增加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并能进一步放大银行小微金融服务能力。

但据日前的招行“小企业e家”公布的数据显示,自9月18月成交第一笔投融资业务至今,已成功完成8笔交易,贷款额从58万元至5000万元不等,总额近1.49亿元,平均每笔交易额将近2千万,这远远高于现有大多数P2P平台纯个人对个人成交额的平均水平。

以拍拍贷为例,其平台上大多数借款金额在10万左右,平均每个投资者的投入仅为1万元。也就是,银行所谓的P2P覆盖的客户,和现在独立P2P平台覆盖的客户几乎不会重复。

对此,有利网联合创始人吴逸然认为,银行做P2P只是试探性的尝试,如果银行全面转型P2P,对银行的现有模式将是一个打击。“银行是以非常低的成本获取资金的渠道,银行大部分资金是以活期存款、定期存款的方式获取,利率是非常低,百分之零点几到百分之二。如果银行全盘用P2P来代替现有业务,对盈利性是一个致命的的打击。如果银行资金成本提高1%,很多银行没办法正常经营。”吴逸然称。

这样看来,银行对P2P的态度似乎被抹上了一层“玩票”的色彩。

巨头观望

除了传统银行,跃跃欲试的还有在互联网金融上积极布局的互联网企业。日前,网易科技独家报道,阿里巴巴将战略投资P2P平台拍拍贷,坊间也一度有传闻称人人贷将获腾讯投资。几则消息都并未得到确凿的证实,但也有多位业内人士透露“在聊”。

传言并非空穴来风,P2P和大的互联网平台确实有着天然的匹配性。P2P的本质在于风险控制,互联网借贷的优势就在于能用数据手段来完成风险控制环节。所以,金融分析师陈凯歌认为,“从拥有较好的互联网信用生态的电商平台来看,开展基于电商大数据分析的P2P业务是很有前景的,也正符合P2P行业发展的本质”。

虽然传闻一直层出不穷,但一直未传出巨头真正涉足的准确消息,业内人士认为,大的平台目前都仍在观望状态。

陈凯歌认为,仍在观望的主要原因在于,“电商的金融属性很大一块是电商商户的信贷需求,而这一块需求通过阿里小贷、京东小贷、苏宁小贷等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对商户的信贷操作,且风险相对可控。”所以,P2P对互联网平台来说暂时没那么不可或缺,更何况,现在P2P的政策和市场环境都不太明朗,就像阿里小微金融研究院院长陈达伟所言,P2P行业目前的坏账率有点高,等降低下来之后阿里才会考虑去做。

草根狂欢倒计时

那一旦时机成熟,巨头进入,小玩家会不会面临着清场?“和当年的团购不一样,网贷的市场容量很大,不会出现一家独大寡头垄断的情况,而且,大平台的涉足会更加有利于培养用户和规范市场”,有利网创始人刘雁南称,他乐观态度背后的数据支持是,P2P网贷平台今年的成交金额将会突破1000亿元,剔除网贷平台借款周期短的滚动效应,预计全年贷款余额将在200-300亿元之间。

但事实上,和巨头带来的竞争无关,P2P在疯狂增长之后,已经开始出现了市场内的自我清理:仅仅今年10月,倒闭的的P2P平台多达39家,在现在P2P进入门槛低,又无具体监管措施的情况下,跑路成本之低带来了“倒闭潮”。

那些夭折的P2P到底发生了什么?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市场研究室主任杨涛指出,在国外,P2P平台作为信息中介,不介入债权债务关系。但在中国,以P2P名义存在的机构中,大多直接或间接介入债权债务关系。之所以会出现投资人被骗,最终平台无以为继的原因,拍拍贷创始人张俊认为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经济周期的考验,一批同行业公司会因为宏观经济下行而摔跟头。张俊认为,在宏观经济或者公司运营处于上升阶段,一切都很美好。尤其在快速发展阶段,片面的追求贷款放得越多越好,很多问题被忽视,甚至被有意的掩盖。第二是赚快钱的诱惑和投机者的短视,以及最严重的民间借贷令人诟病的透明性,高收费、高利率的前提是不透明,也是民间借贷的一个突出问题,一旦信息不透明,就很容易出现以P2P之名行“自我融资”之实,或是“拆标”式运作,就是将一个借贷标的拆分成不同期限、不同金额,还有一些网站将其重新打包推销给投资人。就是用短期的资金去借给长期才能还钱的融资者,这背后的风险都很高。

而随着行业普及自然发展带来的洗牌,不规范的P2P平台狂欢,将进入倒计时。

via:网易科技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