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别自欺欺人!

0 评论 5337 浏览 2 收藏 17 分钟

PC时代的绝对利润掌握在CPU上,我国科学家好像还研究过很久,立志打破帝国主义的垄断。印象中出过龙芯什么的,并没有看到市场的真实验证。而现在出CUP已经晚了,不管是PC端还是移动端,真正的比拼已不是运算能力的高低,而是平台的竞争。

多数产品,如果加上移动化布局的概念即如虎添翼。手机虽然在科技上难有突破,但它从大哥大时代的土豪专属奢侈品已经普及到现在任何人身边的必需品,它从仅仅满足通话短信功能上已经过渡为一台强大的智能终端。它的参数已经过剩,作为社会链接设备足矣,唯一的兴奋或许只有杀价。

竞争乏力则眺望另一块的生意,可穿戴设备便迎来了聚焦。无数期待套利的生意人推波助澜,消费者也需要这种高潮来达到激情的平衡。但这似乎并不是“大风吹”,除了概念性的东西满天飞,晴空依然万里无云。

一,要研究富人群体,而不是面对屌丝。

我觉得任何产品都是相通的,不是功能上,而是发展上。可穿戴设备毕竟属于一项创新性产品,它不是必需品而是可替代品。

记得几十年代初期,“大哥大”不仅想一块砖头一样笨拙,而且只有基本的通话功能,网络还不是很好,但价格至少在1万块以上。当时的1万顶的上现在的多少万不去计算。但“大哥大”那是在生意人以及富人群体里面流行,他们享受着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他们支付产品费用,提出产品需求,让产品不断完善。

但你可以观察到的是,今天无论是手机也好汽车也好,在20年前,他的流行群体一定是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而在当时的那个时代,这些东西并不是生活的必需品。只有已经解决温饱并拥有享受资本的人,会使用可替代品的产品,并提出真正的需求,让产品走得更好。以致最后需求稳健增加,企业真正投入,市场机制发挥效应,产品最终走向通路人群。

就我个人的眼界,目前看到佩戴可穿戴设备的这些人群,都是一些企业VP级别高管。可穿戴设备的产品卖点就现在而言更多的是关注健康。按照经济学原理的成本核算,年薪10万的人和年薪100万的人,时间的概念是一样的,健康的指数是一样的,但时间使用的成本和健康要求的成本一定是不同。

24小时的火车路程飞机需要2个小时就搞定,但比火车贵1000元。如果一个日薪300的人做火车,那他实际是赚到700元。但如果日薪换算超过1000元的朋友也去做24小时火车,那他账面上是赚了1000元,实际上一定是亏损的。

也就是说,先富起来的群体和还在奋斗中的人,他们对享受的要求是大大的不同。但毕竟市场是通路的天下,要想降低成本,必须要有巨大的销量支撑。大陆缺乏优秀的科技创造案例,但从来不缺赚快钱的通路二道贩子。

即使这个时间点移动终端已经稍微疲惫,但还是有很多需要探索挖掘,并且人们基本的链接(温饱)需求已经解决。可穿戴设备这种革新性产品现在这个阶段,去盯着通路的人群,貌似为时尚早。

而从产品的定价就可以锁定其消费的人群,我真不知道一款定价在1000元以下的搭载着安卓优化系统的产品,它的未来具备怎样的想象力,有怎样的需求和利润支撑让产品能推陈出新,并且不断优化自己。

我跟一位最近国内风头非常劲的智能手表创始人在聊过这个问题,他的回答是我的这个产品定价已经够贵的了(1000以下),还不可以吗?不好意思,不是说按照你的这个定价去拔高,而是要你针对1万元的需求,去开发真正能够得到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群所认可的产品。

美国一直是科技的引领着,国内TMT行业更是喜欢关注美国,一旦发现什么在美国流行的东西,立马就组队在中国复制。就美国的可穿戴这杯看,真正带来开始的震撼是GoogleGlass的出现。

我有次大会碰上雷军,问过他对可穿戴设备的看法。他提到GoogleGlass,指着同行的张宏江博士其有用过。但那个东西可以戴两个礼拜,要是一直戴下去,目前仍然受不了。

即使就GoogleGlass来说,其吸引的群体,也是抱着对酷的追捧等猎奇心态。当带上GoogleGlass以后,你仿佛有一种即将要变身钢铁侠的感觉。这种感觉每个人都不排斥,但它目前看一定不是持续的。且通路人群还在想着房子怎么买得起,他做不了钢铁侠。

就目前拿到投资的一些国内智能穿戴设备,多将精力投入到手表上。且一出来就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噱头。什么世界最薄,世界第一款。我虽不是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但肯定说是,草根通路人群,也不是这种噱头的需求。

手表现在本身就已经不是必需品,通路人群如果紧紧需要带手表显示一下自己的时间观念,天梭或欧米伽等品牌完全匹配需求,且搭配更加协调。如果是户外运动爱好者,专业的电子表亦是其第一选择。而面对医疗等数据收集,血压测量等专业医疗腕带设备,早就开始普及,适用在专属的医疗人群中。

如果智能设备仅仅是处在一个不上不下的领域,它很可能是被硬着推上战场,但实际根本没有机会。那些定价在1000元人民币以下,实际能够解决什么问题,它的真正拥捧人群在哪里,亦是没有很好解释,更没有足够支撑的持续力。

当然,一定是针对需求去开发产品,然后根据价位段的市场比拼,去定价销售。你不可能拿一款500元的产品,硬了拉到1万元的定价去卖。至少在科技市场,任何东西都可以模块化的领域,这种品牌溢价很难呈现。

简单一个设想:找到近年来上了福布斯富豪排行的前100位大陆富豪,深入了解其需求,开发出一款产品来,定价肯定不是问题,主要是让这些富豪认可这个产品。或许,一段时间后,后面的一些富豪开始跟进消费,然后顺延下来。

手机能够普及是因为它的所有零件都标准化了,拼凑兼容即可,后面是平台开发。但智能设备是一片蔚蓝,基础的东西是相当不完善。而且针对的需求也是千差万别,从高端人群开始开拓显然更匹配一些。

二,它不需屏幕,是一个终端数据收集。

如果你不是一个可以与外界隔绝的人,你的家里应该有的是电视,PC,笔记本,平板,手机等屏幕。你每天随处都可以看到不同的屏幕,上不了网的事情也不是大概率事件。那么,我一直疑惑的是为什么还有一些公司去不停的研发各种智能设备的屏幕,甚至喊出要代替手机出行。

手机的APP无法查阅天气情况,手机的新闻阅读体验会比一块火柴盒大小的屏幕要差?甚至如果你的wifi密码是数字加字母加字符的话,在一块火柴盒大小的屏幕上,你的手指到底有多风骚才能把这个wifi密码输入到你的智能手表上去?

所以,除了眼镜以外,可穿戴设备似乎并不需要一个屏幕再去给消费者提供视觉服务。

还是如JawboneUP,它是一个手环,但就目前的普及度来看,其做得应该算是佼佼者。UP戴在手腕上,收集着主人的睡眠质量,卡路里摄取量以及运动量等数据,你通过对接手机的APP,就可以查看到这些数据。

这些数据的展示,在一个大屏幕下会更细微和直观。本身的智能设备则应该作为一个数据收集终端,但不要再配上一个屏幕。因为你不可能比手机的屏幕体验更好,且手机上也容易让客户产生社交分享。

我们没有必要再去稀释客户的精力,去研究穿戴设备的屏幕。它的未来一定不是手表这么简单,而是让使用它的人更加了解自己,以便做出合理的时间资源配置。它只需要做一个功能性产品,把工业设计的外观弄得足够棒就好。而一些数据的反馈,则可以交给手机和电脑去体现。

从产品营销角度看,还在想着靠一个产品通杀市场的品牌,这个时候必定还没有到成熟的时机。或许智能腕带是你最棒的产品,但脚带以及耳环和指环就不一定是。所有能佩戴在身上的,可以作为装饰物品的都可以衍化为智能穿戴设备。而在一个时机还没有完全成熟,且需求不是特别明确的情况下,一撮而就的产品并不具备这样的土壤。

而比如说盛大旗下的果壳电子,针对1999价位段开发的智能手表产品,在价位段上显然是有主动的。果壳电子的营销铺天盖地,但1999的产品定价应该可以支撑其继续研发的利润。但面对通路人群,显然可以再去遐想的不会太多。

而认真细看果壳电子还没有发力的则是其有布局的两款手机产品,应该属于顺势销售。但新时代的销售一定不是单一产品的成本获取利润,这也一定不能抓住个性化彰显的客户。而如果让智能设备变成一个个人自身数据收集的终端,配合手机或者PC的运算来显示,这或许又另有一番看点。

手机现在随便到广东的一个工厂组装,贴个牌就可以出来。但做智能设备的朋友是否考虑去布局一下。因为你一个手表或者一个手环的力量实在太弱,客户是形不成深入的链接。三星在note3发布后顺势发布了Gear是一种顺延,Gear在所有做可穿戴设备的人眼中,多是一个鸡肋性产品。但从操盘的角度看,三星Galaxy系列的拉力会让这款小弟产品,即使丑陋无比也能有相对很好销售。

但三星毕竟是那么庞大的一个王国,且Gear严格意义上说只是一个预测性旗子罢了。所以,真正智能设备的研究,特别是可穿戴设备,还是不要去研究用怎样的屏幕,怎样让客户更好链接wifi去浏览新闻。这些都是重复的需求,而穿戴设备的魅力在于,它将开启你对自身更深层的了解,以便得到更好的个性化服务。

三,做品牌,做满足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布局。

品牌亦是不同的人群,通过不同的体验,聚集起来的一种归属感。而时代的变化,享受更是开始多种多样。你用解决温饱的思想去开拓个性化的群体,必然难以适应。

谷歌Glass三星Gear就不用说了,本身有很强大的品牌做后盾。Jawbone一定有国内的朋友不了解,其也是一家世界知名的蓝牙设备设计制造公司,JawboneUP仅仅是其一个产品而已。

而前段在Gear发布日,王峰主导的T-Watch(主打世界最薄)智能手表,在微信杀价行动效果貌似不错。我当时是没有什么兴奋的,世界最薄并没有解决太多问题。但真正的观察到土曼的公司后,发现其好玩的其它电子设备还真不少,手表或许就目前看只是其一款明星产品而已。观察土曼的产品你会发现他们亦是一群对设备要求极高的人,近日亦是引来了歌手胡海泉的投资。

如果移动化的社会,手机有绝对的标准,那么在功能化的世界里,智能设备依然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可言。社会化的风潮能够突然聚焦在某一个热点,推高某一个产品,但那并不能证明持续性。

而真正的去经营品牌,凝聚品牌,或许能让智能设备的开发更顺畅一些。就上一节的观点看,智能设备应该开发的是多种多样的产品,针对不同的需求。而只有品牌的构建,才能在客户购买的最初期,解决对一个新产品的信任问题。

你可以开发腕带,腰带,皮带,项链,耳环,但一定要树立起一个品牌,用品牌的力量去召唤客户。在这种无限散漫的市场内,一个热点很容易创造,同样也容易消退。针对客户的需求,研究专属的产品,亦是持续的关键。

当然,满篇的文字,视乎在诠释着对现有大陆研发的可穿戴设备的不信任感。但从产品的角度看,目前确实没有理由证明通路人群,有明确的需求去消费可穿戴设备。

而只有针对先富起来的那部分的需求研究,去针对专属的产品。在精英人群里流行开来后,经过不断的推陈出新,或许有一天才能通路。但即使是通路起来,手机仍然是必需品存在。穿戴设备或者并不需要再加上一个屏幕去诠释什么,它只需要不断的满足各类小众需求后,树立自己的品牌即可。

功能化产品的可穿戴设备视乎踩到了风火轮,但实际仍然没有真的大浪来袭。毫无标准化的市场本身就是一片混乱,注定难以期盼一剑封喉的产品。所以,仅从对海市蜃楼的眺望,而踏上发现的旅程,这是勇者的智力游戏。

 

 

源:i黑马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海报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