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互联网产品,当增长遇到瓶颈时,应该怎么办?

北小小
5 评论 2529 浏览 6 收藏 10 分钟
B端产品经理要负责对目标行业和市场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调研,了解客户的需求、痛点、期望和行为,找到产品的价值主张 🔗

编辑导语:现如今,公众号已不是这个时代的红利所趋,但它依旧是我们获取流量不可丢的一部分。当增长遇到瓶颈时,作者给出的方法是先获取流量,再稳定发展,因此应当先研究用户心智再考虑内容质量。具体如何,一起来看看。

最近在工作中非常烦人,领导一天到晚问我,现在的增长该怎么办?你有什么想法,打算怎么做,计划是什么?看着领导那张高级却满是问号的脸,(呵呵~~)其实我又挺能理解他心情的。

我们面临着增长瓶颈,不管是课程产品销量,还是公众号的粉丝增长,都急剧下缓,这也是我本来就预估到的结局。当你一直围绕着一个池子洗用户,总会有用户被洗净的那天,也是你的增长出现瓶颈的时候到了。

说到增长,有一个概念是说在增长这条曲线上存在一个分界点,在这个分界点之前的增长,会很慢,很难,成本很高,但是一定增长到达了某一个临界点之后,就会形成自动增长的趋势。不用再去人为的大力干预,它会也自然增长。

理论上,这个概念是成立的,这种自增长的模式,就像你已经成功打造了一个超级品牌,品牌效应会让你的产品自动吸引用户。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要达到那个自动增长的点,是很难的。

从目前的工作经验来看,每一次的增长,都需要人为的大力干预。一旦没有人为的拉力,基本就是0增长。

处于增长的瓶颈期,也让我思考了很多如何突破的问题。

说到增长,我们第一个想到的是渠道,说到渠道,第一个想到的自然是流量。

渠道——流量——增长,三者形成自循环。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为了要增长,就会去找各种渠道,砸下白银,买流量。

那么流量一定来自渠道吗,流量一定能带来增长吗?

渠道是变现最快的流量来源,但众所周知越有效的渠道会越烧钱。对于烧不起钱的中小创业公司来说,应该怎么做?

这段思考来自于近期的工作体会。『流量不来自渠道,来自于用户的心智。』

什么在用户的心智里,什么就是流量。

最近让我很意外的一次经历。我所做的一个公众号,平常的阅读量是100-200之间,偶尔几百上千已经是很开心的数据了。但是有一天,突然有一篇文章的阅读量过万,仅仅是一天的时间,同样的公众号,同样的推广渠道,面对同一批用户,这篇文章竟如黑马般脱颖而出。创造了2.1万的阅读量,增长了100多个用户。要知道对于这个号来说,有1000的阅读量已经是top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篇文章有什么特别之处。仔细研究这篇文章,从内容上来说,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一篇转自网络的文章)原因在于他的选题正中用户要害。他提到的开学,提到了家长会怎么做?

在当下,所有的家长都在犹豫思考要不要带孩子去幼儿园读书,而这篇文章,直接给出了一个明确的观点:就算6月开学,我也要送孩子上学!正是这个观点,让这篇文章大火。

后来我分析了公众号上面的文章,阅读量能上几百的,基本都是与用户心智的擦边,才会使文章被大量转载。

我们经常思考流量在哪里,企图找到更多渠道做推广。其实流量不完全来自于渠道,特别是对于资金不多的初创企业来说,当你意识到『流量来自用户的心智』,你就知道如何去运营你的项目了。找渠道是最简单粗暴的做法,而找用户心智则是最智慧高效的做法。

既然知道了『流量来自用户的心智』,我们具体可以怎么做呢?

一、公众号的运营用了新的方法

刚开始做公众号的时候,只要你不是大号,就不要想着去提高公众号的内容质量,而是思考如何去提高号的流量。怎么做呢:

  • 不断研究用户群体的心智,他们最关心的是什么,什么就是流量。
  • 通过公众号平台数据助手,如西瓜助手,新榜等工具,查看相同类型的公众号里面,阅读量最高的都是哪些文章,主题分别是什么。
  • 相同的主题再重新写一遍。可能有的人会觉得,这个主题别的号已经写过了,而且人家已经写了十万的阅读量了,我再写,又有什么用呢?这就错了,如果一个主题是有流量的,就证明这个主题在用户的心智里。虽然已经有了一部分用户看过那篇大号写的文章,但也一定还有很多用户是没有看到过的。这时你再就这个主题写文章,相当于跟着大号搭顺风车,好歹也可以喝点汤。
  • 不要急着写原创,从转载开始。用户的心智是什么,就去转载哪篇在这方面写的较好的文章。
  • 当你这样做了之后,你会慢慢的把公众号活跃起来, 这样你在新榜等平台的指数也会提高。所占同领域的权重也会增加。

二、产品运营有了新思路

疫情期间,网课几乎泛滥成灾。一开始还会付费去学习的网课,现在连免费的都懶的学了。这个时候,再想用常规公开课来引流,就变得难上加难了。这时有些做K12、亲子教育的产品,就找到了另一种增长的方式。他们知道,疫情期间,幼儿园不能开学,很多幼儿园老师被迫停业,转行,吃老本,做兼职。

很多亲子类的课程产品就盯住了幼师这个群体,让他们分销课程给家长,并从中返利。

如果没有疫情,这些教育机构也没法一下子获得那么多幼儿老师的支持。他们正是看到了老师需要钱,老师有家长,而我需要家长,这中间关系利益,而迅速获得增长。

用户心智在哪里,哪里就有流量。懂得去根据用户心智,设计运营方式,才能撬动杠杆。

三、产品设计有了新方法

说到要从用户的心智中去寻找选题,可能有人会问,用户的心智是什么,我怎么知道。其实是很简单的。疫情期间,招生类的课程大火,很多园长老师都在咨询招生类的课程。

开学的时候,又会有很多园长需要管理类的课程,如园务管理,团队管理。而老师们又需要如互动式家长会怎么开、孩子焦虑怎么办、故事课,绘本课怎么讲等课程。到了学期未,又会有毕业生家长会怎么开,家访怎么做,教学总结等等的需求。只要用户是一个特定的群体,他们在不同的时间段,就会有不同的心智需求,这是群体的职业特点本身决定的。

而又如对于普通的上班族,年前年后,一定会出现离职潮,此时关于如何找到好工作,如何做好人生规划等课程也一定会需求量增大。

总而言之,产品的设计要跟着用户角色的发展规律走。

写在最后当增长出现瓶颈的时候,不要急着去找渠道,而是思考用户的心智是什么?如果一个东西,在现有的渠道里无法形成爆发,那么再多的新渠道,也大可能不会有太大作用。

反之,如果一个产品在现有的渠道中能够产生小爆发,那么在其他渠道中,也很大可能性会产生爆发。当增长遇到瓶颈时,或者当老板想要零成本增长,刷屏时。

不妨先仔细思考下,哪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在户的心智里。

(如果本文的分享对你有用,不妨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本文由 @北小小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总而言之,产品的设计要跟着用户角色的发展规律走。”这句话说得有道理

    来自江苏 回复
  2. 现如今,公众号已不是这个时代的红利所趋,但它依旧是我们获取流量不可丢的一部分。

    来自吉林 回复
    1. 是的,算是鸡肋产品,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来自广东 回复
  3. 很多人都从渠道找流量,但如果没有切中用户心智,用户不关心,也没办法增长

    来自广东 回复
    1. 是的,切中用户的心智,才是增长的根本

      来自广东 回复
专题
34666人已学习23篇文章
不懂心理学,怎么懂你的用户;不懂你的用户,又怎么做好产品的设计和运营。
专题
13206人已学习13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产品经理数据分析方法论。
专题
13479人已学习13篇文章
增长模型是产品增长的通用思维框架。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构建增长模型。
专题
20659人已学习15篇文章
AARRR模型是一个经典的增长漏斗模型。本专题的文章针对AARRR模型进行拆解解读。
专题
13240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金融产品经理需要知道的金融基础知识和产品观。
专题
15848人已学习15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B端组件的设计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