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银行是金融产品的电商吗?

2 评论 3863 浏览 33 收藏 11 分钟

互联网金融时代开启后,网络金融业务便成为银行里最活跃的业务板块之一。互联网的理念和打法极大丰富了银行线上经营的手段,然而由于求快、求新、求大,一些互联网打法被照搬,“拿来主义”使得手机银行电商化。手机银行是金融产品的电商吗?一起来看一下吧。

自2013年开启互联网金融时代以来,网络金融业务便成为银行里最活跃的业务板块之一。近10年来,手机银行从工具转为平台,获客渠道从自营网点扩展到开放生态,运营模式从产品销售转向流量经营,部门名称也从电子银行到网络金融/数字金融/生态金融部,“互联网”、“流量”、“生态”、“场景”等已然成为做线上业务时言必提之的热词。

应当承认的是,互联网的理念和打法极大丰富了银行线上经营的手段,加速银行向客户为中心进行组织转型和流程再造;然而,在短周期的KPI考核的土壤下,由于求快、求新、求大,一些原生于互联网的打法被盲目照搬,这种“拿来主义”的典型表现之一就是:手机银行电商化。

01 溯源:电商化缘何而起

你可能也发现了:电商有优惠券,手机银行也有加息券/体验券;电商有会员积分,手机银行有各种豆/米/花;电商搞短视频搞直播带货,手机银行也搞直播卖理财;电商购物节,手机银行也有理财节。

手机银行这几年一下变热闹了,各种弹窗动画层出不穷,金融服务在电商化的喧嚣中成为了被销售的商品。我曾经跟一位手机银行产品经理开玩笑说,手机银行现在营造的氛围让我隔着屏幕似乎都能听到叫卖声。

究其成因,个人认为主要原因是初期的互金产品脱胎于互联网平台,在互联网行业中沉淀多年的电商玩法便很容易迁移到金融领域,其底层逻辑把金融产品当作商品去销售。而互金产品作为银行的竞品,再加上前些年互联网光环的加持,促使银行纷纷对标,其中难免会简单粗暴。

而手机银行走向同质化的窘境,或许与电商化密不可分。

02 解构:从交易模型看电商和银行

银行销售金融产品,电商平台销售商品,看起来都是“卖货”,但如果从底层的交易模型分析,二者并非统一于“货”,而是统一于“交易”。在二者的交易模型中,成本、效用、以及利益创造和分配机制等要素均存在较大差异。下面选取手机银行中电商化程度最高的财富板块为例,对电商和银行二者的交易模型进行分析。

1. 成本

一次交易中所包含的成本主要有直接成本(如花费的金钱)、交易成本(如搜寻、做攻略、议价比价等)。客户在电商平台购买一件商品的交易过程中,其直接成本往往高于交易成本,但投资一笔理财的直接成本几乎不需要,投入的主要是交易成本(无需手续费,投资本金不属于,因为归属并未转移)。

所以,可以看到电商平台的促销方式主要是针对降低直接成本进行设计的,比如抵用券/满减券等。而手机银行对于理财产品转化,针对本金抵扣券(如体验金)的拉动效果和可持续性势必有限。

2. 效用

效用是产品对客户需求的满足程度,带有主观性,与预期相关。电商平台和手机银行提供给客户的效用也不尽相同。

首先是效用的集中度,客户在电商买货的效用更多取决于是商品本身带来的价值,具有多样性,而在银行买理财产品的效用则较为集中,就是资产的保值增值。

其次是获得效用的驱动力不同,电商买货即时满足,顺人性,而理财投资延迟满足,逆人性。

再次是反馈周期不同,电商买货后对于商品效用的评估周期很短,而买理财则需要在经历一段时间后才能真正做出评估是否达到预期。

两者作为中介角色,其实都无法直接提升效用。因而电商平台在提升效用方面的手段主要是有正品货源,智能推荐等,以确保质优的产品找到最需要它的客户。而手机银行的理财产品本身即经过银行的准入要求,银行在客户心智中本身就隐含了“正品”的概念,过度强调资管方资质或许会适得其反;关于智能推荐的应用,只有基于类似电商平台SKU这样的海量载体去沉淀客户偏好数据,才有能有获得充分的画像,否则单纯依靠客户基本信息和风评数据未免有些单薄。

3. 利益创造和分配

利益创造和分配换言之就是商业模式,具体反映在各自的核心指标——GMV(商品交易总额)和AUM(资产管理规模)。

对电商平台来说,提升GMV意味着价值产生于流量,需要曝光度、活跃度,转化率等,这些要素可以短时间内拉动形成爆发式样增长(如购物节、上爆品、裂变传播等);而AUM意味着价值产生于长期交互,虽然在前期获客和转化需要流量经营快速达成转化,但也更应关注的是在转化后如何形成长期可持续的交易,建立心智层面的惯性和信任。

可以看到,电商平台的运营体系主要是围绕流量经营,流量经营的打法不胜枚举,如经典的“海盗模型”;而手机银行的运营中,流量经营指标如MAU固然重要,但在偏离业务目标和资源禀赋的情况,一味追求流量(如一些转化路径并不清晰的非金融功能)不仅难为客户,也是在折腾银行自己。

03 对策:回归第一性,量体裁衣

1. 定原点

原点就是底色,是长期且稳态的特性。 银行的本原就是金融服务机构,是传统行业,有其特有的资源禀赋和商业逻辑。互联网的发展和冲击不代表他们的打法就是灵丹妙药,况且互联网在本质上也是传统行业,只是传统行业采用互联网手段进行业务经营罢了。

银行需要看清自己的底色,盘清家底,厘清自身资源禀赋,在这个基础上才有可能去探索差异化和增量价值,按照第一性原理的说法,这就是银行的“1”。

2. 做减法

定了原点,也就明了初心,就有必要再对产品功能,运营体系,营销打法进行一次审视走查。建议可以从交易模型的角度,进行更加全面的剖析,识别出哪些是根本不符合银行的交易模型的照搬,哪些根本就不是银行该做的事,看看数据、做做访谈,来一次断舍离式的瘦身。

3. 做加法

加法的重点建议可以重点聚焦两个方向:

1)聚焦降低交易成本,围绕客户旅程识别交易成本高的环节并提供解决方案,我认为理财类产品的交易成本主要取决于客户对产品规则的了解、投资经验和水平,因此可尝试在产品交易流程中融入产品规则自解释元素、以及投教类内容。

2)聚焦提升效用,这里需要重点强调内容对于财富管理业务的作用,可以像电商平台SKU一样,轻量化沉淀客户画像数据,为产品推荐模型提供丰富数据源,且能带来长期互动。

4. 绘动线

这里需要围绕建立长期关系设计经营路径。电商的倒三角流量漏斗可以运用于手机银行获客转化,但这样还没结束,还应构建一个在这个倒三角之下的正三角漏斗,在持续交互中挖掘并寻找可以建立信任的节点,在长期关系中扩大价值。

例如财富产品,客户交易达成后不是终点,反而是开始建立信任的起点。理财净值化以后,客户持仓产品有关的市场变化、产品运营策略等信息都可以作为与客户交互的内容(而不是推送一条手机充值有优惠的促活消息),客户需要掌控感,银行也需要管理客户预期以间接提升效用。没错,做产品归根到是还是满足人性。

声明: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涉及的企业发展战略无任何关联。

本文由 @五点三刻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为何不能语音播报

    来自北京 回复
    1. 眼见为实😀

      来自上海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