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社群运营,从提升“网络聚类系数”开始

1 评论 3544 浏览 27 收藏 14 分钟

如今,大家都开始做社群,但怎样的社群才能够让大家自传播起来,建立更好的联络呢?作者利用提升“网络聚类系数”的方式,让用户与用户做朋友,按照这个思路做社群,社群才是紧密互联的网络。对社群运营苦恼的你,不妨试试这个方法。

做社群的,你不要光是想着跟用户做朋友,而是要让用户和用户之间成为朋友。按照这个思路做社群,社群才是紧密互联的网络。

01 什么是“网络”?

网络实际上是通过点和线构成的。如果我们可以从任何一个点,到达任何其他的点,就叫“网络”。《模型思维》这本书第10章里面,提到6种“网络模型”。

很有意思的是,这6个模型里面,只有中心辐射网络,因为除了中心点之外,点与点之间都不彼此连接,所以这个网络的“聚类系数”是0。

02 什么是“聚类系数”?

“聚类系数”体现一个网络里面,点与点之间相互连接的“密度”、信息通畅程度、关系的稳固程度、以及“粘性”。假设你的社群里有3个人,这3个人可以组成3条不重复的关系线(1+2=3),如果在这3条线当中,只有群主认识另外2个人,也就是说只有2条关系线是“互为朋友关系”,那么这个社群的聚类系数就是2/3。假设你的社群里面有10个人,这10个人可以组成45条不重复的关系线(1+2+3+…+9),如果在这45条线中,只有15条“互为朋友”的关系线,那么这个社群的聚类系数就只有1/3。

假如你做社群,只考虑跟用户做朋友,而不会考虑让用户跟用户之间做朋友——

你的社群就是“中心辐射型”社群,“聚类系数”为0,社群的粘性自然就低。

中心辐射型社群是一个能量发射的形状,就正如很多自嗨型社群一样,品牌方把很多人通过某种利益机制,拉到了社群里,只是为了让大家听听他的广播,就像一个大喇叭一样,声音发出去了,却没有回应。

而地理网络社群则相反,他们点与点之间相连,整个社群就拧成了一股绳。两者对比如下图。

03 那什么是“高粘性”的社群网络模型?

上面这张图所展示的地理网络模型,因为每个点,都能连接到位于它右侧和左侧的相邻两个点,所以聚类系数为1/2。假设你要组织一个相似的社群,你可以这么做——

思路一:互联

让每个人至少“触达”2个人(connect)。

通过某种机制,让每一个小伙伴,都能够主动去触达至少2位小伙伴所发布的言论、作业、打卡、自我介绍,并且给出点评或反馈。这个机制可以是:随机抽签点评某人(比如截动图的形式抽签)、轮值点评官制度、点评得积分、把作业设置为相互点评等手段。还可以通过表单、接龙、问卷的形式,提前收集大家对于某个话题的思考,再通过圆桌讨论会的形式来展示彼此的“思想”,增加相互“看见”的机会。

比如前段时间,我参加了某社区的训练营,每一天的作业都会放到一个公开可编辑的文档里面,大家把自己的作业链接放进去之后就会自主去点评其他同学的作业,这种相互交流的感觉,真的很棒,也会激励自己做得更好。

思路二:共创

让每个人至少跟2个人合作(cowork)。

通过划分小组+轮岗学习引路人的方式,让每一个小伙伴都至少能与两个小伙伴合作,一同完成某个任务,如果能进行组队PK,小组内部的凝聚力又会大大增强。也可以通过双师制度,既有班主任牵头,又有科代表跟进小组目标达成。比如:之前我参加某社区的训练营,运营官组织了2个组的学习坊活动,让每个组的组长各自牵头,在2天的时间内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运营官还通过组织分组PK的方式,让两个队伍分别做汇报+互评,这就让大家有了共同协作、相互学习的感觉,汇报结束后,彼此私底下的交流也多了起来~

其实,抖音、B站上面常见的线上社交玩法也属于这类,让Up主之间合作创作,比如共同出镜、共同基于特定道具/模板进行合拍,或者共同基于特定主题进行二次创作(片段混剪、高能解说、二创表情包/配音/模仿)。

思路三:共生

让每个人至少“有效”链接2个人(commensalism)

让其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够认识或链接到至少2个小伙伴,并且变成现实生活中的人脉关系。这种伙伴关系不是靠搭建一个校友会,或者搭建一个所谓的资源对接群就可以解决的。而是要让每个人把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东西分享出来通过持续引导这种有价值的分享,让每个人看见每个人的价值。

比如我也有做一个学习自驱打卡社群,我所需要做的,只是培养一个让大家愿意主动分享的环境。

分享的主题包括:

  1. 特定主题的物品、场景、计划、观点;
  2. 基于特定目标的成长记录;
  3. 其他门槛极低的内容:比如随手拍今天看到的日落。

只要大家愿意都把自己学到的精华的内容,通过简洁+口语化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每个人就可以很快速get到各自学习到的东西,并且为自己所用。

接下来,有意思的事情才会发生。

当群里小伙伴看到另外一个人发的打卡的内容,自己看不懂的地方,就会主动提问,或者说出自己的启发点,相互切磋、学习成长。

长此以往,大家就形成了这种相互学习的伙伴关系,也就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人脉,而不是简单的表层关系。

这种社群关系,背后的价值观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为了社群的长期稳定性,还应当注意避免:超级巨头的出现。如果你的社群里面,只有那么1个人,ta特别强眼,能够去连接非常多的线,那么就容易形成一个局部中心辐射式模型。

一旦这个人离开了社群,对于网络稳固性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要培养相对平等的社群关系。社群人员应该多多留意,抓足够多的群内的KOC来做主题分享(语音/视频/直播讲座),也要注意给社群的核心成员表达尊重(比如把优质的UGC内容做成书签,社群里面掷骰子送盲盒奖品等),不一定非要是什么大咖,只要有“价值”,就值得被大家看见。

品牌方跟其他社群伙伴,也应该是平等关系。

品牌方要愿意把自己放在一个跟所有人平等的位置,倾听大家的想法。说白了,是以一种放低姿态地组织社区活动,希望让大家玩得开心的服务之心去做。

比如永璞咖啡的社群,我加了之后几乎每天去看消息,因为品牌方给人的感觉就特别棒。

他们不会去强硬推广一个活动,而是把活动发到群里了之后,看到大家没有什么反馈,会自己主动调整,询问每个人对于这个活动的意见,并且虚心听取建议,修改成让大家觉得舒服的活动玩法。

如果大家不想在朋友圈里面发消息,他们就直接改成了在小红书里面做活动。

04 总结

社群的“聚类系数”,受哪些关键因素影响?

1. 社群的人数

你有了足够多的点,才可以连接足够多的线。

2. 社群的组织方式

当你有了足够多连接点的方式,才可以把这些点都串起来,包括3种连接方式,分别是相互点评+反馈,分组PK+建立共同目标 ,引导持续产生有价值的分享+互促成长的伙伴关系。

3. 社群成员的相对平等关系

尽量让每一个人都足够亮眼,可以吸引到他人去产生关系链接。

并且,要非常注意的是,品牌方也不可以成为那个特别亮眼的点,而是要通过倾听、尊重、共创的方式,尽可能让每一个人都成为这个社群的舞台成员。

商业如此,生活亦如此。

从“聚类系数”的角度去看,如果你把“自己”当做这个世界的中心,你的社交“聚类系数”为0。

如果你有意识地跟周围的人产生连接,并且让周围的朋友也相互交换价值,就会聚集起来更大的能量,正如——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4. 情感联系

尤其是在线上社群,大家更多地是通过“图文”的方式产生连接。那么,社群运营人员,要如何通过语言、表情包的方式,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呢?

方式1:聊天过程中,设置传播话题点(热点、埋梗、经典元素),激发大家对于“话题点”的聊天欲望。

比如某社群里面,运营人员把每天学习到凌晨,连续七天都在学习的人比喻为“零零七”战神,借助007来类比群里的小伙伴,大家看到也会觉得很想去回应。

方式2:模拟线下的场景化表达。

无论什么事情都可以类比成为线下的“某个场景”,并用“场景化”文字描述+社群专属表情包来传递这个场景。

比如某社区做的“野生夜店”互动话题,实际上就是让大家在群里聊聊彼此的故事,但是借助“场景化”的表达,说故事的氛围感就会拉升起来。

再比如我做的学习社群,每个月的学习小分队的目标确定后,通过船长开船出海、离港等比喻方式,提升大家的兴趣度。再通过更改群名的方式,通过醒目的群状态,提高目标的聚焦程度。

方式3:通过相互吐槽、拍一拍、互赠礼物、相互表扬/感恩、复读机(引导群友统一回复)、红包接力赛、小游戏等互动方式,增强“开心”、“温情”的情感连接。

可以在话题里,增加家人、萌宠、怀旧、鬼畜等相关元素设计。

也可以设置社群专属的节日(开营仪式不算),这个节日必须足够有温度+有品牌标签,让大家都能在这一天享有社群的专属仪式感。我做的学习自驱打卡社群,则是让大家固定在每个月的最后一天,以文字形式,在群里发出年度目标的月度复盘报告。

社群里有了积极的情感互动,不管是爱、知识、真理、智慧,还是美的能量。即便社群解散了,留在记忆里的,满屏皆为人性之光。

本文由 @野马范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这种是挺好挺人性的,但是作为社群运营管理者需要强大的公关能力和资源去处理突发公关事件;品牌方建立这个群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实现转化,群的粘性有了,日常群里讨论度太高会出现刷掉品牌方发出的广告。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