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阶段的认知迭代,让你从微运营过渡到大运营

4 评论 9518 浏览 52 收藏 14 分钟

微运营会慢慢过渡到大运营,只是这个过程需要认知的不断迭代。

之前看到了一个运营人的生存现状报告。从报告数据可以看出,运营人对运营职能的价值认知还是蛮模糊的,“什么都需要做”成了一种比较常见的存在。其实,这只是从微观层面去理解运营,太关注执行工作而造成的印象。

我理解的运营更倾向大运营系统下,就是调动资源、人力,运用内容、用户、活动、产品、社交、营销等技巧,去实现企业经营的目标,满足用户的价值需求。

认知的迭代,也是一种角色的迁移,不再是局限在某个角色中,某个角度去看待事情。微运营会慢慢过渡到大运营,只是这个过程需要认知的不断迭代。

一、做运营真的只在做琐碎的事情吗?

微运营认知的局限

“运营每天的工作实在太琐碎了”!!

  • 早上要推送更新好的内容
  • 这个月的活动还没有策划好
  • 这周数据的汇总要赶紧做好才行了
  • 又被产品拉着开了一个早上需求分析会
  • ······

很多做运营的人每天都被大大小小琐碎的事情围绕着。而且运营除了跟产品共享共责的数据之外,真正能够具象展现的工作成果其实很少,所以大家都开始“追求成就感”。

其实,做活动、更新、用户互动、编辑等等都是微运营下的工作,更偏重对执行内容的理解、是否完成,还有完成的质量。虽然执行工作非常重要,如果一直在微运营的认识下去执行落地,很容易造成一些运营的局限。

  1. 做了很多事,但是效果却很差
  2. 最终状态并没有因为做完了某个事而有改变
  3. 对运营方向迷茫
  4. 逐渐缺失对运营目标的计划分解能力

这些局限大部分是在微运营的认知下产生的。每天处理着各种琐碎的事,有没有想过,或者说有没有能力从这些执行的事情中理出串联价值的轴线?如果明白每一项细化的运营工作在组合作用之下所展现出来的价值,运营的工作会不一样吗?

二、怎么才能让运营的能力更灵活有效

大运营的认知

运营每天都在做用户、内容、活动、渠道等等的工作,如果想要让运营的工作不流于表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建立对大运营的认知。就比如做产品运营的时候,我们需要从这个产品的价值、阶段,用户习惯,推广诉求等跨越式的理解,提炼出每一个阶段运营所需要实现的价值。接触过一些运营,他们每天都在处理着各种琐碎的事情,忙碌了很多年,还是停留在单项工作的理解,一直很难突破。

当然,他们可以把一个标题做好,把活动策划好。但是却不知道不同活动,不同内容的价值是什么,然后一直吐槽公司给运营设置的KPI。如果没有一种大运营的认知,运营只会越来越苦,越做越受限。

三、怎么从微运营过渡到大运营?

运营的认知迭代

我们去判断,去落地的每一项事情,都是在认知的主导下进行的,认知会影响着结果。甚至还会延伸出个人的职业发展,个人的心态。不同的人对于运营的认知也不一样,“运营只是打杂的”,“运营就是推广”,“运营就是客服”……认知如果停止,或者过于单调,很容易就会让人陷入一些理解局限中。

不停的为自己的认知去埋单,去承担认知不足、不到位而造成的后果。当我们了解到认知对于我们所做的每一项事情的影响,那我们又要怎么去优化迭代认知呢?

(1)阶段一:对微观运营工作的认知【点】

想要走向金字塔顶尖,不可避免总需要经历一些微观执行过程的积累。特别是对于涉及范围那么广的运营而言,想要成为一个高阶的运营,更需要对执行层面的认知。

这里的微观运营的认知,不仅是指把执行工作做好,还需要去涉及更宽的范围,包括用户、推广、产品等等方面,运营范围内是多个版块互相关联的,多去涉及相关的微观运用层面的内容,可以帮助搭建起自己的认知系统。只是,很多运营因为一些惰性,而刻意的逃避更多关联内容的涉及,毕竟这也意味着,执行的工作更多了

微观运营的认知,是对运营认知从无到有的过程。有人可以从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切入,也有人走过很多路。但是,在这个认知搭建起来,开始呈现雏形的时期,更多的是需要把微观执行的每个事项做好,从浅到深,从窄到宽。

(2)阶段二:对项目运营的认知【线】

想要让运营的微观事项产生价值,必需要资源调动配合,还需要区分事项的轻重缓急。运营工作中很重要一部分时协调相关部门,这个协调推动的过程就可以类比与项目运营管理的过程。

这个过程会触发启动认知迭代,

首先,不再只看到单个事项了,而是看到了事项关联所在的阶段。运营的成本消耗不再是平均分散的,而是开始集中在重要紧急的事情上。其次,对于资源的认知会开启,什么时间需要调动什么资源,资源为什么会愿意被调配,这个过程都是对于运营资源整合的认知。

所以说,当从项目运营的认知角度下去看待运营,运营就不再是“做着各种很琐碎的事情”,而是变成了“运营是为了达到某一些公司经营的目标,然后细化成每一阶段需要调配的资源与工作”。理解项目管理,是一个高阶运营认知迭代必经的阶段。

(3)阶段三:对横向领域的认知【面】

运营所展现的形态有时候会呈现出一种后产品时代的特点,但是当产品出现后再做运营,这有时候也是一种被动的状态。跟产品同频的运营,所发挥的效用才可以更接近最大化。

运用需要激活产品的价值,连接产品跟用户,很重要的就是要理解产品。当然,这里的理解产品不是指懂得怎么开发产品,而是明白产品设置的原理,轨径,功能点等等。产品的思维认知融入到运营的认知中,不同认知的碰撞磨合中,产生一种对产品运营更清晰的认知,更接近于产品价值的运营发挥目的。

你可以试着去做一个产品原型,试着去分析你所对标的产品。这个过程就是在迭代已有的运营认知中对产品认知的空白,或者偏差。其实,这里不仅仅是产品,还包括对营销的认知,对品牌的认知,对财务的认知。不要把自己强制定位在某个类型的运营角色中,只有不断去延伸认知的带宽,才可以让运营的认知不会因为过于垂直而受限。

(4)阶段四:对商业经营的认知

看到这个,可能有人会说,我又不是老板,现在也没有到要自己去创业的阶段,干嘛要对商业经营有认知。但是,我经历过创业阶段,这个阶段所打破的对于商业经营的认知一直沿用到现在,日常运营所涉及的各种方面,部门之间的沟通,人员的管理,推广预算等等,都因为对商业经营认知的迭代,不管是心态还是事项,都慢慢从被动转变成了主动。

微观运营认知,有了单个执行的成本跟质量概念,项目跟产品的认知对投入产出有了思路,商业经营的认知将会对竞争、市场、资源等多方面的揉和有想法,起码不至于做了很多无用但又消耗大量运营成本的工作。

对商业的认知迭代,不仅是一种对上的管理,也是一种向下的管控。是串联起运营、资源等各个认知的一个升级的过程。对商业的认知,是投入产出比的认知,是团队管理的认知,是资源财务管控的认知……

(5)阶段五:对人性的认知

其实可能还在重复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阶段的认知,本来认知不是一个发射的状态,而是迂回往返的过程。只是从小圆的角度去总结的这个认知的过程,然后可以有意识的、主动的去延伸渗透自己的认知变化。

对人性的认知,其实是穿插在每一项工作中,每一段生活中,有自己的社会实践,还有系统的去学习才可以慢慢积累出来。人是动态的,特别是人群,这样对于人的认知也是不断迭代的。

运营在做的事情,细的包括策划一场活动,编辑一个图文,跟用户做一对一沟通,大的包括制定某个阶段的运营计划等等,如果对人性的认知在不断迭代,那对于用户行为的轨迹,团队的管理,目标的向上沟通,都会更接近运营价值的本质

为什么我会放在最后一部分特别说明关于人性认知的迭代呢?经历了那么多年运营,看过很多运营人在执着突破自我的天花板,或者为了做了很多事而没有展现价值而迷茫。当回过头去看待这个经历中所纠结的一切,离不开的是对自我的认知,对用户的认知,对深层人性价值的认知。

对用户的认知不是单个层面的,而是一种动态多维度的,当套路在不断变化的时候,不变的是对用户的同理心,还有对用户人性的理解跟包容。其实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大部分人对用户的认知是粗暴跟片面的,“用户真的喜欢这种方式吗?”“我感觉用户不需要这些”。在没有经过任何用户分析的基础上所做的主观判断,都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当然,在长期积累的用户理解的过程中,会慢慢形成一种类似天赋跟灵感式的理解,只是过程中还是不可缺少:高频的与用户开放的交流,成为跟用户类身份的人,实际数据的跟踪反馈。感性的认知也需要建立在理性的积累上。

很多人对运营感觉迷茫,其实除了技巧经验上的学习,还需要对思维认知去做一次又一次的梳理跟纠正。希望这次分享,可以给还在运营路上迷茫的孩纸们一点点启发,就够了。

#专栏作家#

粉小圆,微信公众号:粉小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近9年的时间专注在互联网运营。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

    回复
    1. 😪😵

      回复
    2. 😲🤐🤐🤐

      回复
    3. 沃德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