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化运营就一定能提升社群的活跃吗?

0 评论 780 浏览 0 收藏 11 分钟

做社群运营的,都希望自己负责的群天天活跃,能完成公司指定的任务。但现实则是没几个人聊天,做一些活动都很难调动起来,这种情况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做社群的人都会面对一个核心的问题,如何提升社群的活跃。虽然,我个人并不关注活跃这一指标,更关注留存和转化。

但对于很多从业者来说,活跃是必选项。

那么,如何提升社群的活跃呢?

一、栏目化似乎是必选项

咱们在看私域社群案例时,就一定能够看到栏目化。如下图奈雪所示,

1. 入群的核心抓手

入群的核心抓手是18元券,这也是咱们99%的品牌所做的,通过利益将消费者拉入群。而且,消费券本身又能够带动消费者购买。可谓,一举两得。

2. 栏目化成为可持续运营常态

栏目化是一种成熟的且以逸待劳的方式,如奈雪的周一免配送费,周二的升杯日、周三会员日、周四拼单日、周五抽奖日,通过相对固化的栏目让消费者产生社群价值的认知。

3. 活动再进一步锦上添花

有相对固化的就一定需要不那么固化的,因此在栏目化的基础上增加随时可开展的活动,用来进一步的开展节日活动、新品宣发等。

看上去这个体系已经是非常完善的了。但如果你在奈雪的社群里,你会发现其实并没有所谓的活跃产生。社群本质上依旧是单向广播电台的模式。

二、为什么咱们花费了这么大的精力,就是活跃不起来呢?

1. 一切还得从目的出发

归根结底,品牌方开展私域社群的目的是成交。至于说社群会不会活跃并不重要,或者说并非必选项。

消费者进群了,说明什么?说明这个群对她/他来说有价值;

消费者进群后一直保留在群里,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这个群确实对她/他有价值。

——因此,当消费者愿意进群并且在群里停留,那么就说明且验证了群的价值。

2. 那么,消费者所需要的价值是什么

首先就是购买。咱们所有社群最终所组织的内容,都最终流向购买,这也是消费者自己心里非常清楚的。其次还涉及到心理认同,在社群里能够解答一个最基础的问题:并非我一个人购买。或者说寻求一种安全感。即便品牌方是个骗子,那么至少不是我一个人被骗。

3. 消费者买就行了,为什么一定要让她/他表面活跃呢?

因此,对于品牌方来说,消费者只要购买就行了,我完全没有必要让她/他一定在社群里进行表面的活跃呢。但很多品牌方很明显想要的更多,如果能够活跃不是更好吗?如果能够活跃不是说明我更厉害吗?于是乎,活跃也成了一种追求。

三、那么,到底有什么具体的方法让社群活跃起来呢?

分三个层级,第一个层级是利益,第二个层级是信任,第三个层级是自我实现。

1. 利益驱动

正如奈雪入群时的18元券一样,想要消费者活跃起来,需要持续的将利益投入进来,让消费者保持持续的互动。是不是就直接在群里发个红包,让大家抢一下就可以了呢?当然不是。接下来,我带着你一起开展一场群互动。

活动规则

1、获得活动资格:需在指定时间内进行指定的操作获得活动资格;

2、群主在指定时间发红包,最佳手气可获得对应的奖品;

3、特别强调:没有获得资格不能参与,同一次活动1个人只能获得1个奖品。

活动准备

1、需准备3-5个奖品,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虚拟商品,核心是引导更多群成员参与;

2、建议奖品以实物为准,并引导消费者到店领取,这样可获得一次消费者到店的机会,

3、准备活动话术。

活动话术

为感谢和回馈大家对咱们门店的支持,将于明天上午11点开展一次抽奖。规则如下:

一、抽奖资格获取

请在明天上午11点前在本群发送以下内容,获得抽奖资格—

京南路小二黑烟酒店店庆福利,满200元减15元,数量有限先到先到,活动时间为:2月1日-2月3日共3天

二、抽奖玩法

1、请按照一提示获得抽奖资格,未获得抽奖资格不能抽奖;

2、群主会在明天上午11点通过发送红包抽奖,最佳手气获得,1个人只能获得1个奖品。

三、奖品共3个

可口可乐6罐/1提,3份,每人1份。

这里的几个核心点在哪儿?

A、需要消费者完成一个任务

这个任务可以非常简单,但一定要消费者参与进来,这样才能够让消费者感知到自己其实是社群中的一员。当然,最好的任务是能够结合你目前正在开展的活动,这样能够达到持续宣传活动的目的。

B、奖品是能够带动消费者进行到下一步的

比如优惠券能够引导消费者去购买,比如获得秒杀资格也一样能够引导消费者去购买,比如实物奖品可以引导到门店去领取从而达成面对面的销售机会。

C、主要联系获得奖品的消费者

要让对方在社群里晒出来。一方面是在进一步的建立与社群用户的信任,另一方面是持续的宣传。

D、这个事情需要固化

这样才能够更容易形成社群用户心智。比如设置每周三免费抽奖日。通过设置固化的时间点和这一互动方式,能够快速的捕获用户的心智。让她/他知道每周三下午4点钟会有免费抽奖的活动,那可是要定个闹钟的时间点。同时,当现有社群用户意识到活动真实有效的时候,她/他会主动的邀请身边的亲人朋友进群参与,形成裂变/口碑推荐。

2、信任驱动

如何形成信任驱动呢?其实很简单,当你持续将“利益驱动”这件事情重复开展100天的时候,信任自然就形成了。当信任形成了之后,接下来就可以进一步的拓展一个新的栏目版块的:好物推荐。

对于社群来说,其实也就只需要这两个版块:一个是免费抽奖,一个是好物推荐。站在品牌方的角度上,一个是利他,一个是利己。

3、自我实现驱动

因为群里用户有了信任,所以就会逐渐的释放出非模式化(非利益相关)的互动。因为这个时候群里之间已经产生了一种类家人的感觉。但这里核心的也一样,需要时间的沉淀。正如需要100天建立信任一样,你需要360天才能达到自我实现的这种驱动。

但,这种驱动一旦形成,就不可逆。简单来说,当这种驱动形成后,你就拥有了一个自循环的社群运营逻辑。

最后,在社群运营的过程中也有几个特别注意的事项:

  1. 及时处理群内垃圾消息,俗话说“一个老鼠坏锅汤”,任一条垃圾消息都是那只老鼠。
  2. 群公告的核心就是最好的垃圾消息规避器。
  3. 最佳手气红包时,发送红包的数量一定要小于互动的人数。比如互动人数20人,建议发10人即可,以最快获取最佳手气的用户。否则,无法第一时间获得最佳手气,会影响互动。
  4. 最佳手气红包金额设置小一些即可,比如0.5元1元,其核心不是福利,而是获得最佳手气的工具。
  5. 群规模较小时,不建议使用朋友圈点赞等方式进行抽奖,因为参与人数较少甚至没有人参与,会导致活动无法开展。此时,最合适的还是最佳手气红包。
  6. 坚持,坚持,还是坚持。

能坚持3个月每周发3次内容的不超过20%,

能坚持6个月每周发3次内容的不超过10%;

如果你坚持了1年,恭喜你,你已经是此时的王者!!!

专栏作家

杨俊,公众号:职场杨大叔(zhichangyangdashu),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私域社群专家、产品运营专家,新零售专家,浙大MBA。前腾讯高级产品经理,《产品经理进阶之路》作者,西北大学培训中心特聘讲师。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