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成功的商业和产品,都是利用了人性的弱点来实现增长​

闯爷
0 评论 2806 浏览 16 收藏 13 分钟
🔗 产品经理的不可取代的价值是能够准确发现和满足用户需求,把需求转化为产品,并协调资源推动产品落地,创造商业价值。

为什么有些商业和产品能迅速崛起并持续增长?答案或许藏在人性深处。本文将带你探讨财富分配如何激发员工的生存本能,游戏化管理如何利用即时奖励驱动行为,短视频如何通过满足窥探欲和即时满足感让人欲罢不能。

大家都知道,想让马跑得快,就得给它喂草料。同样的道理,成功的产品、团队和公司,都是因为摸透了人性。

人性就像房子的地基,地基打得好,房子才稳当。为啥有些公司能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愿意跟员工分享好处。这么做,其实就是满足员工的底层人性需求,让大家更愿意努力工作。

就像前面我分享的游戏化管理,把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结合起来,就是巧妙利用了人性的特点。

为啥腾讯能让 8 亿人天天刷视频?为啥海底捞员工死心塌地跟着干?为啥王者荣耀让人玩得停不下来?其实就靠仨字:顺人性

华为的那套特别的 “分钱办法”,还有张一鸣提的 “多巴胺经济学”,商业竞争表面上比的是钱、技术和市场,其实说到底,比的是谁更懂人性。

在我的公众号 “闯爷用户增长实战笔记” 里,详细讲过怎么把这些人性法则用在游戏化管理和运营上,帮企业提高增长效率,激励员工好好干活。

一、财富分配的人性博弈场:激活生存本能

在商业环境里,钱怎么分一直都是个关键问题,这就好比一场复杂的人性较量。就拿胖东来超市来说,是零售行业里的传奇一般存在。

胖东来,基层员工一年能挣 10 万多,店长的收入比一线城市的白领还高得多;华为,2023 年给员工分了 700 多亿的红利,平均下来每个人能拿到 54 万,这分红的力度简直太惊人了。这些事儿的背后,都藏着对人性规律的利用。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生存是人类最根本的需求。所以说,把利益分好不是老板大方,是顺应了人性。

就拿华莱士来说,他们搞了个 “合伙人制”,员工能给门店投钱,还能参与分红。

这么一来,效果立竿见影,员工离职率从 25% 一下子降到 8%。这就说明,员工要是觉得在这儿干活能挣到钱,生活有保障,自然就想留下来,一门心思为公司出力。

而且,钱要 “看得见摸得着”。科学证实,即时奖金比年终奖多触发 53% 的多巴胺分泌。这意味着即时奖励能更有效地激发员工积极性。

就像游戏中玩家完成小任务能立刻获得金币奖励,这种即时反馈让他们更有动力继续游戏。在我之前的文章中,我多次强调即时反馈在激励体系中的重要性,它能让员工快速看到努力成果,从而不断创造价值。

基于这些人性法则,可总结出实用方法论结合到企业管理中,提升员工的贡献度,我们来举下面两个例子;

对于基层员工,可采用 “游戏金币制”,某连锁餐饮将每日业绩转化为实时金币,员工下班即可兑换现金,人效提升 40%。这种即时物质奖励,让员工直观看到努力回报,如同玩游戏积累金币,充满成就感与动力。

对于管理层,可采用 “虚拟股 + 对赌” 方式。在华为 “主航道战役” 中,高管需自掏腰包认购虚拟股,超额完成目标可获 3 倍分红,未达成则本金归零。这既给予管理层经济激励,又通过对赌机制增强其责任感与紧迫感,促使他们为企业目标全力以赴。

二、体内多巴胺驱动:从游戏产品设计到商业管理

游戏为何让人上瘾?这背后是底层人性在起作用。从神经机制看,游戏刺激大脑奖赏系统释放多巴胺。多巴胺的释放让人产生快感,形成上瘾动机。

同时,游戏中的成就、奖励和反馈激活大脑奖赏系统,强化对游戏的依赖,反复的奖励体验让游戏成为习惯。

从心理学角度讲,游戏提供虚拟的掌控感和成就感,帮助玩家暂时逃避现实压力、焦虑或无聊,这种心理慰藉是游戏成瘾的重要驱动因素。

游戏中的即时反馈和奖励机制,如完成任务获得金币或装备,不断强化玩家行为,刺激大脑奖赏系统,使其更容易上瘾。此外,多人游戏中的团队合作或竞争关系,让玩家因责任感或攀比心理难以退出游戏,进一步增强成瘾性。

2.1 这些游戏中的人性操控术,同样可应用于企业管理

比如,销售团队可采用 “段位制”。某电商公司将销售额转化为 “青铜 – 王者” 等级,通过实时大屏展示排名,GMV 三个月暴涨 210%。这种方式如同游戏中的段位升级,让销售人员清晰看到自己的位置和目标,激发竞争意识与积极性。

2.2 开发进度 “经验条” 也是不错的管理方式

GitLab 将代码贡献量可视化,工程师每完成一个任务,进度条增长并触发庆祝动画,需求交付速度提升 90%。这种可视化进度展示和即时庆祝反馈,让工程师感受到工作成果得到认可,如同游戏中完成任务升级,动力满满。

2.3 将游戏化理念巧妙融入组织管理的六大核心模块

以网龙为例,深耕游戏领域多年,创新性地将 “游戏化” 基因融入员工职业发展道路与日常管理。在员工职业发展方面,梳理岗位能力模型,让员工不受岗位限制,通过 “拼乐高” 形式组合各项能力,符合相关岗位能力要求即可获得 “自动晋升” 或发起岗位调整机会。

同时,将各岗位任职能力点设计为不同游戏关卡,晋升如同 “游戏闯关”,员工打通全部关卡就能即刻晋升,还能不受现级别限制随时 “跳级晋升”,仅 2016 年就有 927 人通过这种游戏闯关形式晋升成功。

在日常管理中,网龙运用创新游戏化管理系统进行数字化管理,以虚拟积分作为驱动动力,激发公司倡导的行为。

员工可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积分,如发现与解决公司 Bug、通过 “悬赏系统” 解决问题、上传优质学习材料、参与新品测试等。积分的 “出口” 是竞拍系统,公司每季度及重大节假日举办竞拍活动,购买员工关注的商品用于竞拍。

网龙内网平台设有荣誉榜(员工积累分数排名)和消费榜(员工竞拍所得商品数量排名),这种方式极大提升员工参与度与积极性,塑造良好企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业务发展与用户增长。

三、人性的驱动:短视频让人欲罢不能的底层机制

如今,短视频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人们为何喜爱短视频?因为大数据懂你,能给予安慰,满足人性需求。

3.1 短视频背后的人性驱动机制

为啥短视频这么吸引人呢?这里面可有深层原因。首先,人都有窥探欲。你有没有发现,看别人吃东西的视频时,自己也会更饿?

研究发现,看别人吃饭的视频,能让人的饥饿感提升 35%。这种对别人生活的好奇,让我们不停地刷视频,想知道更多。

其次,刷短视频太容易获得即时满足了。轻轻滑动手指,就能看到新内容,比网页跳转方便太多,几乎没有什么阻碍。这种轻松的操作,让我们养成了 “无阻力爽感循环”,根本停不下来。

最后,短视频还能满足我们的情绪需求。你有没有在晚上睡不着的时候,刷视频来缓解孤独?调查显示,30% 的用户会在深夜刷视频,寻找慰藉。在孤独的夜晚,短视频成了很多人的情感寄托。

3.2 短视频里的人性底层需求,对管理也有用

在激励员工方面,可以把年度目标拆分成一个个 “15 秒小任务”。就好比快递员,每送完 5 单,系统就会语音提示:“叮!金币 + 10,当前进度 67%”。

这样一来,员工每完成一个小任务,就能立刻得到鼓励,收获成就感,干起活来更有劲头,大目标也就更容易实现了。

在我的公众号里,有不少把大目标细化成小任务,再通过及时反馈激励员工的实用方法,大家可以去看看。

3.3 贴合大脑规律,把握反馈时机

在管理实践中,每 2 小时进行一次反馈被证明是最佳间隔。某在线教育团队曾做过实验,每 2 小时为学员发放 “勋章”,结果课程完成率从 21% 飙升至 89%。

这充分表明,在恰当节点给予学员反馈与奖励,能够有效维持他们在学习与工作中的良好状态,进而显著提升效率。

3.4 运用 “心流陷阱”,优化企业管理

米哈游在项目管理里搞了个 “副本通关” 玩法,把每次版本更新都当成打 “BOSS”。这么一来,开发过程里的 bug 少了 45%。

这种把工作变得像玩游戏的办法,能让员工特别投入,进入那种特专注的 “心流状态”。工作质量提高了,员工对工作也更满意。

弄懂人性的底层逻辑,你就会发现:

分钱能激发人的干劲,胖东来和华为的成功就是最好的例子;把事情变得像玩游戏一样有趣,就能让人快乐,王者荣耀和米哈游就是这么做的;短视频能让人立刻获得满足,抖音、快手的火爆就是证明。所有商业成功,说到底,都是利用了人性的弱点来实现增长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闯爷】,微信公众号:【闯爷用户增长实战笔记】,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
专题
11805人已学习12篇文章
很多公司都在谈论数字化转型,而数字化的基础即是大量的、繁杂的、高度业务关联的基础数据。数字化运营是其中的一个分支。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做好数字化运营。
专题
55685人已学习20篇文章
产品上线后冷启动怎么做最有效?这是产品经理和运营必须要了解的。
专题
18065人已学习15篇文章
语音交互是基于语音输入的新一代交互模式,通过说话就可以得到反馈结果。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语音交互的入门指南。
专题
13491人已学习14篇文章
企业架构可以辅助企业完成业务及IT战略规划,还是企业信息化规划的核心,也有助于个人职业的健康长远发展。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企业架构详解。
专题
31214人已学习16篇文章
在线教育的现状、趋势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