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是钱包,支付宝则是银行

0 评论 7765 浏览 10 收藏 7 分钟

最近微信开始越来越多地尝试支付领域,从添加了微信支付功能以后,它更多地涉足生活方方面面,想尽办法让大家把银行卡绑定到微信上。

上一周,我本人首先是尝试了嘀嘀打车与微信支付,司机与客户各让利十元的烧钱举动着实吸引了一大批用户(支付宝与快的打车在本城市似乎宣传不够广,使用较少)。同时我询问了一些上了年纪的司机师傅,也都觉得微信支付和嘀嘀打车结合非常易用,无论是出于赚钱还是方便,他们都会向客户推荐使用。

然后,我在公司看到了很多新设立的自动贩卖机,而且都提供了微信支付功能,并且使用就送小商品。尝试之后发现这部分更多还是接入了第三方接口,需要注册新的账户,相对比较烦琐,但也是一个发展的趋势。

最后,就是大家热衷的微信红包。手气群红包一下子把之前沉寂的几个群给点燃了,好友之间也几十整百地赠送一些红包,非常有趣也非常接地气,放在新年之际真的再合适不过了。

支付宝在安全和信用领域一直走在前列,阿里金融在近几年也是渗透到了行业的方方面面,随着12306对支付宝的开放,余额宝的兴起,都为阿里赚取了大量的用户和金钱。转账、淘宝购物、机票和火车票的购买,我们都会使用支付宝,这也正是越来越多人关注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之间竞争关系的原因。

就目前的态势而言,我做个不是非常恰当的比喻,即微信比作钱包,支付宝比作银行。

『钱包』和『银行』两个概念是非常明晰的,都用来装钱,但是功能上却又大相近庭。一般而言我们会经常把钱包带在身上,在小卖部买东西、打车付钱、找零等我们都会用到钱包。而大宗金额我们总会存到银行里,一方面保管安全,另一方面还能获得利息或者其他增值服务。怎么样,是不是很熟悉?

微信的社交属性决定了它的钱包性质。

微信建立在好友关系的联络上,我相信目前国内 App 中在使用时间方面没有超过微信的,就连很多大公司和学校都开始使用微信群发通知与消息,我们每天花了大量时间在沟通朋友和朋友圈晒照上,这都是微信的社交属性表现,也是腾讯从 QQ 开始的基因延续。红包功能应该说是支付宝首创,但是在用户中推广起来,微信反而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社交属性下的功能黏性也许会不足,比如红包功能的『热』并不会持续到新年之后太久,但是社交的病毒式传播使得这类产品的用户数量得以迅速积累,为核心功能铺垫道路。

在 O2O 领域我认为微信会更有优势,通常 O2O 不会有大宗的金额交易,而小额支付则是『钱包』的性质,是社交产品容易实现和传播的功能。阿里近几年都开始控制旗下各款应用的体积和复杂度,我们会发现淘宝、支付宝等产品本身实在是太庞大了,以至于使用起来经常发生卡顿。但是微信近几年的更新在流畅度方面改进很明显,并且微信支付无论在 UI 设计还是交互上都很清新便捷,支付流程也更加简单(仅需要一个支付密码,安全性有待验证)。

可以预见,未来我们在小卖部购物就可以使用微信扫码支付,打车则已经实现了这样的功能,结合订餐、影院直接付费,都是微信支付要显得方便快捷一些,尽管这些功能目前已经通过支付宝实现了。

支付宝的金融属性决定了它的银行性质。

支付宝一方面要依托来往在小额领域和微信竞争(但目前来往以错过最佳发展时期,处于绝对劣势),另一方面则应该强化自身的金融特性。大额转账、金融理财,这都是『银行』的任务,而在线支付本身也是网上银行功能的替代和延续。阿里尽快实现『银行牌照』可能才是一锤定音的举措,让它的金融属性更加明显。

2013年阿里推出余额宝并收购天弘基金,同时又注资新浪微博打开流量入口,以及地铁火车站等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都是为了获取用户和资金。而阿里花重金开发、推广来往,结合快的打车抢夺打车业务,都是和微信支付的正面交锋。只能说阿里在这部分目前还处于一定的劣势,想要追赶恐怕还要花费想当的精力。

不管怎么说,2014年,国内互联网三足鼎立的局面会更加明显,而在支付和金融领域走得较前的阿里和腾讯都将其视为必争之地,百度更是紧随其后。鹿死谁手还很难说,高手过招不可差之分毫,用户才是最后的裁判,谁让用户收获利益和便捷,谁就会成为最后的赢家。

本文由本站专栏作者@窒息红Leon投稿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自人人都是产品及并注明链接。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