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退烧,移动战略趋于理性
摘要 : 与其说阿里明确了移动战略,不如说阿里是回归了自己,不再头脑发热了,变得更加的清醒了,更加明白自己的优势在哪里,更加明白自己能做什么要做什么。
『用愚公之精神去挑战X信』的豪言壮语仍在耳边回荡,深以为阿里就此把移动战略的宝押在『来往』上了。而从马云今天的内部邮件来看,其核心还是在产业服务上,还是在其最擅长的电商领域。来往之于阿里移动,不过电商之于腾讯。
那股强推来往的激情淡退,取而代之的是理性的思考,移动战略也变得更加清晰。也许,来往不过是颗烟雾弹,醉翁之意根本不在酒,抑或是高烧不止犯了迷糊。借用一些业内人士的观点,阿里倾注太多精力在来往上,就会忘却自己该做的事情,哪怕来往跟微信一个等级,对阿里电商没多少增益可言。
阿里最擅长的是什么呢?电商服务。
从B2B到C2C再到B2C,打造了完整的产业生态,服务国内外众多电商公司。严格来说阿里并不是电商公司,而是一家电商产业服务公司,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电商产业参与者提供服务。不管是针对B还是C,都只提供增值服务,并不出售实际商品。在帮助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同时,成就了今天的阿里电商王国。
很多人说,阿里做不好C端产品,因为这家公司没有基因。这话似乎如此,阿里在C端产品没有建树,搜索引擎的雅虎、生活服务的口碑、SNS的雅虎关系等等不一而足,往往都是高调入场黯然放弃。哪怕是国内第二大IM的旺旺,如今主要服务对象还是B端。但话说回来,为何旺旺能够常青?不管怎么说也是第二。因为,旺旺是为电商在服务。
不是说阿里做不好C端产品,而是阿里的基因确实是电商,电商以外不论B、C都无太大成就,但只要是电商有关的无论B、C都还不错。道理非常简单,阿里确实什么都想做,但那根本不是他擅长的事,就好比让讲相声的去搞科研,能够成功只能说是运气,不成功也就理所当然了。
包括马云邮件作为重点的『云』,还是属于服务的范畴,属于基础建设的服务,作为一个幕后的支撑者。对于更多的企业来说,自然没有力量去投入建设云,但又存在巨大的需求,这恰好是阿里现在和未来要做的。阿里跟其他剧透的明里竞争看得见,但还有很多暗里竞争看不见。比如,某款微信用户热捧的应用,其使用的却是阿里云产品。不管这些产品在哪些平台,但基础的服务却用的阿里,这才是阿里要做的。
在这个时候,阿里清晰的明确移动战略,其实就是服务思维的战略,至少看来更加清醒理性,不再是剃头挑子一头热。或者说,与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阿里不再争做入口,而是帮助别人争入口,或成为入口的一个出口。
阿里的核心优势在哪里呢?大数据。
市场终究是一个消费的市场,阿里所掌握的消费者数据,至少比国家统计局更庞大、更精准,这才是阿里真正意义上的无价之宝。马云提出了一个『DT』的概念,确实充满了无穷的想象空间,而且着实是未来的发展趋势,阿里的重心应当是挖掘和利用数据的价值。
不论是移动电商,还是小微金融,对数据都天生充满了依赖。放着这么宝贵的数据不充分挖掘利用,不为整个产业服务,那才叫做暴殄天物。所以,马云在邮件中提到了分享,数据服务肯定也会纳入阿里的电商版图,加强阿里在电商生态的服务能力才是王道。
利用云计算将大数据落地,让抽象变得更加具体。比如,商家的资料全部都在云端,包括供应链、商品、用户等,其目的是让信息更流通,让企业可以获得更好的效益。传统的商业形态,其实就是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等,组成了完整的商业。云,其实就是数据的流,包含了传统的『流』,因而形成了一种新的生态。
但不管马云提到的云还是端,阿里的移动战略在我看来,还是跟现在的模式差不多,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商业地产』,或者可以说是『万达广场』模式。阿里营造一个商业生态,让商家和消费者更好的交易,自己也可以从中获得商业价值。
对于马云提到的『端带动云,云丰富端』,通俗理解就是用商家的需求来带动服务,用更好更全面的服务来帮助商家获得更多的成功。所以,在这封邮件中重申了『客户第一』的原则。
与其说阿里明确了移动战略,不如说阿里是回归了自己,不再头脑发热了,变得更加的清醒了,更加明白自己的优势在哪里,更加明白自己能做什么要做什么。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