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搭建用户运营体系

花道😌
6 评论 77587 浏览 515 收藏 11 分钟
🔗 产品经理的不可取代的价值是能够准确发现和满足用户需求,把需求转化为产品,并协调资源推动产品落地,创造商业价值。

本文作者介绍一种用户运营体系方法,是通过RFM模型转化来的。

从事互联网的同行相信也了解现在的市场行情,在获客成本越来越高,市场用户总数大致不变的情况下。到处都是一片红海。

所以,在“蛋糕就这么大,分蛋糕的人却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如果维护好每一个费力争取进来的用户,自然成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事,主要也是用户运营从事在进行操盘的。

那么,用户运营要怎么做?其实,大部分从事运营的同事方法均有所差异。作为运营,无非就是拉新、促活、提高留存、提高订单、提升流水等。而针对不同的运营目的,每一个资深的运营从事者运营的方法是不同。

以下,介绍一种通过RFM模型转化来的用户运营体系方法,也是笔者最近的一个心得,运营老司机请绕道。

一、定义不同层次的用户类型

首先需对不同类型用户区分,如下:

临界值的确定

这里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来进区分。举例如下:

数据取值范围:1.1-3.1(两个月的数据)

(1)横向:按照用户消费频次(成熟度)区分,如:

  1. 初级用户:消费1-5单用户;
  2. 成长用户:消费6-10单用户;
  3. 成熟用户:10单以上用户。

(2)纵向:按照用户活跃度区分,如:

  1. 活跃期:最近4天有消费的用户;
  2. 衰退期:5-10天未消费的用户;
  3. 流失期:11-20天未消费的用户;
  4. 死亡期:20天以上未消费的用户。

举例:初级用户&活跃期:即代表在近两个月内,用户消费了5单以下。但该用户最近三天有消费。

数据需求表参考:

注:这里可看前三列,后两列作为数据参考。

以上仅仅是举例(偏电商类型的业务),可能不同行业不同业务下,用户的消费频次和活跃度是不同的。这里要看具体的业务而定。

二、制定对应的用户体系模型

通过以上用户定义:我们可绘制出我们整个用户运营的框架

注:此模型之前参考过一个大神文章启发的。

以上的图简单易懂,这里说明一下:

我们的目标即可细化为:

  1. 初级用户转化成长用户,成长用户转化为成熟用户。
  2. 沉睡用户和流失用户进行唤醒,拉为活跃用户。

通过以上两种方式,形成循环闭环。

其中几个小细节是关键要素:

(1)初级用户由于对产品熟悉度不够,故流失和沉睡可能较多,需专门针对此批用户进行专项分析、运营。

(2)到成长期和成熟期以后,对于流失和沉睡的用户需重点关注。

特别是成熟期的流失用户,此批用户大部分是经过长期的维护和大量的资源支出,才变成我们的忠实fans,如果流失数据异动很大,就要立项专门去研究。负责这一块的小伙伴更要走下去,深入和这批用户沟通,找出真正的原因,而不是在办公室看着数据拍脑袋定原因。分析出来的东西,更要去和真正的用户反复进行验证。

(3)当然,精细化的分析出用户体系,最重要就是对症下药,减少预算、提高转化。

所以,对不同类型用户,可能运营的策略和方法是不同。

三、具体的运营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以上的模型,挖掘出对应的用户数据。

这里说个题外话:很多同学可能对这批数据的获取会比较头疼。特别是创业型公司,根本没有相应的数据平台。所以这里可以提3点建议:

  1. 通过后台导出相应的订单数据源表,自行通过excel等工具进行处理(具体的excel方法就不赘述了)
  2. 和管数据库的开发哥哥沟通,通过sql语句进行导出。(方便是方便,但经常打扰人家也不太好。)
  3. 如果此体系定下来了。一定要和产品经历沟通此需求。个人觉得这方面很关键,数据是运营的基础,有强大的数据后台,会节省很多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以下导出相应的数据:

注:数据仅仅是举例参考。

根据简单数据分析,即可尝试以下的运营动作:

  1. 初级用户的沉睡期和流失期用户最多。可申请铺一批组合券进行唤醒。如:1张高面额、低门槛券,1张低面额、低门槛券进行促活,并做好券到期提醒。(两张券的含义是让用户能多逗留、多消费一次。尽量能加长使用我们的产品时间)
  2. 处于成长期的用户,相对来讲,也算较为熟悉我们产品。可设置消费返券或发放中等面额的优惠券,并根据其用户购买习惯push相应的文案。
  3. 对于成熟用户,重点关注其流失期和沉睡期用户。可安排客服进行抽样访谈,了解流失原因。并申请一批优惠券或者礼品(需使用产品兑换),作为奖励或者歉意的补偿等。
  4. 活跃期的成长和成熟的用户,目的是提高用户的消费客单价和频次。所以可以相应发一些低面额,较高门槛的优惠券,并push热门或者爆款的商品等。

以上只是笔者简单列举一些方式,具体动作需根据业务和具体的数据反馈来定。但大体的形式可以参考。

通过初级、成长、成熟和活跃、衰退、沉睡多个维度交叉分析,总能发现出问题,制定相应的运营策略。

四、运营动作的周期和推送的方式

运营动作周期

用户运营的体系,是需要进行长期的运营操作。可能会根据过程中的数据反馈,来调整具体的动作。但方法和大方向基本应该保持一致。

当然,根据业务的不同性,运营动作的操作也会有所差异。

以电商业务举例,在电商业务中,不同用户类型操作的频率也是不同。

如:

  • 死亡期的用户:一个月/半个月集中整理一次数据,进行发券、推送等。
  • 流失期的用户:此批用户属于濒临死亡,则需每3天/7天需分析一次,进行运营激活等。

关键点于:当你对某批用户进行操作后,要进行相应的追踪。如隔1个星期后,再观察相应的数据转化情况,以及在新的时间维度中,此批数据在各个层级中的占比。也方便你做好相应的汇报和总结。

举例:3月1号对前两个月的数据进行上述的分析后,在4月份捞出来的数据中,3月份这批数据在最新数据中的情况,以此来评估你的运营效果和指导后续的动作。同时,还能同比日活情况、留存情况等指标,多维护结合来分析效果。

对于用户推送

这方面展开来讲,可能又是一篇文章,先抛开时间、频次这些因素,简单的策略建议如下:

  1. 初级用户、死亡用户推送优惠,引导消费。
  2. 成长、成熟用户推送根据用户数据反馈,推送相应爆款,特色商品、产品活动等。
  3. 推送后的用户引导链接、跳转方式越短越好。

五、总结

最后,简单梳理下本文阐述的方法:

  1. 对我们产品用户进行精细分层级;
  2. 制定相应的用户模型(RFM模型的应用);
  3. 根据定好模型,进行相应用户数据的收集;
  4. 通过数据的分析制定相应的运营策略;
  5. 运营周期、推送的方式和数据效果的评判标准。

我们做用户运营,一定要确定好目标。无论是促活、提高留存、提升订单、拉高客单和提升流水,具体到相应的运营动作是有差异的。一定记得要对症下药,确定1-2个目标,循序渐进。对于后续的复盘分析也要认真分析到位,做好统计,及时进行调整。

当然,RFM的模型,还有一个用户的消费金额。当你需要更细化对用户进行分层时,还可以将此指标考虑进去。然后对数据进行加权处理,可能又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了。

 

本文由 @花道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好,反复消化

    回复
  2. 说的很棒,只是RFM的模型不知道怎么建,没接触这种的

    来自广东 回复
  3. 总结得很好,方便加个微信嘛?

    回复
  4. 说的很棒啊,希望可以和你多交流

    来自上海 回复
  5. 可以加你微信交流吗

    来自广东 回复
    1. Jj625115

      来自北京 回复
专题
33590人已学习17篇文章
作为产品经理,你真的懂什么是敏捷开发吗?
专题
20489人已学习15篇文章
商品管理系统属于电商产品中最基础、最核心的系统,是支撑整个电商产品的核心。本专题的文章提供了商品管理设计指南。
专题
32093人已学习19篇文章
一个合格的购物车是怎么设计出来的?
专题
18315人已学习15篇文章
库存管理是管理商品和数量之间的关系。本专题的文章提供了库存管理设计指南。
专题
12853人已学习13篇文章
对数据进行监控,分析异常数据,是数据分析常见的工作内容。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做好数据异常分析。
专题
91470人已学习30篇文章
想要脱围而出,你必须升级你的技能和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