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真正评估产品的“粘性”?
对于留存的认知,你处于哪个层面,你是否真正的深刻理解了留存,希望通过本文能够给你一些启发。
留存,被认为是衡量产品健康度的一大高级指标,除了“留存”,我们最常谈起的就是“粘性”。但如何将它量化,让大家对产品的粘性衡量从感性变成理性一直没有很好的分析模型。你是否真的深刻理解并能应用于业务场景呢?本文或许可以给你一些启发。
一、深刻理解留存
对大多数产品而言,我们会用留存来整体评估产品的健康度,你也可以理解为,留存是在“某一天有多少人使用”的维度下进行的计算,它统计了来自同一群人,放在时间的跨度下,计算每一天回访用户占这群人的百分比。以新增留存为例,某一天或一段时间新增的用户,第2天还有多少人使用,隔2天还有多少人使用,隔了7天还有多少人使用,通常我们会以此来判断产品留存用户的能力,以及用户的价值。
人人都在看留存,但可能不知如何下手,这里可能是你开始看留存图的样子:在某一天注册了一批用户,然后有多少在后续一个月的每一天中回访了:
30日留存
这是7日的留存:
7日留存
然后,这是只看1日后的留存(次日留存)
次日留存
你会发现这个例子中的次日留存把问题反映的最明显:有超70%用户在初次使用你的应用后,第二天就不再回来了。所以在你担心30天或90天留存这些东西之前,需要先弄清楚怎么能让用户在第二天回来,即,提高次日留存才是当务之急。
Tips
用户会非常快的流失,实际上平均下来,移动应用的次日留存一般在30%,一些非常优秀的应用这个值能达到70%(仅供参考)。所以问题的关键就在你如何在用户安装之后立刻留住用户,如果你能在一开始粘住他们,你基本就能保留他们一段时间。
(当有人清晰的告诉你:你只需要聚焦次日留存,那你的运营策略也会有焦点和针对性。)
二、粘性:以用户视角,科学评估产品留存能力
从精细化运营的角度来看,你可能有过这样的疑问,在某一段时间活跃的用户为用户群中:
- 隔7天来的用户有多少?
- 有多少用户是中间6天一天都没来?
- 有多少用户是连续访问了7天?
- 第30天来的用户中,有多少中间29天没有访问过?
- 有多少用户是有连续访问的?
- 有多少用户又是每周都来2-3天的?
- 他们分别占比多少?
如果要整体评估产品健康度,我们认为,你可能还需要知道:“一个人使用了几天”,也即很多产品一直无法衡量的维度:粘性。
因为由粘性你可以知道:一款产品,用户一个月使用几天,使用大于1天的有多少,使用大于7天的有多少,你也可以再扩展到周的维度,一周使用大于2天的有多少,一周使用大于5天的有多少?以此来综合评估产品的健康度。
产品整体粘性就是整个产品中,选择「任意事件」,默认将展示近4周来,用户平均每周使用产品的天数分布情况。
任意行为的粘性分析
如上图所示,我们可以看到近四周所有使用产品的人中,使用了2天及以上的占比多少,使用了3天及以上的占比多少,以此类推。
当然,你更可以评估某一功能的粘性,比如我们选择「开始签到」,开始签到这一功能从产品设计上来说,目的就是提升粘性,在天的维度下提升用户打开产品的频次:
「开始签到」模块的粘性分析
最后,本文意在表达留存和粘性这两个分析模型的概念和价值,对于其中提到的数据仅供参考,对于不同类型的产品,甚至不同的团队对自家留存和粘性的定义是不一样的。
当然,精细化运营永远不能脱离用户群,对于不同人群评估留存和粘性也是重中之重,这时候你就需要看特定人群的留存和粘性是否达到预期,这里不做过多讲解。
本文由 @韩重明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PEXELS,基于CC0协议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