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篇|如何成为一个运营大牛(十):取势和做局
“善战者,无智名,无勇功”,能够在势均力敌甚至不利的情况下获得胜利固然是很厉害的,但真正的善战者,在其决定战斗的那一刻,就已经胜利了。
终于进入我们方法篇的最后一篇了,这也是整个《如何成为一个运营大牛》全系列的最后一篇了。我们之前的方法篇一共介绍了几乎是运营中必须的九个方法。然而,或许把他们全部加起来,也未必有第十个来的有用。
我们在运营过程中,做的那些具体工作,叫“事”;
我们前面介绍的通过一些科学的方法,可以更好的完成这些事情,叫“式”。
不过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我们选择到最佳的时机去做这些事情,这个就叫做“势”;
团队协作比单枪匹马更有效,我们整合一群人一起来合作完成这些事情,这个则叫做“局”。
在这最后一篇,我们就要说一说“取势”和“做局”了。
我们先来说一说取势,什么叫“势”,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势”就是“势能”,简单的说就是指:一个物体由于在处在某个位置而产生的一种驱动的能量。我们来看下图:
这个很容易理解,我们要让一个球从A点到B点,如果此时上方有一阵同方向的风吹过,就给球带来了一个“势能”,这让球从A到B这个事情变得容易了。那么,当我们运营一家公司或者一个项目的时候,也是同样的意思:
当我们要把一家公司从弱变强的运营过程中,如果正好有碰到风口,那么事情就变的容易了,这也是雷军说的“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而这里的风口就是指一些政策导向、市场红利、科技进步等等。比如国家鼓励大健康,那么健康业就是一个风口;比如全国人口老龄化,那么就产生了人口红利,养老行业就是一个风口;再比如科技发展技术进步了,那么如现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就是一个风口。这就是一个“势”。
毫无疑问,这样的“势”实在是太有用了。但问题是,除了极少数的企业家或创业者外,要取这样的势,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实在是知易行难。其实,抛开上面说的这些大“势”,在我们运营过程中,除了之前我们方法篇说的追外部热点之外,有一些小“势”,只要我们用心是一定可以取到的。
1、创新的方式带来的“势”
这里说的创新方式,就是指一些最新的运营或推广手段。比如早几年刚推出的H5,或者一些裂变手段、各种五花八门的活动玩法等。这也是一种“势”,如果我们能够第一时间为我们所用,那么也是取得了这些“势”。
2、爆款的产品带来的“势”
这里说的爆款产品,可能是一款产品,也可能是一个活动甚至是一篇爆文。就是指当我们偶然间把某件事情做“火”的时候,应该快速利用其带有的势能做多态化的产品延伸。比如一款产品火了,就快速做它的关联产品;一个爆文火了,就快速推出相关的活动或者推出一些关联文案等等。这个“势”取的好了,其实就是“IP”的概念,一本书写好了,相关的电影、游戏、周边等就可以全推出了,而且效果都不会差。这也是取得了一个“势”。
3、最新的工具带来的“势”
取势也叫“借势”,这里的关键点就是一个“借”字了。我们必须要知道,互联网的发展是非常快的,而在各种各样的细分领域,都会有人领先一步,而他们推出的一些产品或工具,都会是在这个领域走在前沿的,这个时候,除非牵扯到一些核心业务、机密之类,否则就应该尽可能借用他们的“成果”。很多公司的老板或负责人,感觉自己什么都行,这个也要自己做,那个也要自己做,最终没有接到别人的“势”,自己累的半死却一事无成,这种情况现实中不在少数。如我们之前方法篇中做社群裂变之类的,也提到不少第三方的工具。善用别人成熟的工具,也是一种“取势”。
这里可能大家会问,我们如何才能判断哪些是创新的方式、哪些是最新的工具呢?答案是:“无他,唯手熟尔”。我们需要在工作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定期的学习并做好一些记录,构建好自己的一套知识体系,深深的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那么就很容易会发现这些“势”。当我们很清楚我们有哪几头羊的时候,那么如果哪一天新冒出来一头羊,我们自然就会第一时间发现。
以上几点就是当我们无法确保能够取到大“势”的时候,靠用心能取到的一些小“势”。
而除了上面的几个来源于外部的“势”之外,其实还有一个来源于内部的“势”,这个“势”经常会被我们忽略。说到这个内部的“势”,我们先来说一个大家熟知的“马太效应”。马太效应简单说就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而这个效应在互联网领域极其明显。我们来看下图:
大家可以看到,由于马太效应的缘故,就算没有外部的作用,这两个球在不同的地方,会自带势能,一个往前,一个往后。那么问题来了,总归会存在这么一个点,是区分这个球往左还是往右的一个边界。我们就把这个点称之为“马太效应点”。
为了更形象的看清楚这个点的效果,我们把线做成坡度。
大家可以看到,当我们的公司没有做到“马太效应点”之前,它其实是自带变弱的“势”的。而当我们做到“马太效应点”的时候,它就会自带变强的“势”。这就是来源于内部的“势”。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互联网公司纵使在大的风口,却还是难逃一死,那是因为没有达到这个点。
而很多公司拼命烧钱、补贴,其实就是为了快速达到这个点,取得这个“势”。做一场营销的口碑也是,当达到了这个“马太效应点”的时候,就会势如破竹,一往直前,就好象之前的电影《战狼2》。
几乎所有的行业所有的产品都会有这么一个“马太效应点”,当然它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这就需要大家在各自的领域里面自己去挖掘了。而这个“势”也是最有用的一个“势”。
以上就是我们要取的三个“势”。若是取到了,就是“顺风下坡”;若是取不到,就是“逆风上坡”,两者的难度差距就不言而喻了。很多时候,我们希望能从A点做到B点,但实际上,只要我们能从A点做到C点,就基本上已经大“势”已定了。
所以,我们明白了“势”,我们就会知道我们什么时候要开始,什么时候要发力,什么时候要加快,什么时候要坚持。这个时候我们再结合前面的“式”来做,效果就更好了。这也正是我们常说的“取势、明道、优术”。
其实在“取势、明道、优术”六个字后面还有4个字,那就是“合众、践行”。什么是“合众”呢,就是指要聚合一群人来做一件事情,发挥众人的力量,这也是我们接下来要说的,“做局”。
我们这里说的“局”不是一般理解的一些所谓的“骗局”、“千局”之类的,那些局都是以满足自己的利益为目的,来损害别人的利益。虽然那样的局在我们实际生活中其实也不少见,千门八将“正、提、反、脱、风、火、除、谣”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设下了一个个圈套,然而不是正道,终究还是会引火自焚的。
我们这里说的“局”,指的是“为了一个目标,联合一群人来一起完成一件事情,并最终让局中的所有参与者都能获得相应的利益,造成共赢的局面”。这才是一个好的局,这样的“局大家只需要记住三样东西:其本质就是“整合”,核心就是“供需”,手段就是“杠杆”。
我们来看一个网上流传的蛮有意思的段子:
某A君想吃火锅了,然后打电话给几个兄弟,分别对他们这么说:
- 对B说:兄弟,来吃火锅,人东西差不多都齐了,你来的时候带点涮的羊肉就行了。
- 对C说:兄弟,来吃火锅,人东西差不多都齐了,你来的时候带点蔬菜丸子就行了。
- 对D说:兄弟,来吃火锅,人东西差不多都齐了,你来的时候带点底料就行了。
- 对E说:兄弟,来吃火锅,人东西差不多都齐了,你来的时候带点啤酒就行了。
- 对F说:兄弟,来吃火锅,人东西差不多都齐了,你来的时候带个锅就行了。
于是兄弟六人开开心心的吃了顿火锅。
这就是一个“局”,A成功的做了一个哥们几个都挺满意的饭“局”。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局:
(1)从整合的角度来说
几个兄弟分别带来的几样东西,全部拼起来就可以形成一个火锅局,这是一个必要条件。如下图:
(2)从供需的角度来说
针对“局”中的每一位角色,以满足他们的“需”来要求他们的“供”,他们都是可以接受的。如下图:
(3)从杠杆的角度来说
对任意角色每一次的撬动,都是撬的起来的,如下图:
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有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局,大到国家大事,小的吃顿饭打场牌,任何一个局,都需要有这三个满足条件:
- 整合:构成所需的所有元素齐全
- 供需:对任意单元素,都供需平衡
- 杠杆:元素互相之间可以互相撬动
三点全部满足,则此局可成;而缺少其中的任何一点,都会导致该“局”无法做成。我们来看看我们在运营过程中,如何来运用。举一个例子:
假设我们是一家做化妆品的公司,现在刚推出了一款新品,想做一场线上线下的活动,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没有任何预算。那我们应该如何来做这件事呢?
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会有一种毫无头绪、无处下手的感觉,没有关系,我们可以结合上面的三个满足条件,好好的思考一下,就可以做出这么一个局。
第一步:我们知道,要做一场活动需要两个最基础的外部条件:参加活动的用户、场地等硬件设备。如下图:
第二步:因为我们没有预算,自己没有办法提供这两个东西,所以我们要想一想:谁可以提供这两样东西?经过对身边资源的调查我们发现:某宣传渠道(A)可以为我们进行引流,若干网红(B)可以为我们进行引流,某赞助商(C)可以为我们提供场地等硬件设备。如下图:
第三步:我们现在要让A、B、C分别产生“供”,我们又没有预算给他们,所以我们必须要提供给他们除了钱以外的“需”。
现在假设和A、B、C分别沟通之后:
- 宣传渠道(A)表示,如果能成为“一次有意义的活动的官方指定报名渠道”,那么会非常乐意的做一次免费推广宣传。
- 若干网红(B)表示,如果“能和名气更大的明星同台”,那么也会欣然接受。
- 某赞助商(C)表示,只要“有名人效应,且用户多”,那么肯定愿意赞助。
第四步:按照上面分析的情况,我们发现要满足A、B、C三个角色的“需”,我们必须在这个局里面加入一个新的角色,就是某明星(D)。所以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想办法再整合D。
第五步:我们发了明星(D)加入之后,他的“供”就可以解决B、C的“需”了。那么现在的问题是某明星(D)的“需”如何解决,假设我们和D进行沟通后,明星(D)表示:如果没有出场费,那么只要是“一场正能量、曝光率很高的活动”,也是可以接受的。同样的道理,因为必须要满足“曝光率高”这个需,所以我们就要加入若干媒体(E)这个角色了,而E有了他的“供”,就一样有他的“需”。如图:
到这一步,大家可以发现,随着这件事情一步一步发展下去,一开始一件毫无头绪的事情最后变成了:“如何围绕我们的新品,策划一场正能量、有意义的活动?”按上例的情况,我们只要完成了这一点,那么局里的所有角色,我们随着图中的箭头,都可以一步一步的把他们撬动起来。
当然以上只是一个虚构的案例,只是一个思维的过程供大家参考,并不能直接套用。因为在我们实际工作中,“千人千局”。每个人面临的情况都不一样,不同的问题,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资源、不同的谈判对象等等。我们只有在各自的实际过程中,细枝末节的拆分,穿针引线的梳理,才能做出最后落地的方案。我们只需要记住一个“局”中最关键的三大要点:“整合”、“供需”、“杠杆”。
不得不说,“做局”这个事情,归根结底还是要看手上的筹码有多少,这也是“马太效应”的体现,筹码越多,能够撬起的资源也越多,也会变的越强。
那么,如果是在一个资源非常匮乏的环境下,又不想去坑蒙拐骗,就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了吗?不,还有一个最终极的方法,那就是:用格局来降维。只是这个终极方法并不是靠学习能够学到,而是需要靠修行才能得到。
互联网圈子的同学,经常会说希望去做一件改变世界的事情,我并不认为这是一句口号或者空话,至少是对某些人来说。世界从来就是被人改变的。
“格局”是一个维度,格局才是真正决定了上限的那个东西。不管杠杆的那一头有多重,如果这一头真的是“心系苍生、胸怀天下”,那么,没有什么东西是撬不起的,也没有什么局是组不了的。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谨以此文献给那些真正立志改变世界的同学们,世界因为你们而变的更精彩!
(全系列完)
相关阅读
题外话
从去年11月份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上发表了第一篇文章,非常感谢一直以来平台的支持以及大家的鼓励和认可,终于赶在新年之前完成了整个系列的文章。之前也有不少读者联系到我并问起为什么没有建个公众号,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平时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且担心没有办法持续输出有含金量的文章给大家,等忙完这段时间应该会去做个公众号,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至于《运营大牛》系列,已经和出版社签约,顺利的话预计会在今年4、5月份能够把书出来。也期望大家的持续支持:)。在此申明:如果是单篇转载的,只要署名作者和标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转载的话,都没什么问题。如果是需要全部20篇转载的,暂时只能说抱歉了。最后趁这个机会,给大家提前拜个年,祝大家新的一年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专栏作家#
致远,连续创业者,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擅长互联网运营策略,曾为多家大型企业提供过整案服务,现某创业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OO,同时担任多家企业的运营顾问。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谢谢
老师书出来了,还请放个购买链接出来方便购买额 😳
老师,啥时候能再更新呀
全部看下来,爱了
老师太低调了,期待更新和出书
你的书我已经像当教材一样画了满满的标注和笔记 哈哈哈哈
非常感谢黄老师您的知识和经验共享 作为一个正在开始创业的运营小白,真是收获满满的,我会努力结合您的套路大胆开展自己和小伙伴们的创业之旅的!如果我有问题可以咨询您吗?
谢谢先生,受益匪浅,很希望能继续跟你学习,愿梦成真,再次谢谢先生🙏
在您的文章中学到的东西,是值得我一直去思考和回味的。
写得简直太棒了。期待出书。。。 🙂
学到颇多,期待书籍
什么时候出书啊?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买了。
感谢!!受益匪浅 如获新生
感谢大牛系列文章,从思维到结构、数据、方法论,内容涉及的面非常广,但又深入浅出让小白也能很快get到运营核心技能。这个系列文章看下来,对自身的运营知识框架的构建很有帮助,仍需要下功夫消化吸收,实践中出绝招。真心感谢致远大牛的付出,也期待新书~~~ 😯
一直期待你的更新
书籍运营大牛,是包含这些内容,还是有独特的知识分享?
还没看过瘾的举手!!!
您好,看了大神的文章,非常受用,想把大神的资料整理下,在自己的公众号写篇文章,不知道能不能借鉴。
维度很好 值得一看
棒,文章中的一些方法还需要亲身推敲和演练一番
期待出书,市面上的书逻辑太差无用的话太多
学习了,做为一名开发者还是需要了解边界之外的东西,感谢作者分享
辛苦了,感谢作者分享。
感谢老师辛勤付出,尤其是运营思维方法和实操案例帮助很大。基本系列的每篇文章都看过几遍,希望能在未来工作中不断消化总结。不多说书必买!
老哥,真的牛批
出书了,先预定一本再说
老大啥时候在系统的写一些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