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思考:奖励只是一味治标不治本的速效药

11 评论 14783 浏览 54 收藏 10 分钟

奖励真的能够让人们把事情做好吗?

美国有这样一位老先生,他家门口经常会有一帮熊孩子在那里玩闹叫骂。老先生忍不住了,有一天,他把熊孩子们叫到门前对他们说:“如果你们明天还在这边叫骂,我就给你们每人1美元。”孩子们一听,骂人还有钱拿,惊讶又兴奋。

 

第二天,这帮熊孩子一大早就来到老先生家门前声嘶力竭地叫骂,老先生也遵守了约定,给了他们每人1美元,并对他们说:“你们明天再来叫骂的话,可以得到25美分。”孩子们听了,觉得25美分也不算少,也就答应了。

 

第三天,孩子们又来了,老先生诚信地付完钱,又对他们说:“从今以后,你们再来叫骂,我就给你们每人1美分。”孩子们一听,才1美分,算了吧。

 

从此以后,孩子们再也没来叫骂过。

从物质本身来看,有钱拿总归是好事啊,原来可是一分钱也拿不到的啊,怎么老先生只是降低了奖励标准,孩子们怎么就不来了呢  

接下来带来正文:

奖励惩罚

看完你可能就会明白了

社会中广为流行的奖励制度可能是有害的。

现在的大多数企业,都会把“胡萝卜+大棒”当作是激励别人行为的一种机制。所谓的“胡萝卜+大棒”呢,说的是以前车夫为了让拉车的骡子不断前进,就在骡子面前吊着一根胡萝卜,并且时不时地在后面用大棒抽打骡子的屁股。在现代管理中,“胡萝卜+大棒”指的是奖励和惩罚并行,用来激励别人的一种管理方式。

现在在大多数管理者、老师、家长们的眼里都觉得,惩罚是不好的。惩罚会让人觉得压力大,让人力不从心产生厌恶,让人因为恐惧而盲目服从。而对奖励来说,都是持正面态度的。

生活中大到升职、股权、奖金,小到巧克力、鲜花、赞美,都是奖励。这些奖励告诉我们,只要达到要求完成目标,就能得到相应的鼓励。

但是呢,奖励真的能够让人们把事情做好吗?

举个例子,我常年混迹于某个P问答社区里,没事就在别人的帖子里互动留言,有时也发表自己的看法,算得上是活跃用户。

但是某天,社区管理者发邮件给我,希望我能加入他们的团队共同管理这个社区,我能得到XXX,但同时我需要更加活跃,对于不合格的帖子要及时反馈、每天至少发表多少条看法等。

为了得到这个奖励,在前期我十分努力,并且热衷于去做这件事情。但是慢慢地,我似乎成为了一个瘪掉的气球,觉得活跃社区反而是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真的太痛苦了。有时甚至在考虑,奖励不要了,我还是爱这个社区的。

奖励让人觉得被控制

奖励让人觉得自己被控制,失去了自主权,还会产生负面情绪。其实呢,奖励和惩罚本质上是一回事,都能依靠某种条件来拘束别人,控制别人。逐渐,人们做事情,会趋向于得到奖励或者避免惩罚。

奖励让人不敢去创新冒险

奖励让人不敢创新,不敢冒险,不做有难度的事儿。

上大学的时候,为了期末成绩过得去,只复习老师划的重点,选课的时候到处打听哪个老师给分高;工作的时候,为了保证奖金不被扣,只会少说话,只做简单重复的分内事,这样才会少出错。

奖励的机制最后会背离奖励的初衷,从做的好能够获得奖励,变成了只去做能得到奖励的事情。

奖励让人失去本身对其的兴趣

在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体会。辛辛苦苦地把事儿做好了,获得了奖励,很开心。但是不久之后,就开始焦虑,担心着如果下次没完成好,是不是就得不到奖励了。潜移默化地,做这件事从最开始的兴趣驱动或是单纯地把事情做好,转变成了去获得这个奖励才去做事。

在表达奖励和赞美的时候,要考虑是否会降低别人内在的动力。

看了上一部分,你可能会觉得,既然奖励有害,那还需要奖励吗?

物质奖励和口头表扬都是有条件的,在对方不知情的前提下,只有在对方做成功一件事之后,才能得到表扬。当你真诚地想要奖励别人的时候,也是有一定的注意事项的。

避免高调,避免事先许诺奖励

奖励越大,奖励的危害越大。因为当奖励过于吸引人的时候,人们的注意力会集中在奖品上,而不是单纯地出于把事情做好。

让人自己选择得到奖励的方式

比如说,当孩子安静地看完了一本书,你觉得很满意,想好好夸夸他,你可以这么说:“你今天读书很认真啊,你有什么愿望吗,我可以帮你一起实现。”

最好,奖品与任务本身存在一定的联系性,对于孩子看完书的奖励,可以奖励另一本书。

让获奖者参与决定奖励什么、怎么给,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少奖励的破坏性。

奖励、赞美要具体且真诚

赞美别人的时候,要尽量对事不对人。简单来说,就是夸别人做事的过程,而不去夸这个人本身。

比如说,腾讯红钻业务的访问员A对客户进行了访谈,了解了客户为什么不继续续费红钻。后来部门开会的时候,上级这样表扬了他:顾客的访谈过程你问了5个递进的问题而获得了更深度的答案,说明你很用心,也帮助公司更好地了解用户为什么流失。

把对人的赞美转换成了对做事过程的评价,这样子夸奖能够让人们更关注过程,而不是结局如何。但是生活中,奖励更为抽象且无效,往往都是什么“你颜值高”、“你真是人生赢家啊”,从而让别人觉得你这个人做这件事情,靠的是你的天赋优势,而不是你做事情的态度以及认真的过程。

如果你真的想夸人好看,你应该这样子说:你今天穿的衬衫啊,特别适合你,很有质感。

通过改善工作、学习的形式和内容,让人们自我激励

看到这儿,可能会联想到一些餐饮店、理发店每天早上会在开张前,把员工们整列到门口,然后大声喊口令做个操什么的。这其实只是一些打鸡血的方式,让人短暂地获得激情。

那么如何让人真正地激发内在动力呢?

合作性

团队合作,能让人有动力。在一个运行良好的团队里,成员之间不仅可以交换才能和资源,还可以下班吃个饭谈谈心,得到情感上的支持。

团队带来的归属感和价值感,相比你孤苦伶仃单打独斗,你会更加珍惜且努力。

工作内容

好的工作内容能让人更加愉悦、专注和工作意义。三者之间,相互促进,不可或缺。做喜欢的工作,能够得到高度的集中,从而产出更高质量的东西,从而也让人感到有意义。

自主选择性

尽量让员工自己做选择。

如果能够自主决定采用何种方式达到目标,人们就可能对从事的事情充满热情。因为行业上工作很多,不同工作性质不同。有些工作就是规避风险的工作,有些工作就是追求创新的工作,而一位敢于冒险创新的员工去了前者公司,对公司的自主选择性很小,那么会很压抑无聊。

如果老板给出目标后,能够让员工自行选择以何种方式去完成,那么也能提高员工的热情。

对于求职的我们,把工作做好和拿足够的薪酬并不矛盾,最重要的是我们把要做的事和能得到的报酬分开,寻找工作的内在动力,避免让钱成为唯一动力。

 

本文由 @PanGawe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公众号:狗血品牌打造

    回复
  2. 意外的奖励才有效果

    来自浙江 回复
  3. 看完了整篇感觉跟标题不太呼应,无法详细说明治本的方式?

    来自广东 回复
    1. 想深入了解,文章本身是不够的,需要去看相关的书籍

      回复
    2. 有什么好的书籍推荐吗?我是菜鸟,需要学习,嘿嘿

      来自上海 回复
    3. 关注狗血品牌打造😁

      回复
  4. 打开了我的思路,但是有点虎头蛇尾的意思:
    结尾的合作且不谈,工作内容往往是不可选择的的被动内容;而自主选择更向空中楼阁,实际项目中尝尝连进度都是赶出来的,没人有能力承担你的自主选择。

    来自广东 回复
  5. 上大学的时候,为了期末成绩过得去,只复习老师划的重点,选课的时候到处打听哪个老师给分高
    那不然连重点也不看了?

    来自上海 回复
  6. 以前看到一篇文章能很好的总结:如果在用户本身自发愿意去做某件事时给予奖励,那当奖励消失,用户变不愿意去做他本身愿意去做的行为。

    来自四川 回复
    1. 还是应该给予兴趣相关的奖励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