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三部曲:用软件向世界说声Hello World

3 评论 6745 浏览 25 收藏 15 分钟

许多软件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都会遇到国际化的发展需求,但是国际化并不只是把软件中的文字翻译成目标语言这么简单。在经历了一次完整的国际化工作之后,我把踩到的“坑”以及应对的“道”分条梳理,简单地总结为“国际化三部曲”。如果你的软件也正面临产品国际化大趋势的召唤,相信这篇文章能助你一臂之力。

HelloWorld带领程序员进入代码的世界,也指导软件走向国际化。

软件国际化,简单的说就是——产品需要开发出不同的语言版本,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语言用户的使用需求。

国际化当然是离不开翻译的,但也不仅仅是翻译这一项工作。事实上,如果在未对国际化工作形成完整认识,未对软件功能进行相应的整理和修改之前,就盲目开始翻译工作,那么在目标语言适配到软件上的那一刻,你可能会发现软件已然面目全非了。

更何况大多数情况下,国际化并不仅限于某一种语言,所以一套完整的指导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实际经历了一次软件国际化工作之后,我把踩到的“坑”以及相应的解决之“道”归纳为「页面优化」、「语言翻译」、「功能调整」三个方面,也就是文中所涉及的国际化三部曲。

本文将以中译英国际化为例进行说明,需要的地方配以简图示意。

一、页面优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由于软件页面结构不合理而造成的多语言间UI的混乱,是在国际化工作中一个非常繁琐且难以避免的问题,所以让软件变得“可国际化”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1 为较长的语言预留出合适的长度

中文的美不仅在于它表达方式多样化,也在于其简短与押韵。

曾经有人做过统计:在联合国会议中同一份报告的不同语言版本中,中文版本用的纸张数是最少的。所以做中文软件国际化,一定要合理安排UI结构,为目标语言预留出足够的空间。

(1)合理布局长条形文本结构

长条形的文本结构,以其整齐、流畅、干净的视觉效果,在产品官网中的出现频率非常高。但是当该结构在同一水平区域多次出现时,就需格外谨慎了,尤其是在与图形组合使用的情况下。一旦文本长度由于翻译原因发生折行现象,不仅容易影响到页面布局,还可能造成元素遮挡。这在页面调整中是经常发生的。

这种图文组合常常用于列举产品属性。上图由左至右,长条形文本行数发生变化时,文字下方图形被迫发生位置下沉,水平平衡被破坏,从而给用户造成视觉上的混乱。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可以选择一种更为安全的结构——上图下文,这样不仅能够给文本预留出足够的延展空间,还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UI的影响。

(2)慎在圆圈内部写文字

在封闭图形,尤其是圆形,内部填写文字,也是一种常见的图文格式,很多公司官网都会将标签做成类似的样式。但是由于圆形的延展性较差,当标签的翻译文字较长时,会给页面调整带来很大难度。

在下图中可以简单感受下不同样式的排版风格:

我对封闭型图文结构的使用建议是:标签的各个单词(或字)「选词尽量简短」且「长度统一」,一个图形内「只包含一个标签」,如果能够将文字标签用「图形标签」替代,那就更好了。

(3)简化按钮文字

这个情况主要针对弹框方式,把想要传达的意思全部写在内容体中,按钮只提供“取消”、“确定”两个选择,避免出现其他选择性动作。

如下图:

总之,既然软件已经决定做国际化了,就要提前在页面上作出相应的调整,在满足当前和目标语言空间的情况下,不防再多预留出20%,为更多的语言提前做准备。尽量避免通过调整UI来适配新语言,这样可能会对现有页面带来新的结构问题。

1.2 勿将可配置字段与固定文字组合造句

有的产品经理或者设计师,为了让软件语言更加贴近生活,会选用将可配置字段融入在语句中的形式构造页面,殊不知这正犯了国际化的大忌。

不同类型语言的语法结构及表述规律是不同的,所以在翻译时,不能仅仅通过以现有语言的表述规律或使用习惯,来推断目标语言应如何呈现。这种将可配置字段与固定文字混合起来造句的方式是不可取的。

在上例中:“年”、“月”、“日”是中文表达方式中的固定文字,具体日期是可配置字段,文字的直译很明显不符合用户的阅读习惯,调整为第二种方式更适用于大多数语言。

关于日期格式的更多注意事项请参照2.2节。

正确做法是:不要将固定文字与文本框、下拉菜单等形式的配置字段组合造句,而应将二者进行拆分,以更友好的方式进行选择。

1.3 图文分开

在使用带文字的图片时,那页面调整可能就不单是前端的工作了,可能还需要美工同事的参与。

一个可行的方法是:美工在做图的时候,只提供一张预留出文字位置的底图,图片上需要的文字在前端进行添加,这样当文字发生变化的时候,只需在前端进行修改即可,因此减少了工作量。

二、语言翻译

翻译工作无疑是国际化的重头戏。

相信你一定听过老外讲中文,尽管有些人水平不错,但依然能够从用词或者语音语调等方面感受到“外来化”的差异。让语言“适合”软件,可变“外来化”为“本土化”。

2.1 翻译语言本土化

本土化就是用符合对方使用习惯的语言来翻译软件。

(1)确定语句位置后再翻译

确定语句出现的位置,能够让翻译更加准确。比如:“确认”这个词语,出现在按钮中可以翻译成“OK”,作为提示框标题可以翻译成“Confirm”,而用在疑问语句开头则用“Are you sure”更加合适。

但是如果对要翻译的每一句话都注明使用位置,会使工作量翻倍,更何况翻译人员在没有看到实际软件的情况下,也可能出现理解不到位的问题。

事实上较为通用的方法是:将软件中的词语和语句按照模块进行整理,通过语句的先后顺序来揣摩其语境,以找到最合适的翻译方式

(2)为差异词语提供替代词

替代词的作用是为两种语言间差异较大的词语提供另一种「一看就明白」同时又能「减少差异」的替代方案。

比如:我们在注册账户或者修改密码过程中经常要使用到的“验证码”,中文中只有3个字的长度,但是英文中对应的词语是“Verification Code”。很明显他们二者之间存在极大的长度差异,会影响页面的结构。

我在做了一些调研之后,找到一个可以减少差异的替换词“SMS Code”,它的直译是短信码,但是不同语言的人看到后都能理解这是要接收一条短信形式的验证码。

2.2 注意翻译格式

标准的格式会让软件看起来更加规范。

(1)名词单复数格式

在中文中,大多名词是不区分单复数形式的,但在很多其他语言中却不然。比如:英语中,个数是“0”或者多个时,名词使用复数形式,个数是“1”时使用单数形式。

上例第二行中,没有区分名词单复格式,看起来就显得很奇怪。

正确的做法是:对数量进行判断,选择合适的名词形式,如上例第三行所示。

如果想做的简单一些,可以选择第四行“名词+(s)”的通用方式,这样无论n是多少,名词格式都不用调整了。但是仅限于单复形式没有较大变化的词语,mouse复数变mice的情况,还是老老实实做量词判断吧。

(2)日期格式

日期格式在不同国家地区有很大不同,中国人习惯的格式是“年-月-日”;美国人倾向使用“月/日/年”;而在英国“日/月/年”的格式则较为常见。

如果不注意格式,简单写为“1/5/2018”,就可能引起歧义——到底是2018年1月5日呢,还是2018年5月1日呢?

这里我提供两种能最大程度让所有人理解的日期格式,还拿2018年5月1日举例:

2.3 其他

翻译部分最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上述2点了,还有其他一些小细节,处理得好会使你的软件更加出色。

  • 尽量使用生活化、偏中性的语言表述;
  • 注意产品的寓意,避免在一些国家中造成产品定位的笑话;
  • 避免随意造词,给翻译带来困难;
  • 前端后端都要进行翻译,避免由于疏忽,在软件使用过程中出现多种语言。

三、功能调整

做完了翻译和页面调整的工作之后,部分软件已经是一款最小可行化产品(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但是含有账户注册登录的软件,还需要最后一步才能称得上是MVP。

这最后一步就是:账号的国际化调整,当软件同时支持手机号、邮箱注册登录时,需要对两种方式进行操作拆分。

  • 手机号、邮箱方式拆分,单独成页,彼此间提供切换入口;
  • 手机号前加入国家地区编码选择功能。

邮箱在不同国家的正则格式都是一样的,但是手机号则不然,国家编号需要与手机号一同作为账号判断的格式,其正则判断方式也要做出相应调整,具体就因软件而异了。

四、总结

以上就是我对产品国际化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产品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并不只是语言的变化,更应是在不改变产品方向的前提下,能够使其功能和体验做到“入乡随俗”。只有在名族文化、语言风格、行为习惯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学习与推敲,才能在不同语言版本之间保持产品一致性的同时,取长补短,设计出更优秀的产品。

 

本文由 @石门礼士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作者提供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这三部曲?国内访问 50ms 的接口,知道从美国访问需要耗时多久吗!架构部署才是重点!

    来自北京 回复
  2. 测试用例,不用回复

    来自河北 回复
  3. 补充一下,阿拉伯语的书写和阅读顺序都是从右往左的。

    来自浙江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