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做ERP(二):人事系统

Ron
9 评论 31807 浏览 203 收藏 8 分钟

人事系统是什么?应该如何搭建?本文作者给大家展示自己的方法。

引用自百度百科:

人事管理系统,属于ERP的一个部分。

它单指汇集成功企业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人力资源信息化系统建设的经验,以信息技术实现对企业人力资源信息的高度集成化管理,为中国企业使用的人力资源管理解决方案。

核心价值在于将人力资源工作者从繁重的日常琐碎事务中解放出来,将更多地精力用于企业的人力资源职能管理和管理决策,保持企业的持续高效运营。 集中记录、监测和分析所有劳动力的技能和资格,提供决策分析。提高企业整体的科技含量与管理效率,加快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和上一篇《权限系统》一样,在搭建一个系统之前,不要急着去把自己脑海中的想法画出来。我们要做的是去弄清楚根源,人事系统是什么?

我用一张图来给大家梳理一下(权限系统也用过):

为什么这一章我们讲人事,却要放上权限的图呢?其实很简单,这两个系统有一部分是相关联的。为了更好串联起两个系统,我觉得先讲权限部分。

一、 人事系统和权限系统有什么关联?

看过《权限系统》的小伙伴应该还记得我说的,岗位=角色组,而角色组是权限中使用的名词,岗位则是人事系统中的名词,而这俩名词同时对应一个人(当然也有人不认同这个观点)。让我们进入一个应用场景中去描述。

现在有一个新人入职。这时候就要考虑两件事情,人事部门需要考虑记录新人是信息,以及对应的岗位,而系统的超级管理员需要考虑给新人设置什么权限,即角色组。

那么如果岗位与角色组,是相互独立的两个概念,也就是说一旦有人入职,就需要两个人为他设置信息,一个是记录,一个是权限。这样是不是很麻烦,甚至觉得没必要?

而记录信息的流程,是人事管理的必要操作,为什么不能在记录岗位信息的时候,直接为新人设置权限呢?

当然上面的观点只是证明了岗位与角色组,可以合在一起设置,并不能证明他们不是相互独立的两个概念。

那我再举个例子,大多数公司的高管都存在身兼数职的情况,所以有人说岗位=角色组是无法解决身兼数职的情况的。那我们不妨这样想,身兼数职,从字面意思去分析,应该是一个人同时任职2个以上的岗位(这应该没问题吧)。

既然是这样,那就给他设置两个岗位就好了,是不是很简单?如果说技术水平太差,做不到。再给你一个折中方案:单独设置一个特殊岗位,分配给那位高管即可。

如果是小公司,身兼数职的情况不多,设置一个岗位也不是麻烦事。如果是大公司,你还跟我说技术水平太差,做不到多岗位设置,那我只能建议你们换个技术,或者你换个公司。

扯了一堆,那具体该怎么操作呢?其实也很简单,在人事部门的小伙伴设置新人岗位的时候,自动将权限带到新人账号即可。也就是我说的,岗位=角色组。具体怎么操作开发小哥都知道,就不多说了。

废话不多说了,下面进入正题。

二、如何去设计人事系统?

做之前先考虑清楚,人事部门的童鞋平时工作的内容有什么,我在这里就举一个最简单的栗子:人员管理。

人员管理包含:招聘(返聘)→入职→转正→(调岗)→离职/退休。这只是最简单的流程(其实还是很多步骤的)。

既然确定了业务流程,那下面就开始我们的表演了。

前方高能!!图很辣眼!!

Step1:招聘——在系统里面就是管理简历(人才库)

Step2:入职——对在职人员进行管理

Step3:转正——人员调整

Step4:离职/退休——修改状态可沿用上图

Step5:合同管理——管理入职合同等(前期可以没有,但后期一定会需要)

这几个做完以后,一个简易的人事系统的一个模块也就做完了。

至于人事系统和权限系统在哪关联,大家应该也很清楚了——入职的时候,设定好岗位就可以自动关联到角色组。

这上面只介绍了人事系统的一个小流程,完全可以说至是冰山一角,其实还有人事档案、组织架构、合同管理、薪酬管理、社保管理、绩效管理、考勤管理、培训管理、招聘门户、报表中心、预警功能、系统管理。当然,根据公司需求不同,可能还有更多模块,就不一一赘述了。

相关阅读

手把手教你做ERP(一):权限系统

手把手教你做ERP(三):财务系统

 

本文由 @ RonT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心是好心,但是你写的这个太笼统了,当然笼统也没错,关键在于你写的东西没章法。
    ERP基本上80%都是相似的,20%是这个公司垂直的,那么你要做的是不是应该列举80%的都包含哪些主要系统
    做产品时候往往都是基于这80%内容做微调,来达到自己所需
    以人事系统为例
    1.权限系统,这个你之前讲过
    2.你有没有真的和HR聊过,一些便捷式的操作系统,比如没EPP时候,他们哪些习惯?比如有的人15号发工资 ,有的人19号,有20个人是集体校招,恰巧这个月要集体考核,所以你这里是不是要有一个功能性更全的,且可以保存自定义的筛选编辑器?更复杂一些的话,这些人能批量操作说明?邮件?转发?移至?总之,EPP的定义是看后操作,而不是只看不操作~~~~你更多考虑的应该是在这里
    3.就像你最后说的还有很多系统,但是你要有没有把他们分类,我做产品的习惯,还是分大类,然后再根据各行各业做垂直修改,所以你是不是在这个文章做多做一些归纳性质的分类会更好呢?换句话说,你应该传递的是一个样板。

    来自江苏 回复
    1. 我怎么感觉你从大模型的部门转过来做人力的呐? 😛

      来自北京 回复
  2. 写得太简单,就流于形式的,还不如不写。

    来自广东 回复
  3. 没有价值

    来自上海 回复
  4. 内容太水了 有什么价值?

    来自北京 回复
    1. 没有价值

      来自上海 回复
    2. 因为写人事系统的太多了,我没打算写得比他们好,所以只是形式了一下,并写进了与第一章相关的内容。

      来自上海 回复
    3. 你来写?

      回复
    4. 说鸡蛋不好吃还要先学会下蛋?

      来自广东 回复
专题
14361人已学习13篇文章
裂变是研究用户增长的重要一环。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做裂变活动。
专题
55155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据说70%的问题都是沟通问题,沟通能力对产品经理太太太重要了。
专题
17391人已学习14篇文章
MVP是指开发团队通过提供最小化可行产品获取用户反馈,并在这个最小化可行产品上持续快速迭代,直到产品到达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做MVP产品。
专题
14333人已学习13篇文章
作为一名运营,需要持续对自己的经验进行总结并不断更新迭代。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运营方法论。
专题
11583人已学习12篇文章
任何理论都有它的局限性和前提条件,没有一种方法论是永远有效的。品牌方法论一直处在变化阶段,它随着时代发展的变化而变化。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品牌方法论。
专题
14929人已学习12篇文章
自传播是基于一个事件、一个产品或者营销活动自身的吸引力,激发人们自愿转发分享。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让产品具有自传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