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最小化”和“关闭”的交互体验

乐乐
0 评论 2848 浏览 0 收藏 6 分钟

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不同软件在作用不同的情况下有着不同的交互方式,下面来谈谈我们每天都接触的“最小化”和“关闭”。   按照最原始的设计意图,“最小化”是将程序暂时折叠起来,“关闭”是纯粹的程序关闭。但是现在你可以在很多客户端看到有以下这…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不同软件在作用不同的情况下有着不同的交互方式,下面来谈谈我们每天都接触的“最小化”和“关闭”。

 

按照最原始的设计意图,“最小化”是将程序暂时折叠起来,“关闭”是纯粹的程序关闭。但是现在你可以在很多客户端看到有以下这样的情况:

点击“最小化”:1、到屏幕左下方    2、到屏幕右下方  ;点击“关闭”:  1、最小化到右下方  2、关闭程序

 

糟糕的设计:360安全卫士、酷狗、QQ音乐

点击“最小化”时,到屏幕左下方

 

点击“关闭”时:程序没有关闭,而是没有任何提示的最小化到右下方(托盘)

 

这些客户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用户需要长时间后台运行。于是设计者就制造了这样一种交互心理印象:让你点击“关闭”时,并不是完全关闭程序,而是在右下方(托盘)继续运行,只是不是像点“最小化”那样占用你的左下方的任务栏位置。

很多软件都采用了这样的设计,用户大体能明白这样的意思,像360这样的系统软件,用户知道这些软件基本是不退出一直运行的,所以在点关闭符号(x)的时候也大概能明白软件只是最小化到右下方(托盘)运行而已。

 

不过我认为“点关闭按钮不能关闭”这设计还是太逊了,我猜测这种糟糕的设计应该是软件商为了不容易让用户直接关闭而慢慢出现。

 

———————————————————————————————————————————-

 

我认为PC客户端,良好的“最小化”和“退出”设计,按不同软件分为两种:

 

1、需要频繁操作界面的软件(文件夹/浏览器/Photoshop/办公软件等):

最小化:直接显示在左下方

关闭:直接关闭程序(按误操作机率来决定是否加入确认关闭提示)

 

做得好的有:
Chrome —  最小化在左下方,点击关闭按钮直接关闭所有打开的标签,不作任何提示
(不加入确认关闭提醒,是因为误操作的机率小,用户一般可以区分标签页关闭和整个浏览器关闭的不同)

 

* FirefoxIE的确认关闭提醒,我认为是没必要的,如图:

 

close5

close4

 

 

2、不需要长期操作界面,但需要长期运行的软件(杀毒/IM/音乐):

最小化:直接显示在右下方

关闭:直接关闭程序(按误操作机率来决定是否加入确认关闭提示)

 

做得好的有:

千千静听、QQ — 最小化到右下方,关闭的时候提醒是最小化到右下方还是关闭程序

(加入确定关闭提醒是因为误操作机率大,担心用户使用文章之前所说的糟糕设计的软件养成了习惯而导致误操作,比如之前用了酷狗,点击“关闭”它最小化到右下方,于是认为QQ也是如此,形成误操作。如果没有那些糟糕的设计,各产品设计标准统一,这个提示完全没有必要出现。)

 

 

———————————————————————————————————————————-

 

有些采用“点击关闭按钮最小化到托盘”设计的软件也是迫不得已,因为当有不少软件采用这种糟糕的设计时,用户会形成一定的习惯,而为了不想用户丢失而满足这些用户习惯,最终跟着做了这样的设计。所以就导致了我们桌面上多了这么多,点击“关闭”却不能关闭的软件。

 

 

来源于:互联网的那点事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
专题
76347人已学习25篇文章
APP设计是一位优秀产品经理的基本功。
专题
16759人已学习12篇文章
分销是互联网拉人头和推广的常用手段,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裂变营销。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分销体系设计指南。
专题
61146人已学习24篇文章
想要脱围而出,你必须学点实在的技能。
专题
11983人已学习16篇文章
“老板记账”,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其实这个词就等同与我们现在的“消费金融”,就是把钱借给有消费需求的人用于消费,融合场景:消费时选择分期或借一笔钱去直接消费。
专题
53042人已学习15篇文章
无论是个人运营体系还是公司运营体系的构建,你都能在这里找到。
专题
16769人已学习16篇文章
为达成业务运营目标,合理使用数据工具指导运营决策的过程,就是数据化运营。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数据化运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