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产品能不断产生“多巴胺”吗?
百度百科上讲: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的化学物质。这种脑内分泌主要负责大脑的情欲,感觉将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传递,也与上瘾有关。 爱情其实就是因为相关的人和事物促使脑里产生大量多巴胺导致的结果。吸烟和吸毒都可以增加多巴胺的分泌,使上瘾者感到开心及兴奋。 我最近在思考为何看起来相差无几的产品,最后发展的结果却大相径庭?昨天我忽然灵光一闪,想到了这个不靠谱的词汇:“社区多巴胺”。 众所周知的是:如果没有持续的动力注入,一个体系整体一定会衰减。要保持一个体系的活跃度,就要不断的注入动力。这个动力的注入就可以称之为“社区多巴胺”。 不断的注入“社区多巴胺”,你的产品才能保持活跃度。这个“注入”又分两种情况: 1、外部注入。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新浪等门户网站。工作人员必须持续保持网站内容的更新,整个社区才能保持活跃。想象一下,如果新浪网停止更新一个月,之后人们可能就再也不想去那里了。 2、内部产生。 比如蚂蜂窝,就是一群驴友自己在上面产生内容,然后彼此互相消费这些内容。由于这些内容的价值足够好,能够让用户产生更多的多巴胺,因此这些内容得以留存、传递,进而吸引更多用户加入,保持活跃度。 同样的道理,陌陌不仅可以在线上不断产生内容,促进多巴胺分泌,而且还可以让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大脑里产生真实的多巴胺。所以,陌陌的用户黏性会很强(虽然大家都不希望别人看见自己使用陌陌)。 一个产品或者一个社区,现在大家都做得不差,但是对于“社区多巴胺”产生的能力却各不相同,最后的路径也就完全不同了。 1、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和各种微博。 新浪微博诞生时(暂不提饭否),大家对于这样的一种“随手记”就可以换取彼此关注和了解的形式非常新鲜,一度达到了热火朝天的地步。 这时,每个人都在疯狂的贡献着“社区多巴胺”,这又进一步激活了整个社区。 腾讯这时也来,“与其在别处仰望,不如在这里并肩。”说得非常好。但是有一个问题:无法产生更高级的“社区多巴胺”。 明星导向是有问题的,金字塔结构会在未来变成衰减之势。因为生产优质内容的少,看客多。但是至少在早期启动阶段,明星们本身的(哪怕是垃圾内容)都会带来围观者的欢呼。也就是说,明星导向的整体内容的可看性是比较强的,是能够产生“社区多巴胺”的。 但腾讯的“并肩”,并没有带来全新的“多巴胺生成机制”,大家来了一看,都是一样的人,说一样的话,明星大佬还不多,没劲。 没有产生全新的社区多巴胺,就无法留住用户,最终社区就死掉了。腾讯微博以及各种微博都是一样的。就算不断砸钱,如果无法产生远大于消耗的“社区多巴胺”,最终也是死路一条。 2、微信和米聊以及各种聊。 大家认为米聊是被微信干掉的。窃以为不是。米聊远早于微信,如果米聊早期做得好,早期微信根本不可能获得足够的用户;如果不能获得足够的用户,张小龙也就只能继续在广州老老实实的待着——要知道早期微信并没有得到腾讯内部多少资源支持。我认为,微信之所以能够崛起,除了微信做得确实比米聊要好以外,还因为张小龙持续不断的为微信注入“社区多巴胺”驱动力。 看看微信怎么做的: ①多巴胺这事吧,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爽”! 微信的操作更简单,放在耳边就是听筒,拿下来就是外放;而且很少乱七八糟的提示。米聊就复杂得多(来自知乎,本人未使用过)。 ②附近的人和摇一摇。 陌陌成为“约炮神器”之前,微信默默的已经行驶这一职能很久了。在微信没有完成结网之前,正是这些小“把戏”不断的刺激着微信“社区多巴胺”的产生,不断的带来“沟通的快感”。反观米聊,只解决了短信免费这件事。 一旦这一趋势形成,米聊就没有机会了。因为越大的社区,越可以产生丰富的多巴胺,而小社区,除非有全新的“社区多巴胺”产生,一旦雷同就没有机会了。(这一点可以想想为何陌陌能异军突起) 3、“社区多巴胺”是一个产品还没诞生时就应该考虑的事。 任何一个产品,尤其是社区型产品,如果你没有给社区用户提供足够的“社区多巴胺”,那么这个产品是很难生存下去的。 Airbnb、Uber等等,在分享经济的背后,也是有足够的社区多巴胺注入其中,所以才能从微小的创业阶段成为未来领袖。而微软即便全力出击,也仍旧没能把移动用户吸引到微软这里来。 要不断的给社区增加驱动力,就要从一开始就想着如何让用户主动留下来,贡献“社区多巴胺”。这需要我们的产品本身就能吸引他们,我们又提供了哪些“社区多巴胺”。比如一个结婚的应用,别人为何会放弃线下的精挑细选,到你这里来,你到底在哪些方面给对方增加了多巴胺?他们来了以后又能否想着继续增加多巴胺?只有这两个逻辑成立了,我们才能说一个产品具有成功的品质了。要给用户更多的“社区多巴胺”,要让用户生产或生成更多的“社区多巴胺”。这两点缺一不可。 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考虑未来发展时的想象空间。 一个社区的生或死,表面上来看是人能否聚集,其背后是你组织这一体系的优先级是否正确,能否让用户在这里产生更多的多巴胺。如果可以,再小的群体都可能爆发式增长;如果不能,汇聚千万人也会做鸟兽散。 本文作者:@赵博思 转载自:简书
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