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9.0体验报告

9 评论 31548 浏览 193 收藏 44 分钟

本报告是为产品助理求职而做的练习,其主要目的是帮助作者梳理并认识产品的基本构架,培养对产品的基本感知,并以一个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用户出发,分享出对支付宝产品功能的使用体验,提取优缺点,并针对其可能存在的不足和可改善的地方提出改善意见。

概览

cunzai

提到支付宝,最先想到的想必就是淘宝,作为当初解决淘宝购物在线支付问题而横空出世的产品,随着十多年来互联网用户购物习惯的改变与O2O的发展,其占据了目前第三方移动支付约60000亿交易规模中至少82.8%的份额(数据来源:艾瑞咨询2014年移动支付报告),支付宝已经成为占据移动支付领域绝大多数用户的巨头,注册用户超过5亿,活跃用户达到2.7亿,而在目前拥有如此多用户的基础的背景下,支付宝是否真的甘心只停留在支付领域做一个“山大王”?

背景

在作者开始梳理的这几天,恰逢支付宝更新出了9.0版本,当作者第一眼看见那清新脱俗浅蓝的新图标用在一个和钱相关、应该给人以严肃感的支付工具上时,支付宝到底是在作什么,是设计师一不小心的no zuo no die还是其他?

但当作者打开应用的第一眼就明白了,其原有的“钱包”和“财富”两大板块没有大的改动,“商家”代替了之前的“服务窗”直指O2O,“朋友”代替了“探索”与其它新增的亲情账户、借条、群账户、群付款等明显社交属性的功能组合强化社交通讯。

支付宝的改版意图明显:其图标的改变是为了配合其改变的几个新版块,“商家”与“朋友”。支付宝的改版会是阿里从另一个方向切入O2O与社交通讯的法宝吗,相对于之前腾讯以微信的社交入口布局O2O的策略,支付宝以支付入口切入会有怎样的优势?而在支付宝“商家”目前所涉及到的餐饮领域中,它应该怎样迎头赶上之前已占据多数市场的原有领先者?还是说,在喻意拿下O2O的同时,支付宝布局社交通讯的意图其实才是其最终的目的?还是说,这两者相辅相成,能组合成一手奇招,支付宝既要牛奶,也要面包,既在进攻,也在防御?

总之,不管其剑指何方,这个站在支付入口的巨人,现在已经开始奔跑了。

分析前设定

*1由于大多数普通客户的阅读习惯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于是在信息构架图中,作者将更容易被用户注意到的、经常使用的产品较上部分界面作为A区,相对次要部分作为B区。

QQ截图20150715154826

*2整个分析文档中,时间计时是使用的另一台手机计时功能(感谢另外一位小伙伴的帮助),只精确到秒,重复三次任务动作,取平均计时

信息架构图

信息构架图

需求分析:

支付宝的诞生是在网上购物场景下用于解决用户支付的问题,提供一个更便捷的支付方式,减少客户在支付环节上的抗性,但随着近些年移动端口的爆发增长与O2O的大行其道,支付宝出现在大众生活中的场景便不只是停留在传统的网购行为上,而更多的是为解决人们生活中与支付相关的一切(以下需求包括了PC端与移动端)。

硬性需求:

  • 传统网络购物(淘宝、亚马逊、蘑菇街等)快捷支付需求;
  • 团购类目下的餐饮(包括外卖)、电影、酒店、旅游等生活娱乐消费的预订付费需求;
  • 其他与支付宝合作并需要在线支付的场景(如知网、12306等)支付需求;

中性需求:

  • 收款、转账、汇款;
  • 线下合作超市、便利店、餐饮、服饰等商家的快捷支付需求;
  • 简单粗暴的理财需求;

软性需求:

  • 围绕生活服务的支付场景,水电气、宽带、话费、有线电视、信用卡、校园一卡通等的便捷支付需求;
  • 其他付费相关功能。

产品分析:

围绕着支付宝,其主要存在感其实并不是产品本身所具有的功能,而是其一开始在网络购物环节中支付方式的便捷属性,相对于财付通和其他银行类的网上支付功能,支付宝最核心的竞争力,作者认为,是其所覆盖领域的广度与用户使用的便捷度。

覆盖的广度:

在最初的许多购物支付环节体验中,所有可选择的支付方式中,合作的银行可能不尽相同,但支付宝作为一种选择都是一定会出现的,无论用户需要支付任何费用,支付宝都能提供完善的覆盖范围,而发展到现在之后,支付宝付款的场景甚至已经从最初的线上支付延伸到了线下,超市便利店以及许多实体商家都开始被支付宝入侵,当然,这也是支付宝核心竞争力发展中的必要布局之一。

使用的便捷度:

在目前移动端的使用情况上,作者对各种网上商城(京东与腾讯旗下产品除外)、团购、扫描支付等进行支付行为时,其只需要四步:

  1. 选择支付宝支付,约2s左右会启动并跳转到支付宝支付页面;
  2. 选择指纹支付或者支付密码输入,约2s(基本选择指纹支付,不需要思考);
  3. 输入指纹或者密码,约2s;
  4. 根据网络情况等待,平均2s左右;

所以,在最常使用的场景下,熟练支付流程后,整个支付的完美体验不会超过10s,比面对面用现金付钱还要方便,简直让人欲罢不能。

从作者本身来讲,其实最开始的选择并不是支付宝,作为一名用户,面对着网上各种互联网财产安全流言蜚语的恐吓,财产安全对用户才是最首要的,在不知道支付宝是哪个不入流公司之前,作者愿意去使用知名度更高、看起来更有保障、更安全的工商网银密码器,承担基本上麻烦两倍以上的支付手续,当然,细数过去挨着输入密保卡,一个一个摁着动态密码的行为,作者现在想起来也真是too young too naive,以至于当后来和支付宝邂逅之后,便再也离不开这个磨人的妖精。

回忆当初和支付宝的邂逅,还要缘于O2O市场的兴起,移动端的消费行为逐渐增加,支付行为逐渐转移到手机端口,需要使用支付的APP越来越多,频率越来越高,一种便捷的支付方式成了一种需要,支付宝一不小心就培养出了用户花钱不眨眼的习惯,而在注册支付宝的过程中,作者也被其小小的一分钱保险服务所打动过,用户只需要一分钱就能为自己的账户资金安全加上保险(此处应有泪水~ ̄▽ ̄~),这么贴心的为用户消除使用风险,觉得真是蛮实在和感动,当然,作者其实也是知道是这妖精勾引用户的一种手段,但作者仍然逃离不了这给予了安全保障和快捷方便的温柔陷阱。

首页(钱包):

A区

QQ截图20150715155646

支付宝,打开第一目的就是为了付款,核心功能当然是放在首页的A区内了,一目了然,扫一扫、付款和附近,咦,“附近”是个什么鬼?

就算你们图标是一个系列的,但也磨灭不了属性不同而导致的奇怪违和感。 ( ̄_, ̄ )。

QQ截图20150715160018

我们先打开看看,支付宝刚起步的线下资源一眼望穿,只有可怜的五个商家,而且还这么远,是为了免去用户在众多选择中的纠结么?差评。

回归支付功能,先来扫一扫,手上一时没找到能扫的东西,于是….我就来扫“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首页右方关注微信的二维码了。。

  • 启动APP(2s)
  • 点击扫一扫(1s)
  • 成功识别(2s)
  • 点击即转入微信关注页面【共计5s】

接下来是使用之前保存在手机中的图片识别:

  • 启动APP(2s)
  • 点击扫一扫(1s)
  • 选择图片(若干秒)
  • 选择图片
  • 识别(1s)
  • 点击即转入相关页面【约10s,主要耗时环节出现在照片寻找过程】

整个扫一扫的过程还是十分流畅和迅捷的。

第二个是付款功能,这里的付款功能呢,在作者这个小城市这边目前好像就只有卜蜂莲花可以使用,但作者去卜蜂莲花的次数少得可怜,只有等下一次找机会补上这个体验了。

而这个扫码付除了商家可以扫之外,作者发现用小伙伴的手机也可以扫,然后…就是小伙伴扫完之后出现的界面是付款界面,付款的同时,这个付款码还可以收款,surprise;而至于声波付,作者孤陋寡闻的就没有在重庆听说过了;扫码付等同于扫一扫,略。

再回到最上tab中我的头像上来,对,就是那个帅哥的头像,点开之后是设置。

QQ截图20150715160247

各位看官们,这熟悉的画面感,微信还是支付宝,傻傻分不清楚,每一栏的宽度都一样,连版面的元素都一样,从此结下深厚的友谊…(右边是微信)

而右边的账单基本上没什么可说的,付款记录与账单详情,能够明确知道用户的每一笔支出,中规中矩。

B 区

其实一开始,使用这么多功能,我是拒绝的,不能因为你放在那里,我就去用,而是我需要的时候,我才会去用,在我用了两次之后,觉得还不错,duang…

QQ截图20150715160531

B区的功能实在是太多了,凡是你能在生活中想到的,需要支付的场景基本上都覆盖了,除了支付之外,其还扩展到了娱乐消费、理财等方面,例如淘宝、外卖、电影、旅行、机票火车票,余额宝、股票、信用卡等,主界面的大杂烩没有特别的属性划分,存在一定逼死强迫症患者的可能性,但好在,支付宝也贴心的提供了可以任意添加和消除其中任何一个工具的设置。

比如这样→_→

QQ截图20150715160635

另外一点,有可能是因为版本优化不可能完全考虑到所有机型的原因,比如iPhone5s比6要小,6比6plus又小,导致首页显示的广告不能完全显示,一不小心就又留给了强迫症患者一个人生挑战。或者说这样的设计会增加用户对广告的关注度,还是说版面真的不适合这样做…?(求赐一台iPhone6和Plus,用完就还)

小结

支付宝钱包界面比较清爽,信息显示简洁,主次分明,最重要的功能在醒目的A区,丰富的收支付方式也为用户提供了多种选择,再加上支付宝强大的覆盖能力,支付宝的支付体验在不断的趋于完善。其B区多个工具的放置也方便了用户日常生活中的使用,乱而不杂。而最下方广告的放置也基本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总之,支付宝除了借鉴竞争对手的部分界面之外,目前还没什么可挑剔的地方。

第二页(商家):

A

QQ截图20150715160944

Tab栏中是选择地区和搜索商家的功能,而右侧的小头像则是已使用、待使用和已过期的折扣说明,而下面紧接着的,是支付宝目前所提供的商家功能,美食、中餐、休闲食品、小吃、快餐和电影、酒店、周边游…

可,一大堆吃的和电影、酒店、周边游在一块是什么鬼…

直接拿美团团、大众点评等所培养的客户习惯?

QQ截图20150715161047

直接拿别人的东西是要付出代价的,两个一模一样的东西,人家做的比你全,比你细(大重庆范围,支付宝美食商家数量是280家,美团23705家,支付宝美食有12种分类,美团28种分类),用户绝不会因为怕麻烦打开其他APP而放弃其他选择(我赌五毛钱),除非,你能有其他吸引力,选择范围、价格、使用体验或者逼格。而对面大众,便宜其实最实在(随机查了支付宝内五个商家的优惠信息,和美团、大众点评优惠相近,但优惠类型只有直接折扣,美团、大众点评还有更多的团购优惠套餐类型等等)…

下面详见对比(因为支付宝目前商家并不算多,在这里的对比只针对支付宝已有商家,再寻找对比同一家美团优惠)

优惠力度相对不够:

QQ截图20150715161213

支付宝                                                             美团

QQ截图20150715161309

淘宝电影                                                            猫眼电影

在电影的评论板块,所显示的评论只有20条,不知道这是被刷出来的还是由于评论显示的限制是20条,而且作者一直没有找到评论入口,可能需要买票之后才有评论资格(如果仅仅是为了防止刷评论,这种做法是欠妥的),评论板块待下一次买票之后补充。

优惠方式单一:

QQ截图20150715161446

支付宝                                                                  美团

支付宝只有单纯的折扣方式,而美团等还具有各种优惠套餐,代金券等等。

除了对支付宝商家的吐槽之外,其实也有可圈可点的地方,

比如在餐饮方面:虽然提供优惠的商家数量严重不足,但仍然提供了较多数量的未提供优惠商家信息(比如地址、电话、评价等,然并卵);

在电影方面(其实就是钱包界面B区的淘宝电影),虽然档期和优惠相对于猫眼等不足,但是各地区影院的覆盖还是比较全面的。

同样的,酒店与周边游(从阿里旅行下分出来的)相对于前面两个板块表现的相对出色,酒店板块的覆盖,优惠力度相对于携程和去哪儿不分上下。

作者对比以往使用去哪、携程和艺龙所住过的酒店,基本上都提供了等量的优惠,而旅游板块所提供的内容虽然相对而言要少一些,但其也基本能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

至于服务体验,在APP的任务流程体验上面,同类的几个软件之间都是大同小异,而如果作者有机会出去旅游或者开房…一定亲自去验证,顺便骚扰一下阿里的客服妹妹,之前已经骚扰过去哪儿、携程和艺龙( ̄_, ̄ ),集齐七个客服妹妹就能召唤出…

B

推荐吃的,全是吃的

深夜复仇者

夜晚杀伤力: 9999

白天杀伤力: -1

QQ截图20150715161653

宝贵的B区只提供了单一的餐饮推广,而且是最弱的餐饮,作者表示对支付宝商家餐饮板块的每日真实数据很有兴趣,尤其是发现在推出餐饮板块的4天之后,某些餐饮店优惠券的领取数额超过数万甚至十万,据作者所知,重庆主城区人口约800万,渝中区70万,这种转化率还是蛮高的。

滑动B区热门推荐的内容,点击最下面的查看更多,其显示结果和美食点开之后是一样的界面,又一次重复,作者建议标题“热门推荐”可以改成“美食推荐”。

小结

由于餐饮板块在之前没有任何可积累或利用的资源,其也是支付宝商家下最薄弱、最惨不忍睹的一块(整个餐饮板块提供优惠的商家仅280家)。在没有做好商家端口之前,其从任何角度都不太可能对目前市场的领先者造成威胁(内容为王)。

而电影、酒店和周边游板块目前都是淘宝电影、阿里旅游的移植优化(相关界面打开之后一模一样),电影板块给用户提供的体验称得上是勉强及格,较好的影院覆盖提供了较完善的购票服务,但是在优惠和档期方面仍有许多可提升的空间,并且在影片的互动板块,点评只显示20条评论,而且未购票就抹掉了评论资格,这两点都是极不科学的。

酒店和周边游能说的上是相对优秀的两大块,毕竟是阿里已经运营较久并重视的部分,初次浅显的体验之中,其提供的内容、任务流程的流畅度等基本上和去哪儿、携程等感觉不到太大的差异。除了以上,推广(要是重庆的哪位小伙伴知道支付宝在线下推广的请告知一下)方面也有许多可作为的空间,虽然在目前自身产品不完善时期不建议盲目推广。

以目前“支付宝-商家”的情况,面对其欲涉足领域的原有领先者,支付宝只是摆出了进攻的信号,而还没有具备进攻的实力,“支付宝-商家”的诞生只是支付宝蜕变的第一步,它现在如同一朵在温室中刚培育出来的娇花,其是否能存活、成长以及适应市场的竞争,都还不能过早的进行判断。

第三页(朋友):

A

QQ截图20150715162058

先上图(左-微信,右-支付宝朋友)

QQ截图20150715162139

再打开“添加朋友”

QQ截图20150715162335

不得不说,这两者的界面实在是太相似,支付宝的设计狮们一定是省下时间泡妹子去了

这里唯一可以拿出来说事的就只能是支付宝新版本中在群类型上做的文章了,“经费群、吃货群、活动群…”,支付宝精确瞄准了在周末或假期经常和同事朋友一块娱乐的人群,并且试图用群类型覆盖他们大多数的消费场景(这些人群大多是都市白领以及在校大学生,同时他们也是支付宝使用频率最高的人群)。

QQ截图20150715162432

支付宝意图以解决多个用户之间AA支付的问题为切入点,将客户引向支付宝特色群,培养用户的聊天习惯,转而达到用户在社交板块的活跃。

但是,作者强烈要吐槽的是,由于朋友是一个新添加的板块,作者添加一位支付宝还没有升级到9.0版本的朋友时,对方怎样都收不到好友添加提示,也就是说9.0和之前版本的添加朋友不兼容,如果我们之间哪位朋友没有升级APP的强迫症(比如作者女朋友),由于没有更新9.0,多个用户之间有任意一位用户添加不上,那这整个支付场景的设置就会添加许多失败的可能性。

现在假设添加上所有朋友之后,作者分别建立了经费群、吃货群、活动群和娱乐群(建立之后发现是国粹群)( ̄_, ̄ )。

经费群

本来质疑强制缴费是否科学,但点击跳过可以不需要缴纳经费。

QQ截图20150715162704

在群中还有经费的管理。记一笔可以记录支出的原因与数额。

QQ截图20150715162754

经费群的功能基本上覆盖了一个群体对于经费的管理需求,保证了缴费与付费的公开透明。

但唯一不足的地方是在付费的环节,群主并不能直接使用经费付款,而是需要先将经费以记一笔的方式转入群主的支付宝,然后再群主单独完成支付宝付款,这多增加的一个环节是否有必要,作者认为有待考虑。

吃货群

现实生活中,吃应该是朋友、、同学、同事之间频率比较高的部分,没事一块吃个晚饭,周末约个聚餐等等。

而吃货群的设置也基本符合用户现实中进行聚餐的行为习惯。比如先建立一个群合拢需要聚餐的朋友,再一块聊天选择餐馆(可导入支付宝商家信息),最后再买单以及AA。

在买单环节,点击立即买单之后,支付流程是群主先买单,然后再AA平摊,这种设置也有模仿现实支付中主持聚会的用户预支付后,再分别向参与者收款的意味。

但是对现实支付流程的模仿就一定是正确的吗,作者认为未必。

如果大家聚餐需要提前团购,那吃货群的支付过程就可能无法满足这个流程,吃货群提供的立即买单(付款码、声波付和扫码付)无法支持提前团购的行为,而往往,很多朋友之间聚餐的第一选择就是团购。

QQ截图20150715163115

作者认为这是吃货群目前存在的一个重要错误,极可能损失需要提前团购的用户。

活动群

目前作者发现活动群的主要特色功能仅为转账与收款,转账对象可面向多个群成员,而收款也提供了三种不同的收款场景来支持活动经费的收纳。

QQ截图20150715163519

但其他群也有这两个功能。

而且,这个群里也没有任何支付接口,没有向任何第三方提供支付入口的活动群,其实就是一个单纯的催账、还款群。并且这个群的功能,其他群也有,用户为什么要专门建立这个群来收款?

差评。

娱乐群

进去之后发现赫然写着—牌友群

QQ截图20150715163847

而作者又发现,牌友群和活动群的功能又是一模一样的(强迫症表示憋得慌)。

但现在作者要仔细考虑一下了,两个功能都重复的群,其存在到底是具有怎样的意义。

唯一能解释通的就是面对通常不用大脑思考的用户,最好的产品是让用户进行选择,而不是让用户思考;因为他们根本就不关心产品的功能有什么,只关心他们的目的以及是否能最短时间内达到。

这样的话,也可以解释得通支付宝在商家界面中所提供的美食、中餐、休闲食品、小吃、快餐等多个直接明了的可选择方案(尽管自身资源不足也可能是一大原因),而没有强迫性的分为多个属性和层级一致的板块。

B区

主要放置朋友之间的信息或者推送的通知等等,和微信的界面几乎一致,只是服务窗等有许多差异。

QQ截图20150715164007

但作者想要吐槽的地方是,如果用户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排列需要显示的好友或者通知信息时,唯一的方法就是不停的置顶想要显示的聊天窗口,然后再花点心思来排列它们的顺序,而另一个奇葩的是,服务窗和消息中心等是没有办法置顶的,又一不小心憋死强迫症,微信也是这样的。

小结

作者在体验完四个群之后,对经费群和吃货群还保留着较大的兴趣。

经费群对用户而言最重要的吸引力是在方便群主管理经费收支的同时,还向群成员提供了一个公开透明的经费使用记录。作者曾经经常管理一大堆朋友经费的血泪史现在终于有希望结束了,再也不用担心经费算得不明不白。

而吃货群,作为面向结伴而行的吃货,它现在还缺少很多勾引吃货的亮点,你首先需要吃货们知道这个功能,再在吃饭的时候想到这个功能,然后再在付账的时候商家能提供支付宝扫描支付的功能,如果吃货们不是很勤快的话以及商家端口的支持不是很到位的话,这也许真的有点难。

最后,面对活动群和娱乐群,就权当是对用户在日常消费场景的其他补充方面吧。

然后,作者对支付宝这个版块的建议是在最后的支付流程中添加一个新的公共付款账户,

QQ截图20150715164353

账户的管理权交给群主,付账时整个支付流程和个人使用时一模一样,只增加一个选择支付的群账号步骤,相对于之前先转账到群主再支付的过程,这会更容易让用户上手和接受,一看就明白,不需要任何学习成本,但另一个新的问题就是多个公共账户的管理需要足够好的优化,能够让用户一眼识别每一个群账户之间的差别,以避免错付。

第四页(财富):

A

QQ截图20150715164517

直接显示了用户本身的资产情况,关联的银行卡,支付宝余额以及卡包中的优惠券等,A区主要还是对用户目前资产情况的显示,右上方有个可关闭详细显示数据的按钮,以保护用户的隐私,基础性功能,显示更加简洁明了。

A区相比之前未改版的界面,经过一番优化之后,好像也没什么好吐槽的地方。

B

这里将之前的余额宝、招财宝等理财工具都统一再划分了一下,“财富”界面工具的属性都比较统一,没有出现让人看着很奇怪的地方,同时其也加入了信用版块的芝麻信用分和蚂蚁花呗(信用版块在支付宝以后的发展中可能会占据极其重要的部分),其他部分的淘宝众筹、我的保障等等。

由于只是常规的版面等多方面的优化,功能上没有太大的变化,就不重复累赘叙述了。

说一下几个宝宝。

余额宝

对于这样一款简单粗暴的理财工具,作者一开始是不太在意的,因为作者卡里基本上很少有超过五位数的存款,每天最多都拿不到一块钱,不痛不痒的一块钱,但是后来仔细和银行的利息一对比,发现其还是有很大优势的。

但作者最后还是放弃了,为什么放弃呢,因为有一次转出来的时间达到了22小时,在亟需用钱的时候,为了几毛或者几块钱而很不方便,所以就干脆不用了。

但它对拥有较多不动资金的人来说,余额宝还是一个比较优秀的理财工具。

招财宝

面对着银行定期3个月约2.5%,半年2.8%,一年3.0%,两年3.5%左右的利率,招财宝在保障本金的同时,3-24月,4.58~6.31%不等的收益给予了用户更多的选择,同时,其提前取款仅0.2%的手续费用,招财宝所能提供的吸引力是比较明显的。

但作者还是没机会去具体体验,原因只有一个,没钱。

股票

在之前全民炒(feng)股(kuang)的那段时间里,作者一直很好奇支付宝为什么不提供股票基金类的服务,后来仔细想了一想,支付宝是以“简单、安全、快速” 为宗旨,那么股票就一定不会是支付宝涉足的领域(目前很长的一段时间内)。

但支付宝仍然为用户关注股市行情而优化了股票这个版块,比如作者作为一个新股民,就只关注购入的股票与大盘的相关信息与走势,涨还是跌,支付宝所提供的功能就恰到好处(之前就很烦同花顺那过多信息的界面与推送)。因为,需要更多信息的用户肯定是用更加专业的炒股软件,不会用支付宝,支付宝在股票领域上的定位就只能是这样咯。

娱乐宝

娱乐宝其实离作者的世界很远…

之前作者对娱乐宝的理解类似于理财投资,只不过投资对象是娱乐项目,电影电视剧等,其收益大概是6%左右,且不同的时期还会有许多相关影视活动对投资者开放(对很多追星的粉丝们很有吸引力的样子),但作者对于这个版块的很多功能都没有体验过,在评论的过程中表示很心虚…

芝麻信用分:

最后说道这个版块,作者就不得不提到关于马云所说的几句话“做阿里小微金融,并不是我们想做金融,不是想赚钱,而是想做信用体系。”“未来信用就等于财富,我们的兴趣在这里”。阿里巴巴从切入互联网金融的时候就已经把目标指向了信用体系的建立,并明确指出,在将来信用体系的完成才是互联网金融的未来。通过信用体系对个人或者企业评估,并直接估算和优化风险,从而保证了最大化的盈利(这也是整个金融行业在过去一直所努力的事情—控制风险)。而如果阿里巴巴做到了,那必将引起整个金融行业的一个巨大变革。

以目前情况来看,芝麻信用分已经开始了验证阶段,目前其已经连接了”花呗“的信用消费、“神舟、一嗨租车“等免押租车、”阿里酒店“和”小猪短租“的免押入住。芝麻信用蓄势待发。

但作者刚开通花呗之后遇见了一件很不开心的事情,在支付宝自身所带的话费充值后,一直找不到花呗的支付方式,在多次关闭打开之后发现突然又出现了,再一次关掉打开,又没有了,这一定是一个Bug。多次尝试之后终于成功,整个花呗支付、还款流程和正常使用支付宝支付体验一样,只是一个信用支付和还款的过程而已,使用还是相当方便的。

花呗现在已经初步具备了信用卡的功能(各大银行的业务员辛辛苦苦卖信用卡,花呗一键就搞定大片客户)。

淘宝众筹

这更是一个充满着神奇的板块,在曾经众筹概念还未流行的那段时间, 2012年左右,作者就认为众筹将来会是一块扩展用户购买力的市场,完美的众筹模式是用户预付资金或团购使项目启动至完成,而后再给予投资用户以相应的回报,双方各取所需。2013年上下,国内众多众筹平台就已经风风火火发展起来,淘宝众筹只是其中一个。

淘宝众筹界面的80%是在显示众筹项目的广告,剩下的20%中还有三个是众筹的风尚、人气和土豪榜单,最后一个是显示用户参与的众筹项目。面对着这么多的众筹项目其实还是很有趣的,会有很多最近流行或者想不到的产品项目,比如平衡车、智能手表、手机,野山菌、蜂蜜、芋头,文胸、避孕套、高跟鞋等,用户很容易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从另一方面而言,目前的众筹项目其实离普通大众很远,能够接受众筹概念并参与的,大多数都是活跃在社交和互联网前沿的都市白领、小资,这一部分群体消费力强,喜欢接触新鲜事物并愿意为体验和好奇心买单,众筹真正让所有大众都能参与的市场仍需要培养。

我的保障

QQ截图20150715165422

不如叫我的保险,这会是另一块巨大的市场;支付宝如此隐晦,闷声发大财。

细数支付宝下各种保险:旅行险、养老险、意外险、住院险、电瓶车险、公交险、火车险、航空险、驾车意外险,甚至还有银行卡身份证丢失险、银行卡盗刷险和用电安全险。

除了养老险是每年1000元,住院险200元,其他所有险种都是20元以下,虽然相应赔偿的费用不高,但是其进入门槛之低,低到像去超市买瓶水,使用户基本上不会去考虑到成本的原因,而更多的考虑到自身所可能面对的问题。

比如作者前几天就刚好把自己银行卡给弄丢了….如果有这个险的存在,作者还可能会小赚30块钱(不要告诉别人),而其理赔程序据作者理解:只要能提供补办过程中的有效证明(很简单的),就能够通过阿里旺旺的客服人员进行理赔,再考虑到作者自己偶尔也会丢散落四的,所以五毛钱也就无所谓了。

面对传统的保险巨头,支付宝再一次做到了“简单、安全、快速”的宗旨,作者相信,继信用卡之后,依托阿里的大数据支撑,保险也将是其具有巨大潜力的一部分。只是以目前的情况,支付宝仍然以保守的姿势在稳步发展根基,也并不着急进军,它在等。

总结:

历经四天的体验报告终于写完了,在众多APP中,支付宝所集成的功能应该算是比较多的,但所有的功能都几乎围绕着用户的资产而展开,要收进来的钱,已经在里面的钱,要支出的钱和在不久之后会增加阿里借给用户的钱,四大板块丰富的功能与使用体验再加上其他跟钱相关而补充的工具,共同形成了支付宝的核心竞争力与对用户的粘度。

但对支付宝的现在改版而言,新增的商家目前没有任何竞争力,朋友板块的增加也仅有特色群方面能解决用户的部分需求,但在特色群中许多相关的支付流程和体验方面如果不尽快完善的话,用户也绝不会随便买账,除开新增的两大板块,大家其实应该将更多注意力集中到芝麻信用和我的保障中去,这两块的市场才应该是支付宝在不知不觉中会默默耕耘的宝地。

最后,作者尽量以一个中立公平的角度去叙写作为一名普通用户的使用体验,但多多少少,因为作者自身视野或者想法原因,在体验的过程当中一定会有很多片面和不足的地方,在此,欢迎各位前辈和老师进行批评指正和交流。

 

本文由 @靳东 原创投稿,并经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编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毫无营养

    来自上海 回复
  2. 泛泛而谈

    回复
  3. 过了两年,看到如今支付宝的页面,再对比一下,感慨颇深

    来自四川 回复
  4. 笔者的需求分析是怎么得出来的呀

    来自上海 回复
  5. mark下。

    来自江苏 回复
  6. ➡ 难道没人注意到小编的签名咩?来来来,我有蜡烛~ 💡

    来自香港 回复
  7. ➡ 😀 ❗ ❓ mark

    来自福建 回复
  8. Mark

    来自北京 回复
  9. 商家板块所列商家是有地址和联系电话的,得深入一级才能看到。关于优惠方式只有打折这一种,我是这样理解的,商铺会员的优惠方式一般都是打折。

    来自陕西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