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微信7.0看微信的产品设计理念

18 评论 21334 浏览 68 收藏 13 分钟

微信改版,一经推出就引来大量讨论,今天我也来聊聊微信的产品设计。

一直很喜欢微信的产品设计理念。作为腾讯的顶梁柱,坐拥月活10亿用户,微信的每一次大改动,都能为行业带来洗牌式的效果:

微信1.0,只能免费发消息和图片,飞信慌了

微信2.3,查看附近的人上线,陌陌慌了

微信3.6,公众号上线,新闻类应用慌了

微信4.0,朋友圈上线,微博慌了

微信6.1,红包上线,支付宝慌了

今天,微信7.0,时刻视频上线,短视频应用们,慌了。

从微信7.0看微信的产品设计理念

微信这艘巨无霸豪华邮轮,载着10亿人,坚定得驶向一种名叫“微信”的生活方式。

从微信7.0看微信的产品设计理念

这次7.0更新,主要增加或更新了时刻视频、看一看以及强提醒功能。

下面从这三个功能来分析微信的产品设计理念。

一、时刻视频:我不仅想聊天,还想了解你的生活

一个产品的定位,决定了产品如何进行设计。时刻视频的定位,正如它的slogan:“记录你我的时刻”。微信团队如何设计这个功能,以达到让用户愿意记录自己的时刻呢?

1. 功能入口:真的不能放在朋友圈

你有没有想过,时刻视频的入口,为什么没有放在朋友圈?

那要从这个功能的定位开始说起。

曾经我产生过这样一个需求:我是山东人,如今在北京漂着。上学期间的好友们,就像朴树歌里的那些(pu)花(gong)儿(ying)一样散落在天涯。

“要是能看到他们每天都发生了什么事,那多好啊。”我这样想。

但如何做到呢?

总不能每天发一句问候“在干啥呀?”

那么要不了几天,我就会收到“对方已开启好友认证”的消息?

或许你会想,还有朋友圈呀。是,的确还有朋友圈。但问题是:你想看别人在朋友圈晒生活,别人不一定晒给你看呀??

由于朋友圈中观众的“鱼龙混杂”,很多人已经不愿意把自己真实的生活po出来了。

“我为什么要把我的生活告诉这些无关紧要的人呢”。

“我怕po出来的东西没有人点赞啊。”

这是很多人的真实想法。

我认为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微信没有把时刻视频的入口放在朋友圈,而是放在了群聊、星标好友,还有个人页。因为,微信这个功能的定位,是透过视频这种媒介,让我们能看到身边好友的真实生活

用户可以在自己的闺蜜群看好友发布的视频、在大学同学群里看视频、也可以在好友的个人页面里看ta发布的视频。

从微信7.0看微信的产品设计理念

对谁感兴趣就看谁,完美。

从微信7.0看微信的产品设计理念

此外,从朋友圈的生态来说,假设时刻视频的入口放在朋友圈,而该功能上线后反响良好,那么一堆用户发布时刻视频后,朋友圈会多出一堆视频内容,从而变得臃肿。

而把时刻视频的入口放在群、星标好友、用户个人页,目标更明确,比刷朋友圈更节省时间。

这与张小龙曾说过的希望微信“用完即走”的理念是吻合的。

乍看起来,微信作为IM+社交应用的综合体,却追求用户使用时长的最小化,是一件极为矛盾的事情;但如果我们以微信的价值观来看这件事,就会惊奇得发现一种一以贯之的一致性:微信希望做高效率的社交,而不是变成用户在其中沉浸、无法自拔的泥潭

所以说,价值观就像产品的指南针,指引着产品如何设计自己的功能。

2. 气泡本泡:我不是赞!

时刻视频有个很有意思的玩法:你来到别人的视频页面,点击左下角的泡泡,可以“飘过”这个视频。有种莫名的萌感。

从微信7.0看微信的产品设计理念

为什么是冒泡而不是点赞?

普通的做法,都是会通过竞品分析,发现竞品都是点赞啊,咱们也要有!

从微信7.0看微信的产品设计理念

但微信呢?

“我就不!”

这种“say no”的底气,不是一时的任性,而是微信知道自己要为用户提供什么。上面说过:时刻视频这个功能的定位,是透过视频这种媒介,让我们能看到身边好友的真实生活。可是我们想看,首先别人要愿意发。

发的人发了一个视频都没人点赞,渐渐地大家就不爱发了。

对于看视频的人也一样:“我并没有觉得这个视频很好啊,哎,到底该不该点赞。”

所以,微信用“冒泡”这个中性的功能,缓解了双方的压力。毕竟“飘过”这个动作实在轻盈,真的是最小心理负担的动作了。

我觉得这个功能的设计逻辑,跟微信中的消息一直没有“已读”功能是一样的道理。

3. 小结

关于时刻视频这个功能,张小龙发了一个很文艺的朋友圈:

从微信7.0看微信的产品设计理念

从微信7.0看微信的产品设计理念

张小龙朋友圈的那段话,是引自明代心学始祖王阳明的《传习录》:

一次王阳明与朋友同游南镇,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大意是说:你没有看到这朵花,它孤自凋零,你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但自从你看到了它,它就进入了你的世界。所以说,“天下无心外之物”。

这段话阐释了时刻视频希望“记录你我的时刻”的定位,大概也寄托了张小龙希望微信上的好友能够更多的彼此看见的愿望吧。

二、看一看:“算法比人聪明,但人却能做到善良”

在这次改版中,公众号文章底部的“点赞”按钮换成了“好看”,当你点击了“好看”按钮,该文章就会出现在好友的“看一看”里,改版前的“精选”放在了第二个tab里。

从微信7.0看微信的产品设计理念

看一看的推荐逻辑,不用推荐算法,而是好友推荐,两种推荐;前者基于机器算法推荐感兴趣内容,后者基于社交关系沉淀大家认为的优质内容。

关于这一点,张小龙在腾讯2018年会中的讲话中引用了亚马逊CEO杰夫·贝索斯的一句话:“善良比聪明更重要”,并且评论称:“AI比你更聪明、更懂套路,但你可能比AI更善良”。

聪明的AI可能更懂你的兴趣,却让你无法自拔;善良的微信朋友们则告诉你他们认为的好文章。

本质上,看一看与朋友在微信群、朋友圈里转发文章是一样的道理,只是这次的改变,让这种操作又更容易了一些。

从微信7.0看微信的产品设计理念

三、强提醒:等回复的亲们的福音

“强提醒”可以有两个逻辑:

  1. 发消息的人觉得这条消息很重要,我设置为强提醒,让对方能赶紧注意到;
  2. 收消息的人觉得对方的回复很重要,我设置为强提醒,让自己赶紧注意到。

微信选择了后者。从这样的选择中,我仿佛看到了微信对用户的善意:绝不轻易骚扰用户。

总结

微信7.0发布了时刻视频、看一看、强提醒等新增功能。

  1. 由于时刻视频的产品定位是“记录你我的时刻”,因此产品的设计上,把该功能的入口放在了群聊、星标好友和用户的个人页里,而没有放在朋友圈里,目的是希望用户能更精确看到关心的人发布的视频,同时也不增加朋友圈的负担。
  2. 时刻视频的冒泡设计,以“轻”为原则,为的是尽量减小发布者和观看者的心理压力,帮助实现“记录你我的时刻”的定位。
  3. 看一看中文章的呈现方式,是基于社交关系沉淀微信好友认为的优质内容,而机器算法是根据兴趣推荐内容。前者更有人情味。
  4. 强提醒功能体现了微信对于用户的保护,尽力做到功能上对用户不骚扰。

最后,通过以上的分析,有一点感悟:

微信的产品设计理念,是把微信当做工具,让用户可以更高效的交流和社交,在这个原则的基础上,所有的功能都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微信应用现在的体量巨大,诱惑很多,如果要实现盈利,其实很容易。但微信一直很克制,是因为ta知道自己的使命。

这就好像,有些人很自律,不是因为这些人真的无欲无求;而恰恰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不要的是什么,所以才能坚持做一些事,而不做另一些事。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微信一直用行动践行着这句话。

但愿我们也可以。

#专栏作家#

沐风,微信公众号:“沐风与体验设计”。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2017年度作家评选最佳人气奖。爱奇艺Phone和PC端交互团队负责人。留德海龟,曾任职腾讯微生活、网易、宜信。6年交互设计经验,专注设计领域,欢迎关注。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网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作者您好, 请问您如何看待微信不推出屏蔽群聊呢?

    来自广东 回复
    1. 屏蔽群聊是有这个功能的:消息免打扰打开就行了。

      来自北京 回复
    2. 不是噢 sorry我讲得不够明白 免打扰还是有小红点. 我指的屏蔽是完全没有消息提示, 不会顶消息也不会有红点提示. 使用场景就是, 比如我碍于情面没办法退出某个群聊, 但是我又完全不想看到这个群聊的内容, 我就想要一个屏蔽功能. qq还有其他软件都有这个, 知乎也很多人在说微信为什么不出, 我想不懂…

      来自广东 回复
  2. 另外一个角度总结一下作者的分析。
    短视频中,讲究的是低耦合,即将各个相关联的系统(关系圈、朋友圈等)通过短视频进行凝聚,只有那些属于当前圈子的人才能看到视频,短视频是发布给同一类朋友、同一类工作、学习、生活等等某个方面具有相似点的群聊里的人来看的。

    冒泡的功能其实就是作者说的那样,针对心理的,就当前的朋友圈而言,人多话杂,真实认识的朋友不多,越是这样就越不愿意把自己真实的一面展示。但是,更多时候,朋友圈中的朋友可能是认识的,但是又不熟悉,一个冒泡是可以缓解想要接触却又不敢接触太多的尴尬心情的。

    强提醒可以和钉钉做一个简单的对比来看,这也是企业版微信里存在的一个对比,即强提醒是站在接收方的角度来看的,是一种主动提醒。钉钉因为是在企业中的社交软件,更多时候做的是上传下达的工作,对于员工是否看到老板发送的消息,老板是急切希望了解的。因此,站在接收方的角度看,钉钉中的提醒是一种被动提醒。这两者的差别,一方面是用户的定位不同,前者目标用户是普通用户,后者目标用户是普通用户的上级,当然,也存在员工用户本身也希望知道自己发送的消息是否被老板看到的情况。另一方,也是不论在企业版微信还是普通版微信,张小龙都坚持了从大多数用户的角度出发,从某种角度解读就是,员工希望不被关注、压迫太多,更加希望有自己的私人空间,而这种心理正是迎合了大多数人。这是一种心理舒服与工作效率的权衡,实际是没有办法直接给出答案谁对谁错。

    来自广东 回复
    1. 来自北京 回复
  3. 这与张小龙曾说过的希望微信“用完即走”的理念是吻合的。

    张小龙是说的小程序用完即走吧,可没说过微信用完即走

    来自四川 回复
    1. 张小龙说的就是现在用户在微信上的使用时长在不断上升,让他很担忧,好的产品是用完即走的。他的话包括小程序,也包括微信本身。

      来自上海 回复
    2. 握手🤝我也是看到张小龙的这个担忧

      来自北京 回复
    3. 哈哈,聊天工具用完就走,可能嘛,你和人聊天就说一句话啊,说完就退了微信了。。。通讯类就用不完,所以也走不了,

      来自北京 回复
    4. 是的,张小龙把微信定义为工具,工具的本质就是用完就走。

      来自北京 回复
    5. 工具类APP最大的问题就是用户粘性不足 都希望往社区往内容发展增加用户粘性 感觉好像也只有微信敢有底气说希望用户用完就走了 😀

      来自广东 回复
    6. 是的,也就微信敢这么说了

      来自北京 回复
  4. 微信7.0为啥没法更新呢

    回复
    1. 安卓手机暂时还不行。应该快了

      来自北京 回复
  5. 有道

    回复
    1. 词典!

      来自北京 回复
  6. VR微信,微信会成为个人数字化生活链接工具

    来自广东 回复
    1. 这个厉害了!每个人可以设置自己的虚拟空间,然后可以在VR里跨域距离的社交,想想就好厉害啊!

      来自北京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