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品开发的完整流程之产品设计

4 评论 44819 浏览 127 收藏 13 分钟

该篇文章是承接上一篇《新产品开发的完整流程之产品评估》,主要介绍新产品开发流程中的产品设计部分。

新产品开发流程:产品评估 -> 产品设计 -> 开发 -> 上线 -> 迭代

一、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产品经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工作中的需求来源如下:

  1. 老板提出的战略性的需求
  2. 产品经理根据产品方向规划的需求
  3. 运营和数据分析出的需求
  4. 市场调研出的需求
  5. 竞品分析出的需求
  6. 用户访谈提出需求
  7. 其他参与者和关注者(同事等)反馈的需求等

产品经理平时工作中,会收集到许多需求,建立自己的需求池很有必要。

并非所有的需求都需要实现,这时就需要产品经理根据经验,分析出什么是用户真正渴求的需求,哪些又事临时的不必要的伪需求。

如何判断真伪需求,最好找到需求提出者,多问几个“为什么?”。

比如,需求提出者:我想要一匹马。

产品经理:为什么?

提出者:我想去流浪,寻找我的诗和远方。

这时产品经理就了解到提出者的真正目的是旅行,并不是想要一匹马养着玩。

产品经理:那我为您提供一辆车如何?车里还配备导航系统和高级音响。

产品经理在收集需求时,经常听到客户建议“如何做”产品,而不是产品应该“做什么”,毕竟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人类的本性。如果产品经理试着思考产品要做什么,就会发现实现方法如此之多。

客户其实不必考虑解决问题的途径。他们不知道公司的业务模式、产品未来的定位、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可行的,想出的解决方案是针对他们自身情况的,多数不是最优方案。

如果只是简单的根据用户的需求设计产品,会陷入不断添加新功能、修改产品框架的怪圈。你会为缝缝补补的任务疲于奔命,无暇思考创新的解决方案。

二、产品原型

经过需求分析,整理出必要需求;梳理业务流程和功能流程,确认无误后,就可以着手原型的绘制。

绘制原型的注意事项:

  1. 针对复杂或前沿的功能设计时,最好邀请架构师或技术人员一起参与,确认该功能的可行性和是否有更好的方式实现。
  2. 与UI设计师并行工作,便于UI设计师更好的理解产品,设计出更加符合用户体验的产品。
  3. 效果图设计完成后,制作成高保真原型并进行原型测试,

三、确定基本产品 – 消减功能还是延长工期?

产品设计,不要再试图定义最终产品,转而定义只满足基本要求(有价值、可用性、可行性)的产品,简称基本产品。

基本产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去掉任何元素,都不可能获得预期的效果。

基本产品设计方式:

  1. 产品经理与设计师合作设计产品的高保真原型,这个原型只具备实现商业目的的最基本功能要求,以及良好的用户体验和吸引力。
  2. 邀请以为开发人员(比如框架师或主程序员)参与原型设计,帮助评估各种功能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指出设计上的误区,评估尚不确定是否可行的功能。等产品原型确定时,可详细评估出所有产品功能的时间成本。而且对产品也做到了心中有数。
  3. 请真实用户验证(测试)产品原型,这一点至关重要。在产品团队全力开发产品前,产品经理必须确信产品是用户需要的。就像不能因为开发人员对自己的代码有信心就允许上线一样。产品经理也不能仅仅因为相信就开发,都是需要验证的。

一旦基本产品确定,通过了目标用户的测试,就不能再削减任何功能,如果还能削减,那说明你定义的不是基本产品。

四、用户体验设计与实现

在这个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大环境下,技术已经不再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好的用户体验才是抓住用户的制胜法宝。

在产品开发的过程中,许多工作是可以同步进行的。比如原型设计与UI设计,技术开发和测试;但是不建议UI设计(用户体验设计)与技术并行。

原因如下:

  1. 与软件开发团队合作的人要记住一点,一点产品进入开发阶段,再修改设计思路是非常困难的,而且越往后修改的成本越高。
  2. 用户体验设计要保证产品同时具备可用性和价值,任务很重。为了拿出可用又具有价值的设计,必须尽早、反复地验证设计思路。
  3. 我认为验证设计思路最好使用高保真原型。为了验证各种设计思路,产品原型可以随意修改。而开发中的产品应该以固定的原型为基础。
  4. 产品开发可以分多次迭代,但用户体验却不能拆分。设计师必须全面地,连贯地看待用户体验,考虑以往用户的使用习惯。让用户放弃不可用的软件很容易,要他们放弃使用习惯却很难。

如果产品设计与开发同步展开,多半会出现设计师饱受压力,在极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个自己不是很满意,前后不统一,漏洞百出的作品,应付了事。实际开发后,再进行修补,只会浪费更多的时间。所以用户体验设计应该在软件开发前完成,通过验证后再交与开发。

五、产品验证+原型测试

1. 产品验证

产品验证是证明产品的价值、可用性、可行性。

产品验证是指在正式开发、部署产品前,验证产品是否符合预期要求。
产品团队对自己的产品往往过于自信,不愿意验证产品,只顾埋头开发,总想着等到公开测试时再收反馈意见。毫无疑问,到时候再想大幅度修改产品是不可能了,因此许多产品刚发布时表现的非常糟糕,也不足为奇。

因此产品团队将产品交付开发前,需要进行以下三项重要验证:

(1)可行性测试

首先要明确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能否成功开发出产品,邀请架构师和开发人员深度参与技术调研,寻找可行的方案。

重点是让开发人员寻找产品设计里那些难以克服的障碍,现在发现远比损失了时间和资金后发现来的好。如果产品存在可行性风险,一定要提前解决这些问题。

(2)可用性测试

交互设计师应与产品经理密切合作,想方设法突出产品的功能特性,让不用类型的用户都能明白如何使用。

可用性测试往往能发现没能成功实现的产品需求,如果测试得当的话,甚至能发现原本被忽略的产品需求。一定要邀请真是用户进行可用性测试。

(3)价值测试

最后,仅仅知道产品能够开发出来,方便使用,还是不够。同样要紧的是知道用户是否觉得你的产品有用,是否愿意购买。

价值测试可以和可用性测试同事进行,只不过可用性测试重在观察用户如何设法完成必要的操作,而价值测试重在观察用户是否喜欢这些功能,是否满意功能的具体实现方式。

2. 原型测试

原型测试是让真实用户使用高保真原型,测试产品创意。目的在于加深产品经理对产品的理解,避免开发团队浪费时间和精力开发没有把握的产品。

很多公司是这样的,老板想到一个老点子,产品经理就着手开始原型设计,设计好没有进行测试就着急让技术开发,孤注一掷。用实际产品搭上全部开发时间进行产品探索。他们开发的是一款非常昂贵的原型,让知情的用户掏钱参与原型测试,这些公司至少需要一两年时间(发布几个版本)才能盈利。

这也是许多创业阶段的公司失败的原因——他们往往没有足够的资金维持两年,因求胜心切,盲目招聘开发人员,拼力一搏,结果可想而知。

注意,产品可用性测试(验证用户能否想明白如何使用产品)和产品价值测试(检验用户是否渴望使用产品)同样重要。

以下介绍如何开展原型测试:

(1)物色测试者

如果是企业级的产品,同类产品的展销会是寻找目标用户的好去处。如果是大众产品,可以邀请自己的亲朋好友参加测试,但不能仅限于亲友。离开公司,到用户聚集的地方去。

(2)准备测试

确定可用性测试的内容,并拟出问题,就产品的价值向测试者提问。

(3)原型测试

  1. 测试前不宜与测试者交谈过多。
  2. 务必告知测试者,这是产品原型,是初步的产品创意,不是正式产品;请说出真实看法(不管好坏),不必碍于情面有所保留;记住被测试的对象是原型,不是测试者;
  3. 测试时,尽量让测试者保持平和的情绪,千万不要让他们陷入吹毛求疵的状态。应该多观察用户操作,少听他们抱怨。
  4. 测试时尽量保持安静,不要给测试者提示。克制住想要帮助的冲动。
  5. 测试的作用是理解目标用户如何看待产品要解决的问题,发现原型与用户期望不一致或不相符的地方,也就是原型不符合用户直觉和习惯的地方。

(4)更新原型

测试原型的目的是找出原型中需要修改的部分,提高原型的可用性和价值(吸引力)。及时纠正发现缺陷。

原型测试的整个过程听起来很复杂,但其实可以做的简单高效。只要带上笔记本或原型,找一位还没有用过的用户试用一下,你会发现远比你想象的简单。

 

本文由 @糖糖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al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写的真好

    来自山东 回复
  2. 你把一个产品完整的流程细化的同时你也把读者想了解的整个流程复杂化了。如果文章不能把整个流程整合到一篇去说明,而是选择拆分开,其实这种做法会有些不讨喜

    回复
  3. 这篇文章逻辑上是不是有点乱

    来自广东 回复
    1. 我也觉得。。

      来自陕西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