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关注页的屏蔽逻辑优化
知乎关注页的屏蔽逻辑优化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再过滤已屏蔽话题的内容动态;二是不再将短时间内,不同知友对同一内容的动态过滤为一条。
知乎产品专栏发布了一篇新文章:关注页的屏蔽逻辑优化啦!
以下为屏蔽规则的说明内容:
原本的关注页时间线:关注的人的活动-包含了屏蔽话题的内容;新的关注页时间线:关注的人的活动。简单描述就是人的关注大于话题被屏蔽的优先级,当两者冲突时,以人是否关注为准。
看上去,有回归初始的味道,很多产品的默认规则正是直接显示被关注者未经筛选的动态。
有一些产品为了降低内容噪音,会进行一定程度的预筛选,比如推特的优先显示更高质量的推文,并对通知内容进行甄选。
也有一些产品采用了类似的策略后,发现关注也是分级的,比如微博的特别关注/普通关注/悄悄关注,所以在筛选策略之外,提供了设置例外的选项,允许设置白名单(不受规则限制)。
上面的设置,都可以看做产品的通用设置,用于满足大部分人的通用需求。
只有通用设置不够,用户需求的精细化程度可能超乎规则设计者的想象,为了满足多样化的需求,推特也提供了黑名单:
Facebook则提供了几乎完全定制化的选项:
其中不仅包括如何控制别人在我的时间线中如何显示,同时还包括我在别人的时间线中如何显示;这类似于朋友圈的屏蔽规则:
Instagram提供了另一类控制的方式:与我相关的内容如何在我的页面内显示。
将以上的控制选项进行综合后会发现,这几个控制方式正是由外部、我、我的位置、外部位置四个选项产生的多种组合,核心是个人对自己及对自己有影响的选项在整个产品内的控制权。
- 我有权规定外部事物如何进入自己的世界,我不喜欢的事物,别让它过来。
- 我有权规定自己如何进入外部的世界,我不想去的地方,别让我去。
再返回去看知乎的变化前后,实际上无法完全简单的判断孰优孰劣,因为不同的用户的需求不同,有人需要变化前的规则,也有人需要变化后的规则。
非要选择一个,就会陷入非此即彼的选择冲突之中,引用一段王垠(一个程序员)在创造者的思维中的话:创造者不容易陷入非此即彼的“宗教冲突”,他不需要选择任何一个“阵营”,因为他对这种冲突的解决方案很简单:创造一个全新的宗教,消灭掉冲突的双方。
在知乎官方的描述中,本次改进的核心是【以人为核心】,没毛病,任何产品都需要以人为本,问题是到底什么才是以人为本?
我暂时理解为以人的需求为本,尊重人的多样性;在知乎的关注页屏蔽设计中涉及了两类人的需求:粉丝的需求与被关注者的需求。
粉丝的需求:创建个人舒适区的需求,需要自定义的设计;被关注者的需求:分发的需求,到达粉丝的效率及比例;
理清这个逻辑中的两类人,再看优化前后的区别,就会发现:
变化前:当粉丝的需求与被关注者的需求冲突时,以粉丝的需求为准;变化后:当粉丝的需求与被关注者的需求冲突时,以被关注者的需求为准。
从这个角度观察,我认为不如不变,保持原有的规则,难道知乎的规则设计者认识不到这个视角的变不如不变?但知乎仍然选择了变化,我分析问题时默认别人也是聪明人,所以本文命名为浅析,默认并未向更深层发掘。
第一性原理思维鼓励人们放弃参照物,从比较思维(孰优孰劣)中的思维中脱离,从基本事实及底层逻辑重新出发,返回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行思考,在屏蔽设计中新旧规则都是参照物。我认为问题的根源是关注页产品规则设计思路引发的,是代替用户做选择的规则设计思路。
找出问题的根源,就可以重新提出方案,比如为用户搭建一个池子的框架,剩下的空间留给用户,具体养什么怎么养,让用户去选择去决定。
在此对比一下知乎与Facebook的区别,会发现两者在规则上的一些区别:
- 知乎,代替用户做最优选择,且不可在此基础上深度定制;此处仅特指关注页的屏蔽规则变化中的表现,不代表知乎的规则设计均不可定制。
- Facebook,提供基本的默认规则,允许在此基础上进行再设计。
这两种思路有什么区别呢?
我认为核心的区别在于整体成长性的不同,对轻度用户而言两者区别不明显,使用程度越重,区别越明显,一者是固定的规则,不可生长,一者规则可定制,可不断生长,而成长性又取决于使用者的参与度,使用度影响参与度,当参与度变化时,两者的走势会逐渐显示出明显的区别。
在最开始阶段,未经优化的规则在体验上可能不如经过优化的规则,所以合理的规则设计应该是:通用优化规则+定制化规则并行,通用规则的精心设计可提升体验的初始值,定制系统则使系统规则具备很强的成长性,可提升体验的峰值。
提供定制化系统,还有一个好处:可用于发现用户未被满足的实际需求,为优化通用规则提供新的渠道。
在知乎发表过了一个想法:黑名单及屏蔽设计,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因为黑名单划定了个人舒适区的边界,对用户打造舒适区有很大的意义,同时对系统了解用户也有很大的意义。
以Soul中的屏蔽设计为例:产品提供了两个特殊的规则维度:通讯录/APP内的好友,用户可选择这两个规则及更多规则来定制自己在产品内的可被观察的范围。
假设选择了屏蔽通讯录,且设置了陌生人可见,那么在产品内可被观察的范围如下:
曾在V2社区看到过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我们急需一个功能,不是共同关注,而是共同Block(拉黑),共同Block了谁才是更好的关系组织机制。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喜欢同样是重要的兴趣爱好的部分,一般理解兴趣爱好时会默认为正向的兴趣爱好,共同关注决定了关系的正向契合度,共同拉黑决定了关系的负向契合度,正向+负向的共同契合,才能真正的基于兴趣的高匹配机制。
最后提一个朋友圈的一个小变化(原规则及新规则均做过实际测试):新的屏蔽规则会向后(过去)兼容,原本新增的屏蔽规则不会对原有列表起作用,新的屏蔽规则会对所有内容起作用;
OK,就简述到这里,总结一下基本的观点:
- 问题要脱离产生问题的思路,需要重新观察问题,重新定义解决问题的思路。
- 黑名单机制划定了舒适区的边界,是舒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 共同反感有很大的发掘空间,匹配系统应同时关注正向匹配与负向的匹配。
正在求职,欢迎交流。
#专栏作家#
天下雪,微信:firstsnow2005,微信公众号:skyfollowsnow,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关注社区化及运营的专业化研究,擅长多种思维联动,对解决复杂问题有独特偏好。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