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把产品做成了功能
做产品与做功能不同,做产品追求的是最终的结果导向,而做功能仅仅看的是完成度。
写在前面
尽管做产品和做功能流程是一样的,但最终产出的结果却截然不同,一个以结果为导向,推动产品有条不紊地向鼓心迭代,而另一个则永远在鼓变徘徊,直到把体力耗尽,临死都不知道鼓心长啥样。
做功能与做产品的差异
目标不一样
做功能追求的目标是完(Y)成(Y),这个功能上了,代表我已经获得了100EXP了!距离下次能力进阶又近一步了。
做产品的目标是解决用户问题,这个功能上去之后,用户反馈如何,数据怎样,有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工作意识不一样
做功能的心态是完成任务:需求上游说这么弄,那就就这么搞;反正需求和图我都提交了,后面的开发会搞好,最后去验收一把就可以了;功能上线了,没我啥事了,再想下一个功能;开发任何有困难的地方都妥协,直到把一个房子需求成功砍成了一堆可以勉强睡觉的稻草窝;我觉得用户会买账,但其实自己早已被自我暗示,脱离了用户实际轨道,最终做成了一个玩具。
能做好产品的人一定具备主人翁意识,什么是主人翁意识,你发现打印好的毕业论文上有个错别字,无法容忍这个细节对你完美毕业憧憬的污染,于是忽略任何麻烦阻碍,重新打印一本没有错别字的。
对完美毕业的憧憬就好比对满足用户痛痒点的追求,毕业论文不能容忍有错别字就相当于不能容忍核心功能预期效果的妥协,开发有难点,可以转换实现思路,但不影响最终预期效果。
工作方法不一样
做功能的方法是靠人,测试过程中,你拿把刀架在她的脖子上,让她好好测,一个细节也别拉,然她连你的需求都不清晰,就算了九条命也不够砍的。
做产品靠的是方法,方法比人可靠,土地变成承包制,大家的积极性变高了,粮食产量也上去了。
测试过程中,你把需求规则一条一条列细,测试再根据你的需求编写测试用例,大幅提升了测试效率与质量;运营配置过程中,你制定了内容配置规范,大幅提升了产品体验的一致性,减少了用户学习成本;配置机器人人格话术过程中,你摒弃了上手成本很低的人力添加方式,而是通过程序调取模版的方法,让其形象更加一致。
哪些因素导致了产品被做成了功能
心理舒适区导致我们很容易忽略技术的潜在价值
心理舒适区会驱使我们做一些能力以内的一些事情,尽管这些事情有点繁琐,规避能力以外的一些未知,尽管那可能是捷径。
我们总会因为这个地方开发不好实现等阻碍,不假思索地选择那些和预期相比打了很多折扣的方案,因为这样看上去比较可控,开发好实现,一定能完成。
之前有一个关于条件搜索的案例,产品的预期是当用户在使用多个条件搜索时无结果,能够允许用户删除那些导致没结果的条件,并进行重新搜索;但由于开发无法识别没结果的条件,最终选择了打折扣的方案:用户可以删除一些条件,重新搜索。
打了折扣之后,带来的问题就是未能删中没结果的条件导致删错后依然没结果,整个重新搜索体验完全断掉,变的不可用。
为形式所惑,看不见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用户体验五要素中,我们最容易关注的是形式。
怎么去设计或优化一个功能,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去看别人的形式是怎样的,然后把它的样子改改弄弄完成一个功能设计或迭代。
我们总习惯停滞在感觉层面,想要做一个和竞品一样的感觉,然后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纠结这样一种感觉,无暇顾及真正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是什么。
从形式出发设计功能,会给我们一种假象,好像在为数以万计的用户设计产品,其实仅是满足自己的玩具,产生的效能永远在鼓边,无法击中鼓心。
坐在温室里看看竞品、YY两下是无法做好鼓心产品的,因为关注的永远只是形式问题。
无脑走流程,不能以终为始,最后只能蜻蜓点水
诺曼在设计心理学差错篇章中分析过人在处理熟悉的work-flow时,是自动化的,不需反思层介入的,比如我们在浏览新闻时,点击热区->下滑浏览->右滑返回->点击热区就是一种自动化的work-flow,并将这种现象称为无脑体验。
无脑体验是我们生理机能寻求舒适、避免体能消耗的条件本能。
战术上勤奋掩饰战略上懒惰就属于无脑体验在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做久了,很容易把自己当成一个输出机器,只要给我一个输入源,我就要去撬地球,翘不翘的动另说,只要努力过就好。
不以结果为导向,划清边界,盲目走流程,不可能把事情做好,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勉强面面俱到,却只能蜻蜓点水。
另一方面,表现为缺乏数据意识的产品YY行为,总是用自己的感受去做功能,自己口渴了,也觉得别人都口渴,于是把冰可乐作为第一需求。
不要把产品做成个人玩具,需要我们去个人感受,观察现象、分析现象背后的问题,最后推理出有数据支撑的产品结论。
追求和谐的团队氛围
某个的细节未能达到你的预期,对方表示这个细节不好做,怎么办?要么逼他做、要么降低自己的标准,这样还能做兄弟,大家好,真好。
实际情况下,我们很容易选择后者,因为这会让大家都爽,不爽的是用户,于是衍生出“下个迭代再优化”来慰藉自己罪恶的小心灵。
团队不是家,不是生活的地方,不能以家和万事兴作为和谐处事法则,相反团队是一起做事的地方,应当以怎么把事情做好、做成作为处事标准,有违此标准的就如同破坏家庭中的家和万事兴一样,是不应当容忍的。
标准太低,美其名曰“数据驱动”
最小可行化产品(MVP)原则给Deadline压力下我们带来的最大误区就是先上去再说,结果发现上去之后,根本没几个数据,弃之可惜,久之就堆砌成一个庞大的功能集合,牵一发而动全身,想要掉头也几乎不可能,最后只能拖死。
为何不在第一版上线前就把产品推敲好,偏要把锅甩给数据,明知这个功能很糟糕,却还要等验证,这不是很可笑的一件事?之前在脉脉上看到有个人面试一家公司,该公司负责人举例他们是如何数据驱动的,找了两个明显差和一个稍微正常的方案放在一起做AB测试,结果发现稍微正常的比较好。数据驱动不是一个简单的流程,它是建立在起初你就把产品打磨足够用心,再通过数据手段发现你之前不曾注意的盲区。
单打独干,不善假于物
人在处理事情过程中会遇到两个极限:智慧有限、精力有限。表现在单打独斗过程中由于有限的智慧,很容易踩到盲点地雷,最终把产品做成了个人玩具;由于精力的有限,只能舍纵求横,蜻蜓点水,做东西永远做不到鼓心,只能在鼓边敲敲。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之所以高于一般人,是因为他能善于利用外物。善于利用已有的条件,是君子成功的一个重要途径,要善于多利用已有的群体智慧来思辨自己,发现盲点,帮助我们产出高标准的MVP方案。
总结:避免把做产品变成做功能
1. 多用自己和别人家的产品,别把自己仅局限于工作日的产品设计者,真正热爱自己的产品,只要睁眼那一刻就想打开。只有多用,才有可能发现别人看不到的隐藏的机会。
2. 求之于势,不责于人,不要指望一个人能有多大小宇宙,多从制度、流程上去解决根本问题,而不是一出问题就指责人做的不够好。
3. 多从技术角度为核心(MVP)功能的体验提供变革性的解决方案,把固有复杂度转移给技术,用户才有可能don’t make me think 。
4. 多关注问题,少纠结形式,做成某种感觉的本质就是在做玩具,非常危险。
5. 以终为始,根据预期的目标有选择性进行深度输出,做精一件事要比面面俱到来的更有价值。
6.数据贯穿整个产品设计过程,产品设计开始时就应设定目标数据,什么样的产品设计能够帮助我们达成这样的目标数据。
7. 团队是把事情做成的地方,家和万事兴做不成事情,大家好未必真的好,最后可能都得饿死。
8. 不要因为自己的懒惰,人为降低产品上线标准,如果能一次性把事情做好,为啥一定要下一期呢?MVP不是教会我们如何偷懒。
9. 多借助群体智慧,会帮助我们产出更高标准的MVP方案,而闭门造车,造出来的可能都是些无法适配的零配件。
#专栏作家#
UE小牛犊,微信公共号:交互实验狮,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关注产品思考、用户体验分析、交互研究,致力于UX方法论的探索和实践。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请问
“什么是用户体验五要素”。谢谢😊
参考这篇 http://www.woshipm.com/pd/317233.html
做产品靠方法论,这点非常到位。产品的每次迭代都要有目标,最终以真实的数据来检验。小步快跑,快速试错才能更有效的迭代出对某些人真正有用的产品。
嗯嗯,对的~
多好的总结,反正就是说该撕就撕
😎 撕的
心里只有功能就真变成产品汪了
哈哈哈,是的
哈哈哈,是的
嗯嗯! 😯
做产品与做功能不同,做产品追求的是最终的结果导向,而做功能仅仅看的是完成度。是这篇文章最值得看的一句话!
😳 😳
特别认同
很多内容基本上就是我的想法,当然,我是反例那边。 作为传统IT行业转入产品的人,真是需要很好体会一下产品和功能。。
😉 😉 😉 ,我虽然这么说,但是反例很多也都是我自己的影子,写出来的目的就是警示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