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Rigo Design 团队:设计不走捷径

0 评论 10555 浏览 0 收藏 10 分钟

在微软亚洲设计中心(ATC Studios)任职了 5 年,终于在 2008 年底,Robin(朱印)选择了自立门户,拥抱移动互联网的浪潮。

2009 年,Rigo Design 成立,主要针对国内外移动互联网企业提供用户体验设计咨询和产品设计解决方案。Robin 担任公司创始人兼设计总监,公司目前包括交互设计师、视觉设计师、动画设计师等约二十人。在进入上地金隅嘉华大厦的这间颇有品位的“红房子”之前,他们从事的行业涉及插画、手机、电视等等。

成立三年来,低调示人的 Rigo 更多是充当产品幕后隐形的缔造者,从早年的乐 Phone 的四叶草到金山手机毒霸的简约风格,再到不久前亮相的 MIUI V5,无不融合了 Rigo 的心血。

“我坚信好的设计自己会说话。”

Rigo team

“我们希望成为电影型的设计公司”

此前在多个公开场合,Robin 都提到其产品设计理念遵循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不走捷径”。

什么是捷径?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Robin 将设计公司分成了两种:工厂型和拍电影型。前者的工作流程是签了一个单,确定设计周期、投入人力,完全走制造的流程,而拍电影型的才是真正创造的过程。

“我们希望成为拍电影型的设计公司。”Robin 说,国内有很多工厂型的设计公司,在行业里被称为“做水单”,这是设计行业中的“夕阳模式”,所谓捷径。

给客户拿出三套设计方案,一套优秀的、两套一般的,这在设计公司是常见的套路。Robin 说,在与金山网络猎豹浏览器合作制作皮肤时,他们前前后后设计出 80 多套皮肤。“我们真正将设计聚焦在产品本身,而不是设计本身。”

Robin 强调,设计没有捷径可走。再资深的设计师,第一套设计也不可能是终稿。“也许还会有更好的设计,为什么不继续呢?”

“做设计很有趣的一点是,你不知道设计结果的样子是什么。所谓趋势化的研究都是讲命题的。”

好设计是如何诞生的?

在这间不算太大的工作室里,各种千奇百怪的手绘稿随处可见,其中有几幅类似浏览器的手绘稿,但却脱离浏览器的惯有形象,森林、精灵等设计元素环绕其中。

1

Robin 介绍,这是他们针对猎豹浏览器的设计的一套皮肤。我问这种极具风格化和感性色彩的设计运用在工具型的软件中是否会对用户造成影响时,Robin 说,他们希望在工具用户体验的可用性上做到极致简单,而在视觉设计上尽量增加一些感性的、活泼的元素。

Robin 将这种设计理念总结为“战略上做减法,在战术上做加法。”

有趣的是,这套皮肤的诞生,是一位业务不相关的设计师 Kimi 在兴趣的驱使下,闭门三天独立完成的。起初,团队一度权衡是否投入人力深挖这个计划之外的版本,因为这套设计的实现必须对浏览器架构进行改动,不过由于团队的坚持,它最终成为了客户金山眼中惊喜。

但是大公司可能不会孕育出这样以设计而非产品为主导的意外之喜:个人的创意要想产品化,必须经过层层上报,创意要么被扼杀,要么等待批准,而彼时竞争对手可能已经追上来了。

这也是 Rigo 选择自主创业的原因之一。

“好的产品设计,一定是自上而下的。”

这就关乎客户本身的重要性。Rigo 提到,在合作之初,金山网络 CEO 傅盛给予了团队充足的“余量”,并且身体力行主动参与进来,他们“有想法却没有需求”,这让团队甚至不知道如何去做项目评估。

当然,最关键的必然是源于设计师内心的“Passion”。

品牌 DNA 和产品性格就像内裤

Robin 认为,移动互联网产品 UI 设计,无论是平台类还是 App,最重要的是内容的设计。

“内容本身是需要精雕细琢的,而不仅仅是 UI。当内容本身进行了很好的结构设计规划,其他的视觉交互都是在做加法。”

Robin

Robin 很喜欢 Flipboard 的设计,他认为 Flipboard “段落式”翻页的交互形式比微博瀑布流的呈现方式更加能让用户专注,而基于内容优良的排版才是它真正的壁垒。换句话说,这是一个有性格的产品。

Robin 深谙,要构建一个优秀的用户体验系统和塑造出色的产品表现力,必须将产品设计中的品牌 DNA、产品性格与视觉传达视为具有相同重要性的平等因素。在此前公共的演讲中,他曾这样说道:

“单一化的产品外观或视觉不能代替用户体验,就像服装不能替代气质,而品牌 DNA 与产品性格,就像内裤,看不见,但很重要。”

那么,对于一个全新的品牌,如何去打造品牌 DNA 与产品性格?Robin 向我们展示了 eBox 体感游戏机的例子。设计之初,客户希望在设计中融入产品性格,同时提出了要有中国风的设计需求。

尽管团队很苦恼,但他们仍然首先摒弃了诸如中国红、水墨、祥云、龙凤等司空见惯的中国元素。后来在体验体感交互的时候,他们发现用户的手势基本是一个扇形的滑动轨迹,于是交互模型便与中国扇联系起来。Robin 认为这种类似孔雀开屏的方式非常具有张力,当设计语言与肢体语言建立起了某种联系,设计就可以开口说话打动用户。

从视觉动线到手机的交互设计

“我们特别在这里做了留白,目的是让整个界面有一个视觉动线,我们希望用户打开这个界面后,先看到哪再看到哪。” Robin 指着一台搭载 MIUI V5 的小米手机的短信界面对我说。

“视觉动线”这个词源于团队成员 Johnny 搞办公室装修时的创造,办公室要兼具美观和保密的效果,装饰就必须对来访者的视线进行引导,迈入办公室第一眼应该看到什么,不该看到什么。后来,团队发现这种逻辑与交互设计是异曲同工的。

Rigo1

MIUI 的视觉设计更多地基于用户实际的使用感受。譬如在短信界面没有使用太多写实风格,而尽量采用平面化的设计,Robin 称这是希望用户能更专注于内容。此外,考虑到智能手机尺寸不断增长的趋势,Rigo 与 MIUI 设计团队在 MIUI V5 设计中引入了大量的手势操作。

team

在采访尾声,我问 Robin Rigo 未来是否会走向前台去做产品。Robin 表示,设计公司去做产品是“双刃剑”,如果做好了,品牌便声名鹊起。

“我们没有任何 Slogan,我们不希望有任何固态化的思维去限制我们的发展。我们现在是 Rigo Design,但是未来,Who knows?”

 

转载来源:http://www.ifanr.com/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