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至上》读书笔记|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

8 评论 14510 浏览 95 收藏 14 分钟

本文为阅读《简约至上:交互设计四策略》的读书笔记,首先贴出个人阅读过程中制作的思维导图。

作者写作这本书应该算是贯彻了简单的原则了,薄薄一本不足两百页的书,整理重点之后却是如此之多,可见作者笔墨之简约。当然我这个思维导图看上去很不简约,因为简约至上这句话说起来大家都知道,但是却大多只停留在知道这么件事,而难以有一个确切的可执行的方案。我特意在思维导图中不仅画出该书的框架,同时也将其血肉保留,就是为了避免自己将来回顾这张脑图时也仅停留在了口头上。

思维导图的作用是方便自己可以时刻回顾,而下面我将具体写一写自己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与收获。

简约至上作为设计原则的存在基础是在于用户都喜欢简单易用、值得信赖、适应性强的产品,而复杂的产品不仅会使产品维护的成本越来越高,而且使用户因难以找到他们真正需要的功能而产生不满。

作为产品设计人员,需要明确的是 简单并不意味着不注重修饰或者完全赤裸裸,而是说装饰应该紧密贴近设计本身,任何无关的要素都应该予以剔除。也就是说简单并非指的极简主义。

本书虽然副标题是交互设计四策略,但是作者在详细介绍四策略之前,给我门展现的简单设计的过程却更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到用户现场去观察用户,为主流用户而设计

产品是为用户而设计,简单不简单是用户说了算,首先需要做的是观察用户,最好能够去用户的真正使用场景中去观察。在他们真正的生活中收集素材,确定他们面对的问题,同时也要关注他们使用场景中的干扰。将对用户行为影响最大的事情放在设计中需要关注的首要地位。

用户可以分为三类,专家型用户,愿意探索产品或服务,并且会提出各种改进建议;随意型用户,可能使用过类似产品,有兴趣使用更高级的产品,但不愿接触全新的功能;主流用户,为了完成某项任务而使用产品,而非因为技术。主流用户才是占绝大多数的,产品设计过程中,需要明确产品是为了主流用户而设计。而且主流用户在压力下很容易忘记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而重新回到初学者层次,所以我们的设计需要瞄准极端的目标,极端目标即使无法完全实现,也将更有助于我门实现简单。目标设计过程中所需要时刻谨记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让主流用户能够简单的完成他们的目标,简单设计正是要贴近这些目标,而剔除与用户目标无关的其它因素。

当然用户使用产品除了完成某项目标之外,还会有感情需求,那就是他们希望感觉到自己在掌控自己使用的技术,希望感觉在掌控自己的生活。因此在产品设计过程中,我们的产品除了要能够帮助他们完成任务,还要更进一步的问 “然后呢?”,以至发现其更深层次的感情需求吗,给出更合理的解决方案。

用故事的方式描述用户体验

在观察了用户之后,接下来要做的是通过用户的语言描述用户从开始到结束一直在做什么,而故事由于能够浓缩大量信息,且易记忆分享的特点,会是很好的用于描述用户体验的方式。我们可以通过故事展示出每一个需求点,并确定该需求的功能。故事需要做到简短、可信,要有可信的环境(时间、地点),可信的角色(谁、为什么),流畅的情节(什么、怎么样)。有了这样一个关于用户体验的故事后,我们在设计时可以通过这个故事来寻找突破口,时刻思考在那样的情节中,用户会怎么做,我们需要设计成什么样才能让用户更简单方便的完成他的任务。

将设计要点按先后次序排列出来

有了前面的观察和用户体验故事之后,我们可以明确产品设计中各项因素和功能对用户的影响。哪一个因素影响最大?哪方面容易改变?如可采用类似下图的坐标轴分析方法进行优先级排定分析。

简约至上优先级坐标轴

验证见解

通过观察用户,描述场景,并且排定了优先级之后,还需要追问自己几个问题。如果你的见解有偏差,会导致什么结果?有哪些不可控的因素会影响你的看法?有没有正反面的例子可供参考?这些例子能否反映出你的看法有问题,或者例子本身就有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使用原型或者竞品作为辅助,更多的观察现实中的用户,只有通过验证之后,才能知道我们的见解到底有没有价值。

当然互联网时代,唯快不破,并非说非要验证之后才可以进行我们的产品设计与开发,在完成了前面观察用户明确需求和功能优先级确定之后,我们完全通过快速迭代的方式来验证自己的见解。

在设计过程中作者介绍了四个策略来帮助我们实现简约至上的设计目标。

删除

对于简单设计,删除的作用是很明显的,首先它可以让设计师专注于把有限的重要问题解决好,其次可以让用户心无旁骛的完成自己的目标。通过删除来简化设计时,我们可以准备一张白纸,问自己 “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然后,渐进地添加最重要的功能和内容。而判断最重要时,我们需要时刻记住前面说的主流用户想要达到的目标,考虑哪项功能最接近他们的核心需求,以及用户使用场景中的影响较大干扰源的解决方案。

删除的核心在于去除那些分散注意力的因素、聚焦于项目

  • 聚焦于对用户有价值的功能。那些关系到用户日常体验、能消除挫折感的功能
  • 聚焦于可用资源,为用户提供价值。可以通过砍掉残缺功能、不切题的元素、花哨的东西的方式
  • 聚焦与达成用户的目的。学会对用户要求做逆向工程,搞清楚用户到底遇到什么问题,是否该由我们产品来解决
  • 删除干扰性的,增加用户负担的“减速带”。包括消除错误、删减文字、精简句子、删除不必要的选项、删除混乱的元素、减少用户界面中的小细节、去掉分散注意力的视觉元素等手段

另外在删除过程需要注意避免错删,记住我们删除的是不重要的,而非难以实现的,如果因为某项功能较难实现,而将其删除,最后得到的将是一款平庸功能堆砌的没有亮点的产品。同时也不能删除过多,用户需要感觉自己能够控制局面,删除过多,尤其是删除了操控功能后,很容易让用户失去控制感而手足无措。另外要明白方案比流程重要,如果设计只盯住流程简单化,那么很有可能创造更多的功能去处理出现的各种异常情况问题和细节,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退一步问自己:我设计这个的目的是什么?有没有其他的解决方案。

组织

在采取了删除策略之后,对于剩下需要提供的功能中,我们在设计时还要对其进行组织,混乱的堆放在一起,哪怕实际并不是很多,也会让用户感觉很复杂。其实这和平面设计基本原则中的“亲密性”完全类似。

组织的核心是通过某些角度来整理组织松散的信息和元素,并且只强调一两个最重要的主题。

分类方式有很多,作者在书中也介绍了时间、空间、网格、大小、位置、感知分层、字母、格式、色标等方式的优劣与适用场景。选择分类方式可以按照如下几个原则进行:

  • 围绕用户行为进行组织,他们想做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 具有清晰的界限,是非分明,要做到使重复交叉最少
  • 能够把项组织到“7加减1”个(可以更少)

隐藏

隐藏可以让用户不会因为不常用的功能分散注意力而实现简单的目的。适合隐藏的功能是指的那些主流用户很少使用,但又必不可少的功能,而不是不必要的功能,对于不必要的功能还是考虑是否可以采取删除的策略。

成功的隐藏首先是可以彻底隐藏所有需要隐藏的功能。然后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位置上显示出相应的功能。界面中包含的线索应该很细微,但却能恰到好处地提示出隐藏功能的位置和功用。要想实现这一点,提示出现时应该放在用户的关注点上,这样才能做到即使很细微依然被注意,否则在关注点之外,即使提示再明显,也很容易被忽略。隐藏的功能进行展示时,可以考虑采用渐进式展示和阶段式展示的方式。

转移

简单设计的最后一个策略是转移,也就是学会把正确的功能放到正确的平台或者系统。要想做到这一点,是要明确各个平台或系统的优势和劣势

常见的转移方式有在设备之间转移,尤其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手机可以完成很多特定的功能,而电脑也有其特殊的优势,两者结合将会是一种很好的设计方式。另外将有些功能转移到用户头脑中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案,比如作者举例的旅游规划程序,让用户按照自己的标准来进行设定。其它人可能看起来很复杂,但是用户自己用着觉得简单就行。

将功能转移给用户的另一种方式是创建开放式体验,比如让一个组件具有多种用途,把相似的功能绑定到一起,至于用这项功能来做什么,就留给用户自己决定。允许用户决定输入什么格式的数据,则是将功能转移给计算机,从用户的角度来说,随便怎么填很简单,让计算机负责结构化任务即可。

在介绍完了简单设计的过程与四个策略之后,还有一点我们需要明白的是,任何程序都会有一些无法消除的复杂性,关键问题在于:谁会面对这些复杂性? 作为产品设计团队,我们需要做的是,时刻让用户感觉简单,而把复杂性留给自己,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说“简单其实最复杂的设计”。

 

本文由 @杨文强Kpaladin(微信:Kpaladin)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海报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求思维导图

    来自北京 回复
  2. 看不到图,求思维导图原图~感谢🙏

    来自上海 回复
  3. 播客地址无效,求思维导图原图

    来自香港 回复
  4. 博客地址怎么回事

    来自浙江 回复
  5. 思维导图我也想求份原图

    来自江苏 回复
  6. 近期也读完了这本书,感觉写的特别好,对工作帮助挺大!很多心得都有共鸣

    来自江苏 回复
  7. 思维导图放大也看不清楚字,求原图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