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晾衣架引发的设计思考:设计的偶然性
很多时候,用户如何使用产品,往往在设计者意料之外,这也就使得原本的设计被误用。
今天的话题由一个衣架开始说起。我个人觉得晾衣服是件非常麻烦的事情,只要遇到不顺就会非常恼火。一次晾衣服让我非常火大,因为每一个衣架之间都在打叉(图1),使得想要从中抽一个出来相当困难,如果想拿一个出来,就会把另外一个带出来,另外一个又把另一个带出来,于是衣架就这样散落一地。
在我一边气一边晾衣服的时候,我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在之前晾衣服的时候就不会这么不爽呢?于是便想起来了以前用的衣架的设计(图2,左)。它的独特在于,衣架两边有个凹陷的地方,主要用于挂背心时背心不容易滑落(图2,右)。然而,我发现了它另外的用途:防止衣服之间相互打叉,让衣架之间干净利落得分隔开来。于是,我陷入了沉思……
可以想象,凹陷的设计目的只是为了方便挂衣服,这也是它的可视化卖点。但巧合的是,它却能满足另外一个本来连我自己(在购买时)都没发现的痛点。而自此之后,我都会优先选择购买那些带有凹陷的衣架,原因并不在于它能方便晾背心,而是它能防止衣架打叉。
这就是我今天想说的主题,用户如何使用产品,往往让设计者意想不到。运气好的话设计结果可以刚好切中用户痛点,或者也可以切中另外一个本来没意识到的痛点,运气差的话或者根本没切中痛点,甚至带来更多痛点。设计就像买彩票一样,充满着偶然性。
悲观来说,正如“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被误用也是设计者的宿命。就以我们最熟悉的微信为例,我能随口说几个比较特殊的用例:
置顶功能会被用户当作“置底”使用;与自己聊天当作备忘录;利用群发来验证好友是否把自己删除了;微商还会在自己名字前加A,利用通讯录的字母排序规则来让自己显示在前列;有的情侣用对方的微信搜索聊天记录“晚安”来寻找其潜在的危险人物;还有现在愈演愈烈的,原本用于分享生活的朋友圈,慢慢变为建立人设的朋友圈;微信收藏变为“稍后阅读”;朋友圈的折叠功能被玩出各种段子;向自己发送一条信息检验网络……
不知以上的用法,微信的设计师是否预判到,反正我觉得脑洞挺清奇的。我不禁想起了这张在网络上流传已久的图片(图3),真的又无奈又搞笑。
可是,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些设计的偶然结果?我归纳了一下几点:
我们的关注点是否过于狭隘,未能穷尽用户场景?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只关注用户的主要使用场景,而一些边缘场会被我们忽略掉,或者关注得不够。
比如微信的撤回功能,很多人会疑问,为什么撤回了还要让用户知道,感觉多此一举。但,不妨可以这样假设:假如微信撤回后不给予用户反馈,那么就会有一些好事分子不断向其他用户发送消息后不断撤回,这时用户就会不断地被打扰,而且还不知道谁在打扰他,这样的体验比起收到撤销反馈糟糕一百倍。
这显然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是这个极端的例子却可以有力地反推出撤回反馈的必要性。所以,尽可能地还原出可能存在的用户场景,能让设计更加全面。
我们的决策是够过于感性,忽视了科学方法?
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扔有太多设计师对方法论存在蔑视的态度,全凭经验。当然经验有其优势,但它的缺陷也非常明显:不可传承,不能成体系,切换一个陌生环境,经验可能完全失效。而一些经前人验证的科学方法,可以弥补这一缺点,至少,能在一些无从下手的情况下提供依据。
比如,卡诺模型在判定功能需求优先级的时候依然非常管用;用户体验地图在定义用户痛点的时候仍非常有效;用户接受度测试在验证设计方向的时候仍非常可信……使用科学的方法,将我们需要解决的用户需求筛选出来,不要将注意力分散在无关痛痒的小点上。
就如上述那些微信的使用场景,虽然各种用户有其需求,但其实大多都没有必要去满足。
我们是否缺少了可量化的数据的支持?
没错,可量化的数据很难获取,而且,这不只是设计师一角色可以解决的问题。这需要我们跟运营、开发、研究员等角色打好关系。
否则,想看点什么数据都会受到很多阻力。而量化的数据就是一个裁判,判断你的设计假设是否正确,数据也是一个向导,指引你应如何设计。
回到上文图3的例子,假如园林设计师知道游客们在这区域内运动路径的如何,他就能设计出一条更便利于游客的道路,那种为了方便而践踏出来的“人造”路径将不复存在。
时代变化很快,我们的认知是否仍停留在原地?
外界环境正在变化,我们的用户在变、用户的场景在变、场景里的动作也在变……
比如移动支付的发展,使得在城市里已经很多人不带现金出门;从前我们可能还会有记账的习惯,现在支付宝已经可以为你生成年度账单;从前我们在钱包里放的是现金,现在我们的钱包里都是各种卡;从前我们还会计算买7块的东西,会给10块加2块,现在我们几乎忘了有这样的技能……
当旧的产品不能满足新的需求时,我们可能会换种方式使用它以解决新问题,甚至我们会直接弃用它。所以,不断刷新认知,才能让我们的设计跟上时代的步伐。
最后的迷思,这种宿命一定是坏事吗?
我想,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哲学问题。我询问了一名做园林景观的朋友,如何看待图3的现象。
他大致作了以下回答:“我们平时真的需要这么赶时间吗?为什么不能慢下来呢?我们设计各种动线,为的就是让你们能以最好的视角观赏景色。我们当然可以将弯弯曲曲的路径改为直来直去,但这就是我们所期望的生活态度吗?”
他认真的回答震撼了我。想想也是,我们如果一味只为了满足用户需求,这就是最好的吗?用户也未必也清楚什么才会更好吧?
就好像当年的AirPods外观被疯狂吐槽,但它极佳的使用体验让我们纷纷“真香”。让用户知道什么是更好,或许也是每个设计师应有的义务吧?
作者:genrry,公众号:设计师阿余。热爱设计,关注用户体验,分享设计思考。
本文由 @genrry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会思考的设计师,才是个优秀的设计师,特别是设计,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也没有绝对的优秀和糟糕,那些随意评价设计好坏的外行,总觉得自己最懂设计,殊不知自己才是管中窥豹。
我就想知道…为啥有凹槽的衣架不会相互打架呢…我感觉还是会打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