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功能设计,微信走心了

6 评论 10513 浏览 53 收藏 12 分钟

作为一个日活超10亿的社交产品,微信的每一个功能改版都要经受海量用户的检验。所以,微信的每一个功能的设计周期都会很长。他们对于功能的打磨的细腻与走心,从本文笔者举出的这两个例子就能非常清晰地体会到。

最近用微信的过程中,发现几处特别的设计,仔细研究了一番,有些思考。并对其中一些设计,向微信的产品经理做了求证,一并跟你分享一下。

微信作为一个月活近 11 亿的产品,每一次调整都面临着海量用户的检验。或许有时候,不动,对微信来说就是最好的选择。

据说:微信内部推一个新功能的过程很漫长,漫长到团队有人走了,还没有上线。

可能是对群体用户的把握需要时间和思考去做决策和测试,因为体量实在是太大了,每一次改变,都是在做一场大型的社会实验。

这让我想起有一年微信对Android和iOS客户端做设计风格的差异化,直接把Android版改成了Android官方推荐的设计风格,底部tab改成了顶部tab。结果遭到了用户的一片骂声,很多人表示不习惯。之后微信又改回了iOS风格的底部tab,并一直沿用至今。

之后,微信在产品设计上变得越来越谨慎,对于一些调整和新功能也显得越来越有耐心去打磨和实验。

今天要说的这两个走心设计,能看出来微信团队对于产品设计的细腻和走心。

看一看

近期,公众号文章底部的“好看”变成了“在看”,原因或许是“在看”的感情色彩不那么强,更中性,而“好看”传达了一种情感倾向性。

公众号文章的类型非常多样化,如果是一则受灾通告或者是一则讣告,点“好看”则实属不妥,而“在看”只表达了读者的一个状态,类似于“已阅”。

这一点,微信走心了。

另外,“看一看”中的另一个设计,给点“在看”的人“点赞”。也就是图中第一个点“在看”的人名右上角的小爱心。

微信那些走心设计

我跟微信看一看的产品经理聊了下,这么设计有两个目的:第一个是给点“在看”的人正向激励,鼓励发现更多好文章;第二个是通过这种鼓励发现的机制,扶持一些腰部和尾部的号,让他们有曝光的机会。

两者作用对象不同,给文章“在看”是分发到“看一看”的信息流中,给“在看”的行为“点赞”,是给在看的人正向反馈。就像我们发朋友圈有人点赞,下次还会再发一样。

A推荐文章,B认可A,A再推荐更多文章。本质上是一个正向激励循环。

最初,这个功能开始带给我的是疑惑。事情源于我爸给我的文章点了“在看”之后,又点了个“赞”。

微信那些走心设计

一开始我还很好奇,公众号文章明明已经取消了点赞功能,为什么又出了个“赞”。

并且,我爸的微信头像还没有加载出来,就怀疑这是个bug。

我重复试了,并且关闭微信重新启动后发现,我爸的头像也还是没加载出来,可以确定,这是一个bug。

后来向微信产品经理咨询了一下,这个“赞”并不是给文章的,而是给“在看”文章的人点赞。只不过,当时第一个点“在看”文章的是我自己,然后我爸给我点了个赞。所以,让我误以为是给我的文章同时点了“在看”和“赞”。

然后我又仔细看了下,发现在给文章点“在看”的好友中,我只能给第一个“在看”的好友点赞。

微信那些走心设计

只开放给第一个点“在看”的人点赞,这个考虑也许是微信的实验,也许是克制,一方面看用户数据,一方面听用户反馈。

行为反应在数据上,数据某种程度上反应事实!

在接下来的微信更新中,这个只限制给第一个“在看”好友点赞的功能可能会放开,可以给所有“在看”的好友点赞。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当在看的人多了,用户该给谁点赞呢?选择成本随之上升。

对于超过 50 人“在看”的文章,目前在“看一看”流中是把“在看”的好友全部隐藏的,只显示了有 50 + 朋友看过。

也许这是微信解决“选择成本高”这一问题的方案吧。

这一点,微信走心了。

微信那些走心设计

在实际体验下,这个设计在最初确实给我带来了一些疑惑。

我也让我老婆看了下,在无任何提示的情况下,她都不知道那个小爱心是可以手动点击的。

可能是受朋友圈点赞的习惯培养,已经出现在朋友圈点赞列表里的人,是不能再次点赞的,所以会有这个惯性思维。

在“看一看”上线后的这段时间里,在“朋友算法”和“机器算法”间,我更倾向于“朋友算法”。

一方面,想了解朋友们都在看什么,另一方面,感觉这种内容推荐会比“机器算法”更有温度。

朋友圈

我们在转载一篇文章或者发照片到朋友圈时,通常会附上一段文字描述。这段文字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手动打字输入;一种是复制粘贴。

微信对这两种来源做了区别设计,如果是手动打字输入的文字内容,在发布成功后,你在朋友圈信息流看到的结果是这样的。

微信那些走心设计

当文字内容超过一定行数后(目测是 5 行),超出部分的文字会被折叠起来,并且有个“全文”按钮,点击后可展开显示全部文字。

这个功能被很多人玩得很溜,经常用来制造一些小意外。

另一种方式,如果你的文字内容是复制粘贴来的,在发布成功后,在朋友圈信息流看到的结果是这样的。

微信那些走心设计

同样是转发文章,同样的文字,因为输入方式的不同,朋友圈的呈现方式不同。

这种方式下,如果想查看全文,需要点击缩略的那行文字,然后会进入一个新的页面,并不会像第一种方式一样停留在朋友圈信息流列表。

这种设计的考虑是什么呢?

我试着来说一下,不一定准确,仅代表个人观点。

首先,从用户行为上看,第一种方式是用户手动打字输入内容,第二种方式是复制粘贴内容。

这两种行为方式在用户所付出的成本上是有差异的:手动输入,一般是个人感受、想法等,需要经过一定的思考,创作成本高;而复制粘贴,通常是复用现成的内容,表示认同和赞许,类似于一次“转发”操作,创作成本低。

如果微信认为用户经过思考发布出来的内容更具备原创价值,则会给与更好的展示机会。让阅读者能预览一部分,考虑不可能展示全文,所以展示前 5 行,剩余的折叠。如果微信认为复制粘贴的内容是一种非原创的转发,则会降低内容的展示权重,对内容做可见度更低的展示,所以用一行默认预览,且需要进入新页面查看全文。

试想一个场景,如果有一篇文章在你的朋友圈被大量转发,转发配文中,一种是自己的手写读后感,一种是复制了文中的一段经典语录。

从概率上说,手写的读后感重复率会很低,所以就算转发的内容一样,至少你能看到很多不一样的观点,所以用了“全文”展开的方式,在阅读体验上会好一些。

相反,如果复制粘贴的内容也用“全文”展开的方式来展示的话,你的朋友圈就充斥着大量重复的内容,刷屏既视感很强。

从这个角度看,微信在鼓励原创。

这一点,微信走心了。

当然,对于经常在PC端编辑文字然后发送到手机上复制发布的人来说,这种情况也是确实比较尴尬。

像我自己就比较习惯把平时一些想法记录在锤子便签,并且会反复修正自己的想法,觉得成熟时再复制发朋友圈。

这种情况,微信也会视我为“非原创”,也是比较尴尬。

对于一款产品,不可能兼顾所有的场景,尤其是对于微信这种巨大用户体量的产品,每一次调整都像是在做一场社会实验,蝴蝶效应和不可预知性都比较强。

#学习提升#

不懂技术怎么做产品?京东高级产品经理、本文作者@唐韧老师带你10天补齐产品经理必懂的技术知识。

详情请戳>http://996.pm/YX3D5

#专栏作家#

唐韧(Ryan),微信公众号:唐韧,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前Juliye Care产品总监,《产品经理必懂的技术那点事儿》作者,在创业公司负责过多款从0到1产品,目前在某电商巨头负责产品工作 。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网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还真没发现微信在支持原创内容上,这么走心

    回复
  2. 机器推荐和朋友推荐的那段,想到了那句“机器比人精准,但人比机器有温度”……

    来自安徽 回复
  3. “在看”类似”已阅”?一个正在进行时 一个完成时…… 我觉得 在看 强调的是参与 而 好看 重在推荐。 另外为啥给”在看”的第一个人点赞 这件事我觉得你理解的有问题啊,第一个人是推荐这篇文章的人啊,当然值得鼓励,给后边人点赞还有必要?? 另外看一看内容靠的的好友的分享和推荐,从这一点反推回去我倒觉得”好看”更合适,这算是给文章原作者的鼓励和肯定,所以我觉得”在看”没准还会改回”好看”。

    来自北京 回复
    1. 你说在看是进行时,那你只是单纯的理解了字面。在微信的这个场景里,在看是在文章底端,大部分用户是看完了文章才看到在看按钮,所以在看就是承担了已阅的功能。所以

      回复
    2. 所以理解一个功能,还是要结合应用场景,而非只看字面

      回复
  4. 朋友圈输入文字那块之前我也有过思考,当时对微信连这么一个细致的点可能都针对不同的场景进行了不同的设计,
    我之前只是理解到了微信鼓励大家说出自己的话,而通常复制粘贴来的更偏向于广告等同样的信息,
    微信是为了保护用户看到过多的同样的消息内容,或是对于朋友圈广告的一种打击

    来自北京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