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创新基本法:点石成金、归纳演绎与制造冲突
从产品设计的整个大环境来看,设计师在企业与消费者的夹缝中求生,缺乏议价能力和话语权。这也就导致了创新能力弱化,从众设计风气盛行,如何革新设计思维就变得非常重要。以下,笔者针对这个问题,讲述三个革新设计思维进行微创新的方法:点石成金、归纳演绎与制造冲突。
众所周知,设计是一种商业行为。它是妥协的艺术,也是权衡的科学,而在此之列,工业设计尤甚。
因为它是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起点,也在某种程度上赋予了产品与生俱来的生命力;直到产品生命周期结束的那一刹那,它所参与消费者生活方式的那一部分都应该是最初工业设计就需要考虑、满足和优化的主题。
或许,对于商家来说,一件产品完成销售只要在期限内满足配套服务就已经是全部。
但对于设计师来说,成功把自己的创意具现卖出去只是开始,不断更新、迭代并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条路没有尽头。
正因为这条路没有尽头,我们更应该意识到现在我们所面临的大环境:
- 消费者普遍对于中国制造缺乏信心;
- 企业家大多还没尝到设计的品牌溢价;
- 设计师夹缝求生缺乏议价能力和话语权。
这就导致市面上的设计话语权被企业所垄断:他们要的不是更加羚羊挂角的设计,他们只想在有限的资源极短的时间内做出一款紧跟潮流的设计。当然,在这里大公司渠道换量、没必要,小公司不敢冒险、没得选,这就导致设计的同质化越发严重。
部分有想法的公司刚刚憋出一种新招,还没捂热就已经烂大街了。于是,它改它抄,设计这条路就越走越窄。以至于连最有想法的苹果都只能老调重弹——曾一度用iPod颠覆了音乐、用iPhone颠覆了手机、用iMac、iPad颠覆了电脑,又用Pixar颠覆了电影的苹果也只能在换壳、刘海、摄像头和内容付费上见缝插针了。
连苹果都在创新路上折戟沉沙,如今的一拥而上的从众设计还有救吗?
当然,苹果丧失创新是因为它过度商业化尾大不掉。但对于我们来说,革新设计思维进行微创新还是有迹可循的。
一、重新包装:点石成金
2016年,Plane Industries(前身为Fallen Furniture)首次推出了一款使用波音737飞机发动机的再生整流罩制成的大椅子。
在过去三年中,这家总部位于英国的小型公司继续扩大其家用和家用产品系列,这些产品是用民用和军用飞机的零件设计和制造的。
美国设计师BenFearnley用消防器材重新设计了披萨和甜甜圈的包装。
重新包装并没有改变产品本身的属性,但它的“异想天开”却能让人眼前一亮,赋予了产品新的生命力。
二、重新解释:归纳演绎
2017年,在这个名为MIMIC的系列中,巴基斯坦的数字艺术家和艺术总监奥马尔·阿奇尔(Omar Aqil)随机挑选了毕加索的作品,并将其完全重新设计为3D效果图。
2019年,奥马尔·阿奇尔通过将人体或动物脸部形状的离散金属和光泽物体拼接在一起,脱胎于2017年重新诠释毕加索艺术的MIMIC系列,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数字艺术表达方式。
毕加索的抽象艺术固然被奉为圭臬,但在当下的数字时代未免缺乏了太多的表现张力。巴基斯坦数字艺术家Aqil的3D艺术化可谓是把它从二维擢升到了三维,而他在2019年的立体主义风格更可谓是继承了毕加索的部分衣钵,是一种标新立异的艺术表现形式。
三、重新连接:制造冲突
日本艺术家hirotoshi ito雕刻未抛光的岩石,制造出一系列“愚弄”观众感知的雕塑。石头在他手里和纸张、布料、豆腐、金属罐头简直没什么区别。
土耳其艺术家UğurGallenkuş用分裂图像来强调饱受战争蹂躏的国家与特权、和平社会之间的撕裂感。两组画面之间通过某种雷同的形态“桥接”,整体画面愈是天衣无缝,就越能察觉到他们之间难以跨越的鸿沟。
如果说ito的岩雕作品只是固有思维上的违和,那么UğurGallenkuş的分裂印象就是意识形态上的冲突。前者尚能博人一笑,后者却能直击心灵。
言而总之:
- 重新包装比较平和,它是在产品原本的生命轨迹上嫁接了一条尾巴,产生了微妙的化学反应;
- 重新解释比较温和,它是在产品原本的生命轨迹旁边添加了一条新的路径,让原有的艺术形式有了新的用武之地;
- 重新连接比较违和,它斩断了产品原本的生命轨迹又延展出一条不寻常的打开方式,精妙的设计让它很容易对用户产生较大的情绪刺激。
在沿袭套路旧法炮制的档口,如果你能站在前人的基础上、审视自己的经验,统筹当下的趋势再往前走一点,“重新”运用你的设计思维,这就是创新最基础的模式。
但不管是重新包装这种新瓶装旧酒、还是重新解释这种化腐朽为神奇、又或者是重新连接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做法,它们都有自己的使用边界;更别说我们拿到一个项目就必须为它负责,异想天开可以,但你也必须考虑它落地生根实现的可能性。
PS:部分素材来源于@colossal @designboom
#专栏作家#
幻梦邪魂,微信公众号:wanyidongxi;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每一次输出至少都有一次有价值的思考。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