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设计师需要掌握的10个用户心理事实
关于用户关注,设计师需要知道这10个心理事实。
“数字创新必须经受住关注,感知,记忆,性情,动机和社会影响的心理瓶颈,如果它们要扩散的话。” – David C. Evans在他的书中说。
顺便说一下,使用心理学原理也可以说明用户体验研究的可持续性。当然,我们不应该跳过与用户交谈。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了解与注意力相关的心理学原理来解决产品设计中的一些挑战。
我向每个用户体验设计师推荐它。我坚信,在上下文中了解这些理论,然后将它们付诸实践用于屏幕或服务设计,可以更好地适应您的客户,同时为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关于用户“关注”的10个心理事实
我们的移动设备提供全天候可用的数据连接,也创造了无限可能性。但与此同时,这使得用户在参加会议、在餐厅等待就餐、在电视上看电影,甚至上课的时候都变得难以集中精力。
作为用户体验设计师,我们希望用户能够专注于我们的应用,但我们无法也不该阻止我们的用户使用产品的同时在和他们的妈妈交流,或是同时播放着Netflit的剧集。相反,我们应该考虑到这个产品使用时的场景,并针对用户的假设级别和关注类型优化任务、流程和界面。
此时,我们需要了解数字产品设计时需要掌握的10个用户的心理事实。
01 注意力有所不同
本文首先解释不同类型的关注。关注为什么很重要?因为设计师必须考虑产品的使用环境。用户能真正专注并关注产品吗?这取决于具体情况下所需的关注类型。
1. 持续关注
让我们考虑一下用户在快餐店下订单的自动售货场景。想象一下自己处于这种情况,这个繁忙的地方有很多噪音和其他干扰,同时还要考虑到社交方面的问题,人们排在你身后,你想吃,他们也想吃,如果你没有目标失去焦点,在页面上四处闲逛并花费很多时间,此时每个人都在排队等待,他们可能会生气。
大多数人在这种情况下都会避免冲突,所以他们可能不会在下订单时拿出手机查看Ins上的动态。这些自助服务终端机的界面设计,有目的地使流程简单、直接和快速。他们不会分散用户的注意力,也没有不必要的信息、注册和弹窗等。
2. 分开注意力
现在让我们探讨另一个极端的场景。想象一下您正在使用导航应用程序。
在这种情况下,你关注的焦点可以决定生死。你不能总是盯着屏幕——有时你只有一瞬间来看导航。这给了你足够的时间来决定是向左还是向右转,但是你的的注意力需要停留在路上。
因为您无法查看屏幕,所以请注意导航告诉您的内容。它甚至可能会提示您快速查看屏幕,并仔细检查您是否走了正确的出口,同时仍然关注驾驶的技术细节:打开指示灯、将方向盘稍微向左转并切换到较低档位。
02 我们与金鱼差别不大
你现在已经走神了……是不是突然弹出一条消息?或者你还记得你要检查的东西吗?你是不是闻了闻刚煮好的咖啡就走开了?无论如何,如果你还能注于阅读这篇文章,那就给自己赞一下吧!说明你比金鱼要高级……等等?只是比金鱼高级?
2000年、2015年人类平均注意力持续时间,以及金鱼注意力持续时间
《时代》周刊的一篇题为你现在的注意力持续时间比金鱼还短的文章使我们对自己的认知能力丧失了自信。微软的一项研究发现,我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从2000年的12秒下降到了2015年的8秒。一个有趣的比较事实:一条金鱼的注意力是9秒。
我们是否应该接受这些令人沮丧的数据并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我们必须好好的生活,并在有限的生命里尽我们最大的努力,专注于一件事?
03 我们的注意力可能在缩短……或者在进化
尽管这项研究取得了成果,但许多专家怀疑我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正在缩短。许多人认为我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并非在缩短,而是关注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有人会说,由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的多任务处理能力得到了提高。
另一些人则坚决反对这一观点,认为多任务处理这种事根本不存在。我们可以在不同领域间来回切换我们的注意力,但我们不能有目的地且积极地同时关注多个事物,并处理这些信息。
那些说我们的注意力没有缩短的人认为,我们只是对技术进步和过度刺激的环境做出了反应。我们通过进化和发展可以更好的完成“选择性注意”这一目标,学会更好地处理事物并更快速地转移注意力。
另一个重要论点是针对吸引人但不准确的“金鱼案例”。它说注意力的持续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特征,但更取决于环境。
您产品的目标用户有可能同时具有两个极端。有些人想要简短的内容,通常几秒钟获取完毕就离开。另一些人则需要获取大量且来源可靠地统计数据以提供详细真实的信息。
大多数人介于两者之间。只有持续的研究才能表明,您的用户在使用环境中是如何与产品互动的。
04 内容有助于吸引注意力
匈牙利演讲平台Prezi发布了他们的《2018年注意力状态报告》。报告显示,对于所有世代的人来说,内容有吸引力的关键在于提供令人信服的叙事和刺激生动的视觉效果。
参与调查的人报告说,尽管周围有很多干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注意力有所集中。另一项重要发现涉及多任务处理及设备使用:“52%的响应者承认,将注意力分散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容上会导致他们的注意力不集中,需要反复看、读或听某些东西”。
此外,我们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注能力,以便记住信息并快速有效地完成工作。在超过2000名受访者中,49%的人表示他们对自己所消费的内容越来越挑剔。
05 不同年代的人注意力存在差异
除了总数之外,不同年代人的差别也很明显。婴儿潮一代(1946-1964年出生的人),X一代(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的一代人)和千禧一代(1982-2000年出生的人),他们在某些情况下必须并肩工作,当涉及到注意力时,他们会展现出明显的差异。
研究表明,相比婴儿潮一代和X世代,千禧一代通常会转移注意力,一心多用,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更多。然而,他们也主观地认为,他们可以更有效且更长久地集中注意力。
也就是说,我们应当重视研究不同时代人不同的关注点。比如千禧一代期待并享受一个伟大的故事或主题,以及生动的视觉效果。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只会对精彩的故事和内容感兴趣。
06 注意力和记忆力的相辅相成
当涉及到信息处理时,我们的大脑中会发生很多事情,直到我们真正理解了呈现给我们的信息。
我们的工作记忆在我们能处理什么和我们能操纵的信息量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但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将注意力转移到刺激上,以便于我们去感知一些信息——无论是听觉、视觉还是嗅觉。
综上所述,注意力与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密切相关。处理信息的能力使我们在把注意力集中到某件事情上的同时,也将这些信息单位保存在我们的工作记忆中。
07 大脑:具有最佳压缩算法的生物机器
许多研究人员开始测量和了解人类的信息处理能力,以了解我们的神经系统如何传递和解码信息。
令人震惊的是,他们发现,尽管每秒钟有1100万比特的信息通过我们的感官系统,但在执行阅读或弹钢琴等有意识活动时,我们最多只能处理50个信息。
传输的信息和处理的信息之间的巨大差异并不意味着99%以上的信息就这样丢失了,这涉及到强大的压缩。大脑是如何工作的?我们怎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压缩所有这些信息呢?
首先,请注意,我们不必有意识地处理信息并进行压缩。这是无意识的,自动发生的。其次,在处理和压缩之间出现半秒钟的延迟,多亏了我们一千亿个脑细胞之间的大量联系,这就给了我们足够的时间来实现这种强大的压缩。很神奇对吧?
08 鸡尾酒会效应
我们花了太多的时间在网上,以至于我们开始安全地假设我们已经开发出了新的方法和技术来过滤掉不相关的东西。我们每天面对无数的营销信息,个性化的广告不停地瞄准我们,新鲜的信息每一秒都在轰炸我们。
在你所接触到的所有信息中有一些有趣的内容,但是你错过了它,因为它当时无法引起您的注意,或者你当时没有时间阅读那篇文章,当你下次想打开它时,页面已经刷新了,你可能会找不到那篇你现在感兴趣但当时忽略了的内容,因为你被当时更感兴趣的内容转移了注意力。
也就是说,我们确实有一种天生的能力,可以忽略一些有意思或重要的信息,专注于我们当时认为重要的事情。著名的心理现象“鸡尾酒会效应”表明了这一观点。
通常情况下,人们在聚会上会自动屏蔽背景音并将其视为杂音,以便集中注意力在他们的谈话对象身上。但是,如果他们愿意,他们可以偷听别人的谈话。那时候,他们也会自动屏蔽掉他们谈话对象的声音。
这证明了人类的注意力智能专注于一点并且无法分散,至少在理解言语方面是如此。你可以模糊的意识到背景音乐的播放或者周围大概有多少人,但仍然只能是感知到并非专注于。
09 无意识失明:我们无法在数字产品中看到一切
因此,你精心的设计了移动应用或网站的用户体验。你不想加重用户负担或过度刺激用户。而且,你的商业模式甚至不需要广告。流畅的使用流程,干净、简单、扁平的设计风格 ——一切都表明你的用户可以轻松有效地完成任务。
但遗憾的是,那并不简单。尽管我们在屏幕上放了各种功能,但也并不意味着用户会注意到并点击这些功能。
与阅读一样,即使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少量空间上,每个字母只有两位信息,我们也无法在几秒钟内处理、注意和解释该页面上的所有文字内容。
我们通常不会处理屏幕上超出我们注意范围的区域和功能的信息。
眼动测试可以看出越往边缘和下方的区域用户越少关注
10 Netflix和烹饪可以很好地平衡认知负荷
我想我们每天都有这样的例子,大多数时候,我们面临的挑战是找到我们有限的和有价值的注意力。有时谈话、视觉暗示和信息都会过度刺激我们。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学会避开很多事情,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并自动的完成一些重复性任务。
有些事情可以同时进行并配合的很好。比如,我可以在阅读或工作时听音乐或在烹饪时看连续剧。然而,我不能一边在平板电脑上查看食谱,一边用胡萝卜做一些精密的操作。
所以说,两个认知负荷都很大的有意识的过程是无法同时进行的。从本质上说,您不能同时处理两个注意力要求都很高的任务。
作者:Anna-Zsófia Csontos
原文地址:https://uxstudioteam.com/ux-blog/user-attention/
译文作者:大凯蒂;调整及编辑:TCC情报局
本文由 @三分设 翻译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特别不习惯看翻译的文章。。。熟悉的词放在一起就不熟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