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条路径:如何设计让用户欲罢不能的产品
让用户陶醉,这是产品设计的成功。那么,在营销流程方向,如何沉淀核心用户?
前段时间和老板谈心,老板说工作那么多年了,现在这个节点算是一个分水岭,花点时间总结下自己过去的经历。想想也有道理,搬砖数年,一直铆足劲往前走,却很少停下来回头看看。
刚好又轮到自己做分享,就将自己过往经历中的一段整理出来,结合一些方法论,和大家共勉。
先说下目前的市场环境,做C端产品的同学依然很多,通常是客户端小程序设计、业务流程设计或者营销活动设计。接触下来,大家对拉新、活跃、复购都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论,可惜很少有人把每个环节中的点进行抽象,然后进行体系化思考。
所以这次要说的呢,是我的第一段经历,现在的同程艺龙。刚毕业的时候以管培生的身份进去,把客服、商务、运营、产品轮了个遍,最终定岗在产品——负责客户端和微信渠道的机票产品、营销流程设计。
纯粹讲过往经历,往往会产生一种在“被面试”的错觉,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用上瘾的模型,来谈谈如何设计一款让人欲罢不能的C端产品。
一、如何触达用户
不论是淘宝、拼多多,还是双十一大促,任何一款产品,非常重要的一个点,就是如何触达用户。
怎么触达用户呢?
最开始做客户端的时候,很自然地会用到客户端自带的推送,然而打开率并不高。后来想到大部分用户我们都是有手机号和邮箱的,于是会选择短信或邮件的方式,事实证明这样的转化率还是很低。
自有用户触达困难,只好找外部了,于是开始联系商户大力开展异业合作进行流量置换,集团内部各SBU也进行相互导流,一个盘子里面玩流量,也没法带来质变。
广告呢?也投,代言人也找最出名的,但这其实也是一种沉默成本,需要长期的沉淀才能发挥效应的。
在我们束手无策的时候,突然发现我们是腾讯的干儿子啊!自己找不来流量,找爸爸要还不行吗?
于是乎,要来了微信钱包和QQ钱包的固定入口,当然不是免费的,儿子问爸爸要东西也要给钱,很社会。这一下好了,固定海量流量就来了,每隔一段时间申请个小红点,又是一波大流量过来。结合公众号的消息推送和小程序固定入口,再打通客户端,流量上算是完成了闭环。
就这样,如何触达用户这个问题就算解决了。
回过头来看看,如果从0开始设计一款产品,或者在需求迭代过程中发现遇到了瓶颈,该怎么思考触达用户这个问题呢?总结起来,可以从两个大的方向来看:
主要分为内部触发和外部触发两种,内部触发比较复杂。我们先说说外部触发,外部触发主要分为四种,来对号入座一下。
1. 付费型触发
主要是拉新阶段用的,砸钱买流量。惯用的伎俩就是注册送红包,下单给现金,好评送免单。这种做法呢,通常是为了实现短期业务目标,拉来的用户不持久,很容易就溜了。
大部分情况不可取,但是特定场景下有其必要性,比如千团大战、共享单车之战,甚至千禧年初的PayPal,现在的拼多多,都实行了这个战略——资本环境好的情况下抢占市场,钱都不是问题。
2. 回馈型触发
这个词比较拗口,其实和付费型差不多。不过付费型是把钱直接给到用户或者渠道商;而回馈型触发,主要是通过媒体、公关等形式,含蓄的将产品融入其中,可以在一瞬间抓住用户。
比如我们去打广告、找代言人,都属于这一类。然而通常这部分流量不太稳定,因为他们大部分是因为某一个外在的点而关注,并非产品的核心能力。
3. 人际型触发
比较火热的一种方式,当时进行设计的时候,也会在各个节点加入分享的功能。
包括现在风行的社交电商,都是基于熟人社交的一种外部触发。所谓的病毒式增长,以及大家一直说的增长模型,都是基于人际型触发设计的。
4. 自主型触发
在日常运营过程中,这种的触发接触的频率是最高的,只要用户和产品有交互,理论上就可以进行自主型触发。
之前谈的推送、短信和邮件,都属于这一类,甚至最后我们获得了微信钱包的固定入口,不定期去要小红点,虽然利用了用户的强迫症,但本质上也属于自主型触发。
好了说完外部,还有内部,内部触发就比较玄学了,如何引发用户持续的兴趣使用一个产品。想象一下,所有通知都关了,你一个人在办公室,这时候你打开手机,会用哪些App?
这时候通常人都比较消极,可能是孤独寂寞,也可能是无聊,所以可能打开微信缓解寂寞,也可能用抖音消磨时间。而如果心情大好,使用产品的能力会少很多(别问我怎么知道,多想想)。
再拿同程艺龙举例,搬砖久了,心里不爽,太过压抑,是大部分成年人想出去玩玩的动机——这也是一种负面的情绪。
二、如何让用户行动起来
从福格的行为模型中,B=MAT,产生一个行为,来源于动机、能力和触发。关于触发,刚才有做过讨论。
关于动机,我觉得,更多的是产品商业模式上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个人为什么要来,为什么要使用你的产品,是产品设计之初就应该考虑到的。当时我们的用户群的动机是什么?他们有出行的需求,有旅游的需求,这就是他们使用产品的动机。
那市面上那么多OTA产品,为什么要用我们呢?因为我们在微信有入口呀,方便快捷,不用下载客户端也可以快速完成线上预定(当然现在不是那么核心了,因为有了小程序)。
而在同程艺龙做得非常多的一件事,就是对用户全生命周期进行转化率的提升,小到一个按钮的摆放,大到页面布局的设计,或者加载方式的优化。其目的,无非是让用户的行动更加简单。
这是大部分初级产品都会做的一件事,每天看不同页面的流量、触点数据,并计算不同页面之间的转化率。
这里要提到的一个词是“端到端”。这是个计算机术语,简单来说就是从输入到输出。
为什么“端到端”很重要,因为单个节点的优化是没有意义的,只有从开始到结束,整体的转化足够高,对“能力”的优化才有意义。和这个类似的概念是漏斗,所不同的是,端到端是严格的从输入到输出,而漏斗可以是全流程中的一部分。
三、多变的奖励
上面提到了转化率的问题,那么下一步就是复购。
为了提高用户预订旅游产品的复购率,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比如送给用户优惠券、预订返现以及进行异业合作,赠送高面额的卡券等。每一种方式都能带来一定的复购率提升,但是思考一下,这些能提升复购率的操作,是否有什么共性?
“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马爸爸六脉神剑说的就比较到位。
不断变化的奖励,往往是让用户复购的一个绝佳办法。想想,大多场景下,用户领取优惠券,都是有一定概率获得xx元优惠券;购物返现往往也都会宣传0.1-888元,虽然你知道大概率只能拿到0.1元返现,但是还是忍不住会为了最高的888元下单。
而跳出电商、OTA行业来看,从产品设计上来说,多变的奖励主要分为三种:社交奖励、自我奖励和猎物奖励。
我们依次来看看:
1. 社交奖励
顾名思义,通常应用于社交场景,拿微信朋友圈举例,你发个朋友圈,既不会给你一毛钱,也不会让你变瘦,没有任何物质上的好处(打广告的除外),为什么那么多人热衷于发朋友圈、看朋友圈?
其实就是因为能给他带来社交奖励,这种心理上的满足感让人快乐。发了朋友圈,会有多少人点赞呢?多少人评论?大家会说什么?
这些都是未知,这种未知让人激动。当然并非一定要社交类产品才能使用社交奖励,实际上,大部分产品都包含了分享的功能。想想各大音乐、网站年度账单吧!
2. 自我奖励
啥是自我奖励呢,也就是一个虚的头衔。
先不说88vip、京东plus之类的付费会员,大部分公司开始的时候会员都是免费的,而且随着你的不断使用,还会进行升级。
这对人的虚荣心有极大的满足,当时做微信渠道的时候,我们发现复购率存在严重问题,于是就上线了会员里程体系,用户通过购票,可以从普通会员一路上升到青铜会员、白银会员、黄金会员甚至钻石会员。而我们除了设定明确的规则之外,初期并没有给到任何的奖励。
在这样的情况下,都将周复购率提升了百分之20%。当然,如果自我奖励可以和社交奖励结合起来使用,可说是效果拔群了。
3. 猎物奖励
想象一些场景,小时候打网游刷装备,一个副本可以刷一万次,为啥,因为装备有爆率,为了一件装备我可能会一直打下去,虽然最终可能也没有刷到。
类似的场景还有很多,典型的扣积分抽奖就是这种,为啥有人玩小游戏能玩光自己的零用钱,因为奖励是随机的,人通常会幻想自己命中最高奖励的那一瞬间的样子。
还是刚才的例子,当时我们做了买机票随机返现0.1-888元,转化率和复购率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实际我们给出的预算并不多,大部分人立减的金额都只有0.1-1元之间。如果换一种方式,给用户0.1-10元的固定金额优惠券,效果毫无疑问会差很多。类似的还有彩票、拉斯维加斯的老虎机等等。
通常,我们还是希望用户进行复购,是因为产品足够好,并且解决了用户的实际问题。但是这更多的是商业模式的问题,在商业模式已经确定的情况下,通过细节的产品设计,往往能在现有的框架下,有效提高复购率。
四、让用户投入进来
最终,一个产品的长远发展,永远少不了用户的投入。
为什么国内的大佬一直在聊生态,其实是投入的一个非常理想的一种做法。想想为什么百度一路下滑,没有抓住移动互联网的风口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认为百度只是一个单纯的工具而已,如果有更好的工具替代,那么他逐渐就会被淡忘。
相对来说,张小龙一直说微信是一种工具化产品,但是显然人家做的不至于一个工具。作为聊天工具,社交关系就是用户的投入,当80%的人都有微信,人和人的社交关系沉淀下来之后,就具备了非常高的门槛。
同时,作为一个平台工具,每一个机构、个人的入驻,通过工具完成生产,也是一种投入,这种投入从长期来看是具备绝对统治力的。淘宝京东,概莫能外。
想想千禧年初的UGC产品,至今很多都活着,因为核心能力是用户投入、创造出来的产品,生命力非常强大。
再想想,旅游的时候经常会听到的一句“来都来了”,结果带来了很多消费的超支,为什么?一样的,因为心理学的“沉默成本”。
用俞军的话来说:
产品价值=(新体验-旧体验)-迁移成本
这个迁移成本,可以说就是用户之前付出的“沉默成本”。
而让用户投入进来,可以在用户的全生命周期中进行。
接下来,我会结合最早的一份同程艺龙的工作来做一下阐述。
1. 拉新
很多拉新的场景都不是纯粹的花钱买用户,比如我们在和微信话费的合作中,会对已经完成话费充值的用户进行卡券发放。这对于用户来说,会认为这一份奖励是因为他做了话费充值后才得到的,是自己付出后得到的回报。这种场景,比直接发放拉新奖励,转化率要高近50%。
2. 留存
还是说大部分公司都会有的会员体系,会员体系通常连带着会员升级,每一级别的会员都会有不同的福利。并且可以通过积分、虚拟币等方式进行会员的激励和活跃,这其实就是在留存场景下用户投入的实例。
我们当时做了会员里程体系,如果用户在我们这里完成3次以上的购买,那么就会直接晋升到黄金会员。这一类别的会员,通常不会因为一些小的offer就去竞品消费,也不会对价格有太大的反应。因为对于用户的心智,他在我们的产品中已经投入了精力,沉默成本已经支出。
3. 转化
从单节点的转化上,通常是不会希望用户投入的,而是越简单越好,比如领券。但是从业务整体性来看,更多的应该关注全链路、端到端的转化,这种场景下,可能单节点的转化率会偏低,但是整体的转化会变更高。
还是以领券为例,如果直接领券,领券转化率固然高了,到次级页面的转化率也会更高。但是如果在领券前增加一个抽奖的链路,或者答题的环节,那么单节点的转化率可能偏低,但是整体的卡券使用率会高很多。
4. 复购
复购这个环节的投入设计,往往和留存绑定在一起。
如果单独拎出来说,有一个比较容易理解的例子,就是“N单有礼”。用户购买完一单后,我们会提示他,购买完成3单可以获得大礼包,而用户已经完成一单购买了,那么我们只要选择合适的时间节点,利用外部触达告知用户,用户再次下单的概率会高很多。
除了同程艺龙,淘宝、京东等电商类的产品,也都会在复购环节中,揉入“用户投入”的设计。
我理解的是,产品在上层需要做商业模式的思考,然后需要进行产品的模型设计和架构设计,再接着就是在迭代过程中,针对每个节点做深、做细。任何一个面向用户的产品,都应该深入思考。这里的深入思考,不是单点的深入,而是全局的深入。
有时候,我们会针对某一个节点的转化率提升,出很多产品方案,但是,把完整的产品抛出来之后,很多同学就会摸不着头脑。经验是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则是体系化思考不够。
我也见过很多大牛用场景化分析、增长论等,来去论述面向用户的产品设计方法,其实大同小异。每个人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论,那就是个人的核心价值之一。
很遗憾,上面说的,一方面来源于自己的工作经历和总结,另一方面,主要也是来自于前辈的指导。
而在所有方法论之上,实践仍是第一位。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用在产品设计领域真的非常到位,只有在每次设计的过程中付出足够多的思考,并不断总结,才可能沉淀。
作者:whisperbot;公众号:灵魂为自己找一个伴侣(ID:vashresources)
本文由 @whisperbot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我理解艺龙是旅游机票住宿的订购app,我的需求就是帮我找到合适又便宜的机票/住宿/旅游,那么上述所说通过会员里程显示就提高20%周复购率,用户的复购动机是什么?真的会有用户会因为里程积分去旅游/买机票/住宿吗?这个周复购率对于这一类购买频次过低的消费行为是否统计时间过短了,如何统计的会有20%的提升?
哈哈,学到了一些东西。
这是设计产品,这是设计运营方案的套路!!
看你怎么定义产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