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从雪球和牛股王的产品发展路径说开去,股票类App到底能不能帮股民赚钱?

8 评论 42089 浏览 145 收藏 40 分钟

核心观点

股民这个大群体,是需要区分对待的:其中包含一小部分有自己独立判断能力的投资者和一大群没有自己判断能力(尽管他们经常觉得自己有)的普通散户。

当前的互联网证券类App,确实很难保证帮股民赚到钱。或许,让所有的股民都赚钱,本来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或者,可以像雪球一样,满足真正的有判断能力的投资者对内容和交流方面高品质需求,保证他们更有效率地去投资,但并不能保证一定赚钱;也或者,可以像牛股王一样,提供更好的“赌具”,帮助那些“明投实赌”的散户,更爽地花钱,获得愉悦。

在刚过去不久的2015年,中国证券交易市场上演了现实版的“冰与火之歌”。

上证指数从2014年的低位1800点的位置,到2015年6月一度冲上了5000点。在股票市场最热的时候,A股活跃账户一度突破了8000万,而在一年之前,这个数字还仅仅只有1400多万。

随后,剧情急转之下,大盘从5000点急剧跳水,快速跌破了3000点。在历经三波股灾之后,国家队也救援无力,大批股民爆仓,其余的也伤痕累累而离场观望。与此相伴的则是证券市场在不断的大力整顿,恒生Homs系统被叫停,私募一哥徐翔被抓,熔断机制夭折等等。就在前几天,证监会主席也终于换人了。

可这些,好像都无法阻挡股市由牛转熊,进入冬眠期。

不过,本文不分析股市或具体的股票,只聊聊股票类的互联网产品。到底互联网在服务股民进行投资这件事上,做得怎么样?我们不妨从雪球和牛股王这两款互联网证券类产品的迭代史中,一窥究竟。

雪球:社区质量有口皆碑,商业化摸索路漫长

在大多数的人印象中,雪球是一个高质量的股票交流社区。它的前身是i美股,一个专注分析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的财经网站,这对于网易门户出身的创始团队来说,驾轻就熟。在发现自己的论坛版块更加活跃之后,创始团队选择放弃自己来做内容生产,转而将产品转变为类似微博的信息交互模式,让用户UGC来生产内容。

也由于雪球上的股票交流一直非常高质量,配合上类似早期知乎的封闭注册的机制,雪球给人的感觉一直就是十分的高冷。在时不时爆发的大V撕逼骂战中,雪球平台从来两不偏袒的态度,更是让人把它和东方财富的股吧那种简单粗暴的交流方式区别开来。

如果你要和身边的朋友用一句话介绍清楚雪球,那绝对不能用雪球的slogan,聪明的投资(ji)者都在这里,而是“只讨论炒股的微博”。当然,雪球上也不断加入了诸如行情、组合和交易等等的功能,如下图所示:

雪球的app大概分为五大主要的功能模块:

11594ff6-c089-4b80-a3a5-9bd90e3f430d

  • 截图所在的这个页面就是雪球app的“首页”,它是一个信息的大杂烩,类似门户网站的首页,主要作用是给用户推荐雪球上的各种内容(这个原名为“买什么”的页面经历了多次纠结的改版,我后面会详细说到。);
  • “自选”就是你关注的股票就都在这里,你可以很方便的查看它们的详情;
  • “动态”对于用过微博的人不难理解,你关注的人的发言都会显示在这里,这是雪球早期时候的最核心的功能;
  • “组合”是一个比较新颖的产品,在我看来它大幅降低了原先雪球的使用门槛,让你能直观地了解到其他投资者的买卖操作和收益情况;
  • “交易”里面有开户和股票交易两部分,相信有过股票交易经验的朋友都不陌生。

下面,我们一起从雪球的iOS版本的更迭来详细了解一下它的产品发展史。

944b130f-a3fe-4ed4-9d5a-a8a5afcf10c2

上图中,我把*.*.*这种小版本统一去掉了,为的是更清晰的展现雪球主要功能的发展路径。可以看到,在4.0以前的版本中,也就是从1.0到3.2,雪球在移动端基本上只做三件事:

  1. 把之前pc端的功能平移到手机上;
  2. 为这些功能做更好的适应手机的交互;
  3. 修复BUG

1、社区不等于社交,雪球币仍有潜力

从4.0开始到7.0的版本里,雪球开始慢慢加入全新的功能点。4.0发布的时候,创始人方三文在雪球社区里还专门发了一个介绍新版本的帖子,题目就叫“面目全非”。

4.0版本最主要的改进是加入私聊和群组聊天功能。这两个功能的意图都非常明显,投资者交流一直是雪球最想做的事,所以它们都是为了提高投资者交流的便利度。同时,雪球这种类型的社区一直不可避免的会有各种“骂战”,对注入个股页这样的公共信息面造成极大的污染,如果能引导到私聊和群组交流,那是再好不过的。除此之外,当然还会有一些商业化上的想法,比如群组的部分功能将来会收费。

但是,产品上线后,效果却远不如预期。主要的问题,我认为出在对于“社区”和“社交”的理解上。雪球原本的强项是内容,是一个基于内容+弱关系的社区。其用户之间的关系,和我们以前泡过的论坛无异,你登陆的时候是为了特定的内容而来的。除了少数大牛,其他人你并没有大多想直接交流的意愿。大部分不贡献内容的小白们就像卫星一样绕着大V和优质的内容转,卫星们相互之间,几乎是不需要什么私下交流的。退一万步说,卫星之间就算多评论回复几次之后,熟了,也就留个微信自个儿聊去了。

和社区产品不同的是,一款IM类的“社交”产品要想火,无论是陌生人社交的陌陌还是熟人社交的微信,上来的第一目标都是要让用户先和另一个用户聊上天,至于聊的是什么内容,那是第二位的。

而引导骂战净化雪球的这一部分想法,也由于虚荣心极强的大V们在吵架的时候需要存在感,都觉得自己正确而对方笨蛋,很少会选择安静私下解决。至此,由于雪球的私信和群组功能的活跃度一直上不去,后面的很多商业化想法也成为泡影。

4.4还上线了一个有意思的功能:付费打赏,并由此衍生出了雪球自己的货币:雪球币。最初的时候,雪球的“赞”功能和现在微信朋友圈的赞是一样的,对于你觉得好的内容,你可以随手赞一下。在加入这个付费的赞后,原先免费的赞被取代,用户得先用人民币购买雪球币,然后用雪球币可以对文章和评论进行“赞”,金额可以自己设置,被赞对象会收到你打赏过去的等额雪球币。

当时认为,在讨论投资的背景下,用户这种严肃的有偿打赏(感谢)作者的行为,在雪球上是真实存在的。但产品上线后,不论是用户量还是打赏的金额,都证明了当初过于乐观。与此同时,又缺乏其它的场景来活跃这种货币的流通。最致命的,还是在于收到别人的打赏后,无法将雪球币兑换成人民币提取出来,这就导致用户这一头的激励明显不足,无论是赞这个功能还是雪球币的使用量,都远低于预期。

(后面在6.3版本里可以看到,有一个“顶”的功能被加入了。这个顶的功能,其实就是当初的“免费的赞”。顶回归后,使用量相对赞远为活跃的多,一定程度上又找回了雪球社区当初那种由用户UGC选出最佳评论的感觉。)

2、半路搁浅的组合商业化,受困于制度的一键飞单

5.0版本加入了重磅功能–组合,这是一个一直到今天业界都在讨论和效仿的产品模式。在“组合投资”和“模拟炒股”的外衣下,其实这个功能大幅降低了雪球的使用门槛,也即去一篇一篇阅读大V关于投资理念的文章,但读完还是没有解决股民的一个核心诉求:在什么时候该买什么股票。组合在解决这个诉求上,不能说完美,但为雪球能迎来更多的普通股民打下了基础。

e14baa6f-d8b3-4fc0-ae93-c94e2723b47f

同时,5.0上新增“买什么”页面,这个后来不断被纠结地改版并被更名为“首页”的页面,在当时,仅仅是用来推荐雪球上各种各样不同的组合的一个地方。

在5.3版本,雪球“悄悄”上线了实盘交易功能。之所以说悄悄,是由于该功能的实现非常依赖第三方券商的合作,导致整个交易的体验一直到今天都非常的不稳定,所以当初刚上线之际,这个功能的入口藏得比较深,也没有做什么推广,合作的券商数量也还很少。上线主要是为了修复BUG、跑通流程和打磨团队。但是,这个功能的战略地位,在后面会被提到非常高的位置。

后面我们会看到,实际上牛股王也用了这一招,在一个命名为1.9.5的小版本里加入了实盘实盘交易的功能,但马上在正式的2.0大版本中大推这个功能点。所以有时候,如果想在产品里加一个杀手级(你自以为的)功能,但初期体验可能不是太好,也不想引起太多关注,就可以通过这种加深入口的方式,先让一小撮用户用起来,收集反馈,快速迭代,等到基本功能流程都没有什么抱怨之后,再慢慢放量。这一招,张小龙的微信团队已经给大家示范的很好了。微信有时候甚至会尝试iOS和安卓版本上不同的功能来测试用户的反馈。

6.0新增的组合收费的功能,至今仍然是雪球在商业化道路上走过的最重要的一步,也是最有争议的一步。个人认为,在对组合的产品模式及其它发展的可能性还没有完全试探清楚的情况下,直接按照原本的计划上了付费查看调仓功能,是有些太过于想当然了。不过,还没等能看到这一步的成效到底如何的时候,这个付费功能就因为一些其他原因被关停了。

6.1版本也新增了一个被寄予厚望的功能,就是一键飞单,也就是你可以一次性买入某个组合(包括自己的)里的所有股票,可以按照原本组合的配比直接买,也可以调整后再买。这是个很有创新性的功能点,但由于A股市场最小购买量(100股)的制约,通常3-5只股票的组合,起够额就已经很高,对大部分散户而言,难以接受一次性买入这么多的股票。另一方面,虽然组合投资确实比单纯的个股投资在收益率和波动性上的平衡的确更好,但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是,为什么是在同一时间买进这一堆股票呢?分批量分阶段的买入不同的个股,更符合组合投资的理念。,

3、从聊股票到买股票,一站式下单平台的出路在哪?

到了6.5,不得不寻找其他商业模式的雪球团队把经过一番打磨(仍然饱受诟病)的交易功能前置到一级入口,并做了一番推广,进行了一些诸如雪球app下单抽送红包的运营活动。但是,和单纯的电商平台的商品打折送红包不同的是:下单买股票是有可能会亏钱的,亏的钱可能比发的红包要多的多。所以,这个活动并没有如预料中给雪球带来很多稳定的交易用户,仅仅是起到了宣传的作用。核心的问题还是,它在很多的产品体验和便利程度上和主流的同花顺等软件相比,差距不小,导致留不住用户。

另外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是,原本认为,用户在雪球既然能够形成交易决策,这样一旦雪球上有了股票的买卖功能,用户自然会迁徙过来, “一站式”的完成从决策到交易的全过程。但是,实际情况是,转化率不乐观。大概是因为涉及到大额资金的事情,用户还是比较审慎,这个时候使用的便利度的重要性就没那么高,“安全”才是第一要素,所以用户对于要再打开另一个app来进行买卖股票的操作,几乎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如果是小额资金,比如点评上团购,微信上发红包之类的,一般大部分用户还是很快就能接受的。

最致命的是,雪球前置这个开户和交易模块的同时,已经是2015年的8月了,牛市早已是过去式,股灾正在拉开序幕。

4、首页内容选择纠结,私募工厂重挑大梁

7.0版本是最新的大版本号,这个版本系列里,并没有新增什么大的功能,主要还是在对原来的功能进行优化和改进。到了这个时候,组合本身作为一个产品直接盈利的想法已经被放弃,仅作为挑选雪球上合格的私募管理人的一个评价维度。私募工厂的重要性又再次被提上来,一直在移动端连个入口都没有的私募工厂,在7.1版本被前置到了首页。

私募工厂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产品,之前一直只能在雪球的web上看到它的详细情况。这个产品的初衷是帮助雪球上的草根投资达人,能够成为一个基金的操盘者。之前的民间投资人受限于融资渠道和成立私募公司的两大困境,只能用自己有限的资金来炒股。现在,如果你在雪球上能积累到一定的粉丝量,并且你的组合表现也相当不错,那你的募资应该不成问题。加入私募工厂后,雪球会帮你解决成立公司的前前后后的一摞子事情,你的基金开始运作后,在雪球上会有专门的页面,其它用户可以随时查看包括收益率等的情况。

5b25daa7-475b-42b8-a5e2-2eb349c44670

7.3新增了从调仓和收益等维度来分析组合的综合表现的投资报告,以此向雪球上的用户更直观展示组合的表现。到了7.4,买什么再一次改版。

这个“买什么”页面,上线时间其实并不算长,但前后一共经历了比较明显的改版就有6次之多,从最初的只是推荐组合的这样一个地方,到不断加入更多的雪球上人和内容的推荐,到6.5取代“自选”成为雪球APP打开的“首页”之后,每次只要有什么重要的功能入口和想推广的内容,就一定会被塞到这个页面来。可以说,它就是一头不断在妥协的怪物。或许,所有的门户网站的首页,本来就都是怪物吧。

在之前提到过的4.0发布时雪球创始人发表的那篇“面目全非”的文章中,他解释了为何雪球砍掉自己的内容生产而专注做社区的原因:“i美股的网站信息成列方式是1.0,也就是说大家看到的页面是完全一样的,需要在一个页面上做到信息到达的“最大公约数”,这对我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更致命的是,无论我们如何努力,最后都不能让所有用户满意,因为用户的需求根本就是个性化的!”。

毫无疑问的是,后来被定位成迎合股市小白用户的买什么页面,又是这样一个“最大公约数”,所有人看到的页面几乎都是一样的,每一次的改版,其实无非就是团队内部对哪个数字才是最大的值的一种徘徊不定而已。在不断迎合所谓的小白用户的过程中,雪球不断将各种各样的内容填充到这个页面上,并不断对各个版块进行颇具想象力的排列组合和UI交互上的美化。每次改版,都带给人“耳目一新”但又非常难用(需重新适应)的感觉。

5、小结与展望

2015年的下半年,雪球和天弘等几家基金公司合作,发行了几款基于雪球上用户的发言讨论和组合数据的相关情况而制成的指数,以及正准备推出的相应的大数据基金。这几个跑了大半年的指数,收益率在熊市的背景下来看,其实相当不错,不过是否能够保持住,还得有更长的周期而观察才行。但这个合作模式,为雪球上海量的高质量的UGC内容寻找进行商业化的尝试,提供了一个不错的开始。

总的来说,雪球在互联网金融的创业道路上,并非每一步都是正确的(甚至可以说大部分不正确),但每一步都是创新的。或许,这才是雪球团队最宝贵的财富,也是带给用户最大的价值所在。

牛股王:凶猛推广勇气可嘉,熊市生存有待考验

说来可能非常出人意料,与已经成立了5年的雪球相比,在这波牛市中表现非常“抢镜”的牛股王,其实至今成立也就一年多的时间。虽然产品线还比较简单,但他们居然在早期就通过简单直白的方式,找到了盈利点:倒卖新开户。

虽然这个模式听上去并没有什么新意,但在牛市最好的时候,券商对于新开户的争夺非常激烈,抬价非常快,一度曾有过帮证券公司搞新开户的专门的公司大量在线下出现。有理由相信,这也许让牛股王在某一个时间段内达到了相当的盈利水平。但我们也由此可以看出,与雪球不同的是,牛股王的主要用户群体是随着这波牛市入场的新股民。

825d9dcb-6d21-438e-b277-311ee83e4df4

上图即为牛股王app的开机主界面:

  • “发现”的主要作用就是帮你找各种维度的牛人和一些牛人的操作动态。和雪球通过内容沉淀筛选出一批大V不同的是,这里所谓的“牛人”大部分是从其他地方邀请过来和通过所谓的“炒股大赛”选拔出来;
  • “行情”里就是你关注的自选股和市场行情;
  • 在“我”里面你可以处理一些自己的信息,交易功能也在这里;
  • “消息”版块不但有你的私信,而且有你关注的人的动态;
  • “社区”就是它字面上的意思,和雪球不同的是,它的社区的信息组织形式更类似于早先的论坛,并且会细分不同的主题版块让用户参与。

下面来看一下牛股王的产品迭代之路。

e5926b45-7b69-4a72-a797-9a3cb505c558

由于牛股王发布过的版本较少,我在这里全部罗列出来了。首先,不得不吐槽一句,它的版本命名毫无章法,一会就从2.0.7到了2.1.1,一会又从2.3.1跳到了2.4.7,虽然这可能是因为有些版本内部做了但是不满意没发出来,但是合理的版本规划无论怎么看都是很有必要的。

1、产品上线即迎牛市,运气真的不能更好

牛股王手机app1.0版本是2014年的6月18日上线的,正如我们后来知道的那样,在那个时候,中国的股市正处于最低点的时候,也就是爆发的前夜。但自此之后,一发不可收拾。牛股王从刚一出生就直接开始经历牛市的大发展,不得不说是一种幸运。

1.1里的智能盯盘功能比较有意思,你可以对你关注的某个股票进行设置,一旦它涨了多少或者跌了多少,牛股王就会给你push,如果到了你心仪的价位,也会给你push。这对A股市中一些短线投机者(尽管他们自己并不喜欢这个称呼)来说,还是相当实用的。但是,这个功能相比同花顺上面的一些交易提醒的功能,还非常的薄弱。如果这一块能够做好,有一些功能由于针对一些高频的深度交易者,甚至可以直接收费。

1f8e6646-3163-474a-9c60-f5b7cfe96d0e

2、推广凶猛狂揽新股民,熊市过后流失率太高

1.3和1.5的主要改进就是增加了社区的常见功能,并把社区的入口提高到一级入口。和雪球不同的是,牛股王的社区的信息交互模式更像以前的论坛形式,百度贴吧的形式,所有看到的内容区域雷同。尽管在很多雪球用户眼里,牛股王的社区讨论水平都称不上算是真正懂投资,但是在即将奏响的牛市高潮乐曲之前,社区为承接随之而来的新股民了很好的准备。

大概也是从这个时间开始,牛股王开始了自己的线下疯狂的推广,包括不限于地铁、机场和电梯广告,当然也包括各个应用市场的一些ASO行为。对于一个产品还在经历1.0系列迭代的创业公司来说,这个决定无论怎么看都是大胆的。在iOS商店的排名里,牛股王长期排在财务榜的前30位。而与此同时,甚少大力推广的雪球只能长期在财务榜的100-200位左右徘徊。

67bfddf7-274c-4414-9fde-e21a50c2eb59

(在2015的暑假期间,雪球进行了一次力度比较强的对外推广,在iOS财务榜上一度冲到过第2名的位置,但由于缺乏持续性,之后迅速回落到之前的常态,并受到随之而来的熊市的影响。)

a35c3c45-a225-4cba-adc2-c78fd763fec6

(2014年8月17日的时候,牛股王在iOS总榜中还没有位置,在财务榜排200名,从8月18日开始,牛股王排到财务榜第21位,自此开始,牛股王再也没有掉出过财务榜前30位。)

但是,在牛市进行大力度的推广,固然是有大量新用户涌入,但也意味着,这些人中的大部分是初涉股市的新手中的新手,在如此震荡的熊市中,相信这波随着推广兴高采烈而来的新股民,大都已经黯然离场出局。与此相对的是,雪球由于扩展A股相关业务的时候正是市场的低点,反而积累了一批在熊市也玩得挺high的所谓长线投资者,这让雪球在牛市过去熊市到来的时候,社区内的讨论质量反而有所回升。

3、交易功能上线及时,为什么它如此重要?

新增了交易功能的的1.9.5版本在2015年的春节过后上线了,这个版本投入应该说是相当大的,距离上一个版本发布已经过去了将近半年的时间,但是就算如此,仍然比雪球的交易功能要早上了两个月之多,相比雪球前置交易入口的时间,更是要早了整整半年。

交易的重要性和战略地位,毋庸置疑。传统券商号称躺着都能赚钱,赚的其实就是这个钱。在2014年的6月份,沪深两市的日均成交量合计还只有1600亿元,到了一年之后的牛市的顶峰时期,这个数字已经翻了十倍,突破16000亿。

任何一个与股市相关的公司,都无不希望在这天量的交易额中,分到一杯羹。以占到了炒股类软件41%市场份额(速途研究院数据)的同花顺为例,2015年,同花顺在与券商深度合作和基金销售初步放量,这两块业务营收贡献5.29亿元,同比增长了18倍。

牛股王从2.0版本开始,一直是在对现有功能进行优化,实际上,2.0.5版本上线的时候,第一次股灾已经发生了。唯一的亮点是加入了三板行情,后继可能是一个可以发力的方向。但由于新三板的投资者门槛极高,和二级市场的散户的行为很不一样,这里就不细说了。

4、小结与展望

虽然就从产品迭代和规划的角度上来说,雪球的团队相比牛股王,确实老道很多,也更成熟。但是,在这波牛市来临的时候,牛股王早早就有了可观的收入来源,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倒卖新开户。

由于牛股王的开户和交易功能实际上只对接海通证券一家,所以所有的新增开户和交易量实际上统统导给了海通。因为牛股王推广的时间点非常好,力度也很强,吸引的是相当一部分第一次炒股的新股民。在这波牛市的“新韭菜”争夺战中,券商愿意为每一个“人头”(新开户)所分的佣金直接翻了好几倍,牛股王从推广中花钱吸引来的新用户,转手就被“卖”给了下家。对券商来说,牛股王就是一个在牛市中的高效开户渠道而已。

综上所述,牛股王就像一个从幸运的股民,入市第一天就碰上了牛市,并且,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搬先小心翼翼地试探几下,而是直接all-in,因此在整个牛市的过程中赚得钵满盆满。但是,和我们认知的任何一个正常的商业市场一样的是,股市不仅有牛市,还有熊市。

用户价值满足之后,商业模式何去何从?

从雪球和牛股王的产品迭代之路我们可以看出,总体上,它们都是在走一条从工具到社区再到电商的路子。虽然由于各种因素,两家的实际成情况非常不同。但是,两者都是从某一点开始切入,然后不断丰富自己的产品线,到现在,它们都有内容,有社区,有数据,也有交易。可以说,围绕一个股民的核心需求,从如何择股,到看行情,到实际交易,已经都能基本满足。

但这样,就够了吗?

我们时常会陷入这样一个讨论中,那就是互联网股票类产品,是否能真正帮它们的用户也赚到钱?

从牛股王的首页是推荐各种维度的牛人,我们可以看出,它其实满足的是A股市场上众多散户长期的一种不可思议的诉求,就是找到一个所谓的大师,或一个靠谱的牛人,来指点迷津,给自己一组数字(股票代码),然后买入,然后坐等涨停。讽刺的是,对号称自己在投资的很多股民而言,这其实是一种投(du)机(bo)心理。很明显,这并不能保证股民赚钱,只能让股民更心甘情愿地在你这里把钱花掉。

雪球其实也一样,在看似高质量的内容和交流的背后,如果你没有自己相应的判断和鉴别能力,这些内容统统都等于0。在看完一大堆的高手投资理念和操盘经验之后,你会发现,自己按图索骥,仍然败多胜少。不过值得指出的是,一旦你达到一定的投资水平之后,雪球对于你在投资的效率这件事上的帮助,可能是其它股票类产品所无法提供的。只是,一旦涉及到赚钱这件事,雪球也无法给任何人一个保证。

或许,问题应该换成这样:对大部分普通人来说,股市,真的是一个能赚钱的地方吗?

在一篇题为“雪球是如何滚起来的”文章里,对于雪球是否最终可以帮用户赚到钱这件事,创始人方三文是这样说的:“雪球能帮用户赚钱吗?哥你说做了个投资社区,那它到底怎么帮用户挣钱?很抱歉,只能说这并非我做雪球的初衷或愿景。如果你指望从雪球上找到一个“高人”,他告诉你买某只股票,你买入,立即收益翻倍—那么,我不但建议你永远不要加入雪球,也永远不要进入资本市场,您还是更适合去拉斯维加斯。”

“有人可能对这样的期待“习以为常”。因为在过去很长的时间内,投资服务行业的商业模式都是基于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的:投资者出于让别人送钱给自己的良好愿望,把钱送给了别人,于是有了无数满足这种“刚需”的投资服务机构和网站。雪球是永远无法满足这种需求的,无论这需求有多强劲。恰恰相反,雪球的存在,就是要告诉大家,这种想法有多么一厢情愿。”

确实,太多的人实际上搞混了,股民嘴里喊着我要投资赚钱,其实做的却是赌博投机的事情。如果你是这样的人,那上帝也无法帮你赚钱。去拉斯维加斯赌场的人,没几个人能赢钱回来,久赌必输。

中国的A股市场,一直有全国最大的赌场之称,这倒不完全是因为这个市场还有大量的规则制度上的不成熟,而主要是因为参与其中的股民。大量的股民打着投资的旗号,做着投机的事情,他们期望今天买入,明天就能暴富,这个现象一直到今天都没有任何改善。

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股票作为资产配置的其中一种,客户会更多把钱交给机构打理,对投资回报率也非常理性。真正的投资,应该是作为一种资产保值增值的手段,对所投资的产品的回报率和风险波动性有一个很清醒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自己的策略。

在我看来,任何股票相关的服务提供者–从交流,资讯,行情,数据,报告,交易通道,理财服务,资产管理,等等,都只是一种工具而已,都无法扭转中国股民这种长期的根深蒂固的心理,这可能需要相当长时间的投资者教育。

或许,换个角度来看,作为一个股票类的互联网产品,我们应该顺从这个局面,为用户去提供满足他们真正需要的服务,由此创造自己的商业价值。

也就是说,如何能更好地去满足股民的这种“赌”性呢?我们会发现一些现金流极其强劲的商业模式,有着类似的特征,比如腾讯和网易等的网游,比如YY等的秀场打赏,再比如澳门和拉斯维加斯的赌场。他们都满足了所谓人性中的“恶”,满足了贪嗔痴,在满足了用户价值的同时,自己也赚到了钱。

在这类产品的使用中,都有一个相似的过程,你花掉了钱,有时候甚至是大量的钱,但获得了爽,大量的爽。

话说回来,股民这么大的用户群体是需要区分对待的:其中包含一小部分有自己独立判断能力的投资者和一大群没有自己判断能力(尽管他们经常会觉得自己有)的散户。

或者,你可以像雪球一样,满足真正的有判断能力的投资者对内容和交流方面高品质需求,保证他们更高效的投资,但并不能保证高效地赚钱;也或者,你可以像牛股王一样提供更好的“赌具”,帮助那些“明投实赌”的散户,更爽地花钱,获得愉悦。

回想起张小龙曾经说过的,不要试图说服用户,不要试图教育用户,用户都是贪嗔痴,用户都是傻瓜,他要什么,你就给什么。他要价值投资,你就给他更好的内容和优质的交流氛围,反过来,他要赌,你就帮他更爽的赌。

当前的互联网证券类App,确实很难保证帮股民赚到钱。或许,让所有的股民都赚钱这件事,本来就是不可能的。但是,在服务股民的过程中,为用户提供独一无二的产品功能和用户体验,进而创造属于自己的商业价值,我认为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不管怎样,在中国的二级市场上,肯定需要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身影。只不过,不论对雪球还是牛股王,亦或其他创业型的互联网金融类App,是融入主流的金融机构成为他们服务的一环,还是继续独立摸索商业变现之路,前路都将布满坎坷荆棘。

“我所说的,都是错的。”

谢谢阅读。

#专栏作家#

柳胖胖,微信号:leslie0724,微信公众号:一个胖子的世界。

11年起有过两年O2O创业实战经验,现在互联网金融社区做产品,长期对互联网产品保持观察,对商业模式和案例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偶尔也会发表出来,最近正在疯狂健身减肥。

本文系作者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在之前提到过的4.0发布时雪球创始人发表的那篇“面目全非”的文章中,他解释了为何雪球砍掉自己的内容生产而专注做社区的原因:“i美股的网站信息成列方式是1.0,也就是说大家看到的页面是完全一样的,需要在一个页面上做到信息到达的“最大公约数”,这对我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更致命的是,无论我们如何努力,最后都不能让所有用户满意,因为用户的需求根本就是个性化的!”。

    回复
  2. 作为一个职业操盘手转型到产品经理的人来说,这篇文章很值得花时间看!

    回复
    1. 能否交流下?

      来自广东 回复
  3. 好的股票软件需要一个优秀的股票图形引擎。简书 搜索 EStockChart

    来自广东 回复
  4. 文字老练,前辈厉害!

    来自上海 回复
  5. 厉害,分析很到位,全部看完了。

    来自福建 回复
  6. “指望听一段相声,就解决组织问题了,那你也是想瞎了心了”

    来自广东 回复
  7. 学习不少

    来自河南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