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领导先满意 and 日会的价值

2 评论 1602 浏览 0 收藏 6 分钟

1、让领导先满意

前些日子看到个段子,说CNTV还没上线的时候,内部测试,拿去给某大领导汇报。领导悠悠批示说,我看画面还不够清楚啊。于是唯唯诺诺地退下去,把码流给提上来,好让领导满意。然而领导办公室的带宽已经与国际接轨了——屁民的带宽跟不上,所以老卡,老缓冲。

该段子的中心思想是,政府背景的互联网公司,主旨不是让用户满意,而是让领导满意。所以打不过民营企业。对这个结论我是赞同的,但对推论不甚赞同。比如说我也做个视频产品,CEO一发话:“赶快提高画质”,我怎么讲也改变不了他的主意,那我还不得做。难道号称自己是市场导向的民营公司,就不需要让领导满意了?就可以跟领导对着干了?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互联网上竞争,确实受到了官僚体系的牵制,但不是出于“让领导先满意”。第一,民营企业的管理层级、汇报层级相对较短,减少了层层审核层层批示的层级,从而更加敏捷。第二,民营企业的主管大部分是懂业务的,与执行层的可沟通性较强,政府背景则必然有一大票行政官僚,外行指挥内行。

把以上的一和二综合在一起,量变就成了质变。一大票不懂行的行政官僚层层审核,层层批示,谁都来发表点见解,乱七八糟的见解最后都变成了最高指示——因为他官大嘛。那怎么可能把注意力集中在用户体验上面。

我在《杂念0308》中讲过体制的问题。比如说,广州最大地方门户的总编辑,汇报对象是XX日报内一个分管新媒体的副处长。侧面说明了政府官僚体系在互联网领域的难以作为。强调“官大一级压死人”的国有企业,在管理体制上难以吸引互联网精英。既然政府从来都无法撼动教育体制,医疗体制,甚至是小小的足球体制,我们凭什么相信这铁佛一般沉重僵化的体制到了互联网领域,它就能灵动自如。

因此国家队获胜的唯一可能是垄断核心资源,或者垄断经营权。比如超级网银。但在一个高度市场化的竞争环境中,做到这一点相当不容易。到今天为止,优酷在Alexa上49名,CNTV854名,超级网银也只是一个尚未落实的孤案。

2、日会的价值

我以前是比较排斥日会这种管理方式的,觉得啰嗦,烦球得很。但最近几个月又主动搞起了开发日会,每天15分钟。

导致我食言而肥(今年体重直破120斤历史记录)的原因是,日会的目的不仅仅是制造快速沟通环境这么简单。它还是一个动员会,励志会,小宇宙的燃烧会。

我们最近几个月要发布两个大版本,到了上线前三周,两周,发现有点不对头。士气不够高。照理说开发这么久,一朝呱呱落地,大家应该跟打了鸡血针一样两眼放光走路风快才对。怎么还是个“和平时代”的不紧不慢的状态。

一开始,我有点不高兴,认为大家对项目不够投入;但很快又想通了,责任其实在我。不可能要求团队到点就自己给自己扎上一针——调动状态和情绪是主管的工作。怎么调动呢?第一,让所有人认可项目的方向与前景,认可自己所做的事情的价值。第二,让所有人了解到时间的紧迫,感受到气氛的紧张。

关于第一点,需要不断的灌输,提前打好对项目的信任基础。第二点则需要一些小小的仪式,比如说,日会。每天15分钟短会,就在办公座位旁站一个圈,每个人通报一下当天进展,最后由主持者作个简短有力的总结,散会。

在这样的场合下,一方面可以了解和督促进度,另一方面也可以藉由会议主持技巧,来营造上线时间步步紧逼,刻不容缓的气氛。只有在进度信息透明公开,不断强调,有效到达的基础上,项目才能进入战时状态,团队才能提高重视度与紧迫感。绝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跟我一样,每天掐着指头算日子心急火燎。

因此,在项目上线前2-4周组织开发日会,可以达到提振士气与状态的效果。但不必设为一个常态。离开了“马上上线”的语境,日会也就失去了激励的背景,变得拖沓无趣,与官僚习气无异。

来源:http://firecacada.blog.163.com/blog/static/7074376201031201234755/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感谢博主分享

    来自北京 回复
  2. 很赞

    来自北京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