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互联网产品设计如何提高生活的效率

0 评论 1682 浏览 1 收藏 8 分钟

  艺术设计是以情感和审美表达为目的的设计,除此以外的设计则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而问题可大可小。大如以解决城市人口出行问的城市交通系统设计、小到解决家庭垃圾收集问题的垃圾桶设计。而要解决问题通常不是突破性的解决一个从来就没有解决方案的问题,而是对已有的解决方案进行优化。有可能是已有的解决方案在达到目的过程中又产生了新的问题,这时需要我们想办法解决新的问题;也有可能是已有的解决方案到达目的的效率还不够高,这时需要我们优化,提高现有解决方案的效率。后者,提升效率,是多数设计的实质。

  以日常生活中的纸巾的迭代为例。最初的纸巾是圆筒的,后来在长条的纸巾上加了锯齿,再后来抽纸流行,都提高了人们在将要使用一张纸的时候获得单张纸巾的效率。这个例子中,我们看到实际上这些设计都是很小的,同时提升的效率也并不是突破性的,却推动了纸巾行业的迭代。

互联网产品的设计也是如此,从功能到交互,多数设计的实质是提升效率。有时候小的效率提升,却成为推动了整个行业发展的因素。

功能层面,以社交网站对邮箱的社交功能的取代为例。在社交网络流行之前,有一部分用户使用邮箱的主要目的是社交,他们给朋友们发送一些自己的最新状况、照片等,同时也经常收邮件来查看朋友们的最新情况和照片,他们的常用联系人列表就是他们的好友圈。而当社交网络流行之后,这部分人使用社交网络来完成该事项,这是因为社交网络产品以社交为核心来设计,自然提升了社交相关功能的效率,无论是给朋友们发送自己的最新状态、照片还是查看朋友们的最新状态和照片都可以直观的在首页完成。其他社交网络特有的按多种方式查找好友、推荐好友等,也很大幅度上增加了找到好友的效率。

再以 Facebook 的 NewsFeed 创新设计为例。在没有 NewsFeed 之前,使用包括 Facebook 在类的所有当时的社交服务产品,我们要获得好友的更新,需要一个一个的点到好友的个人页面去查看,Facebook 将所有的更新按时间倒叙汇总在首页,减少了用户这些点击的步骤,成为了突破性的设计。核心功能上让用户达到目的的效率的提升,促进了产品的长足发展。

交互层面,以 Facebook 的相册功能为例。在 Facebook 推出相册功能的时候,在交互上做出了一个小创新,点击照片即可查看下一张。而再此之前的交互通常是在照片下点击“上一页/下一页”按钮,这一个交互甚至没有减少鼠标点击的次数,但是免去了用户移动鼠标的过程,提升了翻页的效率。(当时相册做了另外一个功能上传压缩设计,用于提升用户上传图片的效率)

再以 Facebok 的图片发布功能为例。Facebook 拖住图片到发布框发布功能,这使得原来需要 5 次鼠标点击的单张图片发布、现在只需要 2 次(窗口没有满屏的情况下)。

所以,在确定功能层的情况下,优化一个产品具体而言,就是要提升用户使用该功能的效率。那么新的问题,如何提高效率呢?

对于互联网产品来说,有一个最简单直观的衡量标准:让用户用更少次数的鼠标点击来完成同样的操作。这需要对用户的当前行为和心理预期(对应功能)、操作流程(对应交互)的完全理解,理解其每一步背后的目标,然后思考如何帮助他更快的达成当前的目标。可能可以在单一的某个步骤进行优化,也可能打破原有的固有步骤,直接整体优化。

  以 Google 的搜索为例,一开始 Google 就做出了非常好的设计,极简的页面呈现输入框和按钮,然后跳转结果列表,用户从中选出自己要找的内容。这个流程看上去已经完美了,理想的情况下只需要两次点击就可以达到目的。然后 Google 的即时搜索进一步提高了这个流程的效率,在输入关键词的时候自动跳转搜索结果页同时(出现关键词联想),并根据输入关键词的变化即时的展示出搜索结果页,并且可直接预览,当鼠标滑动到单条搜索结果的时候即时出现预览(不需要点击),理想情况下零次点击就达到相同目的。

最后,回到生活,讲一个我身边的列子来说明设计中对用户行为预期和流程的完全理解的重要性。公司大楼的电梯,有这样一个设计,如果你按错了,你可以再次点击错楼来取消。但是它取消的流程设计很好:按一次不取消,连按两次取消,连按三次时前两次即取消但是第三次不会重新点亮按钮。这是对按电梯流程有细致理解下的设计,如果按一次就取消了,可能让正确时的人无意识的按了第二次而去了错误的楼层,按三次第三次不重新点亮,让那些不明确知道到底几次取消的人不至于重新点亮(实际上多数人不知道的人到底几次取消的人回倾向连续多此)。

Design the beautiful , build the impossible.

VIA:PMToo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