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红娘tinder的巧设计
仅在一年之内,移动交友应用Tinder就匹配了2千万对用户,且看它诀窍何在。
我在手机上浏览美女照片就那么一会,大概30秒,Tinder就追踪到我所在位置50英里范围内的至少10个“对象”。我们之前没有共同好友,却在茫茫人海之中有着微妙的联系。也许是通过朋友的朋友,也许我们都喜欢《恋恋笔记本》(The Notebook)和芝加哥白袜队(White Sox)。
Tinder是一款基于地理位置与Facebook好友信息为用户推荐潜在对象的移动应用。除了性别与性向用户可自定义以外,其他信息均从Facebook导入,提高诚信度。
当用户浏览红娘推荐的对象照片时,可快速决定是否有兴趣进一步了解。如果有兴趣,你可以查看对方的资料,且不会留下任何访客记录。一旦你对对方产生好感,就可以按下红心按钮,追求潜在配对对象。
无论这种速食调情可怕与否,它至少是公平的。加入Tinder,我的“玉照”也成了“鱼肉”,被置于以貌取人的“砧板”之上。
但用户完全不必担心被骚扰或者遭遇拒绝很糗。Tinder与“约炮神器”Bang with Friends极为相似,对方无法得知你是否对他/她有兴趣,只有在“两情相悦”的情况下,Tinder才会向双方发送通知,达成配对。
因此,这款应用人气急剧攀升,自9月份起已经匹配了2千万对用户。我们访问了Tinder公司的联合创始人西恩·莱德(Sean Rad)与贾斯丁·马蒂(Justin Mateen),解析背后的设计理念。他们回答如下:
1.用户体验管理三法则:发明、借用与“剽窃”
英文里有句老话说得好,“欲打破规则,必先了解之”(you need to know the rules in order to break them)。这正是Tinder设计口袋应用的核心理念。
“设计移动应用时,我们必须明白,移动用户的行为特性、规则与期望都与网页用户截然不同。”莱德说,“仔细想想不难发现,其他同类应用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操作简易性的参考。”
此一理念听似不足为奇,但对Tinder来说,它的同类应用不仅包括直接与之竞争的交友应用,而是涵盖了与其功能存在任意交集的所有应用。因此无论是iMessage(Tinder的应用内通讯工具)或是Facebook(Tinder的应用内资料查看途径),它们都熟知用户对使用体验的期望,并设置了一定的门槛高度。在多数情况下,我们也无需超越这些门槛。
“我们希望创造出来的使用体验,令用户能够感同身受,而不是陌生相斥的。”莱德解释说,“也就是说,有时我们不得不采取极端且独特的设计手段,或者借鉴其他应用现有的用户期望。”
2. 创造新体验,不如简化真实体验
Tinder的互动核心是向用户推荐一系列照片,用户可赞可贬,因此它也落得了“肤浅”的骂名。事实上,它的确肤浅。它的设计初衷就是肤浅的,因为生活本来就是如此肤浅。
“我们希望设计出与人类行为相仿的使用体验,用户在Tinder上的行为,与现实生活没有什么两样。你看到一个人,首先留意对方的外貌。有了感觉,就会进一步了解,‘我们有什么共同爱好、共同好友?’你会努力寻找彼此的关联,为感情奠定基础。由此打开了对话,之后如何发展就因人而异了。”
这一人类社交行为的分析确实到位,并且Tinder对这种行为进行了数字化模仿。你看到某人的照片,点击查看他/她的资料,如果彼此有好感,就可以发送消息开始对话。在数字基础设施的帮助下,Tinder处理这一过程高速又高效,连伏特加酒都省了。
3. 追踪用户行为,避免功能蔓延
Tinder关注用户期望和行为,设计由心出发,但产品迭代以智慧为标杆。每一项简单功能设置的方方面面都会得到追踪,在没有适当API跟踪的情况下,绝不会发布新功能。
“对我们来说,了解用户如何使用同一应用的各方面功能是很重要的。这与倾听用户意见相结合,可以帮助我们规划下一步的设计重点,避免功能蔓延。”莱德说,“如果漫无目的、只顾一味扩展产品设计,就会导致功能蔓延。我们走的每一步棋都是经过精心考虑的。”
后来,莱德告诉我,市面上已出现许多类似Tinder的应用。但讽刺的是,他们的不足之处,正是因为在核心用户体验之上叠加了过多新功能。
“他们没明白,功能性的缺乏恰恰造就了Tinder的叙事亮点。”他说道。
4. 限制用户自定义,巩固信任
如果用户不信任Tinder,不相信让用户按下红心的照片是真实的、对方的兴趣爱好也是真实的,那么设计再简约精美也无用。
“用户的感受和信任,在使用过程中至关重要。”莱德说道。“假如你没有完全相信对方,你就很难放心与他/她通讯。假如Tinder没有为你打下信任和真实的基础,你也不会与对方继续对话。”
Tinder利用Facebook培养用户之间的信任。该应用内部无法创建你的照片和兴趣资料,而是从已有资料自动导入。当然,这些数据仍有伪造的可能,但不会在Tinder内部伪造(不少交友应用都可以)。如果你在Tinder上撒了谎,那就是对全世界都撒了谎。
在Facebook辅助下,Tinder 会首先向用户推荐他们可能认识的人。用户查看潜在匹配对象时,也会看到头像下方的共同好友。这些好友虚无形之中为该用户加分,正如在现实生活中,只要你敢于询问,好友就能为我们作担保一样。
作为一个完美的红娘,Tinder 自有其运算诀窍。但它之所以能够吸引年轻人群,靠的还是这一系列前端的设计妙招。事实上,80%的用户每周会回访该应用,而65%的用户每日必用。如果说Tinder 是肤浅的,那除了怪自己,我们还能怪谁呢?
文章作者:Mark Wilson
文章来源:fast company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