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个维度为新浪微博把把脉

1 评论 4002 浏览 35 收藏 12 分钟

QQ、微信、微博、陌陌这大概是国内互联网用户使用最频繁的几个社交应用。 这几个应用中,体验最糟糕的就非微博莫属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思想斗争之后,本人还是决定给微博给微博把把脉,希望能够优化一些体验,最终造福一批用户。

互联网产品主要从价值逻辑层,功能路径层,表现层和互动层这四个维度进行诊断。

价值逻辑层

价值逻辑层确定了产品给用户带来的价值,比如QQ的价值主要在于熟人间的交流和方便熟人的空间动态;微信提供的价值主要在于熟人间的沟通和公众号服务;陌陌的主要价值在于提供了认识附近异性朋友的机会。而微博的价值在哪里呢?

微博的主要价值在于可以分析一些新鲜事和关注外界对这个世界的一些有趣新鲜事。问题也在于微博提供的这些有趣的新鲜事上。

  首先,最大的问题在于转发的机制上

转发机制除了影响产品的简洁性之外,还稀释了单条信息的价值。比如某条信息的价值是一百个单位,用户看到这条信息估计就会觉得信息量很大,很有收获感。可是如果被转发了一百次呢?那么单条价值的信息量被极大的稀释了,用户的收获感自然也就极大的降低了,久而久之就有种信息泛滥的感觉。 也许有人说信息转发的时候有附带评论功能,信息的价值会增加,不过,再怎么增加实际上也微乎其微。微信虽然也支持转发机制,不过微信朋友圈是全封闭方式设计,所以价值稀释很有限。

                价值层的混乱

其次,就是营销手,段子手满天飞

百度上输入微博,营销和段子三个个关键字,就有上百万条的数据量,比如介绍如何进行有效营销。打开微博,确实也是隔几天信息就有条营销信息,再隔几条又有几条鸡汤信息。而微博本身不但没有遏制住这种信息的泛滥,还带头助长了这种风气。 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微博首页和发现顶部的广告栏,非常生硬的营销方式。 另外微博还添加了帮上头条功能,只要你有钱,不管信息质量好坏,都无条件帮你推广给广大微博用户,而且还是放在首页,头条的位置上!

百度截图

产品提供的核心价值是一个产品之所以能够存在,能够发展的根本保证,必须要牢牢把握,容不得半点伤害。如果这些核心价值无法得到维护、优化,甚至于不惜通过牺牲产品核心价值而去换取商业利益,去换取“漂亮”的报表,那么这无异于饮鸩止渴,一旦用户对产品开始失去信心,那么用户就自然而然开始大量迁移到竞品上,产品的生命周期基本也就完结了。

功能路径层

功能路劲层明确了产品提供的各种功能的实现入口。比如热门微博,头条微博在发现中。 各种消息对话框和订阅消息在消息栏中。

  • 首先,就是首页左上角的”好友关注动态”。我问了身边的几个朋友,有的甚至不知道这个入口作用是什么了。这么一个鸡肋的产品要不要都值得探讨,还有必要放在这么核心的位置上吗? 如果实在想要,这种功能完全可以放在发现里面。
  • 其次就是右上角的”雷达”与”扫一扫”,这些实际上都是低频应用,特别是雷达里面的”优惠”,”电影”和”电视”实际上都是非常鸡肋的应用。没有必要放在这么核心的位置上。
  • 再次,在点击加号,选择信息发送类型的时候,第一个选项是文字,然后是照片/视频。可是实际操作的时候发现在发送文字的时候可以添加照片/视频, 在发送照片/视频的时候也可以发送文字,只是操作的顺序不同而已。 就这么一两个先后顺序的不同,实在是没有必要设计两个选项出来。
  • 最后, 通过”我”选项卡,进入”用户中心”, 里面的”消息设置”和”安全设置”两个功能, 和”设置”入口里面的”通知”和”账号安全”这两个功能完全重合。也就是说,同样的功能,却拥有不同的入口。 而且其中的设置还影响了产品的简洁性,这确实令人费解。

             功能路径层

产品的功能路径层很大程度影响了用户对产品价值的认识,很大程度影响了用户对各个功能使用的频率。可是也不能为了提高产品价值而在屏幕的每个位置布满功能入口,这样一来不但无法实现目标,反而给人一种界面繁杂,逻辑混乱的印象。

表现层

表现层就是产品内容的表现形式,糟糕的呈现形式往往会给人带来杂乱的感觉。

  • 首先就是首页消息内容,由于微博初期的消息机制就支持转发,@和话题,所以这个信息流刷下来,会感觉比较杂乱。火上浇油的是,竟然又添加了卡片背景功能(开通这个功能要收费的…),让本就杂乱的信息流变得更加”五彩缤纷”了。
  • 其次,在”发现”选项卡和”我”选项卡里面,对不少子入口进行了小号字体的注释,比如”微博头条”后面注释了”随时随地一起看新闻”。这种糟糕的设计让产品不再简洁,看过去怎么一大坨信息。就算新功能用户也许不清楚,那么可以在进入选项卡之后再注释,而且就算第一次不知道,可是第二次,第三次…,总不可能每一次使用都不知道入口的功能吧。所以完全没有必要给功能入口名字添加注释。特别是永久性的注释。
  • 再次,在”我”的选项卡的顶部,永远的存在一个提示:”开启登录保护,提升账号安全”,除非按照微博的要求来操作,否则这个提示永远都横在顶部,看起来非常的碍眼。过于强硬,确实很不友好。
  • 最后,就是”钱”,到处都是钱味。”首页”顶部是广告栏,”发现”顶部也是广告栏,”我”的选项卡里面,在昵称后面也是一个大大的红色的会员图标,看起来比较碍眼。最让人无法忍受的是,进入用户中心,进入第一屏和第二屏都是关于钱的。最上面是广告轮播页,然后是卡片背景,封面图和主题皮肤。 把这些赚钱的渠道展示完了之后才进入主题。第一次进去我还以为是点错了呢。 这么生硬的榨取用户的价值,看着怎么能不反感。

表现层图片

一个优秀的表现层能够提高用户的视觉体验,有些设计虽然不喜欢,不过也许存在其他用户喜欢,只是大家的美学标准不同而已,这个倒是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以经济利益为目的,强硬的,大范围的牺牲用户体验,这就万万无法接受了。实际上我已经越发强烈的期待一款能够替代微博的产品出现了。

交互层

交互层值用户进行操作时的动画或切换方式。交互层中感受最深的就属发送信息时候的体验了。

选择发送文字,会进入发送信息页面。上面提示”分享新鲜事…”,下面就是各种比如选择图片,表情,话题或者位置之类的。当开始编辑弹出键盘时,底下的各个选项会随着键盘弹上来。 这个如果是用大屏手机的话,感触可能还不深,用小屏手机的时候回发现,键盘加上选项卡基本上把整个屏幕铺的差不多了,看起来非常的拥挤。 另外,用户还是比较喜欢预期之内的事情发生,除非你确实能够改善体验。小功能位置变来变去的,这对用户的认识预期是一种挑战。所以相信各个小功能放在底部,位置固定相对来说还是一个比较友好的设计。

    交互层

总结来说,做产品的还是要学会做出取舍,该砍掉的功能砍掉,不必提示的就不提示,不能拿钱的地方不能硬着头皮拿。只有牢牢把握核心功能,一切用户至上,才有可能长盛不衰,才有机会获得最大的回报。

 

本文由 @中等缘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哪个平台都有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微信朋友圈里都是鸡汤文,陈年老梗,微商广告,自拍晒娃我都不多说了。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