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方面,聊聊我的设计方法论
每个成熟的产品设计师,都应该有自己的产品设计方法论。
前段时间我写了《三年工作总结》,其中我将我的职业定位为产品设计师,并将我的成长心路划分为六个阶段,而正处于第五阶段的我开始形成自己的设计方法论。关于方法论,在业界还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今天我就结合自己的思考,聊聊我目前对方法论的一些理解。
本文大纲:
- 你有自己的方法论吗?
- 我理解的设计方法论
- 我为什么需要设计方法论?
- 我是怎样拥有设计方法论的?
- 结尾的话。
一、你有自己的方法论吗?
相对于方法论,我相信大家更想知道自己有没有方法论吧,下面是我对于设计方法论的判断方法。
你有没有?
我判断一个人有没有方法论的方法是:
当一个人不再以“好不好看”来衡量一个设计时,他就有自己的方法论了。
我的理由是:
设计的核心在于发现对的问题,得出对的答案,好的设计就是一个好答案,而不是主观的审美。
哈哈,反思一下,你有吗?
方法论的层次
每个人的方法论都不一样,不好区分。为了方便理解,我把它大概分为三个层次:
- 无意识积累。严格来说这个阶段不算有真正的方法论。因为在这个层次时由于知识面小,还不足以形成方法论,只有通过不断的积累知识到一定层度,才能产生方法论意识。
- 有意识实践。这个层次已经有一定广度的体系知识积累,开始有意识的梳理知识、实践理论、探讨方法,并形成解题意识。
- 掌握与应用。这个层次已经对自己的知识融会贯通,并熟练掌握,能够应用他们来解决各种问题了。初步方法论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来验证并完善自己的方法论,从而形成一个相对成熟的方法论。
二、我理解的设计方法论
从入行到现在,我对方法论的认知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理论技巧
在这个阶段我还没有方法论意识,因为那个时候的我连“方法”都没掌握好,更别提“论”!那个阶段不停的学习和积累知识,因为那时候我以为方法就是一些规律、技巧(格式塔原理、五大交互心理学、十大可用性原则等)。
第二阶段:通用套路
有了一些经验并掌握了一定规律技巧后,开始对各种设计套路产生好奇,觉得方法论就是一套成熟设计套路(用户体验五要素、组件化设计)。
第三阶段:发现并解决问题的方法
后来在工作中我开始慢慢的发现前面这两种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工作中项目千变万化,靠某一些规律技巧、某一个套路是行不通的。所以设计方法论不应该一种固定套路,而是能解决各种各样问题的,而要解决问题,首先得能发现问题。所以我觉得正确的设计方法论应该是发现并解决问题的方法,它是方法的方法,它在理论上是一套体系认知,实践中则是一套设计解决方案。
三、我为什么设计方法论?
好设计的前提
在没有自己的方法论时,我们常常用直观感性思维凭自己的直觉去得出一个结论,这种方式的速度很快、但准确率是很低的,所以我们需要学习准确率更高的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实践。
在设计工作中,靠某一个瞬间的灵感做所有设计是行不通的,因为灵感不是随时都有。从理性的角度来看,所谓的灵感其实是不存在的。所有,我们需要形成一套自己的设计方法论,才能去更好的去应对各种各样的设计问题。正确的方法论,会引领我得到一个好答案,好设计并不只是一个漂亮的样子,好的设计前提一定是对的,好答案也是对的,这样做出来的设计才美。
提高工作效率
大家都知道,设计是很复杂的行业,它与科学、技术、艺术、文化、管理、社会等领域有密切的联系。面对千变万化的设计项目,我们往往会感觉无从下手,但如果我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设计方法论,便可以减少很多的迷茫与试错,可以最大化利用我们已有的经验和理论快速做出反应,平稳有序的去制定解决方案。所以,只有经过长期打磨并形成自己的设计方法论,我们才能在面对一个又一个的项目时迅速给出解决问题的最优设计方案,从而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四、我是怎样拥有设计方法论的?
既然设计方法论如此重要,那我们如形成有自己的设计方法论呢?在我看来,设计方法论的形成是水到渠成的。
第一阶段:主动积累
刚进入设计行业,对理论知识掌握不全面,也没有什么经验,无法形成方法论。那个时候我并没有意识到方法论,我只知道要去学习更多的设计知识与技巧,再通过工作实践积累更多的设计经验。那个时候我喜欢把自己觉得好的文章用有道云笔记收集起来,闲暇时间反复的去琢磨与整理。
现在想来,那个阶段主要是通过学习知识,并通过实践经验来验证知识。我把学习的知识分为两类,一类是通用知识,另一类是专业知识。其中通用知识在后来方法论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专业知识则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支持。
第二阶段:自成体系
随着上一阶段的主动积累持续下去,我收集的知识面越来越广,同时我也有了自己的技法和经验积累。这些繁杂的知识,让我我总是感觉力不从心,在工作中很多要用到都知识想不起来,一时半会找不到,或者是直接弄错了。
面对这些问题,我进行了反思,终于意识到问题根源,知识的散乱。这时候我便有意识的去结合之前收集的信息知识与自己总结的加工知识进行整理,从而形成自己的设计体系知识。期间也努力去做更多类型的设计,完善并验证自己的体系知识。
第三阶段:融会贯通
在体系知识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庞大的知识又开始让我疲于记忆(总是记了又忘,忘了又记),感觉压力很大。经过再次反思,我意识到我可能需要对这些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加工简化,于是我开始了漫长的梳理工作。
在梳理过程中我发现很多知识是彼此关联的,我们没必要全部记忆,我们只需要把他们关联起来,记住其索引就好了(其实就像把自己大脑比作电脑一样,创建一个个的目录和快捷方式来连接我们的内容)。我把这个过程叫做融会贯通,我把经过这个过程产生的知识叫做智慧(个人叫法)。
第四阶段:掌握应用
完成了设计体系知识大量的转化为智慧,我便开始思考,我如何让这些智慧更好的为我所用呢?通过一系列的思考,我发现我需要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法,我需要将这些智慧形成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于是我开始有意识的去想办法将这些智慧熟练掌握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就这样我的设计方法论便诞生了!
第五阶段:修补完善
起初的方法论还是很单薄的,虽然对设计有了自己的理解,能运用已有的认知去解决大部分的问题。但现代社会进步很快,设计界更是日新月异,我不能就此止步,必须终身学习以应对世界的变化!我需要主动的去维护(查漏补缺)我的方法论。我想,需要去从事更多类型的工作,去找各种各样的大神取经。然而我暂时只能通过读某一类书籍去补充某些方面的认知缺失(主要是太穷)。但以后所有的工作实践都将为我的设计方法论添砖加瓦,使我的方法论日益成熟。
五、结尾的话
我的设计方法之概论就介绍到这儿啦,接下来我可能会继续更新我对方法论具体的一些认识,希望能抛砖引玉。如果你也有想法,欢迎联系我一起探讨。
本文由 @TANGYU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总结的很棒,谢谢分享~
你好,请问下在形成自我方法论的第二阶段、第三阶段你是如何进行整理加工的呢,我当前处于这样的困局,希望能一起探讨下 😳
写的真好,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