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做创新设计并验证的Design Sprint
Design Sprint是目前在湾区比较流行的一种设计方法。它是由Google内部梳理的一套如何带领团队快速做创新设计并验证设计的基本流程。我翻译整理了以下这两个文档《New Form Factors Sprint Playbook》《Product Design Sprint Playbook 》,总结了Design Sprint操作执行的要点和中间过程可用的方法,算是做个思路拓展也便于我在团队内运用类似的方法开展设计创新活动。
什么是 Design Sprint 设计冲刺?
一个团队搞创新设计,设计很重要,但是时间也同样重要。如何能兼得二者?Design Sprint就是兼得设计和时间的一种群体性设计活动的方法。如何带领你的团队在5天内高效解决设计问题并测试新点子是否奏效?
为什么做 Design Sprint 设计冲刺?
有人免不了会问,为什么我要用这个方法啊。直接投入时间人力精力去探索不就好了吗?这里要插播一段我在youtube上看的视频里提到内容,Google Venture团队的创始人也就是Sprint方法的倡导者,他缩:他老婆有件很有趣的事情。以前小时候看到任天堂游戏机的广告,买了一台任天堂,全家老 小围一堂,其乐融融打游戏。然后她老婆真的把任天堂买回了家,却发现永远只是一个人坐在电视前打游戏。那场景超级落寞有没有,跟当初的广告描述完全天壤之 别。于是她老婆提出了一个观点叫做”Rent before you buy”,你想买的东西买回来可能体验就完全不一样了,所以先去租一个试一试吧。Design Sprint就是基于这样的思路,在大公司里,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去做一件前途不明的事情不免风险过高,所以试一试验证一下的方法是很机智的。
那5天的Design Sprint到底如何操作?在Sprint Week里,五天你会和一群人做下面这些事情。看起来就是一个小型项目的雏形。
Sprint Master 冲刺导师及其工作流程
Design Sprint是群体性的设计活动,可以是5-10人的团队,也可能是100人的大型团队。那谁来带着这个团队把整个项目完整顺利的推进好,是至关重要的。 这个人叫做Sprint Master冲刺导师。他一般是一个设计团队的Lead,是个资深的体验设计师。
他需要做以下3件事:
- 制定Sprint的设计主题,这个主题在接下来的5天里是大家都要围绕去进行的。
- 凝集不同职能背景的同学行成一个具有合力的团队。
- 引领冲刺的团队在不同的环节都能顺利进展。解决一些矛盾,不偏离主题等等。
因此他需要具有这些能力:
- UX的方法。
- 让事情顺利进展的策略。
- 谈判技巧,解决麻烦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一些软实力。
所以说Sprint Master就像一个充满实力的忍者,他需要做的是:一手策划一场冲刺活动。
接下来是Sprint Master冲刺导师的工作流程。三个部分:冲刺前,冲刺中,冲刺后。可以看到纵轴是投入的程度,冲刺前Master的投入会比冲刺过程更多。(这里不免 想插播,我觉得老外的思路一直都很牛,想做成一件事可不是你闷着头握着拳咬着牙去做那么简单,前期一定要做足思考和策划的准备。这点我很赞赏。)
冲刺前:
- 写个设计挑战任务的简介:你要如何和大家描述设计挑战任务?你具体的时间规划是什么?(写一个故事发展的脚本!)
- 邀请来参加这次Sprint的团队的成员。
- 安排快速访谈。(这里的访谈是用来理解任务背景的,后面会详细介绍)
- 安排用户测试。
- 准备辅具。(这可是一个活动,纸笔投票器神马的,后面也会详细介绍)
- 安排好场地。(舒适的场地可是至关重要的,不然你想为什么很多团队要offsite,换个地方开会,还不都是跟老外学的吗)
冲刺中:
- 做好准备
- 在过程中起到促进和协调的作用。
- 主题修正。过程中难免会有跑偏,你要引领大家走向正确的方向。
- 查看没入大家输出的结果。
- 发每日总结邮件。
- 结束了带领大家来个庆祝。(我想老外会开瓶酒吧>.<)
冲刺后:
- 规划后续的发布。
- 写相关的文档。
- 发总结邮件。
- 调查参与的Sprinter的反馈。
- 准备下一次的Sprint。(此时已是老司机,下次会更好!)
整体的介绍就完了,拆解到每个环节该怎么做?
冲刺前导师的4个核心任务
1. 制定主题。这次大家要围绕什么内容进行设计创新?记住这3点:和团队目标密切相关/ 启发大家灵感的 / 围绕目标用户或者市场。
2. 选择和邀请团队成员。一定记住这是一个混合背景的团队,设计师/工程师/原型制作/冲刺导师/研究员等等。每个小组5-8个人。如果你有100个人也么关 系,拆分成若干个5-8人。不同职业背景的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才可能朋撞出不一样的火花。顺便吐个槽,全是设计师的创新团队,那可真的是自嗨!
3. 审查当前的产品设计,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了解更多的信息去确认你选择主题是不是正确。采访关键利益相关者,比如项目领导的意见/查看现有文档/查看现有的用户研究资料/走查现有的设计/查看核心的用户案例。
4. 准备工作。常用工具4件套:N次贴/投票贴/白纸和笔/计时器。更重要的是做时间计划的准备和选择合适的过程方法:时间计划让你能在有效的时间内更高产 出,找一群人来可不是嘻嘻哈哈浪费钱哒。过程选择合适的方法能让大家在有限时间内最大化产出。比如头脑风暴撒撒的,后面也会详细展开。
好了好了,下面要开始冲刺了。
冲刺中6个重要环节
真正的设计发散和设计实施分成了6个环节。
理解->定义->发散->抉择->原型->验证。很多设计咨询公司给甲方服务,其实都是类似的过程。
1. 如何理解你要做的设计挑战?
首先要知道你要理解什么:本次创新设计的用户需求/商业需求/技术能力。
能达到理解以上3个内容的方法有这么5种,大家可以任意选择自由组合,只要能达到理解的目的就好。
360度快速访谈:
记得规定时间请各位领导讲要点,不然就变成夸夸其谈了。
- 5分钟阐述商业目标和成功标准。(PM leader?老板?whatever)
- 5分钟阐述技术能力和挑战。(程序员没跑了)
- 5分钟阐述用户研究的结论。(用户研究员)
竞品分析:
选3-10相似产品分析,并且麻烦分享分析的结论。
用户访谈+实地走访:
用户才是最终评判你产品好坏的人啊,所以倾听他们的声音很重要。了解他们的喜好和厌恶。
除了听,观察更重要。去到他们真实使用产品的环境,去理解上下文,发现问题。
利益相关者图:
用30分钟去做利益相关者优先级的划分和需求挖掘。
10分钟列出这个产品相关的利益方都有谁。
2分钟去做一个聚合分类。把相似的归类。
剩下时间去选择你到底为哪个利益相关者做设计,优先级是什么。毕竟冲刺时间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要聚焦。
最后组织大家去围绕核心的利益相关者做需求挖掘的讨论。
总结发现和初步的idea汇总:
用N次贴去记录刚才所有的要点内容,想法和观点。
将这些内容聚类,每类都会有个主题。
这些还不是你最终的决定,不要太有负担。
理解环节就做完了,我把这个过程叫做综合理解,寻找机会点。
2. 如何定义你的设计机会点?
定义的内容是设计中的关键策略,以及你要聚焦的内容是什么。
方法有3个:用户旅程/设计原则/第一条Tweet。
主要用户旅程:
一个产品,用户从小白用户到专家用户是有一个体验探索过程的。思考一下中间的经过哪些过程,发现?第一次使用?再次来使用?专家用户?接触点是什么呢。
定义设计原则:
试着用3个词去描述你的产品。易学?有用?有趣?简单?
把你觉得重要的设计原则列出来,设计过程中围绕这个气质去设计。
在做出原型之后也好重新回过来,让用户去体验你的原型,试着描述几个关键词,看是否可以匹配上当初的设计原则。验证设计是否奏效。
第一条Tweet:
老外发个新产品喜欢发tweet,跟我们发微博推广一样样。怎么用140个字去描述你的产品核心策略。想说的肯定很多,但是只用140个字,让你的核心更加聚焦。
这个定义的过程,我归纳为聚焦核心,避免跑偏。设计师都贪心,可时间有限,咱们要更加清晰明确自己追求的是什么。
3. 如何发散你的设计想法?
我们要在这个环节发散出尽可能多的点子。有4个方法:头脑风暴/5分钟8个点子法/5分钟1个大点子法/5分钟1个故事板法(后面3个算是关联递进的方法)
先说一下发散过程中的基本规则。
- 不许质疑!
- 追求数量!
- 鼓励开脑洞!
- 在他人的基础上发散!
- 可视化过程!
人都可喜欢质疑了,可是这个发散环节的致命杀手就是质疑。闭嘴吧,不要质疑。学一学Yes,and…规则。这个规则是源于即兴喜剧的规则,大家没有 台本即兴演出。一个人随便开一个头,下一个接茬的人不管人不认同前一个人开的头都不许说不,要表示赞同并且继续演下去。(挺好,世界真和谐!)
头脑风暴
有个人头脑风暴和团队头脑风暴。
3个步骤:
- 先做个人头脑风暴。1张N次贴写1个点子,能写多少写多少。
- 开始大家共同分享点子。在白板上的评估表中找到合适的位置贴上,并且做聚合归类。评估表的纵轴是用户价值,横轴是技术可行性。近似或者相同的点子可以贴到一起。
- 大家都分享完毕后,可以开始自由发言。肯定有人受到别人的启发,有新的想法,这个时候请尽情补充。
5分钟8个点子。
7分钟怎么做。
1分钟A4纸折3折。1分钟酝酿下情绪,展开纸准备写
剩下的5分钟,麻烦各位8个格子里每格写/画1个点子。
5分钟1个大点子。
从刚才的8个点子里,选一个你觉得最好的。继续完善这1个大点子,5分钟深入一点。
5分钟1个故事板。
刚才那个大点子,你再继续想一下,5分钟描绘一下用户的关键步骤。
完美,发散环节完成了。
4. 如何去抉择最终的设计方案?
要选出目前最好的设计。方法有点原始:投票/团队复查/思考帽子法。
投票
每个人把自己的点子组织归纳一下,然后在白板上分享自己的点子。全部分享完,开始投票。
团队复查&决定哪个做原型
结合刚才的投票结果,大家一起讨论做决定。
思考帽子。
这也是国外一个看问题更加全面综合的思考方法。适合新团队或者容易有偏见产生的团队用一下。
分给每个人一顶思考帽子,每个帽子代表一个观点和角度。比如持乐观态度的/悲观态度的/从技术角度出发/用户角度出发…角度越多,观点越全,看问题越综合,做决定越准确。
5. 需要制作什么程度的原型?
这个环节就不讲了,就做个可做用户测试的原型。用于后续的用户验证。
6. 如何做设计验证?
要验证用户的感受/商业的价值/技术可行性。方法:用户测试/商业利益相关者确认/技术可行性确认。
这边主要是方法论的介绍。要是还有点蒙逼,不如自己实际操作一下,不试你咋知道呢!我也正打算在团队中带着小伙伴一起试一下。
原文来自:oneyear.design
你们公司没有产品经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