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对比 | Uber VS 滴滴出行(一)——登录与注册
这会是一个关于Uber和滴滴出行(以下简称滴滴)在iOS端的细节对比系列文。机型:iPhone 5s 版本:Uber:2.144.2 滴滴出行:4.3.12PS:文中所有观点仅为本人个人观点,欢迎打脸。
1、第一次打开——“不要直接问女孩子微信号”
- Uber:强制登录,需要登录后才能使用,不然就是一张壁纸;
- 滴滴:权限式设计,游客可以直接浏览,当涉及使用功能时,才提醒登录。
——先说观点:两种方式都是好的登录方式,Uber简洁大方而滴滴则一目了然。
然后提出两点共识:
- 双方目前依然属于工具型应用;
- 注册是一种成本付出。
在这样的情况下,滴滴所采用的权限式的设计更贴近用户使用心理,用户从“不相信,不熟悉”到“心甘情愿”的过程,我方需要“展示本钱”。就比方说,你搭讪的时候都需要先铺垫暖场,哪有上来就说:“美女你好,请问你微信号多少?”的?你又不是吴彦祖。其次,权限式的设计本身在增加入口的同时,也做到了筛选用户,通过这种方式注册的用户真正体验过核心功能,留存和活跃的几率更高。
这里展开对比一下两种方式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
强制登录:典型例子是微信这类社交应用。这类APP的特点是:没有个人信息的接入,产品的核心功能无法实现。比如微信不登录就无法进行“熟人间的私密性社交”。当然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某产品大家都很熟悉,不需要先体验就已经了解到了产品的核心功能。我想Uber的设计应该也是有这方面的考虑。
权限式设计:典型例子是淘宝这类内容应用。这类APP的特点是:丰富的内容/强大的功能成功吸引了用户,使其愿意支付注册成本。比如淘宝等电商APP就会将尽量放深入口、降低门槛,促进流量转化(甚至可以不注册就可以下单购买)
2、账号体系——“滴滴纯爷们,铁血真汉子”
- Uber:账号体系为邮箱/手机,同时有百度账号和支付宝账号的第三方登录入口
- 滴滴:纯粹的手机号体系
——Uber作为海外产品,为打入“地狱难度”的中国市场而联合本地势力,进而添加的第三方登录入口无可指摘,百度阿里以此插足打车领域布局,Uber则坐拥百度用户和支付宝用户则这庞大的潜在用户群,这是一笔双赢的买卖。 而滴滴,则坚持只能手机号码注册的方式(“我就是要当第四极!”) 短期看,确实有一定的劣势;但是长远看,优势是很明显的,后台对账号的控制更强,找回密码更方便,更重要的,在收集用户数据时更据主动性。
这里详细讨论一下第三方登录:
首先,第三方登录应该是一种辅助手段,而不是所谓“极致用户体验”的噱头!
它的优势一是提供快捷入口,二是方便用户运营,三是带有更多个人信息的社交账号登录方便针对性的进行营销推广。
现在很多细分领域的APP,都移除了注册账号,而全盘采用第三方登录。我认为这是短视。“一个APP如果都不自建账号体系,那和咸鱼有什么区别呢——尼古拉斯·星爷。”
本质上第三方登录是一种短路径,让耐心差的用户进来体验功能,应用于地铁等流动场景,用户单手即可完成操作流程。这样的用户是浅层用户,无法为APP提供大的价值。
为了鱼和熊掌兼得,很多APP在支持第三方登录的同时,将其设计得极其麻烦(比如每次打开都需要重新登录一次),这不是产品经理们不懂用户体验,而是一种浅层用户向深层用户转化的筛选机制。
而优秀的滴滴的产品和开发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解决的办法——
3、登录、注册与找回——“3min VS 20S,致暴力美学”
- Uber:登录与注册页面相对复杂,需要选择自有账号或第三方登录,同时需要键入密码。找回密码传统的发送链接,还加上了“你是否走过这条路线”的路线验证板块;
- 滴滴:极致简化。无论注册和登录,都只需要“输入手机号”→“填写短信验证码”(有时需要多填写一个随机验证码)。不需要自定义密码(也就没了找回密码),最短的4位数的短信验证码,输入后直接跳转不需要点击“确定”
——Uber的设计是按照常规登录、注册流程设计的同时,增加了贴合APP的“路线验证”去取代“安全问题”,这是一个很有创意的点。但是任然没有脱离传统的桎梏,一个熟悉手机操作的新用户(我本人)从打开APP到叫第一辆车需要大约3分钟,看起来很短,但是如果放在“街头等待”的场景中,有多少人会因为这3分钟而选择直接拦出租车?而滴滴呢,就算一个不怎么熟悉手机操作的新用户(我父亲),也只花了20秒就叫上了他的第一辆滴滴专车。我想这就是用户体验的差距?
但同时,我们也不要一味地吹捧滴滴,简化设计是否在很多极端情况有欠考虑,比如用户换手机号?第二,会不会造成用户信息的泄漏——我想谁也不愿意让不怀好意的人知道你的历史行程吧?
最后的说明:虽然我们在这里抠着细节聊两者的差别,但都流于表面,着重点放在了用户体验上。但是一个产品的成功,最最最重要的是核心功能本身,是否抓住用户痛点,是否完善解决了痛点,是否照顾到极端情况等等,举个大家都很熟悉的例子——在视觉、交互方式上都做得极烂的12306,却不仅解决了大家买票的需求,同时也在信息安全上做得很出色,那么它就是一个好的产品。
本文由 @熊韬程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针对最后一个找回密码,有疑问:app验证短信找回密码,怎么避免手机遗失被他人拾到这个风险?
设置sim卡pin码
但是目前来说,某些地区的真实体验是,uber
能打到车,而嘀嘀总是没车到……这个跟uber和嘀嘀的派单方式差异有关,用户最后评价软件是否好用,不仅是打车哪个优惠,哪个快……最基本的就是,哪个能打到车……
派单方式是一方面,Uber自动派单,滴滴是抢单;另一方面是覆盖率的问题,这方面滴滴是远大于Uber的。所以您的问题应该只是个别问题?
有一次出门打车,发现滴滴好贵,于是想看看优步的是否便宜,第一次注册,花了我好几分钟时间,简直墨迹要死,如果是社交软件我还可能一步步耐心注册,打车本来就赶时间很着急,注册还那么墨迹,简直牛逼
反过来,如果你事先知道Uber便宜,你在不赶时间的时候,会选择它吗
最后总结很好!
哈哈,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