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和产品设计

5 评论 7241 浏览 50 收藏 17 分钟

没创意的头脑可以看出错的答案,但需要有创意的头脑才能看出错的题目。

做正确的事情是基础,如果错了,再正确的做事都收效甚微。产品设计也是如此,如《启示录》的作者所说:

“除非知道产品是用户真实需要的,否则不要盲目投入精力开发。”

1

针对这样一种常见的产品流程:

2

高保真原型与精益创业的MVP,皆倡导通过“验证”环节来确保做正确的事:

3

不过本文想思考的并非“验证”环节,而是最前面的“想法”环节。

一个想法就如一个题目,在我们通过验证来解题之前,是否可以更好的选题?

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海森堡

首先,想法从何而来?

产品的本质即针对需求,提供解决方案,交换价值。

因此常见的想法可以分成两种:从需求出发、从解决方案出发。

1、从需求出发

通常是想到或观察到用户某种痛点,然后思考各种可以解决痛点的方案;例如把客厅沙发租出去的需求、酒后开车的需求、用户个性化头像的需求等。

2、从解决方案出发

通常是企业拥有某种技术,或者参考某种模式或概念,然后对接可以解决的需求;

例如从AR或VR技术出发,尝试解决教育问题、装修问题等等;或者以O2O、共享经济等概念,尝试解决美甲、停车位等领域需求。

两种出发点有何异同?  

从解决方案出发:

4

从需求出发:

5

从表面看起来,两者都是一个反复尝试的过程。

  • 然而从解决方案出发的想法,即使对接到了某个需求,也存在以下风险:这个需求对于用户而言并不是最关心的,或者出发的方案未必是该需求最佳的解决方案。
  • 而从需求出发的想法,则由于有明确的客户跟需求,当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时,就能更快的实现商业价值。

虽然很多公司宣称自己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实际上却是以某种解决方案为基础。许多失败的创业项目源于对接的需求被证伪。而抓住需求的项目,即使一时的方案不好,也有机会改进。

那是否从解决方案出发就错误了呢?也未必。

但我们知道一项发明从诞生到应用往往需要很长时间,例如经常被商业教科书举例的3M便利贴,从发明到商业化使用花了12年。技术或理念有时会超出当下时代太多,人们还没有做好接受它的准备。或者通过技术突破使原有性能实现飞跃性提升,而这必是极少数的。

所以,相对而言,从需求出发的是一种较好的题目。

相同出发点的想法又有何不同?

根据想法的一些特性,将以上两种想法分成四个象限:

第2、4象限以解决方案出发,第1、3象限以需求出发。

6

1、从解决方案出发

  • 技术式:第2象限指具有某种实际的技术,例如云计算技术、语音识别技术、AR/VR技术等;
  • 概念式:第4象限指某种概念或模式,例如曾被“套”到各种垂直细分领域的滴滴打车模式、airbnb模式、O2O模式等;这是两种常见的想法类型,在浪潮退去后死亡的多是第4象限的想法;从壁垒的角度,第2象限相对更有优势;而第4象限一般需要更多市场教育,若成功常是颠覆性。

2、从需求出发

  • 臆想式:第3象限的需求往往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获得:逻辑推理式,通过竞品分析或者主观推理得出的想法;灵光一闪式,头脑风暴时或者沐浴时灵光乍现。
  • 探索式:第1象限的典型是创始人式的灵感,源于其在某领域较长时期的体验跟探索。

既然都是“灵光一闪”,第1象限与第3象限的区别是什么?

我们可以借鉴心理学研究中对“冲动”与“直觉”的解释:

7

从表面上看,直觉和冲动都是突如其来,又不时反复冒出;它们都无法用逻辑解释,模模糊糊又不太清晰,都强烈的推动着行动。

但在脑扫描之下,二者激发的脑区有显著的区别,冲动主要产生在边缘系统,而且反应非常快。而直觉一般出现在连接边缘系统和大脑皮层的额叶眼眶面皮质,直觉产生在长期接触这个事情之后的某一瞬间。

简单而言,看到事物第一反应,往往是冲动。而在冷静下吸收大量的信息,在情绪和理智充分融合后,突然超越逻辑冒出来的东西,则是直觉。

回到产品的想法来,面临一个新事物,如果团队本身没有对于这个事情的深刻学习和体验,没有在这件事情里的来回痛苦反复,那么得出的大部分想法,都只是第3象限的臆想而已。

或许很多第2、3、4象限的项目,也会在产生想法后,在现实中进行各种调研。然而就如丹麦著名物理学家Niels Bohr所说:“你不是在思考,你只是在让自己做到理性而合乎逻辑”。这种调研常常会变成带着先入为主的想法,去寻找支持自己的证据。而你对一个想法投入越多,就越不容易放弃它。

因此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爱上自己的想法。

如何避免爱上自己的想法?

可以使用“课题探索”的方法。如其名,该方法重点包括“课题”与“探索”。

“课题”意味着将原来的想法置于更大的背景下,后退一步,统揽全局,用更宽广的视野来思考问题。

这时将发现更多可选的题目,也会发掘更多潜在合作者,他们未必跟你是相同行业,但是却关心相同的主题,从而有机会通过合作获得跨界的解决方案。

“探索”意味着“不确定”,意味着允许意外收获的出现、不可预测的发生以及命运的反复无常和变幻莫测。如同创造性的温床,终将酝酿出有创意的想法。

8

通过课题探索,以某个问题或想法为引子发散挖掘,再收拢聚焦找到最有价值的需求,进而以需求出发,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

此外,课题探索需让团队成员一起参与其中,不仅能利用集体的智慧,也能让成员对项目更有认同感。若无认同感,则容易仅将项目当成工作而已。

课题探索有如此好处,为何很多新项目会缺乏这种环节呢?除了人们总是倾向快速下结论外,可能还有以下原因:

  • 自信,对个人想法抱有强烈自信,甚至担心为人所知,且不相信探索后还能得出更好的想法;
  • 恐惧,由于天生对未知的恐惧,以及应对不可预测性方面的无能,使得对未知难以忍受;尤其是孤注一掷的创业公司,以及不敢坦白自己不知道的公司高管;
  • 懒惰,课题探索需要走出去,需要更多思考。
  • 除了以上主观原因,也存在时间及预算限制,竞争压力等外部原因。

相应的探索心法:

  • 承认无知,健康怀疑,不执着;
  • 容忍未知,容忍错误,要乐观。

为何我们在探索中缺乏如创始人式的伟大洞察?

首先,想法的产生是一个“涌现”的结果,而涌现需要有足够的信息为基础。

探索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积累信息的过程我们与用户的对话、观察用户的行为、查阅资料、与同事沟通,都是在积累信息。

然而,我们并非将所有信息全盘吸收。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发生“视而不见”的情况,像坐公交车时望着窗外,事实上却什么也没有看到,或是跟人聊天时而没有真正听进别人的话。

因为我们体内存在某种机制,可以称它为“习性”或者“心智模式”,它负责快速的判断一个信息的重要性,觉得重要的就积累,不重要的就删除。

而每个人的习性各不相同,别人认为最重要的事,我们可能一点都不在乎。

在生活与工作的大部分时间,我们都是在习性设定的“自动驾驶”下无意识地行动而不自知。习惯性的自动远离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接近喜欢的东西,自动对于无所谓的事不予理会。

又是什么驱动了我们不同的“自动驾驶”呢?

在探索中积累的信息,都是我们在乎的,而我们在乎什么,就反映出自己内在的愿望和欲望,这就是动机。

所谓动机,即我们做任何事背后的理由。

简单地讲,动机可以分为两种极端,利己与利他。大部分人的动机是介于两种极端之间。

常见的利己动机一般是钱、名、权。在产品中即为了变成独角兽赚大钱,为了出名成为下一个乔布斯,为了晋升加薪。

这些深层的渴望有错么?没有错。

但是动机在驱动我们的习性,习性影响我们获取的信息跟行为。这些动机会让我们忙于关注别人的辉煌成就,沉醉于自我想法的膨胀,敷衍于完成绩效目标。总之这些太利己的动机,容易使我们忽略真实人群的需求。

以情感打比方,渴望获得对方的爱并没有错,但是如果我们的行为都以此出发,反而会由于过于关注自我而忽略了对方的感受。同理,动机若纯粹是赚钱,很可能反而赚不到钱。

当然赚钱也是重要的,就如爱情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单方面的牺牲会难以长久,更何况是以交换为本质的商业。

因此可以说,动机是产品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因为一切从动机而来。

产品背后的动机会直接影响产品最后的成份。

所以,产品人或创业者应尽可能对自己诚实,检查自己的动机偏向于哪一方。

我说的都是错的

人有时候会言行不一致,有时候又会用各种言语来解释自己的行为使其合理。因此我每次总结的内容,也可能是为了让世界在自己的眼里看起来更易于理解,或为自己做过的以及将做的事情建立依据。

所以有时候写作就像是为自己治病。史铁生一篇散文里自问自答,“一人为什么要写作?为了不至于自杀。”也许有一天当病好了或者从这大千世界得了更严重的病,就会发现之前说过的都是错的,但我仍会记录当下。

关于动机

动机是多元复杂的,我也未能完全看清自己。利他与利己的交织也很奇妙,而在市场的作用下,出自利己动机的人们为了获利,必然要去思考如何利他。而抱有利他之心的人,为了更好的实现抱负,必然也需要思考如何利己,让自己更好的生存发展。

因此不论从哪种动机出发,要想成功,必然需要很好的整合与平衡。重要的是要看清自己。

联想老师讲过学佛的发心,不论是出于功利还是慈悲,只是入门途径不同,不存在优劣之分。虽刚开始有所不同,到圆满时,都是一样了。

关于初心

“不忘初心”是创业者喜欢的口头禅,但初心到底是什么?

有的创业者说“最初是想做一个某某某”,但这只是最初的想法,并非初心。瞬息万变的商业社会,若执着于最初的想法岂不是很艰难,遇到转型时岂不是又一番挣扎。

初心是你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是你的动机、你的信念,它不是口号不是情怀噱头,而是你心里真正在意的事情。

初心即动机,会有利他利己的变化。所以我理解的“不忘初心”应是“不要忘记时时审视自己的动机”。

管理者告诉团队“做什么”,不忘初心的领导者会告诉团队“为什么做”,从而吸引有相同信念的跟随者。

关于禅品

虽然上文写了那么多,然而在现实中却应忘记。我们常常透过某些概念跟方法去看待问题,造成了主客观间的分割,这就如同拿着解决方案试图去“套”需求一样,使我们错过认真观察问题的机会。

 

作者:捍道

来源:微信公众号【禅与产品设计艺术】

版权: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若标注有误,请联系主编QQ:419297645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海报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很棒的产品设计理念,好的创意是产品的灵魂,受益匪浅!

    来自辽宁 回复
  2. 很好的文章,我不太喜欢总结,这篇的观点读来确实符合自己的想法。

    来自浙江 回复
  3. 容忍无知 宽恕无知

    来自北京 回复
  4. 我们不是在思考,只是先入为主,去搜集证据去验证自己的逻辑和想法

    来自北京 回复
  5. 不要爱上自己的想法。。

    来自北京 回复